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子洲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3.所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完善的重要时期,下图体现的是西周一项政治制度。该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禅让制【答案】A【解析】【详
2、解】图示的封国:(王室子弟)武王弟康叔封国、(功臣)姜尚封国、(帝王后裔)商贵族徽子启封国。故A正确。B项宗法制、C项礼乐制和D项禅让制不符合题意,故BCD排除。2.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士兵中流传着“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的歌谣。这表明此时的太平天国A. 领导核心空前加强B. 军事形势全面好转C. 军心涣散、盛衰转折D. 全面落实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结合天京变乱相关史实可知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军心涣散、盛衰转折,故C项正确; 领导核心空前加强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 天京变乱后军事形势并
3、非全面好转,与史实不符合,排除C项; 全面落实土地改革与题目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研读具有时代特征的图像史料,是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发生在中英之间,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英法和中国之间,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中日之间,排除AB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到1901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
4、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符合题意,故选D。4.孙中山评价20世纪初发生在广州的某一事件时说:“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文中的“斯役”是指A. 黄花岗起义B. 武昌起义C. 南昌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对1905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的评价,故A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武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起义,故BCD错误。5.刘吉在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记述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
5、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记述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 标志着中国革命性质的根本改变B. 意味着国家政治统一的最终完成C. 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 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我国的革命性质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故A项错误;此时我国大片领土被日本占领,并未实现政治统一,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决定作用”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6.1954年宪法规定:“中
6、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此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故选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
7、自治组织形式及其运作方式,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排除D。7.1971年底,一位拉丁美洲外交官描述道:中国人到联合国来,就好像他们从月球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是A. 中国实现与拉美各国的友好往来B. 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矛盾从此消除D. 中国对西欧北美发达国家全面开放【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论述的是联合国合法席位,不是亚非拉国家建交问题,不能反映友好往来,排除A;根据“中国人到联合国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B正确;国与国之间
8、的矛盾客观存在,不可能消除,C错误;1971年我国尚未实行对外开放,且中美处于敌对状态,D错误。8.2018年3月5日,土耳其军方成功挫败了一起由极端势力策划的针对美国驻土使馆的恐怖袭击。针对恐怖主义这一棘手的国际问题,中国早在2001年就与俄等六国发起成立了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使命的组织。这一组织是A. 七十七国集团B. 亚太经合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与俄等六国发起的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为主要使命的组织是上海合作组织,故D项正确;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故A项错误;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
9、9年,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故C项错误。9.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A. 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B. 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C. 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D. 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详解】雅典城邦狭小,公民人数较少,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使得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有条件实行原始的直接民主。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雅典的人文状况,排除A项;C项的“法律体系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排除;雅典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排除D项。10.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
10、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A. 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B. 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C. 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D. 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说明此时的德国尽管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但皇帝仍然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故答案为D项。皇帝统率帝国军队,排除A项;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排除B项;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是皇帝,立法机构在
11、形式上掌握立法权,排除C项。【点睛】根据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以及实际掌握权力的大小,国家元首可分为虚位元首与实位元首。无行政权力即没有实权,只是作为国家象征的国家元首,通常称之为虚位元首。在拥有虚位元首的政体中,掌握最高行政权的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家元首负责。既作为国家象征,又拥有国家管理权力的元首,通常称之为实位元首。实位元首一般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德国,内阁由君主任命,宰相只对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君主实际掌握最高行政权,具有“实位元首”的性质,故德意志帝国根据1871年宪法确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11.下图是吴老师一堂微课课件中的核心资料。据此可知该微课主题应该是A. 光荣革命B. 美
12、国内战C. 巴黎公社D. 十月革命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3月18日日武装起义、庆祝政权成立”等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微课主题是发生于1871年3月18日法国的巴黎公社,故C项正确;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的英国,故排除A项;美国内战发生于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故排除B项;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俄国,故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需要了解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点,再通过图片信息总结即可得出正确选项。12.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由此判断,这一脉相承的政策应该是A. 工
13、商并举政策B. 重农抑商政策C. 体恤民生政策D. 限制服饰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故A错误;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时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体现的依然是重农抑商政策,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体恤民生政策无关,故C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提到限制服饰政策,故D错误。1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 西方
