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板块世界史专题贯通(一)古代希腊和罗马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一、雅典民主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前5世纪至前4世纪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主旨阐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1)从机制上看:通过设立公民大会
2、、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2)从公民权上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从方式上看: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4)从物质上看: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迁移应用1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A发展工商业 B废除债奴制C发放观剧津贴 D实行财产等级制 解析:选B发展工商业与“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沦为奴隶的平民重新
3、获得了自由和权利,“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B项正确;发放观剧津贴不是梭伦的改革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财产等级制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限,并没有扩大公民的数量,故D项错误。2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了“陶片放逐法”制度;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表明古代雅典 ()A公民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 B体现权利的制约与平衡C法律针对意欲独裁者而定 D重视维护公民合法利益解析:选D依据雅典民主政治的规定,享有立法权和决策权是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等权力机构,而非公民个人,故A项错误;权利的制约与平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权力机构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与“陶片放逐法
4、”“解决私人争执”无关,故B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为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保证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而制定的,而“解决私人争执”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故C项错误,D项正确。二、罗马法律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共和国时期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早期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帝国时期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公元3世纪中叶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万民法: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5、的法律东罗马帝国时期完成编订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主旨阐明罗马法史学价值的科学内涵(1)制度文明。罗马法的制度文明,主要是指罗马法具有深湛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并在世界法制史上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从而促进人类法制文明的进步。(2)体系科学。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具有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公私法界限分明,私法极为发达,而公法却相对滞后。(3)底蕴深厚。罗马法博大精深,堪称世界法律制度史苑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和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罗马法蕴含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这些法律思想成为罗马
6、法永恒的价值基础。(4)影响深远。罗马法,不只是那个时代的罗马人的法律,而且还是后来全人类的法律;它不只是罗马人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迁移应用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有必要使公民们熟悉彼此的性格。否则在运用权威及执行司法两方面都会接着产生许多恶果,因为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这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A城邦制度利于公正B运用权威徇私枉法C执行司法有失公平 D民主政治有形无实解析:选A根据材料“为了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有必要使公民们熟悉彼此的性格”“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
7、这样”可知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小国寡民的政体下,有助于彼此熟悉、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口众多,会出现运用权威及执行司法两方面的恶果,但并不专指徇私枉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作为武断的决定是不公正的,而在人口过多的情况下又必然会这样”可知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口众多会出现执行司法有失公平,而古希腊城邦属于小国寡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城邦政治有利于公平,有利于正当执行司法和分配权威,肯定了古希腊的政治,故D项错误。2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的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厉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
8、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C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可以得出,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从而引发司法的不公正,故A项正确;题目中凸显的不是陪审法庭的地位,故B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是在伯利克里时期,跟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D项表述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3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
9、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解析:选B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造成材料中“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的意识,故B项正确。专题贯通(二)近代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一、欧美政治美式“共和”独具特色,英德“立宪”亦有不同点清线通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1688年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背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
10、内容: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意义: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转移背景:国王有在宫中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传统内容: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
11、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意义: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19世纪中期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1787年1787年宪法颁布确立背景:独立后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影响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统一内容: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
12、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19世纪以后两党制完善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其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意义:美国两党制在推进美国的政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统一前提背景: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突飞猛进,但政治上却是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意义: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的状
13、态;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意义: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主旨阐明1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1)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2)运作模式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运行原则: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
14、和制度化。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3)影响政治上: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促进了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启示(1)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它既是民主政治力量斗争的结果,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这一过程说明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逆转。(3)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4)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带有局限性
15、,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同时分权制衡也会影响行政效率。迁移应用1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解析:选A18世纪初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是“统而不治”,故A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议会开始限制王权是权利法案颁布后,故C项错误;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2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
