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807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67页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下篇 模块一专题1 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下篇 专题突破模块一 东西迥异的文明古代史专题1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国政治主干知识框架核心要旨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线索(一):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二):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2、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三):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热考主题突破主题一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为巩固统治,周王把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加强了王权,形成了等级序列,统治效果加强。(2)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强化了王权。(3)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

3、,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4)“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先秦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分封制是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是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两者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支柱。(2)与思想文化: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克己复礼”成为孔子主要的政治诉求。3“宗族观念”对中国制度的影响(1)存在的合理性: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

4、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这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史实。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2)深远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尊卑

5、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代及周以后的封建王朝始终受此影响。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2019全国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

6、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朝兄终弟及这一王位世袭方式占据一定比例,西周基本是父死子继,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2(2016全国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答案B

7、解析族谱编修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是宗法制的产物,功能之一就是认祖归宗。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迁徙台湾的居民准备在此地安居繁衍,保持不忘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故B项正确。族谱编修历来就有,而非顺应了移民的需要,故排除A项;C项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如果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就不会出现“回乡”“赴台”记载的增多,D项排除。主题二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1)秦朝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2)汉朝中外朝制:

8、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了相权。(3)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4)宋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5)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6)明朝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7)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南书房:康熙帝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9、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3(2018全国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

10、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职权,排除A项;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只是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这样的官员并未得到晋升,排除B项;材料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为了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主题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11、(1)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2)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4)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5)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6)元朝: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

12、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7)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8)清朝:地方主要官员有总督军政事务;巡抚行政长官;提督学政科举、学校事务。1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代中央对地方管辖的特点(1)分

13、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度。(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元代由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2古代中国易形成地方割据的因素(1)土地制度。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济居主导地位。(2)文化差异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政治的不认同。(3)分封。分封易使地方势力强大,形成分裂割据局面。(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秦至唐基本是“山川形便”。所谓“山川形便”是指以自然界中

14、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这种设置,易形成地方割据。4(2018全国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

15、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安史之乱”后,河朔型藩镇依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中原型、边疆型藩镇“少上供”,对中央权威也有消极作用,故C项错误。主题四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演变(1)夏、商、西周世官制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2)战国、秦朝和汉初军功爵制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影响:

16、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3)两汉时期察举制内容: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5)隋、唐、宋、明、清科举制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17、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古代监察制度变化(1)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2)西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及地方高官。(3)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4)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地方。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单线垂直:以皇权为中心,从中央(皇帝、君主)到地方

18、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单线联系、单线领导)的相对独立体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2)地位崇高: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使监察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于行政的监察。(3)法律原则: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通常遵循“以法理官”的监察原则,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依法监察,以法律为准绳。(4)官员选任:其一,注意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如清廉、谨慎、刚直敢言、公正无私等。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政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历代的御史、监官、科道官们在一生仕宦之中,都

19、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晋升上都给予较优的待遇。5(2016全国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采用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方式选拔官吏,具有范围小、任人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最优秀的

20、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A项错误;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别,排除B项;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C项错误。高考考法研磨考法一拓展教材的宽度【典例1】(2019全国卷)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答案A命题分析命题视角传统通过募兵制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消极影响。拓宽了教材内容注重能力素养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考查历史解释【典例2】(2017全国卷)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

21、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命题分析学术研究判断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对同一事件历史叙述的真实性素养立意在特定时空限制下,史料实证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甄别角度创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

22、以及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典例3】(2017全国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命题分析命题视野宽以宦官擅权这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异化现象为素材切入命题。而这一现象在教材中很少涉及时间跨度长从明朝初年一直到明朝中后期,体现的是大时段的时空观能力立意高由最初的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这一变化所体现的中枢机构变化,考查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运用素养考查广唯物史观:透过宦官擅权这一现

23、象看君主专制的本质时空观念:明代初到中后期历史解释:明代宦官由严禁识字到读书识字制度化反映了中枢决策过程的异化史料实证:由题干材料推知结论的过程就是史料实证过程考法二延展知识的长度【典例4】(2018全国卷)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命题分析注重时空观念以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宰相祖辈的任官情况为命题材料强化比较能力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发展进行解读呼应社会热点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待历史上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延展知识长度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野、更可靠的统