14、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B. 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D. 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投有提到祥务运动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在列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人冲击自然经济,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跨越。到21世纪初,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跨越的关键性决策出自于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答
15、案】D【解析】【详解】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当时我国确立的是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但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B;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但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C;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D。15.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设计
16、出一份图表。根据图表所呈现的内容,在?处应标注A. 国有企业改革B. 农村经济改革C. 经济特区设立D. 乡镇企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呈现的内容,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国企改革,改革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7年中共十三大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故A正确。农村经济改革开始于1979年,1982年中央正式下文确定,排除B项;经济特区设立于1979年,排除C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题目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6.每年的11月11日,原
17、本是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至今已成为全民购物的“狂欢节”。推动这一转变的技术条件是A. 高消费的狂热心态B. 思想观念的转变C.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D. 社会产品的丰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原本是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可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故项C正确;高消费的狂热心态、思想观念的转变、 社会产品的丰富不符合题干“技术条件”主旨意思,故排除ABD三项。17.“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
18、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A. 维生素、棉布、橡胶B. 新大陆、黄金、香料C. 蒸汽机、工厂、火车D. 内燃机、石油、电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5至16世纪为新航路开辟时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东方的香料通过新航路不断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B项正确。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性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内燃机和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18.据世界文明史数据(如下表)表明,苏联在第一个五
19、年计划(19281932年中取得重大成果。此成果的进步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国民收入增长86%劳动生产率提高38%新建大型企业1500个A. 加速了苏联工业发展的进程B. 构建起苏联初步的工业体系C. 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D. 使苏联真正成为世界的霸主【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此时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3倍,促进了苏联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开始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构建起苏联初步工业体系,故B项正确;通过材料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1928年到1932年,苏联经济的发展为接下来抵抗法西斯的卫国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故C项正确;在1932
20、年苏联并不是世界霸主,二战过后美苏开始争夺世界霸权,故D项错误。19.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A. 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B. 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C. 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D. “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出自有经验的技工,由材料“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
21、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作用巨大;故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但与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A项错误。B项中的“唯一要素”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故错误。材料强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比较,没有涉及“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的信息,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信息“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紧扣设问要求“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
22、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20.工业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下图所示经济状况影响巨大。对其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优势明显B. 其他国家必须永远屈从美国C. 西欧失去原有经济中心地位D. 美国借此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48年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以及美国与西欧国家所占比重对比可知此时的西欧已经失去原有经济中心的地位,原有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经济优势明显并借此主导世界经济体系,所以ACD项正确,故排除ACD三项;其他国家必须永远屈从美国说法错误,故B项正确。21
2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A. 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B. 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C. 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D. 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为民,以民为中心,没强调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切实为民,没体现知己知彼,不符题意,故B选项错误;“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为民,传承了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福祸相依”强调的福和祸的关系,没强调为
24、民,不符题意,故D选项错误。22.董仲舒着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董仲舒强调的思想是A. 天人感应B. 独尊儒术C. 君舟民水D. 君臣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强调的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来统治百姓,这恰恰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君民、君臣之间的关系,故CD项排除。23.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观察下图,判断该科技成就是A. 雕版印刷术B
25、. 造纸术C. 活字印刷术D. 制瓷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中“制模烧造”“排版”,雕版印刷术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笔雕刻成文字,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与题干不符,故A错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与题干不符,故B错误;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故C正确
26、;制瓷技术是烧制瓷器,与题干中排版印刷不符,故D错误。24.孙中山强调“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文中体现出的思想应归属于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改良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主义指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A;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符合题意,故选B;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D。25.邓小平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
27、重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977年底,政府落实这一呼吁的举措是()A. 恢复中断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1977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故答案为A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1986年,排除B项;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在1993年,排除C项;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是在1995年,排除D项。2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长期奋斗和勇于