16、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下列说法体现这种“妥协”的是()A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B总统由选举产生的方式C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的权力分配D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解析:选A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体现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协调,与材料中“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相符,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中“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符,故排除。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一事件
17、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宰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B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宰相只对帝国议会负责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俾斯麦提交的法案被帝国议会否决后,在俾斯麦的指示下,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且通过该法案,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B项正确。二、崭新道路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由空想到科学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三大工人运动奠定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奠定思想基础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是19世纪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深刻改变了人
18、类历史进程20世纪初十月革命由理想到现实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历史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迁移应用1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
19、说的成因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解析:选B马克思认识到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具有“阶级觉悟”,并且进行了阶级对抗,这使马克思对阶级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故B项正确。2“俄国革命最近之形势,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将从来之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是指()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沙皇专制政府C苏维埃政府 D保守党政权解析:选A“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说明题干针对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因此推翻的“政
20、治组织、社会组织”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沙皇政府、苏维埃政府和保守党政权无关,A项符合题意。3“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之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此次武装起义()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促成了列宁主义诞生 D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解析:选D推翻俄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列宁回国后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是十月革命,故A项错误;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在二月革命后,故B项错误;列宁主义诞生是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故C项错误;列宁回国
21、后,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专题贯通(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一、大国崛起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15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西、葡崛起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迪亚士开辟了由欧洲到达非洲(好望角)的航路;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影响:引发了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17至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的殖
22、民扩张荷、英崛起荷兰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主旨阐明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斗争具有正义性。(2)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23、,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3)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迁移应用1“打个比方,商品经
24、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不能得出()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C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D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解析:选D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所述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2018届高三连云港质检)“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
25、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形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指传统商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均位于大西洋沿岸,故B项正确。3假如你是17世纪荷属东印度公司雇佣的著名印刷业家族的一员,为该公司绘制航海地图。受雇后,你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航海图上的信息外流。荷属东印度公司此做法最主要是出自何种考虑()A战争因素 B商业因素 C文化因素 D外交因素解析:选B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而同期的英国与荷兰在海上贸易方面竞争激烈,所以荷属东印度公司会要求其雇员保守商业秘密,尤其是航海图上的信息,以
26、防英国人获取信息而与其进行海上贸易竞争,即商业竞争,故B项符合题意。二、狂飙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成就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3)影响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世界市
27、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2)成就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石油化工: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影响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生产方式:出现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主旨阐明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
28、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
29、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迁移应用1“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增长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导致“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解析:选A根据材料“1820年到1860年间”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剧增,故A项正确;B项属于A项
30、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故C项错误;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爆发的前提,故D项错误。2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只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 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解析:选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与材料中“不只是技术上的”“思想日益增强”相符,故A项正确;带来技术突飞猛进与材料中“不只是技术上的”“思想日益增强”不符,故B项错误;增强改造自然能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
31、学奖项设立,故D项错误。3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 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 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C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解析:选A根据材料数据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故A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但是,根据材料“染料厂”“巴登苯胺苏打厂”“法本
32、化学工业公司”等信息,凸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的崛起,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壮大问题,非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化学工业在德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专题贯通(四)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世界科技文化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一、人文精神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前5世纪前期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前5世纪后期苏格拉底思想升华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主要价值
33、: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前4世纪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主要思想: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迁移应用1“世界如同我们感知的一样,并不存在每个人都得服从的普遍真理。只要掌握了雄辩术,一切观点都可以自我辩解。”下列与材料中的观点相近的是()A美德即知