24、计数字看科举制的影响【典例5】(2016全国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命题分析传统命题角度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注重逻辑推理废行省,设三司会引起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为此派巡抚总理地方军政与民政呼应社会热点行政效率更加高效、便捷的大部制机构改革延展知识长度把明代的制度演变由中央延展到地方考法三挖掘认知的深度【典例6】(2019全国卷)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

25、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命题分析考查主干知识通过探究秦国能够建成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考查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注重能力和方法指导通过“战国”“秦国”等信息,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引导整合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凸显核心素养考查时空观和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政治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深度【典例7】(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26、()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命题分析传统考点考出新意走出分封制的常规考点(内容、特点、作用等)传统考点考出深度考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考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考法四转换思维的角度【典例8】(2017全国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命题分析材

27、料传统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的统计角度新颖不是传统的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呼应热点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典例9】(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B命题分析命题热度未减依然选择“西周”这一热考时期进行命题命题视角已转不考西周的政治,转考西周的文化命题功夫非凡题眼颇具深意,追颂祖先功德,希冀

28、子孙保用“传承”呼应热点呼应当今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热点【典例1】(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

29、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规范解答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分析第(1)问第二小问:

30、“目的”分析第(2)问:“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分析保分点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实行祖国大陆的政治政策实行祖国大陆的文化政策接受移民,人员往来频繁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例:(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的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典例2】(2013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

31、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12分)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规范解答第一步:仔细对比,发现变迁题干提供了两幅地图,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这里不仅可以停留在地图的表面来获取信息,更可以通过地图的表面信息挖掘其所反映的隐性信息,这是发现问题进行说明的关键。对比,即找不同或相同,题干要求找“变迁”,即不同所在,所以第一步是对比发现“不同”。变迁一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的行政区划明显增多变迁二与汉代相比,唐代地图上出现了吐蕃、南诏和流求变迁三通过两幅地图对比发现,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变迁四通过对比行政区划,汉代州名

32、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变迁五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面积变化不大第二步:联系所学,说明不同说明一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说明二汉至唐的边疆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边疆经济的发展,使边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加强说明三汉朝时,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唐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说明四江南、河南、山南、陇右等说明唐朝地方“道”的设置注重山川形势说明五汉唐间,岭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第三步:依据要求,分点作答信息一: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即“道”比“州”的数量增加。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信息二: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说明:汉至唐边疆民族融

33、合加强,疆域扩大,边疆地区与中原联系加强。为后世社会许多文化现象起到奠基作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汉魏时期的制度沿袭、商品经济繁荣所引起的唐宋制度变革、社会转型视野下的明清专制强化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在备考重点关注的同时,更应把知识与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历史学术热点相结合,在全球视角下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从而形成历史思维的新高度。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9安徽安远高三月考)据礼记载:“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平民“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这说明周代()A注重等级差别和尊卑长幼伦理秩序B

34、贫富分化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C等级森严,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D因类而异地形成了严格的宗法秩序答案A解析由“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可知,周代各个级别官员拥有的器具数量有严格规定,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由“平民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可知,周代重视长幼伦理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贫富分化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严格的宗法秩序”,故D项错误。2(2019武汉高三模拟)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

35、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通过封禅仪式,实现“鬼神通”,以此说明王权与上天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性。故选A项。材料信息与以农立国没有关系,排除B项;封禅仪式只是为了证明王权与上天的关系,并非宣扬天人合一,排除C项;封禅仪式是统治阶级所为,并非为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3(2019青岛高三一模)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

36、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这表明()A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田氏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但实质上这是对以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宗法制以及对分封制的原则的破坏,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表述错误,排除A项;此时周王势微,但仍然是天下共主,C项错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2019贵州高三质检)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

37、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领兵作战的都是临时派遣”“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始皇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突出体现了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故选A项。秦朝没有太尉其人,所以“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说法有误,故排除B项;太尉并不是临时官员,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排除D项。5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以官秩低的官员监察官秩高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官秩监察一千石