28、牺牲的精神。下列人物中成就中国太空梦,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人”的是A. 袁隆平B. 邓稼先C. 钱学森D. 杨利伟【答案】D【解析】【详解】袁隆平为农业科学家,邓稼先和钱学森是物理学家,均没有乘坐宇宙飞船而升空,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人”,故选D,排除ABC项。27.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A. 美德即知识B. 人是万物的尺度C. 认识你自己D. 追求现世幸福【答案】A【解析】【详解】“美德即知识”,要通过学习教
29、育才会懂得美德这一门知识,这符合“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故选A;B是普罗塔哥拉的观点,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万物是依据,排除B;C是从哲学高度认识人的本质,排除;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排除。28.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下能够体现这一绘画理念的达芬奇作品是A. 大卫B. 蒙娜丽莎C. 西斯廷圣母D. 里昂大教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著名的绘画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故选B项。大卫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排除A项;西斯廷圣母拉斐尔的作品排除C项;里昂大教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排除D项。
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达.芬奇绘画代表作品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关键是需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29.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历史概念。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智者运动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智者运动就是古希腊的智者为适应民主政治和社会时尚等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并通过教授、思辨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改革旧的基督教,打破教士对宗教的垄断,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是理性,“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故D项正确。30.第二次工业革
31、命后,随着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出现重要变革所示美术作品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呈现出A. 规范、均衡、理性的特点B. 奔放、多彩、浪漫的特点C. 夸张、变形、抽象的特点D. 写实、批判、精细的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其作品呈现出夸张、变形、抽象的特点。现代主义中的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带帽的女人体现了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立体派呈现夸张、变形、抽象的特点,并不会规范、均衡、理性、浪漫、写实。故排除A
32、BC三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0分,34题6分,共40分)3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体制,自秦建立,经汉、唐、宋、元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达到顶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在唐代,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这些招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批驳,甚至将其封还重拟。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认可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摘编自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
33、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新举措,简析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答案】(1)内容: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规定:天子自称曰“朕”;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皇帝的
34、命令叫作“制”或“诏”,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由皇帝掌控。地方上,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亭、里等。秦朝法律有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相对丰富的内容。(2)作用: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是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
35、。(3)举措:明朝宰相废除。影响: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内阁只为皇帝提供顾问,职权的大小由皇帝旨意而定;举措:清朝设立军机处。影响:军机大臣只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唯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利都没有,封建君主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皇权过分集中,皇帝负担加重。【解析】【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自称“朕”、“皇帝”和皇帝之下设置的各个机构以及秦律”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并概括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即为: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根据在皇帝之下从中央政权机构分析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自的职能回答。地方上,根据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进行分析。再结
36、合秦朝法律等相关知识。(2)作用:根据材料二:“在唐代,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三省六部制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据此回答即可。(3)举措:根据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新举措为废除宰相。根据材料四“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
37、近宫廷,便为宣召”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新举措为设立军机处。影响:其影响可以从加强君主专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即可。32.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一份历史作业:寻觅历史改革的足迹,要求同学们从中外历史上的历次改革思考“背景”“内容”“影响”三者的相互关联,从而学会发现、认识历史演进的规律,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以下就是刘一同学整合的“30年代大危机与改革”的部分资料,我们共同阅读思考并解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3月,政府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集中力量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开业,淘汰已实际破产的小银行接着政府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933年5月,总统批准公布农业经济调整法,
38、并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规定缩减农业生产政府与生产者签订合同,由政府付给租金或“货币奖金”1933年6月,政府须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执行法令。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1933年11月,政府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资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材料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摈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
39、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断的发展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表现出时间长、破坏力强、范围广等特点,请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破坏力强”这一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举措。(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主要特点。你如何评价这场改革?【答案】(1)特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下降,对外贸易减缩,失业人口大量增加。(2)主要举措: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农业调整法
40、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保护农产品价格。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指导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3)主要特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评价:罗斯福新政实施,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加了政府的宏观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解析】【详解】(1)特点:从
