1、兴农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2005年4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42分)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生(jin) 胳臂(bei) 烟霭 (i) 莞尔(wn)B.朱拓(t) 踌躇(ch) 暂时(zhn) 讥诮(qio)C.两颊(ji) 正月(zhng) 荸荠(b) 黝黑(yu)D.渣滓(z) 炮烙(po) 间或(jin) 胡诌(z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内涵 简捷 寒暄 宽洪大量B.噩梦 辖制 撮合 哀声叹气C.孤僻 嗤笑 赔罪 战战惊惊 D.代劳 萤火
2、震荡 筋皮力尽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说完,把纸盒顺手抛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去了。B.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C.祖父又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刚强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D.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但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混淆是非”了。B.我们要老实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C.你一会儿冲出去,一会儿闯进来,把班级闹得沸反盈天,大家看
3、了成个什么样子。D.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名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武器、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粮食。B.他也真怪,虽然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穿着暖和的棉大衣,而且一定带着雨伞。C.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D.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节若有人对溪唱歌,隔溪附和,实在太美丽了。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当湖水澎湃, ,碧水流霞,水天相接,横无际涯。不久各地的城
4、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阳光融化了湖水,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伫立湖滨,眺望烟波浩淼 伫立湖滨眺望,烟波浩淼 好席子,白洋淀席 白洋淀席,好席子 春风吹绿了柳枝 春风把柳枝吹绿A. B. C. D.7下列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B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C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D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8对庄周买水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文是“故事
5、新编”。写这类东西要有古事为据,与古事若即若离,才能佳妙。B这类文章追求荒诞,今事古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台,才能妙趣横生,若近于写实,便削弱文章色彩。C这篇文章的主题不仅讽刺了不正之风,而且还表达了人们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甘霖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D“涸辙之鲋”的故事,意在表现乱涨价乱收费之风肆虐,弱势群体境遇悲惨。9“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这句话有言外之意。根据课文选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而不导致别人“送来”,这还不算坏事情。B如果只是自己送出去,别人再不“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C自己送出去之后,别人不会“送来”,这还不算坏
6、事情。D自己送出去之后、别人还会“抛来”,这还不算坏事情。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州人。其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简净的语言,在现代小说中独树一帜。B祝福、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都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中孔乙己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惶。C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都是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契河夫笔下的反面人物。D孙犁,原名孙树勋,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冬季日短, 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 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
7、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 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 渐渐地舒畅起来。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又 且 总算 就 B.却 但 还是 反而C.却 且 还是 就 D.又 但 总算 反而12.对文中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8、描写冬天肃杀的景象,使读者对祥林嫂的惨死更加同情。B.烘托“我”强烈的压抑和悲愤之情。C.表现社会的黑暗,世道的炎凉。D.预示着寒冬过去,春天即将来临。13.文中“陈旧的玩物”“活得有趣的人们”分别是指 ( )A.“无聊生者”和“厌见者”B.祥林嫂和鲁四老爷C.过时的供人玩乐的人和乐观的人们D.祥林嫂和包括“我”在内的鲁镇的人们14.对文中划曲线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祥林嫂这样无依无靠的人,活在世上既然如此受罪,还不如干脆死去,这对祥林嫂来说也是一种解脱。B.祥林嫂不能一味地只想自己活命,也要考虑他人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祥林嫂还是死去的好。C.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我”对祥林嫂悲惨
9、命运的深切同情。D.表达了“我” 对这个吃人的社会强烈的愤激之情。第I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得分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第卷(共90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16分,每小题4分)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呢?为什么要捧我的妻,捧我的儿女和亲眷呢?因为我是王,是他们的主子,我将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 我是民国国民,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使我深深地憎恶一切奴才或奴才相,连同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们,请科学们不要见笑,我以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者,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
10、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 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地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15下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将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答: 16文中所说的“民国国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是否和“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一样?请作简要说明。答: 17“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地为古今
11、中外最大的王了。”这句话前后矛盾吗?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答: 18“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一句中“真的人们”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答: 四、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后面的19-22题。(20分)归 途 金顺根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
12、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找他去吧!”老人一怔,说:“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
13、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19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6分)(1) (2) (3) 20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4分)答: 21请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6分)答: 22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
14、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E题目“归途”一语双关,既指“我”回家探亲,也指“我”心灵的回归。五、语言表达题(12分)。23请从下面被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1)倘若不幸战败,我只会在马上战死,决不会跪地投降。常言道:“ 。”(2)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纵横,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 。”这也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的缘故吧!宁为玉碎,不为
15、瓦全。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 (2) 24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阅读后回答问题。(6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来,散作乾坤万里春。(1)这首诗突出了梅的哪些主要特征?答: (2)作者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对联。(4分)四川乐山凌云寺,相传是苏轼年轻时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不觉一惊,
16、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苏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个字,使得这副对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绝然两样。苏轼是补的哪几个字呢?请你也来改一改,补全这副对联,表达苏轼后来想要表达的意趣。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六作文:(6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曾经有许多梦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梦是多种多样的:有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有句歌词说:我的未来不是梦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兴
17、农中学2004-2005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A (B.暂zn C.荸b D诌.zhu)2.A (B.哀唉 C. 惊兢 D.皮疲)3.B (A. 抛丢 C.刚强硬扎 D.但单)4.C (A.“混淆是非”应为“张冠李戴”; B.“大快人心”是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用错;D. “一钱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应为“一文不值”。)5.C (A. “武器、枪支、子弹带” “面粉和粮食”种属关系不能并列;B. “虽然也”关联词不搭配,应为“即使也”;D. “附和”不对,应为“应和”。)6.B(1)句注意应与下句连贯,所以选;(2)句最好用倒装句,故选;(3)句注意上句的贯通,
18、应选。)7. D(ABC都是比喻,D没有本体,不是比喻,而是表示想象。)8. D 9.A 10. B (藤野先生不是小说。) 11. D 12. B(应结合课文的主旨来分析。) 13. A 14. D(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15.巧妙批判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表达作者对王者的蔑视嘲讽和对奴才的憎恨与无情。16.不一样。“我”虽是民国国民,但我有着独立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憎恨与人为奴。而“民国的国民”思想和生活习惯充斥着奴颜与婢膝相,正是这个世界还大有待改进的方面。17.不矛盾。我若为王,我将铲除一切奴种,“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所以我“将终不能为王”。但我捍卫了人类的尊严与独立的思想,我将是一
19、个更加鲜明和独立的完人。这句话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的尊严与独立思想的崇尚与追求。18.从全文看,“真的人们”应是那种有着独立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体现着人类的尊严的人,是与那些奴颜婢膝者形成鲜明对照的人。四、19引出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情节的开端;与下文老人请“我”拍假电报形成鲜明对比;创设灵魂迷失的典型环境。20是“我”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的真实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灵魂受到洗礼,由防范到忏悔、到崇敬。21小说借对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尽管社会中的谎言越来越多,但善良、真实和爱心永远存在。22A(没有运用反衬手法)D(并非指责,而是殷切的期望)23(2分)(1) (2)24.(1)耐寒坚毅,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2分)(2)衬托,以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与混芳生的桃李对比显得清高守志;托物方志(或是象征)手法把作者的思想追求借具体形象表现出来,表达了作者坚持独立理想,不与世俗合流的高大志向。(答出衬托或对比即可得2分,总分4分)25.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意思对且符合对联要求即可得满分)26.略高一月考语文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