38、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地方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下官职。这种做法()A旨在防范监察官员独断专权B有利于监察效能的提升C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监察官员的品秩低于被监察官员的品秩,这有利于皇帝控制监察官员,提升监察效能,故B项正确。监察官员代表皇帝,旨在防范被监察官员的独断专行,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加强,A、C两项错误;被监察的对象不仅仅是地方官员,D项错误。6(2019肇庆高三检测)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B科举制

39、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要由政府专设相关机构组织,侧重追溯“祖宗荣耀”,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私家修谱流行,且“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唐朝以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无法得出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宗族认同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D项材料并

40、未体现,故排除。7(2019江苏如皋高三调研)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给事中不属于中书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给事中可

41、否决皇帝诏令,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相权不可能与皇权相互制衡,皇权是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8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和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打破了坊市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答案D解析“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避免藩镇割据,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地方管理制度的改革,不能起到扩大疆域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路制下官员“文武分权的特点”,B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地方

42、行政制度,不是城市商业状况,C项错误。9(2019绵阳高三调研)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幸,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自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A逐渐趋于民主科学B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C不再受到皇权干扰D由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监察官选任标准的演变趋势是由重德到重才,故D项正确。由材料不能推断出监察官选任逐渐趋于民主和科学,故A项错误;宋代以前注重德行而不是门第,故B项错误;监察官的选任一直受到皇权的控制,故C项错误。10(2019厦门一中高三模拟)明初废中书省,皇帝直辖六部,尚书、郎中权重,侍郎、

43、员外郎权轻,到清代,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为堂官,都有直接上奏权,如若意见不一致由皇帝裁决。这变化反映了()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C内阁议政功能已被剥夺D六部成为行政权力中枢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初统治者废除中书省,清代之后堂官意见不一致直接由皇帝裁决。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选B项,排除A项。C项中“剥夺”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六部尚书和侍郎均称为堂官”表明,六部并没有成为行政权力中枢,故排除D项。11(2019保定高三二模)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

44、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答案D解析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府效率低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行政管理方式的日益僵化,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项;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项错误。12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

45、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削弱了中枢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得出奏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决策失误的减少与政治清明体现在多人参与及决策,题目中并未涉及,故B、C两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不相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

46、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

47、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答案(1)不同:

48、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朝设节度使,地方权力大;由材料一“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49、可知,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可知,唐朝藩镇割据;由材料一“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知,宋朝积弱局面。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可知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可知行省权力大;“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可知民族控制。第二小问,结合特点分析原因,如“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知民族

50、征服。第三小问,结合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制度特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单一的集权与分权都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的教训中,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策略。14(2019洛阳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

51、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答案示例一主题: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

52、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示例二主题: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53、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示例三主题: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

54、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他史实论述,或提出其他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得分。)解析本题根据材料“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例如: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再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即可从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55、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改变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等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专题2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主干知识框架核心要旨归纳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从魏晋到南宋,由于多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彻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

56、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但手工业总体处于一个被抑制的地位。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热考主题突破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唐代曲辕犁。(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生产

57、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耧车。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4)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夏商周时期以井田制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战国时期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体地位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推行的土地国有制 (5)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时

58、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小农经济的艰难发展及其地位(1)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2)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租佃关系(1)原因土

59、地兼并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无地少地的农民,为租佃提供了基本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剧,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根本原因。(2)发展历程战国时租佃关系已经产生。汉代已经比较普遍,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如东汉田庄的劳动者。宋代,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3)特征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契约形式。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4)影响在租佃制下,佃农对地

60、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提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地或少地的农民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利于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

61、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019全国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项排

62、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项排除。2(2018全国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需将粮食换成钱币以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改征

63、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税收由政府掌控,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故排除D项。主题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1)基本形态(2)主要成就冶金业:商周青铜器铸造;春秋开始冶铁;南北朝发明灌钢法。制瓷业: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宋朝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明清彩瓷、珐琅彩。纺织业:丝织业唐朝吸收波斯风格与织法;明清在苏杭设织造局。棉纺织业南宋兴起,元朝黄道婆改进技术;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2古代中国的商业(1)先秦:“商人”出现;官府控制;私商的发展;市场的形成。(2)秦汉:推行重农抑商;开通丝绸之路。(3)隋唐:市坊分开的城市布局;“柜

