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1.(2020江苏卷7)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倭人(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大屠杀,在威海卫围攻北洋舰队,因此与此报道有关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择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没有提出“割地之请”,排除D项。2.(2020浙江卷9)论及晚
2、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 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 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 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 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条款严重破坏力中国的司法主权,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却认为这一条款是权宜之策,一方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同时还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一举两得,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的危害,说明晚清统治者对于列强通过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径懵懂
3、无知,D正确;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说明其在观念上依然坚持了闭关锁国,排除B;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3(2019.4浙江高考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番客篇D华事夷言【答案】D【解析】华事夷言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为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故选D项;四洲志由林则徐主持编译,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
4、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排除A项;海国图志由魏源所作,书中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排除B项;番客篇,番客指代客居南洋的中国人,排除C项。4(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题干中“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以及内容,推知清
5、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禁烟被英国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借端,且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得到美、法的支持,所以禁烟不可能得到各国政府公认,故B项错误;鸦片贸易在1858年的英法通商善后条约才被强迫合法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也叫领事裁判权,是1843年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中取得的,而题干的时间为鸦片战争前的禁烟期间,故D项错误。5(2018.4浙江高考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6、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解析】材料“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符合领事裁判权内容,故A项正确;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开放通商口岸无关,故B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贸易特权无关,故C项错误;该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与居住及租地权无关,故D项错误。6(2017年天津卷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7、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着意边疆地理研究”、“重视研究外国史地”可知变化主要反映清代史籍著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只是一个方面,故排除C。D材料不能体现,而且说法绝对,故排除。7(2017江苏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
8、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而不是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说明官员腐败,把战争失败归咎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D项正确。8(2015山东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
9、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是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逐渐介入世界事务,但并不能表现出是在按照西方模式演变,故C项错误;依
10、据题干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交流强调的并不是西学东渐的过程,而是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故D项错误。9(2015安徽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拿破仑三世在1852年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改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直到1
11、870年,与南京条约无关,另外传教方面的特权最早是在天津条约中获得,故A项错误;按材料所述,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公使驻扎北京的特权是从1858年的天津条约获得的,而“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说明“条约”是在公使已经驻扎到了北京之后签订的,结合拿破仑三世的在位时间,故B项正确;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规定的条款中没有涉及材料相关内容,而且与拿破仑三世在位时间相去甚远,故C、D项错误。10(2015上海单科20)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A南京条约
12、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南京条约是中英两国签订的,与美国无关,故A项错误;清政府与英、法、美国签订天津条约,故B项正确;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与美国无关,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11(2014上海单科19)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答案】C【解析】口岸甲发展最快,其中1897年后发展更是迅速,1882年至1902年考查宁波、广州、上海和福州四个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上海,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12(2014江苏单科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
13、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厦门、宁波、上海”、“福州”、“香港”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割香港岛相符,可判定该谕旨颁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关于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表述成为“赏借”,说明了清政府当时仍存在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故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了中国社会的根本改变,并不是该谕旨导致的,故C项错误;被迫开放“厦门、宁波、上
14、海等”几处通商口岸,香港岛被割占,并不能表明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故D项错误。13(2014天津文综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答案】C【解析】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反映出中国在挽回主权,故A项错误;此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
15、项错误;中国在不断挽回主权,外交上逐渐自强,故C项正确;此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故D项错误。14(2014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
16、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15(2013北京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美国”,采用排除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只对英法两国进行军费赔偿,排除A选项;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规定,排除B选项;在华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规定
17、,排除C。故ABC与题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选D。16(2013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有识之士描述了一国在中国得到的利益,其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一国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会得到列强齐心地帮助。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产生的影响。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A项中的
18、“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与材料无关。C项“居住及租地权”在材料中并无反映。D项有较强的干扰。“门户开放”政策是1899年由美国向列强提出,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能从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史实,因此D项错误。17(2013山东基能74)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C该诗
19、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答案】AC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及影响的理解。根据所学“五口通商”应该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后,故B项错误。故答案ACD符合题意。18(2013上海单科17)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
20、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标准。19(2012北京文综卷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 C不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
21、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20(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21(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
22、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 【解析】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
23、故选D项。22(2015上海单科37)一份奏折(12分)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了哪些情报?(4分)(2)你如何看待
24、琦善的这份奏折?(8分)【答案】(1)水平1:能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4分)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但无法区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2分)其他答案:无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0分)(2)水平1:能根据文本作者的立场、视角、偏见等对文本进行评价(8分)琦善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他囿于见闻,仍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如蛮夷之国、礼义廉耻和君臣上下等来解读这些情报。因此琦善的报告对英国政情、英国大臣的操守和鸦片战争如何发生均有一定的误解。水平2:仅能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25、4分)其他答案:仅能复述材料中的内容(0分)【解析】(1)从材料获得信息包括:“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可知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可知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可知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2)根据奏折作者的立场、视角、偏见等对奏折进行评价,虽然奏折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琦善认为英国没有“礼义廉耻”“君臣上下”,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可知英国大臣只会谋取私利,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
26、为英国权臣财产损失的结果,反映出传统的夷夏观念下,中国对英国的误解和偏见。23(2012上海单科卷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答案】史实答案l: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
27、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其他答案组织答案l: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较连贯答案3:罗列史实【解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
28、免的。24(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死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
29、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答案】(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3分)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罚办吸食者。(6分)(2)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性。(6分)【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评析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第(2)问要辩证地去看待禁烟政策,积极与局限性都要分析。25
30、(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答案】(1)答案l:填写
31、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其他答案:(0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容易得出英、美、俄这三个国家。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如“十八省游历”、“宾礼相待”、“随时照料”等角度分析,如没有确定的有效期、“随时照料”的措辞含混、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解答此问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最大程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