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l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课程标准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了解鸦片战争后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3、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乐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 魏源、林则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
2、影响。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 2、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 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史实。 2、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测试要求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新文化
3、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l 史论共享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向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
4、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它也是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5、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也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4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l 考点梳理考点一、新思想的萌发1.开眼看世界(1)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抛弃“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6、,开始睁眼看世界。于是,萌发了向 的思想。(2)目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富国强兵、御侮之道,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也是近代向国内介绍西方情况的第一人。将收集的外国资料编写成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魏源:依据四洲志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 ”的思想(“技”重点在军事技术)。(4)意义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向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
7、放的开端。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 ”(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2)开展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付诸实践。主要内容有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设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等四个方面。(3)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 。19世纪6090年代,
8、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学堂,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考点二、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外国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足。(
9、2)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发展工商业,同外国人进行“商战”。 (3)评价: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新” 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2.康梁维新思想背景:(1)19世纪末, 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2)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3)进化论、民权学说等西学进一步传入;(4)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代表人物:(1)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 学说和中国传统的 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10、提出 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3)严复:在维新变法理论宣传上贡献最大。1898年翻译的 出版,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变法维新的重要性。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在当时风行全国,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维新思想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入的活力是
11、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考点三、新文化运动1.背景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经济方面:一战期间 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方面: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推行“ ”的逆流。(直接原因)2、兴起概况:(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主要阵
12、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3)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 。3.内容 :(1)提倡 ,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出“ ”的口号,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2)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时期。宣传 成为主要内容。4.新文化运动的实质: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5.重要意义:(1)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
13、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6.局限性 (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性;(2)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考点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在五四爱国运动以后。(2) 是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讴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9年,在新青年上发表 ,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
14、运动的方向和性质。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用来拯救国家、改造社会。l 重点难点突破一、什么是“西学东渐”?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国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
15、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2.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西学在华传播经历四个阶段:(1)从妄自尊大到“师长说”:鸦片战争时期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艺;(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维新时期引进进化论;(4)天赋人权、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时期政治学说传入。二、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同点及不足1.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分别掀起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他们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16、,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还用生物进化论批判旧制度。革命派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进一步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的正统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直指孔子旧礼教;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2.维新思想中有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文化教育,有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变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内容,但没有触及到封建政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即维新思想没有把封建制度的改革同封建经济基础的变
17、革有机结合起来。民主革命思想虽然照搬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但民主思想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的批判。新文化运动虽然补上了这一课,但又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也就不能指明革命的真正出路。l 考点达标演练一、选择题1.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2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
18、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3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
19、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5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 )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大学风焕然一新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
20、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成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6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的“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7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堂堂中国为什
21、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治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下列思想主张与三个时期中国人的探索顺序相对应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A. B . C. D. 8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9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
22、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1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任天然之淘汰,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滋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 )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D建立中国“劳工社会”11.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23、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出现了“中体西用”思想,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包括( )A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为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C继承并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D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13. 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
24、其创作的背景是( )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1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15.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主要包括( )开展论战 翻译和撰写宣传文章 组建学会组织学习 利用学校讲坛宣传 A、 B、 C、 D、16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
25、实的有(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A、 B、 C、 D、171923年,胡适撰文写道:“这三十年里,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比尊严的地位。 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指(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18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
26、有 ( ) 魏源 洪仁玕 李鸿章 孙中山 陈独秀 A B. C D.19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20.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 A宣扬经学 B批
27、判儒家思想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 D否定孔子的权威1.(2010江苏高考题)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C康有为 D孙中山2.(2010江苏高考题)“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3.(2010年上海高考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旧传
28、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7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A. B C. D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 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稣,是自扰也。自扰者
29、,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一 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u抨击)共和,亦犹予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四 世
30、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得到2006年9月)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31412763中国教育新闻网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珠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
31、则剪覆之也。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 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 材料二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日:“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竭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材料三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
32、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二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及实行的手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
33、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
34、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 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乃是这个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原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四 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受压迫的劳工大众,
35、激进分子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陆丰的农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泽东在长沙的工人中间,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剑桥中华民国史(上)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意义。(2)材料二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认识的?根据材料三分析其“未能全竟其功”的主要原因。(3)材料四中“激进分子”指什么人?与材料一、二相比,他们的政治活动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综
36、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专题三考点梳理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进化论、儒家思想、变法、天演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尊孔复古、进化论、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马克思主义、封建正统思想、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120 CAADD ADDBA BDABB BDBBC 1C 2D 3D21答案:(1)观点;中体西用. 实践:洋务运动(2)态度;利用儒家思想 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3)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4)原因: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
37、响力大;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扩大;传统儒学有利于世界和谐,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态度:批判与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2答案:(1)意图:坚持改良,反对革命;实现君主立宪政体。(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加完备的政体。手段:通过革命建立共和体制(3)改进:变革思想,宣扬民主、科学。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等都不可取。(4)理论基础:进化论思想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23答案:(1)关键:立宪法,开国会(或实行君主立宪)(答民主共和不给分)。活动:戊戌变法, 意义: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关键:促进国民的觉醒。实践:提倡“民主”和“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 原因: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3)激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或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 史实: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刊物;创办工人学校;建立共产党。(4)认识:民众(人民)的觉醒(觉悟)是社会进步(变革)的条件。(或先进的思想只有符合国情才能变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