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346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 语文(山东专用)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教师版) WORD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 散文阅读增分突破一“理解重要句子含意”三字经(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独木舟之道美西格德F.奥尔森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对于

2、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得。倘若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

3、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狂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

4、它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为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印第

5、安人说,只有傻子才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不对,可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

6、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

7、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有删节)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答:_(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答:_

8、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者将“船桨”比喻为“他延长的手臂”,又用“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这句话来说明船桨就像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人与舟融为一体,从而说明了荡舟人划桨时灵活自如的情态。(2)分析时应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根据第段中“历史上曾走过这里”“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的表述,可知“小路”的深层含义是指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结伴而行”则指从“无数旅者”那里汲取到的精神力量。答案(1)运用拟人,写荡舟之人将船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掌控独木舟,让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

9、人走过时,便与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体会重要句子的含意,重在体会句子丰富的思想性。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往往只能写出一层或两层含意,至于其“丰富性”则力不从心,无法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在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如句子结构、所处位置、关键词语等)来入手,理解句子的含意。理解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一、重要句子的三层意思1表层意义即句子表面的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等等。二、基本的答题步骤1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2先说关键词语含意,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

10、意图和感情。3先说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意理解。现场阅卷评阅试卷,明确得失【典例】(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过 岭师 陀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

11、上到山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之刚下过雨,

12、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呼!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愚蠢),要决意怠

13、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战,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

14、五里的山路要走。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选自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4 分)试卷采样我来阅卷采样得分_扣分依据_我来答题:_【对比分析】采样得分 2 分扣分依据 理解句子的含意时要把句子置于具体语境中,而不能脱离文本。采样能够答出句子中关键词“云端”的意思,但是对整句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含意上,没有挖掘出这个句子的深层含意。这句话不是对马儿的贬斥,而是赞扬。规范答案 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

15、“我”表面上对马的埋怨,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定向规范 解读句子含意三法在散文阅读中,我们可以运用“减”“转”“联”三法来解读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一、化大为小法减所谓“减”,就是通过减除不必解说的字词后,重点解读关键字词,从而化繁为简,快捷理解句子含意。例如 2011 年福建高考卷走进腾格里(节选)第 2 题: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谈谈你的理解。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

16、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走进腾格里)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点。画线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关键点无疑是“深处”与“悠远”。什么才是“深处”与“悠远”的东西?那就是童年、历史等。顺着这个思路在文中寻找有关信息,然后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即可。答案(1)“我”的童年记忆(“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2)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3)宇宙意识(“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

17、;(4)生命感受(“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二、虚实相生法转所谓“转”是指阅读文章时依据题意,通过转化那些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达到解读全句含意的目的。这样的句子往往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为了准确解读,我们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看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情达意的,然后联系文章主旨和上下文分析具体形象的象征(比喻)意义,追寻其背后隐藏的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转化语言,规范答案。例如 2013 年江西高考卷平常的沈从文第 17 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解析 首

18、先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接着解释这句话有什么含意,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最后说明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1)运用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亲情,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三、瞻前顾后法联所谓“联”是指针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和全文主旨来解读,否则就会离题万里,难以准确解答。例如 2012 年湖南高考卷忆韦素园君第 1 题: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

19、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鲁迅忆韦素园君)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的能力。句子含意必须兼顾表面义、引申义和情感义。此句首先必须联系前句思考,“沉静”是与“激烈”相对而言的,激烈会“送掉自己的命”;而若“沉静”,却又因内心激烈,对社会现状的看法不吐不快,内心又会痛苦。同时还应注意理解情感义,此处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痛惜与无奈之情。答案 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

20、健康的痛惜和无奈。【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与陌生人交流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

21、锅旁的钢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是啊,一个

22、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后来我搬了家。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我匆

23、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24、。“小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我说。“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

25、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取材于铁凝的同名作品,有删改)文章结尾写道:“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意。答:_答案 与陌生人交流,向陌生

26、人学习,陌生的炸油条姑娘“启发”“我”,“我”向她学习,开启了美的追求,在陌生的“我”的启发下,炸油条的姑娘重新燃起了对美的追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决不辜负春天李 娟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我的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着诗一样的哀愁。那幅画就是晚钟。一对贫穷的夫妻,在田间劳作。黄昏时,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落日的余晖下,大地苍茫。他们脚下的竹篮里放着刚挖出的土豆。此时,远处教堂里的钟声悠扬响起于是,他们放下手中的农具,女人合掌祈祷,男人脱下帽子,神情无比虔诚。此时,暮色苍茫,大地宁静,灵魂安详。他们在祈祷什么?祈

27、祷大地给予贫寒的他们一点点生之温暖。如米勒一样贫穷的农人,祈祷孩子健康、能吃饱饭,哪怕每顿饭只能吃上这些土豆悲从何处来,都从他的心底而来。浓郁的伤感弥漫在画中,让人坚硬的心一瞬间如雨滴般柔软。我恍然大悟,宁静和悲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有些画,不在笔尖,不在画布上,而在心里。自幼生长在贫苦农家的米勒,一生和大地息息相关。他的画笔只为纯朴、勤劳的农民而画。后来,他成为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米勒,也将一生的光阴执着于绘画,作品流淌着对自然无限的虔诚和敬意。然而,贫穷和饥饿一直困扰着他。有时,他的一张素描只能为孩子换来一双鞋子。为了把食物留给孩子们,有一次,他整整两天没吃东西。当

28、朋友送来政府的救济品和钱时,他对妻子说:“买点木柴回来我太冷了。”漫长的一生,他的画一直不被主流画派认可,那些学院派画家讥笑他的画简直土得掉渣。直到 1867 年,在他人生的暮年,他的画才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人间得失,悲喜转换。可是,米勒在人世的光阴,已经薄如一片雪花。几年后,61 岁的米勒病逝于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后来,法国为购回那幅晚钟,竟花了 80 多万法郎。如今,他的画已成了无价之宝。画家生前的孤苦凄凉和身后所获得的光荣敬仰是多么不相称!他一生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在寒冷荒凉的人世间苦苦跋涉、处处碰壁、步履艰难,他的才情和智慧与当时的社

29、会格格不入。是否,命运常常让一位天才饱受生之苦难?不论生活如何艰辛,他却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读着这句话,我凝视窗外:早春时节,窗外的玉兰树已开了两朵雪白的花朵,于春寒中默默不语、笑意盈盈,因为它有另一个美好的名字深山含笑。我心里默诵这几个字,心底泛起层层涟漪。米勒的妻子卡特琳娜勒梅尔一直支持着他,与他共担苦难、对他忠贞不渝,是他苦难生活中温暖的伴侣。他们一起抚养了九个孩子,他的妻子几乎就是那幅喂食中的年轻母亲:一身布衣的母亲坐在木凳上,手里端着碗,给孩子们喂饭。三个小女孩乖巧地坐在门槛上,一个个仰着头、张着嘴,如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母亲专注而深情,如一只辛劳的母鸟喂养她的孩

30、子。孩子们可爱极了,给母亲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也只有这一张张笑脸,才是贫寒生活给予母亲的一缕欢颜。年幼的孩子不懂母亲内心的煎熬,不懂父亲为生活所迫的挣扎和艰难。想必不远处,破旧石屋的尽头就是田地,父亲正在田里耕耘,挥汗如雨母亲的脚下卧着一只猫,墙根处一只母鸡正在觅食此时,微风拂过母亲鬓角的秀发,枝头的小鸟在风里睡着了原来,世间一派安宁祥和,岁月静好。都在母亲的一粥一饭里,都在米勒的画里。看着那幅画,童年的光阴一瞬间被唤醒。在铺满阳光的小院里,祖母坐在木凳上给我和妹妹喂饭。我们仰着头,一口一口吃着香甜的小米粥。春天的风吹过故乡的原野,麦浪返青、桃花遍野、柳丝如烟其实,养育我们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