64、坊”“飞钱”的出现;市舶使专管外贸。(4)宋元:使用“交子”;市坊界限打破的城市布局;夜市与早市兴盛;海外贸易发达。(5)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涌现;商帮的活跃与兴盛;对外贸易渐趋萎缩。1影响民间手工业发展的因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扩大,一度刺激了中国民间手工业发展,使其超过官营占主导。(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5)思想观

65、念:长期的重农观念影响人们对手工业的投资和扩大再生产。2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2)国家政局:国家动乱影响商品交换。(3)交通条件:丝绸之路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4)货币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5)政府政策:战国以来长期的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南宋发展海外贸易的政策。3古代中国城市发展规律(1)城市功能: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城市的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3)城市数量和规模:唐代开始,

66、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城市布局: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4都城变迁(1)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示意图(2)影响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因素经济因素:古代都城一般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物产较为富饶的地区,以利于都城的物资供应,这是影响古代都城选址的主要因素。古都长安、南京、杭州、洛阳、开封都具有上述优势。政治因素:古代都城选址多考虑“居中”原则,从中国古代多朝都城来看,长安、洛阳、北京等,都位于国家的中心地区,这样有利于确保国家统治政权的集中,同时又能辐射全国。军事因素:都城作为一个

67、王朝的统治中心,其军事地位决定了国家的安危,这显然是明成祖选址北京考虑的主要因素。历史因素:一些都城曾长期处于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从而被视为正统王朝安置国本之地。3(2018全国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井研县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

68、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低,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的私营盐井,是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现象,不能证明“雇佣劳动已经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盐业专卖制度,故D项错误。4(2019全国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

69、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项排除。主题三古代中国经济政策(1)工商食官: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2)坊市制度: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坊市界限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3)“重农抑商”政策历程:秦国商鞅首倡,历代沿用。主要内容:农本商末、限制商人、官营政策等。具体表现为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70、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影响: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转型。(4)“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明清实行,禁止民间私人对外贸易,只准官方贸易。清朝还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特许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5)盐铁专营制度,也称禁榷制度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盐铁官营。汉武帝时期,因北击匈奴,国家军费开支巨大。为增加国库收入,将冶铁、制盐、铸钱等收归官营。官营制度为汉代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坚实的

71、经济基础,但也使农民收入减少,负担加重,社会因此动荡不安。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力虚耗,加之北方藩镇割据,不纳贡赋,朝廷不得已又开始重视盐铁专营。综观中国历史,盐铁官营制度时存时废。通常,国力强盛时,对盐铁的控制相对较少,而国力衰落时,盐铁收入就成了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

72、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5. (2018全国卷)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中国传统中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画仍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政府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

73、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明朝君臣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外国贡品,体现的依然是“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D项错误。高考考法研磨考法一拓展教材的宽度【典例1】(2019全国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命题分析拓展教材宽度本题涉及了交通、商品经济和农业、手工业等多方面内容,而教材未涉及运河、产棉区等内容。拓展了教材宽度考查主干知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重心南移注重能力素养通过探究山东

74、东昌府棉花与江南棉布交换的原因,考查运用唯物史观(联系的观点)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典例2】(2016全国卷)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命题分析注重概念考查比较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拓展教材宽度通过农事图的场景间接考查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而教材未涉及汉代田庄农业的生产方式暗合社会热点当今的农业政策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借鉴彰显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考查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制度和生产方式史料实证:用农事画像砖来实证汉代农业生产方式考法二延展知识的长度【典例3】(20

75、17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命题分析从“大”处立意商品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明朝社会转型从“小”处入题从人们日常饮食器具的变化上选材切入,彰显“以微见著”。把手工业发展的影响范围延伸了以素养为“魂”唯物史观下社会风尚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典例4】(2015全国卷)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

76、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B命题分析延展知识长度把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向文化延伸了立足核心素养跨越多个朝代的“时空意识”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而正确的历史解释是从表格史料实证而来。这一推理过程又是贯穿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命题视角独特以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变化命题注重逻辑推理通过不同时期河南、江苏两地状元人数的比较,推断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即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考法三挖掘认知的深度【典例5】(2017全国卷)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