34、识B良知即本心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人是万物的尺度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智者学派的主张。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人”“雄辩术”“自我辩解”可知,这与智者学派的主张吻合。A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B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C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D项是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2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D智者学派忽视社会道德建设
35、解析:选D结合题干中“美德”“法律”等关键信息可知,亚里士多德指出了只强调美德而不去培养、引导和约束,是不可能建立好的秩序的,这主要针对的是智者学派过于强调个人作用而忽视道德的建设,故D项正确。3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解析:选D材料“苏格拉底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故D项正确。二、人的觉醒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复兴阶
36、段(1416世纪)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背景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社会现实: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历程: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
37、、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发展阶段(1617世纪)宗教改革“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背景: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赎罪券”的兜售成为导火索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主张:“因信称义”;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清教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意义: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8、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阶段(1718世纪)启蒙运动理想社会的政治设想指导思想:理性主义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内容: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康德倡导人权、自由、平等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蓝图主旨阐明不同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智者运动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
39、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了猛烈批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建立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迁移应用1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兴起B近代自然科学的诞
40、生C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D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解析:选A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批判封建神学,“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服从你的意欲而行”,表明此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得到传播,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2.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解析:选D路德要求改革教会,并非否定上帝,故A项错误;材料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无法表明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故B项错
41、误;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中“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可知是对路德的贬低,应该是旧教派对路德派的攻击,故D项正确。3(2018届高三连云港质检)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B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C理性要成为判断是非唯一标准D启蒙思想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解析:选A“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表明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42、,也就是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三、科技之光点清线通时期科技成就科学技术产生形成阶段(16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创立: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阶段(1819世纪)1.生物进化论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
43、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2.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导致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科学技术重大突破阶段(20世纪)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2.现代信息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年互联网问世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消极
44、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新问题主旨阐明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化论的观
45、点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迁移应用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A BC D解析:选B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在19世纪中期,与启蒙运动无关,故错误;牛顿和达尔文分别从物理和生物领域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两者也都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故正确;牛顿的思想与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无关,故错误;故选B项。2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
46、存在,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引力波能够被发现是基于()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普朗克量子论C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相对论解析:选D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与材料“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相符,故D项正确。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
47、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选C“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四、激荡心灵点清线通时间背景文学美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雨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雪莱)、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大卫、安格尔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尖锐现实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的巴尔扎克、普希金、安徒生、易卜生
48、、马克吐温,20世纪的萧伯纳、罗曼罗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勒、列宾印象画派,代表人物:莫奈、塞尚、凡高20世纪中期以来两次世界大战,深刻的社会危机,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贝克特苏联文学,代表人物: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亚非拉文学,代表人物:泰戈尔、鲁迅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毕加索 迁移应用1“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 B安娜卡列尼娜C百年孤独 D母亲解析:选A浪漫主义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
49、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作品,故A项正确。2诗人艾伦金斯堡说,鲍勃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下列作品与鲍勃迪伦作品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A安娜卡列尼娜 B等待戈多C巴黎圣母院 D母亲解析:选B鲍勃迪伦作品内容包含夸张的描写,符合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A项属于现实主义流派作品,故A项错误;B项属于现代主义流派作品,故B项正确;C项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作品,故C项错误;D项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作品,
50、故D项错误。3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概括成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C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D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解析:选C“完全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主观的东西越来越多,表现出的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故B项错误,C项正确;客观因素并未取代主观因素,故D项错误。专题贯通(五)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谁主沉浮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
51、成(1)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原因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和扩张产生矛盾根本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影响:两大阵营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大国强权政治恶化国际关系,造成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国际局势动荡和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妨碍世界经济发展;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表现: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等(2)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