31、母亲熬的金黄的小米粥。就如同滋养我们心灵的是米勒朴素、圣洁、悲悯、宁静的画卷,因为这些画和大地息息相关、和生命紧紧相依、和你我的灵魂相连。喜欢他的那一幅拾穗。秋天的原野,麦子已收割了,碧空如洗,金黄的麦地里有三位拾穗的妇女,她们分别戴着红色、黄色、蓝色的头巾。她们弯着腰、低着头,虔诚地拾着麦穗。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圣洁的氛围,展现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意境。她们身后是金灿灿的麦垛。戴着蓝头巾的母亲实在太累了,腰疼得直不起来,她一只手抚着腰,另一只手拾着麦穗,仿佛拾起苦涩岁月里的一点点甜。她额头上的汗水一滴滴落在泥土里,就像诗人写的:母亲每拾起一个麦穗,就像是给大地磕一个头。不是吗?一粒米、一个

32、麦穗,走过季节,滋养苍生。雨雪中、烈日下,农人和每一个麦穗相依为命,一代代的生命就这样走过岁月。他们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是,他们依然心怀虔诚、欢喜和感恩。米勒终身保持着对大地的款款深情与敬畏之心。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泼洒着对大地无限的眷恋,也表达着对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深深的悲悯。只有赤子,才能如此深爱着土地和一生劳作的人们。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可是,欣赏画的眼和心还在吗?春风沉醉的夜,隔着漫漫岁月,我用手抚摸着画册,悲欣交集。此时,光阴是缓慢的,缓慢到我用一个春天读懂他的画,靠近他的灵魂。有人说,历史如一颗洋葱,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是的,抚去光阴厚厚的尘埃,他的画自然、温暖,

33、经得起岁月之手细细翻阅。因为,那些画能让人的内心如棉花般柔软和温暖。生活的磨难没有给他的画带来多少寒意,更没有让米勒沉沦。相反,他的画深情饱满,圣洁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悲苦生活里永恒的春天,因为,他从没有忽视过春天。不论霜严雪寒,艺术带给他的都是生命的暖意。将一生沉浸在庄稼、大地中的画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如今的我,何尝不是一个拾穗者?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悲伤、爱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春天,也决不辜负春天。(选自时代青年2012 年第 6 期)1文中米勒的三幅画给作者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三幅画

34、又分别给作者什么样的不同感受?答:_答案 总体感受是静谧和悲悯。晚钟,宁静中的伤感;喂食,苦难中的温暖;拾穗,苦涩中的虔诚。2结合全文,谈谈题目的内涵。答:_答案 画作的内容都是表现贫苦而辛劳的农人不放弃播种希望的信念;米勒身处苦难依然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不放弃对生活、对土地、对农人的温暖的爱;作者在对米勒画作的欣赏中,坚定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和热爱生活的美好信念。3如何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1)有些画,不在笔尖,不在画布上,而在心里。译文:_(2)历史如一颗洋葱,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译文:_答案(1)米勒的画是发自内心、饱含心血的,是米勒终身保持着对大地的深情与敬畏,对农人的

35、悲悯与热爱的艺术体现。欣赏者也必须怀有对大地的虔诚和敬意,才能与画作形成共鸣。(2)米勒的一生充满悲辛,饱受生活磨难但没有沉沦,而且他的画作无论经过多少岁月依然能打动人心。4“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可是,欣赏画的眼和心还在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答:_答案 米勒远去了,米勒的画依然给人以温暖的启迪,但作者对世人还有多少能读懂这样的画充满疑惑和担忧。示例一:在当今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人们很难拥有这样一种宁静和悲悯的“向下”的眼和心,像米勒以大地和农人为主题这样的画作被欣赏恐怕已经成为奢望。示例二:对大地的眷恋,对底层人的悲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人

36、类灵魂的底色,而米勒的画作正充分体现了以上三个方面,所以永远都会有这样的欣赏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长 调朱以撒坐进老式的乌篷船,船身微微晃了一下,天色忽然暗了下来。走出一段,薄薄的月色浮在水面,两边房舍影影绰绰。有人走下来提水,有人在窗内立着,静谧的气息无声地铺开。主人轻轻摇着长长的橹,木质之间相互摩擦,欸乃而起,成了水面上最朴素和温柔的声响。人不开腔,耳朵全力倾听着,霎时没了丁点牵挂。游了一遭,回到木质的老房子里,关了灯,见月光从天窗洒了下来,夏虫唧唧。主人开始关门了,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了,只是闭合时还发出冗长的声响。左邻右舍显然也听到了,不

37、一会儿,可以觉出近处远处相约一般,一连串地闭门、落闩,像是用这种声响向外部世界和蔼道别。简明质朴,宣告白日劳作结束,进入安息。这种带着水乡诗意的摇橹声、闭门声,人倾听中,时光停滞不前。长调我只能在感慨之余,简洁形容这种安息一般的响声。长调意味着缓慢和从容。这和生活在水乡人家惯有的温文尔雅行止有关系。波澜不惊的节拍,使整个生活节奏舒缓下来。像目连戏里边的长腔,漫长的过程附着在上;像前世的回溯,要许久才能抵达。长长的倾诉从唇齿间飞出,前方没有阻遏。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许多优雅的情节,像婉转飘逸的花腔女高音发出的咏叹调,让人感受着长长的美好。我想,再也没有其他

38、更抽象的形式了。其实,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我都留意着一些修长的、绵延的状态。长,说到底就是一种情趣的蔓延它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未及展开便戛然而止。在我抚摸时,它是没有尽头的;在我的目光巡视时,它是辽远的;当我用心联想时,它的疆界是不存在的。譬如,起伏相衔的古城墙,委婉潮湿的海岸线,翠绿遮覆的峰峦脉络。漫步其间,生命悠长起来。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以这种长调的状态,无声地推动着一股伟大的力量。唱过蒙古长调的人认为,唱出长调的韵致,最好是骑在风驰电掣的骏马上;而唱“花儿”,最好安然地坐在马背上,持有信马由缰的散漫花儿比之信天游和采茶调,文静于前者,粗犷于后者,像从寂寞苍穹落下的一根空弦,你

39、悠悠然地弹拨吧。显然,这都是要有条件,就如同我写行草,一定要用柔韧的长锋,拉扯出的线条才具有潇洒的气度。这种伸长的过程中,许多蓬勃的朝气,喷涌而出。要说短长,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由于人的存在,无疑要把喜好和淡漠附加上去。旧日戏台上,一身短打和一袭长裙,看上去就知道他们内心的距离。长袖善舞啊,手的直露和足骎骎而行,让柔软的绫罗包裹,运用得当,除了斯文,羞怯,欲说还休,什么诗意都跃动荡漾,沉入平民百姓寻常的日子里。直到有一天,看到台上一律短打,戴着袖章、扎着皮带、跺着脚、挥动着手臂,声色急切,才知道悠扬的余韵已脱略到剩下一个曲牌了。开阔的地带可以听到长调。山林、原野的人们依然习惯用长调交接和联系