77、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命题分析考查内容传统依然考查主干知识:小农经济和土地制度材料角度新颖不是直接考查唐代后期的土地制度,而是隐性考查小农经济注重史料实证对比不同土地规模和户数的数据,对历史现象作出恰当的阐释挖掘认知深度深化了对小农经济和土地兼并的认识考法四转换思维的角度【典例6】(2017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

78、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命题分析不囿常规虽是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实际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无关;看似是一幅历史地图,实则是一幅地理区位信息图开阔视野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范蠡、子贡:在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的背景下利用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陶、曹鲁:“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典例】(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

79、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

80、康有为全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规范解答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分析第(1)问第二小问:“影响”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主张”分析提示第(1)问第二小问和第(2)问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但需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是人口膨胀的负面影响,所以暗示考生无需在积极作用上浪费时间。再者,近代学者的主张从材料二中直接概括即可,无需发散思维。第(2)问第二小问:“评价”分析

81、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例:(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农业人口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

82、积极面。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土地制度、生存空间逐渐变动的经济重心南移以及重大转型时期的商业发展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对教材主干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又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关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变动、制度或社会结构的变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高度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2019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二模)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又在江西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由此可以推知()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答

83、案D解析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结果“近年又在江西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这体现了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佐证,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关于商代的“犁”,不仅有文物史料,而且有文献史料,A项观点不全面;结合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祭祀的礼器和兵器,而非农具,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商代已有牛耕和铜犁,但材料没有反映铁犁出现,因此不能说明铁犁牛耕始于商代,C项错误。2桑弘羊(西汉武帝时任搜粟都尉、大司农)实施“笼盐铁”后,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见,桑弘羊的措施()A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遏制了盐铁走私的现象C从经济上打击了王国力量D

84、稳定了盐铁的价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大规模的私营作坊的发展受到限制地方诸侯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可知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后,打击了地方王国势力,故C项正确。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佃客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答案B解析材料虽然提到了豪强地主庄园冶铁、制盐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盐铁专卖制度,

85、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庄园在官家经营之外,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手工业,出现了私家“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的现象,这说明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D项夸大材料内涵,排除。4(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表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时代户种亩数亩产量户总产量户劳动力南宋40亩1.3石52石3人元代30亩1.8石54石3人明初20亩2.1石42石2人据此可知()A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在逐渐提高B人口迅速膨胀导致耕种面积减少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个体农耕效率D政治局势动荡导致农业人口流失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变化可知从南

86、宋到明初,江南地区户种亩数和户劳动力下降,但是亩产量提高,可见江南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A项正确。南宋到明初战乱较多,人口并未出现膨胀,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C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是否是政局动荡导致农业人口流失,D项错误。5(2019天水高三模拟)在宋代,客户是指无常产者,绝大多数是佃户。据统计,北宋初年客户约占总人口的40%,此后逐年下降,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下降到30.4%,这一变化反映了()A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B佃户成为耕作的主力C地主对农民剥削有所减轻D土地所有权更迭频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客户在总人口中比例减少,意味着有地农民增加,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87、A项正确。客户大部分是佃户,客户减少说明佃户减少,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地主和农民的关系,C项排除;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土地所有权的更迭,D项排除。6(2019河南高三调研)宋大明(457464年)初朝廷规定:第一、二品官可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五、六品二顷,七、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先已占者,不得更占;先占不足数者,可以占足。到了齐高帝时,又下诏禁止封略山湖。据此可知,宋齐的这些举措()A有效限制了土地兼并B承认既成事实与力图限制并存C激化了刘宋社会矛盾D得到了士族地主阶级的大力支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齐政府一方面承认官员占有土地,同时又对官员最高占田数量作出限制性

88、规定,这说明其既承认官员占地的既成事实,也力图限制兼并,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些措施的效果,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未能有效地限制土地兼并;C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些措施的影响,无法得出其激化了社会矛盾;D项错误,这些措施限制了士族占地,不会得到士族的支持。7(2019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尖子生六调)马王堆汉墓1号墓(西汉初长沙国丞相利仓妻子墓)出土遣策竹简312枚,逐件记载了随葬物品:用漆木质鼎盛放的羹,用竹器盛放的肉食品,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等。据此可以推断,汉初()A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B王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C社会追求

