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74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检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预测题)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2012莆田模拟)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其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

2、是(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3.19世纪末一个中国人说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此话所反映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上述情况是由马关条约签订造成的B.中国人民反对割地,斥责清政府的悲愤心情C.反映了“扶清灭洋”的思想D.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4.纪念碑、纪念馆是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下列纪念碑、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文明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

3、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6.(易错题)“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独创女科,才女傅善祥凭着学识、智慧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状元。后来她受东王胁迫,选择从一而终,死心塌地地做了东王妃。”这段文字说明了( )太平天国妇女地位有所改变科举制造成了傅善祥的不幸结局傅善祥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杨秀清存在腐朽特权思想A.B.C.D.7.(2012长春模拟)有学者记载:“但在起义之初,由于条件比较艰苦,每人只头裹包巾,身穿号衣,作为义军标记士卒及新兄弟

4、扎红巾,官长及老兄弟扎黄巾。旅帅以下为黄布巾,以上为黄绸巾,官高一级,拖长一寸。普通百姓则包蓝布巾。”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将士( )A.政治的平等性B.经济的绝对平均C.服饰的等级性D.打击目标的正义性8.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法令:取消对广东、福建的“疍户”,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户”的称号。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C.国民享有财产、结社等自由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2012龙岩模拟)“就辛亥革命的效果而言,与其说1911年发生了一场革命,不如说旧秩序在那一年崩塌了。”这一论断是指辛亥革命( )A.没有推翻封建君主制度B.没有提出

5、资产阶级革命纲领C.没有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影响D.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10.(2012漳州模拟)梁启超说:“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是(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A.B.C.D.11.杨玉圣所著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该书实际上主要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现实政治生活、美国的社会景象、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对美国的历史等的认识或看法。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6、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12.(预测题)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13.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

7、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14.(探究题)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 )A.由闭关走向开放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D.由愚昧走向科学15.(2012南平模拟)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有什么用?中引用了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的一句话:“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只盯着那些古老的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由此可知布洛赫认为研究历史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 )A.具有感悟生活的欲望B.

8、关注原始文物的价值C.局限于历史的情境中D.只注目现实世界即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24分,共40分)16.(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辛亥革命时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远未达到法国大革命时候的水平。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朱宗震真假共和(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4期)(1)材料是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性质的?你同意吗?并简述理由。(10分)(2)辛亥革命的“微弱的共和思想”表现在哪里?

9、 (6分)17.(2012惠州模拟)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五四运动时期,甚至发生火烧赵家楼的事件。当时,梁漱溟就指出,对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鲁迅针对排日思潮说:“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材料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之百的成功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

10、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顾维钧回忆录(顾维钧: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高级外交官员)请回答:(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启示?(6分)(3)你是否认同材料一中梁漱溟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4)评析材料二中顾维钧的观点。(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材料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进行的,虽然认识到英国发动战争的不正义性,但是没有认清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市场。B、C、D三项结论均与材

11、料信息不符。2.【解析】选D。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其在华侨民如犯罪,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中国政府无权过问,只能由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裁判。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的现象。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关。3.【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可以看出,它反映的是台湾被割占这一史实,因此A、B、D三项结论均是正确的,而C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4.【解析】选D。两幅图片所见证的分别是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反映了反抗外来侵略的主题。A、B、

12、C三项结论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变式备选】乙未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爆发B.筹建北洋水师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选C。解题时应注意提取材料信息:“基隆”属于台湾,材料中叙述了台湾人民反抗日军侵略的史实,故应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中规定割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A项属于中英之间的战争,B项属于甲午战争前的史实,D项中没有涉及台湾的内容。5.【解析】选B。题干中“民族主义”表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情感。“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说明

13、此历史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说明最后失败的结果。综合以上分析,应是义和团运动,该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又具有笼统排外性和盲目性,最后被清政府所利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A、C、D三项史实与题意不符。6.【解析】选B。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妇女地位提高,所以正确;依据女状元受东王胁迫,从一而终,死心塌地等内容可判断正确。傅善祥的不幸结局是太平天国领导人腐朽特权思想滋长造成的,而不是科举制,故排除。7.【解析】选C。黄布巾、黄绸巾等面料不同,不同身份的人扎不同面料布巾,不同官职的包巾长度也不同,说明服饰的等级性。A、B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结

14、论正确,但不符合材料含义。8.【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疍户”、“惰民”、“丐户”称号的取消,反映了中华民国采取国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9.【解析】选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材料中说“不如说旧秩序在那一年崩塌了”。故本题选D项。10.【解析】选A。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权,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有了政权的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不

15、是主要原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已广泛传播。结论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史实。【误区警示】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不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革命派之所以妥协、退让,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从而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致革命运动陷入失败的境地。11.【解析】选D。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式的民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故D正确。【变式备选】茶馆中的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

16、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B.辛亥革命的不彻底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C两项结论错误;D项结论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越改越凉,冰凉”“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表明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12.【解析】选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1926年北伐战争正式开始,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国民痛苦”、“土匪军阀”等可以判断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是指北伐战争。13.【解析】选A。材料体

17、现出因为二十一条损害我国利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即五四运动,这就反映了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故A项正确。五四运动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直接原因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C、D两项时间与材料不符。14.【解析】选B。“第一次历史巨变”实际指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故“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A、C、D三项结论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改革开放和新文化运动,故与五四运动不符。1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可判断选A项

18、。B、C、D三项与材料无关。1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论证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题可以选用不同观点分析,同意或者不同意都要有史实依据;第(2)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结合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来回答即可。答案:(1)性质: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同意,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篡夺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不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7.

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题,可结合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材料二中的有关信息理解;第(2)题可结合“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这一关键信息理解;第(3)题首先要作出判断,理由可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和革命斗争的特点分析;第(4)题首先要提炼顾维钧的基本观点,然后从其合理之处和不合理之处两方面阐述理由。答案:(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五四运动后,激进民族主义思潮出现。(2)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排日情绪。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启示:要理

20、性爱国。(3)答认同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民国初年的历史,强调民主法治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性。答不认同可以从民族独立、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强调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4)其观点的合理性: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要因势利导,要理性。顾维钧的观点有其合理性。其观点的不合理性:外交的妥协是必要的,但在核心国家利益问题上不能妥协;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人民外交”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理念。顾维钧作为政府的外交官强调的是政府层面的外交,因而忽视了“人民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