52、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2)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旨阐明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
53、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迁移应用1美国1948年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该规定()A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B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C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D反映
54、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解析:选C材料中的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故C项正确。2.(2018届高三泰州摸底)如图漫画将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漫画将站立者画成喜欢动武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与之对峙的两人按照骑马的堂吉诃德、骑驴的仆人桑丘的样式绘制。该漫画反映的是()A朝鲜战争B德国分裂C科索沃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D朝鲜与材料中“加勒比”不符,故A项错误;德国与材料中“加勒比”不符,故B项错误;科索沃战争与材料中“加勒比”“冷战时期的三国”不符,故C项错误;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
55、,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与材料中“冷战时期的三国领导人入画,描绘了一场三人间的争斗”相符,故D项正确。3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A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B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C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D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解析:选C材料中欧
56、洲经济共同体决策机制的变化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和抗议,以致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说明各国利益的不同致使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故C项正确;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1965年时间不符,故B、D两项错误。4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 B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
57、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解析:选D本题考查当前世界格局。材料中“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足以对抗美国”说明当今世界格局是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其他国际力量也有力量抗衡美国,体现出了世界格局一超和多强的局面共存,故D项正确。专题贯通(六)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理清发展线索 掌握发展历程 一、长路漫漫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
58、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措施: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
59、;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主旨阐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1)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这个企业体系的核心是国有化企业,另外还有国有森林和矿山等。(2)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渐升高,是国家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结
60、果。(3)国家垄断货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国有化银行、国家信贷机构、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三方面内容。(4)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迁移应用1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美国经济面临崩溃。1932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许下“新政”诺言,借此结束经济大萧条,结果以压倒多数当选。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现实依据是()A胡佛的自由放任主义B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C苏联的计划经济经验D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解析:选C胡佛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剧了危机,提出
61、了“新政”的迫切性而非“现实依据”,故A项错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是罗斯福实施“新政”的理论依据而非“现实依据”,故B项错误;苏联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28年至1932年,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材料中“1932年”“实施新政的现实依据”相符,故C项正确;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与材料中“1932年”“实施新政的现实依据”不符,故D项错误。2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
62、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的首位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提高并稳定产品价格,不是降低产品价格,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让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并不能消除危机的隐患,故B项错误;成立“资源保护队”,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有利于保护环境,所以最成功、最没有争议,故C项正确;资源保护不是新政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新政首位的是稳定金融秩序,抑制通货膨胀,使美国渡过危机,故D项错误。3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
63、策调整旨在()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解析:选D遵循自由放任是罗斯福新政前美国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不是加强宏观调控,而是减少国家的干预,故B项错误;发展高新技术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表明美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D项正确。二、“轻重”难调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1)
6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评价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政治经济危机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
65、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与专制评价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1937
66、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破除斯大林模式的迷茫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主旨阐明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
67、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迁移应用1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初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初政策具有相同特点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D“转入进攻
68、”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选D依据时间“1918年初”可知该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因此1921年决定调整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经济,最终向社会主义过渡,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并非“仅仅是退却”,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C项错误;随着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要求转入进攻在农村则表现为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开创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2“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69、。”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显著特点,故B项正确。3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旨在为“民主的人道主义”造势B主张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相结合C这一改革思路将会加速苏联的解体D说明苏联已确
70、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解析:选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已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他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众的利益紧密相连,并会极大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财富的公正分配,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故B项符合题意。三、如履薄冰点清线通时期发展历程制度化、体系化(二战后初期)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过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影响确立了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
71、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区域化、集团化(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全球化、规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1.世界经