89、奢华的物质生活D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繁荣答案A解析通过墓葬遣策竹简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初主要的社会经济生产部门和产品,推断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故A项正确。随葬品规模主要反映墓主的身份地位,与王国经济实力没有必然联系,B项错误;马王堆汉墓是社会上层成员的墓葬,“奢华”不适用于整体社会生活,C项错误;“长沙国丞相”不一定是豪强地主,也无法体现田庄经济,D项错误。8(2019西安长安五中模拟)礼记月令针对酿酒业提出“林稻必齐,曲蘗必时毋有差贷”。秦律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这说明当时的政府()A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B重视手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C维护森严的行业等级制度D限制

90、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答案B解析材料“毋有差贷”“大小、短长、广夹(狭)必等”说明官府对酿酒业以及制作度量衡器,要求标准统一,重视手工业产品质量的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政府严格要求产品质量,与“扼杀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无关,A项错误;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项错误。9(2019洛阳高三模拟)隋唐以来,士人以“科第为先”,官员“耻于为末”,但到了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逐渐抛弃了“重本轻末”的传统观念,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甚至出现“无官不贾”的局面,这种现象()A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B反映理学的价值观被彻底否定C容易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D表明世人

91、改变了对商人的看法答案C解析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出现“无官不贾”的局面,官员经商,会破坏市场公平、自由的基础,会侵犯更多人的私权利,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中“彻底”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无法体现世人对商人的看法,排除D项。10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材料主要反映这一时期()A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 B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C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D坊市制度下的商业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虽陋巷贫窭之

92、人,解衣市酒”“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表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秋节当天民众的生活场景,不能视为奢靡风气,也不能说明私商成为商人主体,A、C两项错误;宋朝时期坊市界限已经瓦解,D项错误。1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

93、域,表明江南地区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因此无法体现该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该地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故D项错误。12(2019山西晋城二模)下面是清代部分年份中原与草原商路的主要关隘“杀虎口”征收的税额及白银流通统计表。据表可知,当时()年份税额(两)(税率约4.5%)流通白银数(两)顺治十八年1300030万康熙二十九年4333896万A区域差异使长途贸易兴盛B中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D商业税收比重呈上升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原与草原商路的主要关隘杀虎口征收的税额及白银流通统计表”可以看到,“康熙

94、二十九年”较“顺治十八年”的税额和流通白银数迅速增加,由此可知,区域差异使长途贸易兴盛,A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中原与草原民族双方间的贸易,并没有体现中原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商业税收的比重问题,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9江苏盐城高三四模)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军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此后,明廷三令五申,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嘉靖二年(1523)宁波争贡之

95、役与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摘编自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材料二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

96、乾隆十二年(171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俟夷船回棹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摘编自清实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隆庆年间的开海政策。(2)根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

97、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答案(1)原因: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主张开海的官员不断争取。评析: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世界潮流。(2)分歧: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原因: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特征: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

98、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可知,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根据材料一“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可知,主张开海的官员不断争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可知,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吕宋(指西班牙)为天

99、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俟夷船回棹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可知,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根据材料二“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可知,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清政府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第(3)问,综合材料,“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适度开放到闭关自守。14(2019贵

100、州高三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曹雪芹(17151763年)作品红楼梦,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小说情节摘编如下:第十六回,凤姐和赵嬷嬷谈话时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第八十八回,贾芸求情凤姐时说:“听见老爷总办陵工,侄儿有几个朋友办过好些工程,极妥当的。”贾府建造偌大一座“省亲别院”只花了一年工夫,主要就是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来完成的。第九十三回,叙述衙门差役打击客商的情景:“更可怜的是那买卖车,客商的东西全不顾,掀下来,赶着就走。那些赶车的但说句话,打得头破血流的。”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