40、。长调里,体内的力量被调集,还有对于对方的情感,在长调的延伸中荡漾着。我喜爱这种伸入空气里的细节,有时只是一个腔调被拉动,遥远的河对面,船篙直直戳入旁边的沙地,野渡无人,扁舟自横。踌躇间,蓦然记起山村曾经用过的腔调。一声长传,掠过河面,声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点水,船破涟漪而来。约定俗成的音符,比言语的直陈更有韵味。在山水间浸染过的人,想必会心于此。而密集人群生存的城市,高墙林立,没了寥廓高远。面对面的人,从张开的嘴迸出的话语,嘈嘈切切,都直奔主题。街市上匆匆赶脚的人,有的正在使用着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指挥遥远处的进程。世间的漫长被控制了、简化了,天涯只是咫尺,其中就包含了腔调悠扬

41、的终结。我固执地认为,舒缓或急切的腔调,是由空间空旷或逼仄来决定的。我听到的长调,平和、通畅贯穿首尾,属于一些从容不迫喝着大碗茶的人,坐在不太通亮的民居茶馆,想着童年的阿娇和摇不到的外婆桥,想着衣袂飘飘、身影长长的旧日时光,看着夜张开翅膀,在淡淡的月色下,听着隔岸隐约可闻的箫声。过日子的步子停了下来,让我的贪恋,如同梭罗之于瓦尔登湖、艾略特之于荒原。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有删改)5联系全文,简析“长调”的含义。答:_解析 首先要明白长调是作者的一种生命感受。然后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概括“长调”的特点。如“长调意味着缓慢和从容”,由此可以概括出“缓慢和从容”;“我听到的长调,

42、平和、通畅贯穿首尾”,由此可以概括出“平和、通畅”;“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以这种长调的状态,无声地推动着一股伟大的力量”、“一身短打和一袭长裙,看上去就知道他们内心的距离。长袖善舞啊,手的直露和足骎骎而行,让柔软的绫罗包裹,运用得当,除了斯文,羞怯,欲说还休”,由此可以概括出“充满力量、情感和韵味”等。答案 缓慢、从容,平和、通畅,充满力量、情感和韵味的生命感受。6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的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答:_解析 从第一段内容来看。主要写的是夜里在水乡的船上听到摇橹声和闭门声。根据文章后面的内容来看,这一段主要是引出“长调”,并由此生发出了相关的联想和感悟,起到了铺垫作用。因

43、此,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引出下文和为下文做铺垫。答案 内容:第一段描写作者夜行水乡听到了充满诗意的摇橹声、闭门声。结构上的作用:引出文章的话题“长调”,并为后文抒写由此生发的联想与感悟做铺垫。7品读文章,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1)长腔未了,你的思绪犹如飞鸟张着双翼,在天幕上浮动,轻盈自在。答:_(2)有些时刻,生活的确幽远得如同一个童话。答:_解析 理解句子含意应该从语境入手,结合句子中的手法及关键词语。第句中“你的思绪犹如”运用了比喻手法,不难分析出这表明长调能够引发人美好的思想。第句也是一个比喻句,因为生活如童话,需要静静品味,这样才能领略到生命的诗意和美好。答案(1)这种缓慢从容的曲调能

44、够引发人美好的遐想。(2)当人们放慢生活的脚步,静静地品味生活,就能充分领略到生命的诗意与美好。8作者曾提出散文的写作境界是“写出自己的情调来”,结合本文内容,从语言、结构、选材三个方面任选两个方面谈谈本文所体现出的情调。答:_解析“写出自己的情调来”是解题的关键,也就是要分析作品在语言、结构和选材上的个性。先从这三个方面概括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本文的结构是大开大阖,开放自如,看似随意,但流转自然。由水乡夜色写起,引出长调这一主要内容,然后再深入到对生命状态的思考,最后再到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语言和选材也可以按这个思路解答。答案 语言:简淡古雅,含蓄自然。如“踌躇间,蓦然记

45、起山村曾经用过的腔调。一声长传,掠过河面,声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点水,船破涟漪而来。”于几笔简单勾勒中,自然而清晰地呈现出和谐动人的情境。文章结尾处也不刻意于详细的描绘或渲染,几个生活细节喝大碗茶、忆旧时事、听隔岸箫的随手点染,意境自显。结构:自由开阖,随意散淡,行文流转无痕。开篇由水乡夜色开始,由此引出“长调”,一句“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我都留意着一些修长的、绵延的状态”将长调的含义由外在形式的描写转移到对生命状态的思考上,再由“开阔的地带可以听到长调”一句引出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结尾戛然而止,余味无穷。选材:广泛自由,灵活多样。文章提及蒙古长调、花儿和旧日戏台,也提到

46、古城墙、海岸线、峰峦脉络,还有水乡月夜、山村渡头、品茶听箫的生活画面,丰富多样;但又以“长调”贯串起来,达到了选材的丰富性与主题的统一性相结合之境界。(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增分突破二 突破文意概括题三妙招考情快递文意概括考查学生阅读中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归纳、概括能力。2014 年大纲卷、湖南卷、安徽卷、山东卷、北京卷、四川卷等都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散文内容方面因叙事、写景等不同,归纳文意题的设置也各有侧重:写景状物类一般从景或物的特点、写作角度、作者情感方面设题;记事类一般从事件的成因、经过等过程以及人物特征方面设题;哲理类多半在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目设置不同,答题技巧

47、有别,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注意,概括的本质就是以题目要求为标尺,仔细推敲各个个体的特征与内容,然后求同舍异,分类整合。对应学生用书P81(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听 雨叶延滨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

48、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

49、如瀑布狂泻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 1966 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

50、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

51、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答:_解析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可以概括出第一问的主要信息,第二问其实就是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52、。答案 第一问: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文章概括题通常从作品的结构思路、主题、思想情感等方面设题,此类题目的题干往往清楚地给出概括的要求。一轮复习中,学生能大致定位信息所在区域,能捕捉到关键语句,但仍存在下面两个主要问题:要点概括不全。善于抄录原文而不善于整合原文信息,不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散文阅读中的文意概括归纳概括文意,指在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基础上切分层次,概括层意或段意,有的是对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的概括。

53、常见题型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4 作 者 从 哪 些 方 面 写 的?请 分 条 概 括。对应学生用书P82现场阅卷评阅试卷,明确得失【典例】(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浙江的感兴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断: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

54、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谨严、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而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

55、境,而同时他又总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于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为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 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浏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少年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

56、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

57、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几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 分)试卷采样我来阅卷采样得分_扣分依据_我来答题:_【对比分析】采样得分 2 分扣分依据 文章最后三段都在写西湖

58、,也只有这几段在重点写西湖,所以答案的基本信息可在这几段中搜寻。采样也分三点介绍西湖的特点:第一点比较含糊,并没有明确指出西湖的特点;第二点是正确的;第三点只是说西湖是有性格的,但具体什么性格并没有指出来,也就是没有说出西湖的特点。所以扣 2分。规范答案 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要点二:明媚但更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要 点 三:因 环 湖 的 群 山 而 具 有 了 厚 重 的 性 格。对应学生用书P83定向规范 文意归纳三法根据试题的不同要求和难度,文意归纳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

59、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归纳时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演练提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五猖会鲁 迅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

60、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

61、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

62、什么大意思。从全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_答案 高兴地“笑着”“跳着”“催”“忐忑”“担着心”地强记梦幻“铁钳”的帮助热闹却“没有什么大意思”。2合并法层次大意概括了一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演练提升】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

63、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 28 个字)答:_解析 从这段文字看,最后一句是小结句,“童年的烙印”就在该段的前几句中。前两句是领起性质

64、的句子,打下“烙印”的应在这两句之后。中间的四句话分别为一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父亲”“母亲”“亲族”的爱;第二层说的是家乡的山水草木;第三层说的是“悲欢离合的家史”;第四层说的是“邻里乡情”。如果不对这段文字作层次分析,不合并取舍,就会像许多学生一样,较容易的题目也得不到高分。答案 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3舍取法一是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如果主次不分,全盘托出,那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二是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考生答某一方面,如果不加辨别,把所写内容都概括进去,是不合要求的。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要根据题干要求,

