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74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岳麓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案四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限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解析注意材料中提到的“协助”“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1954年之前,中国人民政治

2、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的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新型人民民主制度的最终确立是在()A七届二中全会B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C1954年一届人大D中共“八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过渡时期,而新型人民民主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在1954年一届人大上确立的。答案C3据报道:“从建国至今,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

3、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117个项目。”以上两则材料表明我国政府真正贯彻落实的是()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可知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中央政府在西藏投资312亿元人民币,建设117个项目”可知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B4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4、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注意限定词“建国初期”。A、C、D三项都是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B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答案B5“为了保证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

5、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对以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D基层民主选举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重要制度解析我国实行的是一党制,而非多党制。答案B7上图是著名画家丰子恺创作的漫画作品留得残枝叶自生(注:图中的是后人加的)。有人曾经这样评论这幅漫画:“清楚地表达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丰子恺之流还

6、是顽强地保存他们的反革命力量,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的反革命阴谋。”请推断该评论出自下列哪一运动中()A大跃进B“文化大革命”C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关键词“无产阶级专政”“反革命阴谋”等可以判断出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丰子恺等知识分子被作为阶级敌人打倒。答案B8西丰县公安局因法人杂志社记者的报道涉及该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而以诽谤罪进京拘传记者,被称为“西丰事件”。最终“西丰事件”“县官进京抓记者”,以辽宁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的被责令辞职给了国人和舆论一个初步的交代。这表明我国()A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B违反法律和

7、纪律的现象很普遍C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D民主法制建设停滞不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任何人如果挑战“依法治国”的政策,都会得到应有的制裁,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方针。答案A9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主任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A可以随意罢免村主任B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C盲目选举村主任D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为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启动正常程序,改选村主任,说明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我国人民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答

8、案B10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国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在维护国家利益问题上,中国大陆与台湾保持了一致,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答案C11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和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一千一百亿美元。这表明()

9、香港回归后经济获得长足发展香港回归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香港的经济制度比东京、伦敦优越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A BC D解析香港在回归祖国之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比东京、伦敦优越。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D12中新网2010年4月8日电在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杨洁箎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共外交的。对此,杨洁箎外长回答道:“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我们认为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求同存异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

10、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答案D13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贵族”“演讲”“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号召同苏联战争”可以判断其为丘吉尔发表“铁

11、幕演说”。答案C14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时期美苏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说明两国意识形态依然尖锐对立,A、B、C三项不符合材料的意

12、思。答案D15柏林墙树立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解析“冷战”开始后,为了防止东柏林人民逃向西柏林,苏联指使东德政府修建了柏林墙,所以柏林墙的修建,其实质是“冷战”的产物。答案B16“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

13、和资本发展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不想走下坡路的话”和“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答案A17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戴高乐的话表明欧洲()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联合抵制超级大国的控制经济地位的提高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欧洲各国开始谋求联合是在此之前

14、的1950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并在1951年得以实现。故不正确,排除含的选项。答案C18美国国务院1945年9月22日发表的对日政策中称:“尽可能的给以充分保证,使日本不再成为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威胁。”1951年9月8日美日旧金山安全条约称:“(日本)保证对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所提供的任何援助作有效的利用。”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是由于()A美国欲完成对日本的民主改造B“冷战”的加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C武装日本增加对朝鲜战争的力量D要实现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解析材料表明了美国对日本从压制到扶植政策的转变,造成这一转变的是“冷战”的加剧和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要

15、使日本成为其反共的桥头堡。答案B19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BCD解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的对抗有;1949年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属于军事政治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成员国不包括美国,而且时间也不符合,故排除。答案B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变联合国力量对比的主要因素是()A西欧、日本政治经济势力的崛起B欧盟的建立C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D第三世

16、界的崛起解析结合题干中的“六七十年代”和“联合国”不难判断D正确。答案D21德国统一以来,其东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的那样,德国还未实现完全融合,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心理落差依然像一堵墙一样横亘在东西部人民的心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德国统一的方式B西德人对东德人的歧视C美苏“冷战”造成德国的分裂留下的阴影D东西德之间的民族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由于美苏“冷战”造成了德国的分裂,1990年德国形式上实现了统一,但在社会各方面仍然有一些遗留问题,是“冷战”造成的。答案C22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

17、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可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材料论述的就是这次改革的结果。答案D23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后,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赶赴莫斯科斡旋,与俄总统签署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六点协议”。此事最能说明欧盟()A已经成为多极格局的一极B靠拢俄罗斯,疏远美国C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D成为政治军事化组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

18、力。从材料可知欧洲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答案C24(2011南通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BCD解析题目要求的是19791991年导致我国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了中日关系之后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答案为C。答案C25(2011温州模拟测试)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

19、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2年的220个。中国加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也从1977年的71个猛增到1996年的1079个。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解析材料显示,从1977年到90年代我国不仅积极加入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而且积极参加国际公约,加入国际非政府组织,C项符合题意,理解最准确。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20、,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引用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了自己主张的“君民共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孙中山说:“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材料二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政党发起人所占席数国民党宋教仁392共和党黎元洪176统一党程德全24民主党汤化龙24材料三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共产党1329126民主党派

21、和无党派人士03宋庆龄(女)等27029(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当时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出现什么新局面,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制度建设中的什么创举,试概括中央人民政府的构成特点,并指出新中国政权的实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时要从材料中把握历史信息。答案(1)特点:由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民主化进程曲折艰难。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新局面:

22、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袁世凯控制内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制度。(3)创举:多党合作。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原则。实质:人民民主专政。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1954年的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周恩来对藐视中国民族尊严的敏感程度。周代表着中国,杜勒斯(美国国务卿)代表着美国。杜勒斯对一个记者说:“只有在我们的汽车相撞的情况下,两人才会会晤。”一天上午,当双方都提前到了会场时,他们彼此遭遇了。杜勒斯摇摇头,走出会议室,完全藐

23、视这位中国外交部长。(到了1971年)因此我走下首次抵达北京的飞机向他(指周恩来)走去时,就主动伸出了我的手。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1982年6月写的回忆录领导者材料二在周恩来同尼克松第一次会晤时对尼克松说:“你刚才不是在毛主席那里已经说了么,我们握手了。杜勒斯就不敢这样做。”尼克松则说:“总理也不一定愿意同他握手。”周恩来肯定地说:“不见得,如果他愿意的话,我也会跟他握手的。”尼克松说:“那好,我们握一次手吧。”他们隔着茶几又伸出手相握,周围的人都笑了。谈判大师周恩来材料三(1972年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在当晚的宴会上,尼克松满怀

24、信心地说:“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万里和22年的敌对情绪的桥。”谈判大师周恩来(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一再说的“握手”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尼克松访华,按照外交礼节的惯例应由迎接方先伸出手来以表示欢迎,为什么首次访华的尼克松总统反而主动地先伸出手来呢?(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理解,并概括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第(1)问,应结合建国初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封锁和包围分析;解答第(2)问时,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来回答。答案(1)含义:“和解”或“友好”。原因:尼克松认识到,中美二十多年

25、的敌对状况是美国敌视中国造成的,因而实现和解应由美国主动。(2)理解:美国终于改变了不承认新中国的顽固立场并与之和解,结束了同中国的对抗。在此基础上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有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和抵御苏联的威胁;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28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

26、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新华网(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理解,回答(1)、(2)问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回答第(3)问时要分阶段概括。答案(1)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共体的发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了两极格局)。(2)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3)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