101、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情节:贾府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短期内就完成了“省亲别院”。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十八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概述和评价:中国十八世纪上半期,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下,市民阶层依然受到打压,但新的市民阶层在反对封建势力中开始发展壮大,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受到挑战;工场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大批雇佣劳动力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商品的侵入,对中国有所影响,促进了这一发展;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官府控制下

102、的朝贡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根据材料“贾府建造偌大一座省亲别院只花了一年工夫,主要就是依靠专业工匠和人丁来完成的。”可得出18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现象。需要从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政府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压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专题3“儒学为纲”的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知识框架核心要旨归纳古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线索(一):思想演变古代中国思想上迄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与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相对活跃,中间时期思想发展日趋僵化,具体历程如下:创立

103、(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汉武帝:独尊儒术)改造、成就(儒释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线索(二):科技成就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线索(三):文学成就从先秦到明清,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发展演变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线索(四):艺术成就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独具东方神韵,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成为我国的国粹。热考主题突破主题一古代中国思想(1)春秋战国:创立和

104、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儒、墨、道、法各有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看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2)西汉:改造和独尊儒学官方化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宋明:转型与成熟儒学思辨化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陆王主张“心”就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4)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儒学时代化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

105、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1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特点(1)它具有适应小农经济文明需要而演变的特点。(2)它具有哲理化与神学化双重趋向的特点。(3)它具有既维护又制约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2古代政治思想由“礼治”到“以礼入法”的演变(1)礼治时代现象:周公制礼作乐;孔子推崇并损益周礼。影响: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三位一体;规范秩序;提升文明层次;塑造礼仪之邦等。(2)法治时代法治之表现a春秋末郑国子产、赵国赵鞅“铸刑

106、鼎”,战国李悝作法经,成文法产生;b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法不阿贵、定于法理念传播;c秦实行“以法为教”国策。由礼治到法治的原因a东周巨变,礼崩乐坏;b阶级关系变化,社会治理趋于复杂;c法家的贡献,变法推动;d重视上层礼制到对民众的教化。(3)礼法结合的时代历程a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b汉武帝时形成外儒内法(德主刑辅)格局;c魏晋法制建设,礼法结合;d隋律发展、唐律定型。原因a儒家思想影响深远;b维护法治的需要;c荀子、汉武帝等人物的努力。3儒学地位的起伏及原因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家思想创立和发展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

107、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家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的改造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时期儒学的转型和成熟儒学思想正统地位更加稳固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的批判继承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统治的腐朽儒学的近代转换(1)抵抗派和洋务派:肯定并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但主张改变对外来文化封闭保守的态度,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108、挑战传统心态(2)维新派: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用儒家思想的权威为变法制造理论依据,以减少变法的阻力,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体西用”,实质上否定了儒家思想治国的指导思想地位(3)革命派:批判儒家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但并未在思想领域对儒家思想进行彻底批判(4)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护身符(5)激进派:全面挑战封建礼教,动摇了封建正统的地位1(2016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

109、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后由孔子整理并从中汲取营养。论语主要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尚书成书远早于论语,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经”不包括论语,说明汉代人认为儒学来源于远早于孔子的久远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五经”中尚书的出现远早于论语,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汉代儒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故D项错误。主题二古代中国科技(1)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

110、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2)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繁荣外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3)明清总结落伍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1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1)

111、推动因素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科技成果。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

112、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2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不同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条件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了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在科学上的成就属于应用科学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科学研究注重实验2(2018全国卷)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

113、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官修本草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受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影响,但“源于”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涉及汉、唐、宋、明多个朝代,故“宋明理学”错误,排除D项。主题三古代中国文学艺术(1)先秦秦汉奠基发展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

114、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2)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全面繁荣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新兴的诗体。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3)明清承

115、古萌新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变,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116、。(5)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2市民阶层对中国文化走势的影响(1)概念分析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2)文化影响在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但到了明朝,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倡导人性的解放。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

117、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除反抗封建礼教这点之外,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还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化。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士大夫文人的世俗文学创作达到了高峰,说明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3(2018全国卷)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

118、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郡邑大夫”等可以看出昆曲受宫廷和官府重视,宫廷和官府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确。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项;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故排除B项;“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排除C项。高考考法