65、做出舍和取的决定。【演练提升】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酝酿已久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终于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个人存款管理制度日趋向国际惯例靠拢。个人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个人到金融机构办理储蓄存款时,必须使用真名,并出示个人法定身份证件。此项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个人存款账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从全省各地传来的信息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在我省受到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储户对这一制度的实施表示支持和拥护。将上面这段文字压缩到 25 个字以下。答:_解析(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以句号为界,本段划分为四个层次:实名制颁布实施。何谓实名制。实施实名制的意义。实名制引起的反响。(2

66、)辨析主次,留主舍次。这四个层次中,重要内容应是两层,而次要方面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中心事件,必留;而这个事件是新生事物,人们接受与否至关重要,那么则应留。为解释性文字,可删;为意义,比较,就只好割爱了。(3)压缩连缀,切合要求。这一步可借用“摘取法”,压缩保留下来的两层。答案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颁布实施受欢迎。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千年紫柳许冬林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泽里,紫柳,生长了一千多年。时间像一条体形细长正在修炼的小蛇,蜷了身子,一圈一圈,在紫柳黝黑的躯干里,禅坐成纹理缜密的年轮。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密林之间,这些紫柳,仿佛是秦汉时守边的老将军,白髯飘拂之间,依然不失那一

67、股铮铮的英雄气。浓醇的阳光里,踏在一条蜿蜒穿过沼泽的木桥上。木桥窄窄的,这样窄,只适合一人驻足流连,不适合众人喧哗对谈。赭黄色的木桥,仿佛泛黄的白丝带,牵引着我就这样走进古旧的时光里。左边是斜了身子的紫柳,右边是佝偻着脊背的紫柳,眼前是紫柳,身后是紫柳,我的心倏然紧起来,只觉得身在军营里,四下里尽是一股腾腾的兵气与豪气。我历来都以为柳是偏女性的,可是紫柳是个叛逆,它似乎是不甘心混迹于裙钗。是的,这些紫柳,都是阳刚的男人,是壮年至于暮年的驰骋在疆场的风沙霜雪里的征人。停了步子来看,它们的叶子,并不十分茂盛。有的是只在干顶上有疏朗的一丛,风可以展开腰身从枝叶间经过,星光也可以像白鹭似的一群群从树叶

68、里落下来,在低处的草叶子上敛了翅。有的已经老得放浪,脱尽枝叶,只光光的一截屈曲而嶙峋的干杵在眼前,然后发笑似的在根部又发出矮矮的一丛绿叶来。那些叶子的形状,也是男性式的浓眉。西湖边的垂柳叶子细长单薄而纤弱,是女性的眉。而紫柳,它的叶子是稍微拉了拉的椭圆,颜色深碧,质地比垂柳的要结实浑厚。在晴空下,绿蜡一般,灼灼反射着一团团饱满坚实的亮光。在紫柳园,我几乎没有看见一棵笔直生长着的紫柳。它们,或斜或倒,有的已经空了心,有的也枯了梢头,孤零零的干,远看,是国画里一笔怆然折转着的老黑。恍惚中,我仿佛看见,在一个浓云密布如大军压境的黄昏,狂风叫嚣翻过山头,扑向这一片紫柳园,一棵紫柳繁茂的枝叶被收缴而去,

69、一棵紫柳黝黑粗壮的干戛然断折,雷电的白刃刷刷砍下,剖开另一棵艰难站稳的紫柳的身躯。是啊,在这么高这么孤独的地方,狂风来过,雷电来过,干旱来过。生存已经多么不易,又如何像美人一样挺胸收腹!在紫柳的身边,我看见了蕨,看见了茅草,以及几样叫不出名字的细弱的攀援类植物。品种寥寥的几类植物,似乎在无声诉说着紫柳的寂寞。也许,风送过一些种子到达这里,但是这样容易干旱高寒的山顶上,它们又走了。也许苦难和寂寞,原本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才有了千年的紫柳。一千多年啊!一千年,这山下,王朝兴替了几十个。一千年,山中一个家族兴旺繁衍了几十代。一千年,这山野上的杜鹃花耗尽心血开落了一千次。一千年,前面的代代朝朝已经成土,

70、山中某族的后人或许已流落他乡,而杜鹃,也或许经蜜蜂做媒,已变异了品种。只有紫柳还在,还在这高山之上,在春夏之间的五六月里开着白花,漫天吐絮,每一朵柳絮都是一个词语,它在娓娓诉说这千年的变迁事。一千年,紫柳太老了,但姿态依然刚硬遒劲。铁一样盘曲的干,如游龙,似苍鹰,还在向上,身段不肯低下来。紫柳的老,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是白发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老。时间淘洗人事万物,一棵植物,就这样巍然挺立在时间的洪流里,成了树之王。我穿着绿条纹的裙子,悠悠走进这一片紫柳园,像江南石桥边一片婉约的垂柳的叶子。当我离去,离开生有紫柳的妙道山,离开岳西县,一路上听着车窗外的铿锵雨声,忽然觉得我的生命经脉里似

71、乎有紫柳的汁液在铿锵流淌。生命是一场修行,在得道者那里,时间在他身上被成倍延长,展开。1第段中“那些叶子的形状,也是男性式的浓眉”中“浓眉”有何妙处?答:_答案“浓眉”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紫柳的叶子比作男性的眉。突出紫柳的叶子结实浑厚而饱满坚实的特点。2第段中写“几样叫不出名字的细弱的攀援类植物”,有何作用?答:_答案 用紫柳身边“寥寥的几类植物”衬托紫柳的寂寞;用攀援类植物的柔弱突出紫柳的顽强。3从全文来看,“紫柳”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特点?答:_答案 生长在千米之上的高山沼泽里(生长在高寒环境中);生长了一千年(挺立在时间的洪流中);像阳刚的男人,有一股铮铮的英雄之气;没有笔直生长着的(与苦难

72、和寂寞进行着无言的抗争);见证着朝代兴替、时代变迁。(回答 4 条即可)4文章结尾说:“生命是一场修行,在得道者那里,时间在他身上被成倍延长,展开。”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1)作者称赞紫柳是历经时间磨砺不倒、有英雄气的树之王、得道者。(2)人只有能像紫柳那样经历时间的淘洗才能成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得道者。(3)我们应像紫柳一样,看淡生命中的坎坷、寂寞等不利因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得道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意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梭罗木屋张 炜多少人向我推荐梭罗的瓦尔登湖。几年前我看了。我得承认这是一本不会消失的

73、书。不是因为它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主题和思想,也不是耸人听闻的事件和故事,更不是令人沉迷炫目的才华。它的不可磨灭,是因为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出的那种怪谲异常的思路,那种执拗的不愿苟同性,那种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他在林中生活了一年左右,而且那片林子离人烟稠密的康科德镇很近,在当年步行也不过三十分钟;现在步行大概二十分钟即可。据许多人回忆,那一阵的梭罗时不时地到爱默生家饱餐一顿,并在回去时带走大量吃物。再说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里有鱼,梭罗常常垂钓。总之,在那里住一年两载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瓦尔登湖边也绝非蛮荒老林。我见过真正的苦难,瓦尔登湖边的苦太不算什么了。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

