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xxxx年度xx学校xx考试政治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
2、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C.D.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它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材料说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如同一部部石刻的史书,
3、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A.B.C.D. 3、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A.B.C.D. 4、2016年4月12日,新华字典获得“最受欢迎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
4、要标志 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A.B.C.D. 5、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铁榔头”郎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
5、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7、2015年11月20日,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既有彰显“京作”皇家宫廷艺术雍容风范和富丽华贵的京绣、彩塑京剧脸谱、京西皮影戏、京剧盔头制作技艺、北京绢人等非遗项目,也有体现燕赵之地古朴厚重、豪放大气的以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等“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廊坊市非遗项目精品。关于此次联展活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
6、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A.B.C.D. 8、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A.B.C.D. 9、为了挖掘、延续和传承“工匠精神”,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特别节目。该节目旨在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
7、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弘扬,并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为此,我们应该( )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特有的“工匠精神”为“工匠精神”注入时代内涵以“工匠精神”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把“工匠精神”融入工作实践A.B.C.D. 10、以图画的形式解析汉字的起源、构造和演变,画说汉字一书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示了中文化的重要基因汉字的渊源和魅力。关于汉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B.C.D. 11、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来自中原的文化辗转流传到福建,再由福建流传至台湾,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人文变迁
8、,形成了目前两岸共同的闽台文化体系。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这一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统一中发挥着决定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两岸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共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A.B.C.D. 12、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9、“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A.B.C.D. 13、2016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先辈的旗帜”,旨在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由此可见( )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长征精神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
10、值追求长征精神根源于先进文化,指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A.B.C.D. 1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 )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B.C.D. 15、宋明儒者皆有“出入释老”之经历,正因为出入佛老,才能真正体会到儒佛思想质异同,使儒学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促使了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继承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D.中华文化
11、的包容性 16、9月19日上午,2016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七届周易与现代国际讨论会开幕式在汤阴县羑里城隆重举行。据悉,活动期间还要举行周易文化论坛等活动。两岸的文化交流体现了( )A.经济决定文化,两岸经济已经实现了一体化发展B.两岸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主流意识C.汉字为两岸人民跨时空交流提供了载体和便利D.两岸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17、从健康饮品新宠oolongtea(乌龙茶),到中国古典文化代表性词汇fengshui(风水)、再到Redology(红学)。中文不断给英文提供新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反映了( )A.汉字文化的内
12、涵极为丰富B.中文比其他语言更具优越性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D.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18、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的一种绘画(木版、石版、钢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雕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大兴安岭地区版画则以森林、冰雪、界江、北极等为题材。这表明( )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版画都是中华之魂宝,民族之骄傲版画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B.C.D. 19、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
13、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源远流长,绵延不绝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20、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21、2015年10月1日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团长、
14、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发表讲话,要求切实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A.B.C.D. 22、如果孔子生活在当今时代,并周游列国。当他去白宫拜访奥巴马时,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世界各国文化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A.B.C.D. 23、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到各地纷纷开展公祭活动,再到纪念馆里涌动
15、的人群,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分外浓烈。这一浓烈的社会氛围( )能够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能够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利于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A.B.C.D. 24、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幅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A.B.C.D. 25、“九三”大阅兵是国容、军威和民族精神“三位一体”
16、的展示,它是以外易于感知的方式,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表达国家意志和价值诉求。材料表明( )A.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B.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C.中华文化是民族自立的精神基石D.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6、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结合材料,运
17、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汉语称为“坎儿井”。而内地各省的叫法也不一样,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之为“地下渠道”。运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 2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18、公开发布。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主流是好的,同时,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意见要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不断丰富形式,使文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潮流,更好引领社会风尚。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分析材料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做法是如何弘
19、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制造了璀璨的文化,表明黎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钻木取火、地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了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且适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黎族文化性质不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2.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园林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表明它的源远
20、流长,正确;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错误;“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说明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信心,正确;选C。【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名师点睛】(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近几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选择题中,主要是考查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的区分与判断;在主观题中,主要是分析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而中华文化的特征还包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2)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如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第三课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21、,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答案: B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我国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适合题意;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名师点睛】如何区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二者侧重点不同,区域性侧重于地域色彩,民族性侧重于文化的民族差异。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如滇黔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三秦文化等
2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4.答案: B 解析: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符合题意,错误。【考点定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5.答案: A 解析: 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了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故A符合题意。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在践行。C错误,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
23、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方向。D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量。【考点定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名师点睛】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精神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
24、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6.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为背景材料,根据关键词“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可知,符合该展览主题的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而其他三个说法都不符合材料主旨,因此本题选A。 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非遗联展活动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联展活动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各地区的文
25、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适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8.答案: C 解析: 题中事例说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选项现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而不是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选项观点错误;弘扬民族精神要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但并不是只有大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选项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名师点睛】
2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1)重要性从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看: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必要性从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现实性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看: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弘扬民族精神