119、研磨考法一拓展教材的宽度【典例1】(2019全国卷)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命题分析素材角度新颖通过佛教早期塑像和龙门石窟佛教塑像的表情和服饰变化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拓展了教材宽度考查主干知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影响注重能力考查本题需要调动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等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关注核心素养通过儒学的强大影响力,凸显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通过早期佛教塑像和龙门石窟佛教塑像的比较

120、,隐性考查时空观【典例2】(2018全国卷)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命题分析拓展教材宽度明朝中期以后,个人出书风气盛行,书籍作为馈赠礼物流行于民间。此现象未见于教材重视历史关联书籍成为流行的礼物、文稿成为交游谈资,折射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彰显学科素养既考查了对历史现象的解释,又考查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法二延展知识的长度

121、【典例3】(2017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命题分析立足时空观念“西周”与“战国”,学生虽熟悉但历史久远的时期着眼历史解释字形的书写由繁到简,体现的是文字使用的频繁,更深层地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广泛隐含家国情怀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树文化之自信、文化之自强延展知识长度分析在较长时间里文字演变的深层次的原因,把文字演变的视角拉深拉长【典例4】(2016全国卷) 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

122、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B命题分析延展知识长度把对书法的考查由基础的识记,延展到赏析辨别,再延展到归纳演绎法的运用设计巧妙题干点明了三种字体,却仅叙述了先秦古文、小篆两种,另一种则隐去。是什么字体,需要在图片中获取信息学科素养包含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考查考法三挖掘认知的深度【典例5】(2016全国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

123、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命题分析历史现场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从而形成模仿王羲之书法的社会风尚时代气息唐朝盛世对刚健昂扬的艺术追求唯物史观文化艺术与开明政治、经济繁荣的关系历史解释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上的地位这一历史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家国情怀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认知深度挖掘影响文化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考法四转换思维的角度【典例6】(2018全国卷)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

124、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命题分析着眼角度变化不是传统地考查墨子的思想,而是考查墨子的科技成果强调传统文化对墨子中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此创设情境,体现了对考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凸显唯物史观突出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科技发展的贡献包含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由题干材料得出与之相配的选项是个史料实证的过程,也是选择正确的历史解释的过程【典例7】(2018全国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125、()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A命题分析素材角度新颖题干从大家熟悉的商汤入题,看似描述保护生态环境,但材料画风一转,又转到推翻夏桀,创立商朝。本题看似考查政治,问题和选项又突然转到取得政治成就的原因仁德之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可谓新颖考查主干知识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历史渊源。拓展了知识的长度注重能力考查本题需要调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凸显核心素养通过商汤因怀有仁德之心而取得天下的史事,培育家国情怀【典例1】(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

126、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

127、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规范解答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第(1)问:“法制观念”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社会背景”分析第(2)问第二小问:“共同的历史价值”分析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例:(1)孟子

128、: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典例2】(2016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129、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规范解答第一步: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本题属开放型试题。回答本题时,首先要从所提供的图文材料中提炼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观点,注意必须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图文材料具有的共性信息;其次必须

130、从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中寻找准确合理的论据,注意必须是中国古代史除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限定了答题角度、时间和空间);最后要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具体可提炼如下观点:观点一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观点二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友好交往观点三古代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贡献第二步: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观点一史实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以及对世界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观点二史实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郑和下西洋等相关史实观点三史实古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联系、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第三步: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规范格式作答

131、例:观点一: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观点二: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友好交往。论述:东汉时,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郑和七下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倡导友好相处、主动外交,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观点三:古代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做出贡献。论述:佛教在西汉末年传

132、入我国。东汉明帝时,派人去西域求法并建立白马寺。东晋的法显,历经14年,游历30余国,是中国第一位到天竺取经求法的大师。南朝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建立大批寺庙曾舍身入寺。北朝历代帝王大都扶植佛教,开凿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佛教在隋唐时期的发展空前兴盛。对后世的思想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以及蕴含文化意蕴的科技、文艺等是本专题的热考点。复习备考时,既要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角度掌握儒学的发展对中华文明演进的重大影响,又要认识到多元一体、雅俗共赏的古代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