74、说愁”的意味。他的动人,在于精神。一个没有出路的大学生,一个被人嘲讽的年轻人,采取了近乎极端的方式,给眼前的文明世界来了一家伙。这需要勇气、勇敢,需要敢为人先的那么一种倔气和拗气。这才不容易。在一个文明世界敢于放弃,自我流放,敢于自愿地走向所谓落魄,这绝没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梭罗一去不回头。不是不从林子中回头,他很快就返回了;而是他在已经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再不回头了。从林中,从瓦尔登湖边回来的人,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做个好孩子了。他也从不打算去做。他因不纳税而遭捕,还在里面写了论公民的不服从,准备在放他的那一刻宣读,对抗他认为的坏政府。人的自由,包括对坏政府的不服从,在他看来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75、一篇论公民的不服从,即可概括梭罗的全部精神。不服从,就是不服从,不服从既成的一切陈规旧习与偏见。人生需要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实验,勇于投身进去的,就一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梭罗去瓦尔登湖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人们都愿意用诗人式的偏激来原谅梭罗式的言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探索者的侮辱。原谅者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平庸与恶劣。我来到了瓦尔登湖。我不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

76、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我还怀疑是被好事之人给拆毁了。中国、外国在这点上差不多,那就是都太愿意破坏了,而不太愿意建设。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多情者,懂得事物价值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像。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强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棕黑色的木屋和雕像,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

77、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我得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那么真实。而我们知道,时下的世界上,有诸多东西都是谎言堆积起来的。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梭

78、罗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创作;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他是一个如此放松的人,亲近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和善相处。他在当年出门时几乎从不锁门。他发现来光顾这间小屋的人也大致友好,他们既不破坏也不拿走这里的东西。他觉得一切既是大地所赐,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而今,我看到的却是一个锁闭的小屋。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选自张炜散文,有删改)5文章以“梭罗木屋”为题,但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阅读

79、瓦尔登湖引发的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考虑。从内容上看,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作者写自己阅读瓦尔登湖引发的思考,一方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另一方面由阅读瓦尔登湖引出对“梭罗木屋”的探访,行文显得真实可信;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梭罗的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答案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由阅读体验引出实地寻访,行文自然且真实可信。瓦尔登湖所表现出的怪谲异常的思路,执拗的不愿苟同性,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给予作者动人的体验,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为后文通过梭罗木屋来诠释梭罗的精神世界做铺垫。6结合作品,理解下面语句的含意。(1

80、)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答:_(2)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答:_解析 理解语句不能脱离文章,要善于抓住句子所在的段落,把握其相邻语句的隐含信息及其与该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和阐述语句的含意。(1)句是介绍梭罗在林中的生活环境之后而下的一个结论,理解其含意时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分析,着重指出他的精神之苦的原因。(2)句是在分析梭罗深入自然的勇敢实践精神之后的感言,充分肯定了他的实践精神的价值。同时,人们评价梭罗,也要走进自然,了解他的生活,体验他的感受。答案(1)梭罗搭建小木屋,在瓦尔登湖畔生活,这并没有多少物质的艰苦;

81、他的苦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愿对文明世界叛逆的精神之苦。(2)梭罗以一种勇敢的实践精神深入自然,来到瓦尔登湖畔生活和探索;我们要评价梭罗,也就必须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走进自然,去了解和感受他。7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末“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答:_解析 文章结尾这句话含蓄地说明了梭罗死后人们并没有继续发扬他的精神,而只是把他曾经居住过的小屋当作一件展品欣赏。这是作者不愿看到的,也是令他忧虑和痛心的事。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中人们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批判。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梭罗的思想精神在后世渐渐消失的忧虑和痛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一种深

82、沉的反思和批判。8为什么说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请联系全文,加以探究。答:_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理解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的美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首先,小木屋的环境优美,具有自然之美;其次,小木屋简单朴素的风格体现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之美;再次,小木屋是梭罗探索真理的地方,有着精神之美;最后,小木屋向世界开放,给了人们许多启发,拥有着价值之美。答案 小木屋临近瓦尔登湖,环境优美,亲近自然,具有自然之美。小木屋简单朴素,体现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之美。小木屋真实本色,也是梭罗探索真理之地,呈现一种精神之美。小木屋曾向世界开放,启发了无数人,展示着一种价值之

83、美。增分突破三 解答散文作用类题目的“金钥匙”考情快递句段作用分析题是散文阅读中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题型。2014 年大纲卷、安徽卷、山东卷、四川卷等都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在对散文结构进行考查时,往往采用小切口的“句段作用分析题”,一般直接考查某一句(段)或事物、景物在文中的作用(或好处、效果),文章为什么要从某一句(段)或事物、景物写起。此类题目若有变化,可能会扩大考查范围,即由传统的内容和结构两大方面,扩大到对包括内容、结构,还有思路、线索、选材、表达等在内的综合性方面的考查。(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

84、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

85、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

86、中了。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

87、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

88、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有删改)文章第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 该题型为作用题,几乎年年都考,2011 年四川卷的现代文阅读 15 题,2012 年四川卷的 15 题以及 2013 年四川卷的 16 题都是作用类题型的考查,此类题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89、。从内容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濑户内海旅行是突出第二句“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这一中心;从结构上来看,它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到古代名人,引起下文自身登临其他高山的感受;从表达技巧上来看,作者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说明山水对自身心灵的陶冶。答案 生动表现出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在一轮复习中,学生对与“分析作品结构”对应的“句段作用分析”这类题型在答题方向上掌握较好,但仍存在下列问题:因审题不准导致答题方向不明。答题不准确或答题不规范,导致无谓

90、的失分。散文作用类题目常用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常见表述方式内容写了(强调了)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开头点题,照应标题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结构中间过渡承接了上文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到人,景到情,事到理,实到虚)由转而写到照应与标题相照应与上文相照应,与下文相照应结尾总结上文呼应(照应)标题、开头、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深化)升华卒章显志,表达了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思路点明(交代)了写作思路(时间,空间,景到情,事到理,实到虚)表达注意句段表达上的特点(

91、如设问、比喻、反衬等),形象地突出(强调)了激发了读者兴趣,引人入胜对应学生用书P87现场阅卷评阅试卷,明确得失【典例】(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瓦王剑冰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

92、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

93、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

94、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

95、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摘编自人民日报)“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试卷采样我来阅卷采样得分_扣分依据_我来答题:_【对比分析】采样得分 2 分扣分依据 答题时分两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分析结构上的作用要注意该句在文中的位置,并用相关的术语作答;内容上的作用可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作答。采样也是分两点作答,在内容上的作用分析得尚好,但是结构上的作用回答偏颇,这句话在文中不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并且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所以扣 2 分。规范答案(1)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2)内容上

96、,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对应学生用书P88定向规范 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任何句段的作用都必须考虑内容、结构、表达三个方面。特别是重要句段,包括文章开头、结尾、过渡句等。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如果是句子,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一个句子就可以称为一个段落。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

97、尽而意无穷。3表达作用角度。若所给句子表达上运用了一定的技巧,如句式上的整散长短、感叹疑问,修辞上的比喻拟人,表现手法上的对比反衬等,则要考虑其表达作用。为了便于同学们表述,在答题步骤中可将表达上的作用融入内容和结构上,但梳理解题思路时,仍需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三方面考虑。【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生都付母亲河冯骥才生命缘于水。无论一棵小草还是一片森林,一只蝼蚁还是一个物种,一个村落还是一座城市,皆源自于水和依赖于水。因此,大地上任何民族皆缘起和受惠于一条大江大河。当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逆时序地上溯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时,最终一定迷醉在一片无比壮美的水域间。人类的源头在江河的源头