72、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推动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 (2)评价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3)存在的问题它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全球化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
73、压力和挑战加深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了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2.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2)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中国加入:中国于2001年底加入;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主旨阐明综合认识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
74、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迁移应用1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宣布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并且是货币篮子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一举措认识不正确的是()A完善了国际货币体系B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地
75、位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解析:选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能起到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并且是货币篮子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可知,此举措能提升新兴市场经济体地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稳定国际汇率,协调国际货币问题为宗旨,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但至今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没有建立,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从“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故D项正确,
76、不符合题意。2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A欧盟组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B欧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外交政策C欧盟组织权力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D欧盟成员国“国族国家”主权逐渐消失解析:选A“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可知欧盟组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故A项正确;让渡的“许多主权项目”不一定包括外交主权,因此不一定带来共同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欧盟组织权力并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故
77、C项错误;欧盟成员国“国族国家”主权并没有逐渐消失,故D项错误。3“GATT死了,GATT万岁!”这是WTO出版物对关贸总协定(GATT)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史上的地位所作的定论。对这一定论理解正确的是()A作为国际组织存在的GATT在1994年正式终止BGATT和WTO都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CWTO所体现的精神和传统是GATT的力量来源D作为国际贸易协定的GATT融入了WTO的体系解析:选D作为国际组织存在的GATT在1994年正式终止,只能解析“GATT死了”,解析不了“GATT万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故B项错误;GATT的成立要早于WTO,故C项错误;根据所
78、学史实WTO是在GATT及其达成的各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可知GATT融入了WTO的体系,故D项正确。一、世界史“政治线索”回顾练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克利斯提尼时期,富有贵族吃珍贵食物,举办奢华宴会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这一现象()A是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的结果B得益于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C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过于泛滥解析:选B财产等级制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与材料中“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不符,故A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
79、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与材料中“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相符,故B项正确;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与材料中“克利斯提尼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如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与材料中“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不符,故D项错误。2“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
80、位B忽视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D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决策正确解析:选B材料中“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表明用抽签的偶然性来决定参政者,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品德,故B项正确。3(2018届高三泰州模拟)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A所有权的相对性B财产权的绝对性C公民权的平等性 D交易权的自主性解
81、析:选A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材料中说明自由民要转让土地必须转让给“在册居民”,否则被认为是非法的,这里强调了罗马法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明显是一种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有,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内涵完全不符,均不选。4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大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A议会主权的原则开始确立起来B工业资产阶级加紧控制议会C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D内阁脱离了与国王的政治联系解析:选C解题过程中,首先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
82、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由此推断当时的国王不再干预责任内阁的组建,其次还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41年”。这两个信息充分说明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得以完善,国王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项正确。议会主权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未显示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信息,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内阁首相仍须国王任命,故D项错误。5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结果1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1832年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1867年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1872年施行秘密投票1884年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1918年男子
83、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1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解析:选B表格中主要体现英国议会改革不断扩大民主范围,无法体现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依据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简表提供的信息“1832年中产阶级,1867年城市工人,1884年农村工人”可知英国的议会改革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民主制度,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渐进性,故B项正确;表格体现英国的议会改革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趋势,不能体现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原因,不是英
84、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故D项错误。6“美国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这项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权力使最高法院能够否决联邦或州的法律,如果这些法律在最高法院看来是与宪法相冲突的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最高法院是美国国家权力中心B联邦和各州并无独立的立法权C最高法院统揽国家各级司法权D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解析:选D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体现了立法和司法的制衡,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明显错误,故排除。7爱德华多尼克在机械宇宙: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中写道“这些开国元勋们在阐释美国的政治机构设计时,坚持依照平顺运行、自我调节
85、的宇宙模型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伍德罗威尔逊也认为:“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这在本质上表明()A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崇尚科学理性B华盛顿等人认同牛顿的科学成就C经典力学理论有利于规划民主政治体制D美国政治机构的设计与宇宙运行规律一致解析:选A华盛顿等人认同牛顿的科学成就,这是材料信息的表象,材料信息的本质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崇尚科学理性,依据理性原则设计其政治体制,故A项正确。8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在国内事务上作为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而且俾斯麦这位德