41、材料一第一个图片中明显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下降,美国达46.2%,第二幅图片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对外贸易减缩,这些都体现出了经济危机破坏性大。(2)主要举措:材料二中的第一个涉及到的是金融体制的改革,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第二个是农业政策,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保护农产品价格。第三个是关于工业的调整政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竟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指导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42、。第四个是社会失业保障政策。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3)主要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评价:罗斯福新政实施,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加了政府的宏观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33.鸦片战争后,西学浪潮扑面而来,满清王朝不断
43、衰微。这一切都促使知识分子开始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思想文化趋势维新的艰难历程。2017年暑假,秦陕中学组织“研学之旅活动,带领大家绘制近代“思想地图”,追寻思想者熔铸中外的足迹,感受先进中国人应对危机变革的思想历程,体会中国近代社会的波澜壮阔。【研学站点一】武汉一面对危局的实践主张(注:张之洞长期驻跸武汉,担任湖广总督,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设计者和实践者之一)站点资源“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张之洞1898年劝学篇(1)依据本站点资源,概括张之洞的核心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实践活动是什么?【研学站点二】广
44、州世纪之交的制度探寻(注:康有为出身广东,长期在广州开办学堂,进行变革理论宣传)站点资源在他(康有为)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写的中国近代史(2)依据本站点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应对危局的方案是什么?与张之洞相比,康有为的方案进步性表现在哪里?【研学站点三】北京一除旧纳新的思想启蒙(注:陈独秀以北京大学为活动中心,宣传进步思想,领导站点资源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
45、旧政治拥护那赛先生,便不新文化运动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3)依据本站点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你对中国近代思想变革历程有哪些认识?【答案】(1) 核心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践活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新式学堂;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2) 方案:撰写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打着公羊学派的旗号,宣
46、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进步性:政治上以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思想文化上(根本分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3)核心思想:“民主”、“科学”。认识:树立忧患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学习和创新,
47、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自尊、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析】【详解】(1)核心思想:依据研学站点一材料“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及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张之洞的核心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思想影响下张之洞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方面,他创办了新式学堂;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其他还有筹建近代海军。 (2)方案:依据研学站点二材料“康有为长期进行变革理论宣传”、“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 始于据乱(世),为君主;中于升平(世) ,为立宪.”,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48、康有为应对危局的方案,即撰写了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是康有为打着公羊学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攻击,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进步性:根据上述材料信息的理解,联系研学站点一的材料信息及相关的所学知识,概括比较得出,与张之洞的主张相比,康有为的方案进步性表现主要有:政治上以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思想文化上(根本分歧) ,“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
49、习先进的思想文化。(3)核心思想:依据研学站点三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科学;认识:综合三则研学站点的材料信息,联系现实问题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从中得出的认识,即树立忧患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国近代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赶.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不断学习和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自尊、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4.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九十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
50、局宣告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战结束前,许多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就已预见到战后将会出现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势力对峙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局面。1947年9月,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从此,“冷战”这一表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词语便在金世界流行开来。“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成为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代言词。摘编自张象从反法西斯联盟到两大阵营的对峙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极格局”的形成。【要求】必须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史实不全的按要点扣分;参照所给示例至少回答三个以上的史实。【示例】两极格局下
51、,美苏争霸严重威胁世界各国安全、主权以及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等多种力量的成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答案】(1) 两极格局是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量大军事集团队里、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为终点。两极格局表现两方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2) 形成条件:二战后西欧列强普遍衰败,而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则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军
52、事实力也迅速增长,成为唯一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美苏由二战时的合作关系走向战后对抗,1945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建立(12国、西欧和北美针对苏联);1955年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统称华约公约签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8国、东欧和苏联,抗衡北约)。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停止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世界已经分裂两个阵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接着美国经济.上推出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中央情报局,经济.上组织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苏联和美国冷战全面展开。【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小论文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题目的论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论证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根据材料首先亮明观点,即两极格局是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量大军事集团队里、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再结合史实从形成原因、形成过程(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进行分析。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