98、里,人类的历史在江河的流淌中;一旦人类离开了江河就必然消亡,所以人们称这些最本源的河流为母亲河。而古老中国的母亲河就是我们生于斯念于斯的长江、黄河。中华民族感恩于赐予并养育自己生命的母亲,但谁把这无限大的报恩之情及其使命交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摄影家,并叫他心甘情愿地几乎付出了一生?这位摄影家便是郑云峰。中等偏矮的个子,天生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这些都适合于他所痴迷的摄影专业。特别是他天性豪爽,富于激情,故而头一次见到长江黄河,即刻与这奔腾咆哮的大地上的苍龙一拍即合,成为知心与知音。他与母亲河结缘是上世纪中期。那年他四十岁吧。从那时起,他一边造小舟,入江心,搏巨浪,寻找母亲河最为动人心魄的姿容;

99、一边背着相机徒步而行,逆江而上,历尽艰苦与危难,最终进入三江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他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进入三江源的震撼,在那片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罕见人迹的世界里,一如天国庄严而瑰丽的圣地上,他被净化了。于是他大彻大悟,到底是怎样的天地和境界才能创造人类与生灵?他几乎是用跪拜的姿态拍他当时眼前的一切。摄入他胶片暗盒的第一组三江源的画面是 1986 年。随后便激情难捺地一次次奔往那里。自费、徒步、高寒、缺氧、车祸、遇险、饥饿、迷路、生病、孤独,但这些艰辛,比起步入天国的感受与发现,不如九牛一毛。他早期拍摄的三江源是:纤尘未染的蓝天,夺目而通彻的阳光,峥嵘的雪山,玻璃般纯净的冰川与湖泊,海一样

100、黑压压的森林,肥软的草甸子间丰沛的清流,成群的珍禽与异兽,原住民天人合一的习俗和人文这一切都被他的长短镜头珍藏下来。他早期的作品更像一首颂歌,惊喜的、兴奋的、激情的、明亮的;他要做的是把他在天国里寻觅到的中华大地母亲的模样,告诉给我们。他做得既单纯,又虔诚,又快乐。然而,进入九十年代末叶及至本世纪,郑云峰眼前的天国变了。他每一次千辛万苦到那里,恶化的现实都令他惊愕。冰川开始消融,绿草出现枯黄,湖水污染变色,沙漠气势汹汹扩张起来。这缘故除去全球变暖,更多来自人为的破坏。随着经济开发的热潮而来的是淘金热、虫草热、伐木热、开矿热和对鱼鸟的疯狂猎杀。这些变化让他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疼痛。然而,他没有挎着相

101、机掉头而去,把绝望的现实扔在背后,相反他举起相机把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下来。他像当年不遗漏任何一处美一样,如今他决不放过一处丑。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摄影阶段。他从唯美的、激情的、情感的,变为审丑的、冷峻的、理性的;他用镜头证实和批判现实的荒谬,同时警示世人难逃的厄运与悲剧。这一阶段,他在长江的拍摄,也从大自然的赞歌转向对即将逝去的山水的挽留;他十分清醒地为长江水库化的过程留下了视觉的档案。这样,他便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转型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者。前不久见到郑云峰,我刚问道:“最近三江源情况怎么样,有改进还是更糟?”谁想到他竟哭出声来!哭声是回答,更像控诉。控诉我们这一代的无知、野蛮与贪婪,也哭出一位真正知

102、识分子与艺术家的心声。我在本文开篇时说:“谁把这(对大地母亲)无限大的报恩之情及其使命交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摄影家?”其实没有谁,完全出于他的自愿与志愿,出于良知与使命,可是为什么如今我们的良知这么少而偏偏使命又这么重?郑云峰今年七十二岁,至今依然独自一人端着相机在母亲河边流连。他可以把一生都付给母亲河,但他不可能永远站在那里。地球是不会完结的,人们还要一代代生存和繁衍下去,可是他身后谁是来者?(有删改)文章开篇说“生命缘于水”,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作用。答:_答案 强调“水”(母亲河)对于“生命”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生命与水是不可分割的),引出下文有关母亲河的阐述,为写郑云峰一生都付母亲河的壮

103、举作铺垫;暗示每一个人(生命个体)都应当担负起保护母亲河的责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行走的死亡沙漠黄雅思在没有水的时候,各样的生命被从领土上驱赶,唯一留下来的是支撑着所有生命与自己生命的泥土。在最后一点生命被榨干的时候,它们留下最后也是最坚定、最宝贵的意志,用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把这最重要的部分压进自己的骸骨,然后用哆嗦着的、枯瘦的手抹去嘴角最后一点残笑。这时,一个全新的载体就生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累成巨大的沙堆,而当沙互相渗透,它们的意志合为一体时,沙漠就形成了。成片的泥土接二连三地死掉,垒成巨大的沙堆,而当沙互相渗透,它们的意志合为一体,它沙漠就形成了。沙是死者的

104、尸骸,不同的是这尸骸居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志,而且似乎越发坚定,这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沙与泥土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生命与非生命的支持,支撑它的是自己的意志。它有最简单的构造,不需要新陈代谢,甚至也不需要水来固定,因为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世上再没有能超过沙的浪子,它总在不停地流浪,永不停歇。微尘也好大漠也罢,总是从一处漂移到另一处,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让它停下,除非这里有泥土,有湿润的回忆阻拦。这大概也是我们畏惧沙漠的原因,除了荒凉,还有就是对流浪的恐慌。我们都是有家的幸运儿,就算没有家,总也有个容身之所,而且也不用被自己心中的什么东西驱赶着前进,我们渴望的是安定,不是四处奔逃。沙

105、不一样,它要不停地走,你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沙和昨天在这里看到的沙是不同的。是因为它要不停地追寻和逃离。追寻,是因为意志。沙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追随自己背负的意志,并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让其繁茂生长。这是它绝对无法摆脱更不能背叛的使命,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它的存在就失去意义。逃离,仍是意志在作祟。它不能停下,因为停下就等于背叛自己的使命,这是一种无耻的怯懦,对于一位只剩下枯骨的勇士,更是一种莫大的凌辱,它要远远离开这难以忍耐的煎熬。还有更危险的,沙一旦放慢脚步,时间的利齿就会把它嚼碎,连同它那可怜的,还未生根的小小梦想一起,咽下黑洞似的胃袋。因为沙在走,于是沙漠也跟着聚拢或扩张。成片的沙漠,呈现令人心碎

106、的柔黄色光泽,几乎没有人能理解它们的执著,或者根本就没有人尝试过要去揣摩它们的心思。这些可怜而可爱的生灵,一路劳累奔波,但即使是一位英雄,又经得起几次雨雪风霜?太多的泥土不能等到最后,比如屈原、杜甫,又或者是苏东坡无边的痛苦无疑征服了他们,摧毁了他们,这种征服与摧毁是强有力的、无可抗拒的。于是他们看到自己的破裂,无数的烟尘从心中迸出,只留下一片衰微的枯黄。但泥土毕竟没有真的毁灭,沙会代替他们前进,不过这时他们更加坚强也更轻快,没有肉体和各种欲念的牵绊,他们的脚步会变得更加坚定,因此虽然要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他们也乐于经历这样的蜕变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无边的精神折磨。沙继续在励志的道路上前行

107、,有时会遇到同类,于是他们聚集但又不黏合,互相扶持又不相互牵制,他们聚聚散散,沙漠也跟着扩大缩小。沙漠不过是沙的集合,说得更具体,不过是一堆尸骨的坟丘,然而它却负担着最艰巨的任务。可怜沙漠多么劳累,清晨刚送走东坡一樽的江月,傍晚又迎来希文一楼的感伤,“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要以怎样的心情来理解这其中的悲情与凄苦?这决不是落魄不得志的醋酸笑骂与讥讽那般简单,这是宏大的、孤独的悲壮。但他们又实在还有希望,对自己的希望和对人世的希望,这希望只带来了更深的绝望,然而希望是不可消灭的,于是他们扭曲地前行着,像是跳给谁的祭亡之舞。或许我不该这样描述,毕竟希望是不