86、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从一开始就确认了“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充分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A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B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完全平等地位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体制D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普鲁士国王主持联邦议会”显示普鲁士处于领导地位,各王国并不处于完全平等地位,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属于美国国家体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答案选D项。9(2018届高三南京质检)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
87、过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彼得格勒实现了和平解放B四月提纲主张完全得到验证C起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解析:选DA项中“和平解放”与材料不符;四月提纲主张和平方式,与材料武装起义不符,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参加军队伤亡很少,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精心的组织与准备,D项正确。101946年4月,杜鲁门发表演讲:“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经济困扰
88、无论现在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滋生地。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觉得,向正在一直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美国()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 B以称霸世界为目的C以帮助盟友为义务 D以对抗苏联为根本解析:选B根据材料“向正在一直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可知,美国并不是在宣扬和平,而是主张对抗,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应该帮助别人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表明美国帮助别人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分享繁荣,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帮助”“分享”是附带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以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89、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经济困扰无论现在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滋生地”可知,美国并无意承担援助盟友的义务,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为,故C项错误;对抗苏联是手段,实现称霸是目的,故D项错误。11.如图漫画选自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题为马歇尔计划已经把法国经济提到“最高度”了,以下有关这一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讽刺马歇尔计划壮大了资本主义阵营B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恢复C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D客观评价了马歇尔计划解析:选C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政策,所以这幅漫画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90、故C项正确。12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解析:选A根据“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作用,故A项正确。13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
91、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英国期望“在欧共体奋斗”的主要原因是()A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B建立欧盟摆脱美国控制C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解析:选A材料“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表明英国已经看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给成员带来的好处,所以才发出这样的呼声,故A项正确;欧盟诞生于1993年,与材料“1961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只是英国加入共同体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不是共同体的创始会员国,也不具有领导欧洲一体化的实力,故D项错误。14下面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A BC D解析:选D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漫画一说的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援助,漫画二说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变化开始于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正确;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它们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93、所以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故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美国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故正确;二战后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的经济实力增强,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15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A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C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世界各地
94、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解析:选C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拉大,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再次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兴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95、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下面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漫画和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全国性政府州政府发行货币处理对外关系管理州际商业宣战、组建军队建立低于最高法院的法院接纳新州管理州内商业进行选举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道德建立地方政府批准联邦宪法修正案建立州民兵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
96、。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说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4分) (2)指出材料二中漫画对美国联邦制理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表格和所学知识对美国联邦制加以说明。(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5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需要
97、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可以得出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2)问,第一小问漫画意在说明美国联邦制中央集权的特点,然而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第二小问根据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可以得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
98、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得出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得出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答案:(1)创新:政治制度: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的权力结构、民主共和制)。 经济体制: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问题:漫画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联邦制的特点(对联邦制理解存在片面性或局限性)。解释: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
99、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3)理由: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原因: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独揽行政权,故内阁地位提高,可能妨碍总统行使行政权。二、世界史“经济线索”回顾练(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
100、雏形开始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中“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相符,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与材料中“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表明是新航路开辟,与其后的殖民战争不符,故C、D两项错误。2(2018届高三南通期中)“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的有利态势下,长驱直入,步步紧逼。1650年夺取好望角,1654年占领锡兰。当年的葡萄牙人由西向东蔓延而来,今日的他们由东往西席卷而去,控制马六甲海峡,成为两个殖民帝国确立形成的终点和起点。”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A
101、荷兰人B法国人C英国人D西班牙人解析:选A解题时既要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50年和1654年,又要关注空间信息: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等。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荷兰的海外扩张使其侵占了非洲的好望角和亚洲的马六甲等殖民地并进而确立殖民帝国地位,而葡萄牙则走向衰落,故选A项。3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B
102、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解析:选C根据材料“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可知劳动工具的革新带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故C项正确。4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17%30%50%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蒸汽