27、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9.答案: C 解析: “工匠精神”并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选;弘扬“工匠精神”,需要为其注入时代内涵,正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爰国主义,以“工匠精神”为民族精神的核心说法错误,不选;传承“工匠精神”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工作实践,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民族精神【特别提示】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为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表现。民族精神的先进性是指民族精神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10
28、.答案: B 解析: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符合题意,错误。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考点定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知识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11.答案: D
29、 解析: 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材料描述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影响着两岸同胞,是闽台两地共同的文化根源,因此这体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争取;材料描述了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说明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纽带,正确;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观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两岸文化同源,并没有体现共促中华民族复兴,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使只用水墨,也可
30、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这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符合题意;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但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是错误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错误的;故本题选A。 13.答案: C 解析: 不选,因为长征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确,文化塑造人生,长征精神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展,凝聚这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不选,因为长征精神源于社会实践。【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名师点
31、睛】前挂后连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答案: A 解析: 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我们未来的道路必
32、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且适合题意;庆祝中华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说法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点 15.答案: D 解析: 正因为出入佛老,才能真正体会到儒佛思想质异同,使儒学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促使了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D正确且适合题意;ABC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名师点睛】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
33、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 16.答案: D 解析: 两岸的文化交流体现了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D正确且适合题意;两岸经济还未实现了一体化发展,A说法错误;两岸的文化交流并不能体现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主流意识,B说法错误;C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
34、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易错警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17.答案: D 解析: 材料描述了中文对英语的影响较大,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D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汉字的影响力,而不是内涵丰富,A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生产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考点:中华文化 18.答案: B 解析: 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的一种绘画,但不同地域的版画都带有地域特色
35、,说明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说明版画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故符合题意。错误,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材料中并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故与题意不符。【考点定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
36、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答案: A 解析: 青瓷艺术精美绝伦,以其极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推陈出新,故B、C、D均与题意不符。【考点定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总结】准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基本特征(把
37、握特征的区别)源远流长表现(见证):汉字、史书典籍衰微的时间和原因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再创辉煌,续写壮丽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中华文学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多元一体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原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性: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征的重要原因:特有的包容性 20.答案: C 解析: A选项观点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决定文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38、意,题中同一事物方言的不同,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南北文化的差异,并没有涉及洗澡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故排除。 21.答案: A 解析: 加强民族团结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这一基本内涵,观点体现了团结统一这个主题,应选;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这一基本内涵,不选;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名词释意】“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的意思是: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懿亲,即至亲,也专指皇室宗亲。“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的意思是:一万人拿着弓箭
39、,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不被射中的。招:射的目标,箭靶。 22.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观点正确,应选;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观点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正确;世界文化走向趋同的观点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精神【特别提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保持文化多样性可使世界永葆生机和活力,故不能让文化“趋同”。 23.答案: B 解析: 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能够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故符合题意。爱国主义
40、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故题肢错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故题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爱国主义【名师点睛】全面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3)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4.答案: B 解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
41、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材料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选B;与材料无关。【考点定位】民族精神【考情分析】高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侧重对其基本内涵、核心的准确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1)民族精神由民族文化所孕育,又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二者不能等同。(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25.答案:
42、 D 解析: 中华文化已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认同说法过于夸大,A项不选;“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表达国家意志和价值诉求”体现了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D项正确;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民族精神是民族自立的精神基石,B、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名师点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二、材料分析题 26.答案: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有利于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43、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各族人民向劳模学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解析: 劳模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故本题问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可以借用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来回答,从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意义等角度对其展开具体论述。注意回答时要适时引入劳模精神。【考点定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提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共产党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
44、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 27.答案: 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记对坎儿井的记载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同地区对坎儿井的不同称呼反映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解析: 审设问可知,“我们的中华文化”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汉字和史书典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文学艺术独树一帜、古代科技独领风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45、和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然后分析解读材枓,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调用与之相符合的原理组织答案。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汉语称为“坎儿井”,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考点定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8.答案: 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思想文化的关系。增强“三个自信”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使文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潮流,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做法是如何弘扬和培肓民族精神的。“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体现了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肓中华民族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体现了正确处
47、理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体现了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体现了把弘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考点定位】弘扬民族精神【名师点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形式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但以主观题为主。考生在备考时,要掌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此外,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形式有很多,如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可以作为主观题的答案要点。高考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侧重对其措施的准确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1)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但是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是错误的。二者并不矛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处理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外来文化亦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