108、可磨灭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沙漠会停止流浪,沙会找到自己的家园,重新变为泥土,生根发芽。但是现在,仍有无边的沙漠覆盖着地表,无边的沙在前进,狂风肆虐,遮天蔽日,遥远的夕阳从丘顶倾泻而下,无数的光珠在沙上滚过,溅起绛紫的血滴染红天际的云霞。这时或许会有一个诗人,从和自己融为一体的沙中走过,远远地瞥见了滴血的残日,并由此缔造出一个完满无缺而又悲从中来的世界。这会是一个巨大的伤痕,因为从这里透视着人世的创痛我们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1文章第六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 写了“我们有家”或“有安身之所”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安定的渴望。与沙进行对比,突出沙子不停流浪的特点。2结合全文,

109、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沙是死者的尸骸,不同的是这尸骸居然还保留着自己的意志,而且似乎越发坚定,这也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从修辞方法角度)答:_(2)这决不是落魄不得志的醋酸笑骂与讥讽那般简单,这是宏大的、孤独的悲壮。(从句式角度)答:_答案(1)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沙虽然失去了生命,但仍然有自己坚定的意志。(2)运用否定和肯定句式。肯定了历史上仁人志士身上的精神不会消亡,并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后人。3结合全文,概括“沙”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 是泥土的新的生命(或“泥土的全新的载体”等),这个生命是用意志支撑的,它是漂泊的、孤独的生灵,它不停地追寻和逃离。4文章最后说“

110、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故事”,你如何理解?请从“该有”和“不该有”两个角度分别加以探究。答:_答案“不该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遭受到无边痛苦的征服和摧残,出现了许多死亡,诞生了很多悲剧;悲剧的产生意味着真善美的毁灭,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倒退。“该有”:悲剧是将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出现对所有人来说起到了警醒、劝诫的作用,促使他们认真思考并追求真善美。磨难、痛苦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动力,促使他永不停息地追寻自己的理想,直至最终实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像树一样活着丁尚明一整夜的暴风雪,没有阻挡住人们早起的脚步。天刚一放亮,我便被卖早点的小贩的吆

111、喝声吵醒。到年关了,手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到这里,一向懒起的我赶紧来了个鲤鱼打挺翻身下床。我走出家门,很快淹没在猎猎的风雪中。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踉跄前行,不经意间,我被沿途的那一幕幕惊住了:昔日那错落有致的霓虹灯,已被蹂躏得不成样子,有的灯箱被扯得龇牙咧嘴,有的玻璃碎片撒了一地,有的蜘蛛网似的电线垂在空中而那被钢筋铁骨支起的一块块广告板,看后更是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有的摇头晃脑摇摇欲坠,有的倒卧雪中形同僵尸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路两旁那一排排极不起眼的白蜡树,却好似铜墙铁壁,依然整整齐齐地屹立在大地上!我在白蜡树下驻足,仰望着它那被积雪压弯的枝头,抚摸着它那粗糙

112、干瘪的树干,我在思索:同在一片天空下,作为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为什么会遭严寒摧残而不屈?为什么会被风吹雪打而不弯腰?思索中,已在我记忆深处落地生根的那些树,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家坐落在鲁西平原一个贫瘠的山冈上,院门前生长着一棵粗大的山椿树,这棵树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连父亲也说不清,但这棵树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也是在这棵山椿树的庇护下长大成人的。夏天,在浓浓的绿荫下,我看娘织布纺线,我跟奶奶学唱一首又一首好听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叫奶奶,奶奶不在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在与奶奶的玩耍中,祖孙俩笑声不断。累了,我就偎在奶奶的臂弯里呼呼大睡。一觉醒来,我又

113、到树下逮几只椿咕咕把玩。手一碰它,那椿咕咕就倒下装死再也不动,无奈,我只好把它放在手心里,一只手不停地敲打着另一只手腕,嘴里一边念叨“椿咕咕喝凉水,你娘打你三棒槌”。这招果然灵验,眨眼间那椿咕咕又爬动起来那种愉悦、惬意,至今想来,心里还暖暖的,甜甜的。记得在我参军那年的夏天,山椿树不幸被雷电拦腰击断。看着它折断的躯干,我心疼得号啕大哭,好几天茶饭不思。后来,爹劝我说:“这山椿树泼辣着呢,甭看它折了,明年它还会发出新枝,还会在周围长出很多小树呢!”果不其然,如爹所说,翌年春天,那棵山椿树不仅长出了新枝叶,而且在它周围还萌发出许多小树。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奶奶早已故去,爹娘也辞世三载,我也即将

114、告别不惑之年,而故乡老宅门前的那棵山椿树,依然把根深深扎进故乡贫瘠的石缝间,迎着岁月的风霜雪雨,顽强地扩展着它生命的年轮!岁月的河流冲走了我的青春,生活的磨砺让我变得沉稳坚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遇见过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幼,他们让我懂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到过林林总总的灌木乔木,尽管这些树普通如白蜡、山椿但它们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佛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无论它是什么树,都须先从一粒种子开始,随风飘散,回归大地。无论是身处戈壁沙漠,还是盐碱荒滩,它们总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从不过多地乞求阳光雨露的恩赐,从不惧怕风刀霜剑的侵袭,从容地生根发芽,默默地开花结果,最终为大地送去一片绿

115、荫!我想,作为有思想、有意志的人,如果谁走进了树的内心,具备了树的品质,那么他一定会变得更加强大、坚忍和无畏,一定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我愿意像树一样活着!(有删改)5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过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 文章开头描写暴风雪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答案 作者以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暴风雪过后大街上一片狼藉的景象,表现了暴风雪的威力之大,衬托出了黄河口地区最普通的白蜡树遭受摧残却能挺立不屈的品质。6文章在描写山椿树陪伴“我”度过童年时光时,主要选

116、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 做好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区间;(2)筛选信息;(3)整合信息;(4)组织答案。题干中有“童年”两字,因此,考生在筛选信息时,首先要找到山椿树与“我”的童年相关的内容,即第二、三段。对这两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便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生活细节。分析作用时,要联系上下文。答案 作者主要选取了两个生活细节:在浓浓的绿荫下,看娘织布纺线,跟奶奶学唱童谣;睡醒后到树下逮椿咕咕把玩。通过这两个生活细节,说明这棵山椿树陪伴“我”长大,带给“我”生活的乐趣,使文章更加生动。7文章的标题是“像树一样活着”,这里的“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答:_解析 本文主要描写

117、了两种树,山椿树和白蜡树。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作者对这两种树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它们的特点。考生在归纳其象征意义时,可以从这些特点入手,将其上升为人的品质。答案 在逆境与挫折中仍能够顽强不屈的精神;默默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带来乐趣的品质;从底层做起,从一粒种子做起的生活态度。8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_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常见表达技巧的作用;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画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这句话是对树的种子在各种环境中的生长状况的描写。具体分析时,要围绕文章的写作主旨,联系上下文,体会其具体的语言环境,并对其象征意义进行分析。答案 运用拟人手

118、法,形象地表现了树的种子不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从容自如地生长,最终奉献于大地的过程,象征着有思想、有意志的人只要顽强不屈,就一定能够成为生活的强者。增分突破四 分析散文手法类题目的答题建模考情快递手法类题目是散文阅读考查中频率较高的一个题型。2014 年湖南卷、安徽卷、四川卷等都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纵观近几年命题,手法类题目的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1构建表现手法知识网络。2整体看表现手法,局部看修辞手法。3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把这一考点、这种题型落