103、机得到广泛运用解析:选B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与材料中“煤炭所占比例”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新能源,故C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不断下降不符,故D项错误。51932年,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美国参、众两院不顾胡佛反对,于7月7日和9日接连通过瓦格纳加纳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21亿美元,举办救济工程和失业救济。7月11日,胡佛加以否决,月底两院再次通过该法案并由政府具体实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的政治体制正悄然发生变化B联邦政府成立紧急救济署开展救济C美国国会对危
104、机严重性认识不足D胡佛反对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解析:选D该题借助于美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一个情境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的能力。美国的政治体制一直相对稳定,故A选项说法不对;B选项中的“紧急救济署”成立于罗斯福新政实施期间,明显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的说法错误,美国国会恰恰是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性;可以从胡佛否决国会的由联邦政府拨款直接救济的材料信息推断出D选项正确。6“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术语来说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几乎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这是罗斯福总统在国会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在当时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理念的新政
105、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选D材料中“每个国家都几乎可以为其国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和平时期的生活”反映在罗斯福新政中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故D项正确。7(2018届高三无锡调研)20世纪30年代,美国杂志名利场刊登了威廉格罗伯的漫画“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该漫画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束缚了美国经济的发展B新政使总统的权力受到了太多的束缚C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基本持赞同态度D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基本持反对态度解析:选D题干中漫画显示作为新政的“布条”将代表美国的巨人束缚住,说明该
106、漫画作者认为新政束缚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作者对新政的态度应该是持反对态度,故D项正确。8资本主义大变形一书中指出:“在凯恩斯主义刺激下,美联储承担管理国家经济的重任,财政赤字、货币超发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这导致政府和国会蜕变为权贵集团进行游说和相关博弈的纸牌屋,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这一论点意在()A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B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缺陷C阐明经济政策应该及时调整D说明美国社会危机形成原因解析:选C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凯恩斯主义的历史作用无法否定,故A项错误;民主
107、制度缺陷是政治方面,与材料中“国家经济的重任”不符,故B项错误;政策应该及时调整,与材料中“自由市场和民主价值观受伤害,进行深刻变革才能挽救资本主义”相符,故C项正确;D项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9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提出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
108、间环节,说明当时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提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方法,故C项正确。10.与如图反映信息最为切合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加速发展战略解析:选C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中的完整严密体系相符,故C项正确。11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A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B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C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D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解析:选D材料“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表明赫鲁晓夫改
109、革的不彻底性,只是原有体制上的一种修正,故D项正确。12(2018届高三镇江模拟)“两个挂钩一个固定”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稳定有序。但美元的核心地位使各国在国际贸易中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手段,各国货币储备也都选择美元。这势必导致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不断增多。这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国币值的稳定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此材料反映了()A二战后的金融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B一国的货币很难长期承担国际货币的作用C通过“两个挂钩”体系世界经济得到了恢复D战后形成的金融体系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解析:选B材料意在表明美元作为
110、国际货币,在维持稳定过程中遭遇不可调和的矛盾,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中的“直接导致”的说法不准确。13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英国“脱欧”的行为说明了()A国际贸易壁垒持续增加B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C区域集团内部矛盾丛生D多极格局形成指日可待解析:选C国际贸易壁垒持续增加是指持续提高进口关税,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英国“脱欧”是欧盟的内部问题,反映区域集团内部的矛盾问题,故C项正确;多极化格局中欧盟是重要的一
111、极,欧盟内部的分裂表明多极化格局进程的曲折,故D项错误。141992年APEC第4届部长会议决定成立秘书处,标志它开始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张加快APEC机制化步伐,但亚洲国家则认为应稳步前进。如泰国总理明确表示,如急于成立亚太共同体,发展中国家无法同发达国家竞争。材料表明APEC()A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B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难以开展C成员国的经济差异制约其发展进程D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容易实现一体化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APEC并不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组织,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自成立以来,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
112、得了成就,“合作难以开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与材料“西方国家主张加快APEC机制化步伐,但亚洲国家则认为应稳步前进”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实现一体化”,故D项错误。15“为了提高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纷纷转向更贫穷国家,雇佣那里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球化深入发展B全球化给贫穷国家提供发展新机遇C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D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扩张解析:选D题干中并未提到科学技术对全球化的影响,
113、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全球化对贫穷国家的影响,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大企业”,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在国内或者跨国购买其他公司,以求做得更大”说明其扩张的方式是资本扩张,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
114、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
115、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得出全球化深入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治上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上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科技上科技革命的推动,组织上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第(2)问,首先要明确观点,从材料一得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材料二得出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答案:(1)特点:全球化逐步深入发展。因素: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促
116、进;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2)论点: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论据: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反全球化是由于全球化过程中引发的问题而产生的(如,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我们应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三、世界史“文化线索”回顾练(
117、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解析:选C安提丰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与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处于同时代,材料“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强调了人的主观随意性,这种主张与“人是万物的尺度”异曲同工,故C项正确。2.如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
118、,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选B“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指的是雅典自然哲学的产生,发生在约公元前7世纪,故A项错误;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人的价值,将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神转移到世俗的人身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项正确;“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指的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故C项错误;“否定了罗马教会的宗教权威”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的重要成效,故D项错误。3他们
119、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以“人性”反对“神性”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解析:选C根据材料“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而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性”,故C项正确。4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A人文精神开始传播B否定了教会的权威C人们摆脱宗教信仰 D由此引发启蒙运动解析:选B本
120、题考查宗教改革。题干左图反映的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联系需要经过教会的神职人员;而右图则是教徒与上帝联系无须经过教会,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即可得救。其主要作用在于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故B项正确。5“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位被称为“人民主权捍卫者”的思想家是()A洛克 B伏尔泰C孟德斯鸠 D卢梭解析:选D卢梭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且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项正确。6(2018届高三无锡摸底)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
121、,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捍卫人道精神 B倡导人性解放C批判专制统治 D呼吁宗教宽容解析:选A材料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说明捍卫人权,故A项正确。7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建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A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B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C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D达尔文否定了神创世界说解析:选D从关键信息“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可知
122、本题主要是考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宗教界的影响。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从而否定了神创世界说,故D项正确。8“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C相对论 D量子假说解析:选C“不是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将先前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将这两组材料信息整合起来可看出,经典力学和生物进化论都有对前人的否定式的“革命”,量子假说基本上是一种全新
123、的科学理论,故排除A、B、D三项,本题论断解释的正是相对论继承和发展经典力学,故C项正确。9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主要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显端倪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解析:选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而非蒸汽时代,故A项错误;材料所提及的“流水线模式”肇始于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虽然出现,
124、但垄断组织的出现也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激化,并不是选项中那种“普赞”的情况,故B项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信息化时代,使得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现代意义上的第三产业产生于工业革命期间而非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故D项错误。10西方文明史写道:“首先是对个人创造力,以及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 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座山脉,大自然因其直接深刻地留在人的感觉之中而受到珍视。除了对生命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的反应自由地作出各种解释,而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与这一特征相符的文学作品是()A神曲 B巴黎圣母院C老人与海 D人间喜剧解析:选B材料
125、“对自然的毫不含糊的、全面的颂扬不是仅仅反映一套一般的理性法则”属于浪漫主义,反映了对理性主义的不满,注重自然和内心情感世界,根据所学巴黎圣母院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11(2018届高三苏州模拟)1850年的雨果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他”的这部书是()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C百年孤独 D唐璜解析:选B“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慌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题作历史的书”表明是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
126、科全书”,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12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与其风格相似的是()A等待戈多 B巴黎圣母院C红与黑 D约翰克利斯朵夫解析:选A据“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等信息可知追忆似水年华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A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B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C、D两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排除。13法国一位著名画家把
127、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他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与他绘画风格相同的是()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光与色表明其属于印象画派。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向日葵是印象画派作品,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镜子前的少女属于现代主义作品,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4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
128、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解析:选B材料中“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说明该画家强调用抽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危机和困惑,属于现代主义画家。西班牙毕加索属于现代主义画家,其作品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B项正确。15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129、()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视艺术。题干讲的是整个电影艺术对欧洲的影响而非美国电影对欧洲的影响,所以排除A、B两项;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5分)16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之后的百余年,以英国为发源地、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了西方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一词在法文和英文里都源于“光”,法文是lumire的复数lumires,英文是light的动名词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由此得名。自我命
130、名也是自我理解和自我阐释的。光或光明代表智慧、开明、理性、自由,最重要的是批判思维,与之相对的黑暗则是愚昧、守旧、盲从、专制和宗教偏执。(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译者序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启蒙运动“
131、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把批判功能与生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美)彼得盖伊我为什么写启蒙时代(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6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60字左右)(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光或光明代表智慧、开明、理性、自由,最重要的是批判思维,与之相对的黑暗则是愚昧、守旧、盲从、专制和宗教偏执”并结合所学得出,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四“把批判功能与生
132、产(建设)功能结合起来”得出启蒙运动对旧制度进行批判,同时也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据材料四“并且使两者直接地互相转化”得出两者相辅相成;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并结合所学得出对传统制度和习俗的批判: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封建等级制度,据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并结合所学得出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提倡自由放任,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学说;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天赋人权”等)。答案:(1)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去批判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实现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2)论点:启蒙运动对旧制度进行批判,同时也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两者相辅相成。论据:对传统制度和习俗的批判: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抨击天主教会;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批判封建等级制度。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提倡自由放任;提出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学说;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天赋人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