119、到实处。对应学生用书P91(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粮 食学 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120、。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猪养大养

121、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猪娃子耶,回来哟!”像是

122、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

123、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

124、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 年第 10 期。有删节)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答:_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散文的手法,分析时,首先应掌握全文意思,然后考虑段落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的

125、写作对象是粮食,开篇以“吃饭了吗”的问好方式谈起,内容上就显得亲切自然。结构上,由人们对“吃饭了吗”这一问候语的不同看法,引出下文,要具体阐明引出了什么内容。答案: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从一轮复习来看,对手法类题目学生几乎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但得分普遍不高,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判断不准。对修辞手法判断得好,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则判断不准。不会多角度切入。对拿到一道鉴赏题到底该从哪些角度切入、需要从哪些角度切入感到困惑。常常不论鉴赏的范围,统统都从修辞手法角度答。散文中“表达技巧”鉴赏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

126、,首先必须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再次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解答手法类题目,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答题模板: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第一步“指”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析”的内容是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的,如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衬托,用什么衬托出什么等。第三步“点”是指结合手法的一般作用,分析其在文本中的具体作用。对应学生用书P92现场阅卷评阅试卷,明确得失【典例】(2013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

127、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林肯中心的鼓声木 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

128、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

129、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后

130、,为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骛,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我激动过分,听众是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

131、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而去的。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 分)试卷采样我来阅卷采样得分_扣分依据_我来答题:_【对比分析】采样得分 3 分扣分依据 解答本题要从文段中找出关于鼓声的描写内容,关于鼓声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五段,先从语

132、句确认手法,然后根据内容分析手法的效果。采样对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出这些手法的效果。所以扣 3 分。规范答案 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声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的过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了鼓声的感染力;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此突出鼓声给“我”带来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P93定向规范一 分析表达方式1设问方式(1)本文依次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来表达主旨;(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3)文中某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本文(某段)在记叙(描写)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写。2规范思路本段(或全

133、文)先后采用了描写(记叙)了景象(或刻画了形象,或阐述了观点,或抒发了情感),表达了观点。或者分点作答:先用什么方式,写出了什么内容;然后采用什么方式写什么内容;最后采用什么方式3表达方式(1)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2)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3)散文中的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4)散文中的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

134、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限制,灵活自由。(5)散文中的描写: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描写:直接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他人的衬托等,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

135、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地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母亲的中药铺)简析文段中的抓药细节。答:_解析 解答本题应点明句子所采用的手法和语言风格,分析句子所表现的内容。答案(1)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2)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定向规范二 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设问方式(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136、(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的艺术手法和作用(表达效果);(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2规范思路(1)指认手法:就是说出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具体阐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好处或意义;(4)组织答案。3表现手法(1)散文中的修辞方法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或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

137、发更强烈、更有气势。对比能使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2)散文的表现手法: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

138、后题目。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肖铁壶口的黄河)此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解析(1)善于从题干中得到启示。题干“通过

139、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已经暗示考生这是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进一步思考:侧面烘托了壶口的黄河的什么?(2)善于从文章中心这个角度思考。全文歌颂了黄河雄伟的气势和旺盛的生命力,第段恰恰是渲染主观感受,从侧面对此作了烘托。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言之成理即可)定向规范三 分析语言特色1先指明语言风格或朴实纯净或生动形象或准确简练;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2分析这种

140、语言风格与内容的关联。3指出修辞的运用及其作用等;4分析句式运用的特点;5注意文中精心锤炼的词语的作用。【演练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

141、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未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

142、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熊召政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以上两段加以赏析。答:_答案(1)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2)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母亲的勋绩西班牙狄森塔骄阳似火,无情地烤灼着宽阔的马路

143、卡斯蒂利亚的一条官道。在这条道上,行人要想在路边找株小树来乘乘凉,或者找条小溪来解解渴,那是枉费气力。只是偶尔有一群小鹌鹑从割过的庄稼地里振翅飞起,扬起一团灰尘;大鹌鹑叫得很响,在空中一翻就不见了,而灰尘仿佛被阳光照穿了似的,像金雨一般落到路上。在八月闷热的傍晚,杳无人迹的马路和茫茫无际的田野显得格外荒凉。一小队穷苦的行人在缓缓地行进着。一小队行人的成员是一个女人、三个孩子和一头毛驴。那个女人嘴巴似张非张,喘着大气,她衣衫褴褛,满身灰尘,光着脚,抱着一个吃奶的婴儿。这个可怜的女人只有一双动人的乌黑的眼睛透露出往日的风韵;这双眼睛此刻正充满着爱,凝视着儿子那张黑黝黝的小脸。跟在那个女人后面有气无

144、力地走着的,是一头皮包骨的老毛驴,两只耳朵耷拉着,尾巴没精打采地拖着,满身是污泥和杂草。搭在驴背上的两只筐里,在破布堆上,躺着两个孩子。他们彼此迥然不同!小的脸色红润,头往后仰着,睡得很香,在睡梦中不知笑什么;大的五岁光景,发着烧,在那不舒服的床上翻来翻去,常常痛苦得嘴唇歪斜,睁着大而红肿的眼睛紧盯着母亲。她是什么人呢?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带着一个生病的孩子走在这杳无人迹的、被无情的太阳晒得火烫的大道上呢?他们是什么人呢?是一家无依无靠的吉卜赛人,他们在欧洲到处流浪,沿途乞食。从哪儿来的?是从最近的一个村子里来的,这个不幸的女人不敢在那个村子里歇一下脚,甚至也不敢舀一罐水,因为农民们吓唬说,如

145、果她不立即离开他们的村子,就要把她这个女乞丐、巫婆、吉卜赛女人痛打一顿。因此她没有讨到一块面包,没有弄到一滴水,就带着生病的孩子走了。这会儿她转过身来,打老远又伤心又气愤地望着那清晰地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灰色钟楼。那个生病的孩子,吃力地支起身子,把手伸向那个女人,轻轻地唤道:“妈妈”那个吉卜赛女人浑身抖了一下,向孩子扑过去。“怎么,亲爱的?”她低声说道,把吃奶的婴儿放在睡着的哥哥身旁,用双手搂住病孩的脖子。“水!给我喝吧!我很想喝这儿在火烧。”孩子用小手指指自己难受地挺起的胸部。“水?”母亲惊恐地重复说了一遍,“我到哪儿去弄呢,孩子?”“喝,”孩子又要求道,“我想喝”他那干裂的嘴唇不由自主地微微张

146、开,而在凝视着母亲的目光中含着那么多的失望和忧愁,使得她脸色发白,失声大哭。她的儿子,她的亲骨肉,在向她祈求他生死攸关的援助,而她却无能为力。她白白地朝瓦罐看了又看:瓦罐里空空如也。她瞧了瞧天空,天空里一小片云彩也没有;又急切地望望像荒漠一般的大路、田野、草地、平原,一直到天边都看不到一条小溪,也看不到一口水井。正在遭灾受难的土地好像露出了它那干得变了样的嘴巴,对那个吉卜赛女人说道:“给你儿子喝的水?这儿给谁喝的水也没有。让大家都跟我一样渴死吧。”母亲将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发狂似的反复说着:“一滴没有,我一滴也没有我到哪儿去给你弄到水呢,孩子?”可怜的母亲!在这种荒野里只有一个水源那就是满含泪

147、水的眼睛。吉卜赛女人蓦然满怀希望地露出了笑容:在不远的地方她看到了一所修路工的茅屋。窗子和门都关着,那个年轻的妇人奔到门前,疯狂地用拳头把门擂得砰砰直响,可是白敲,没有人答应。她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没有力气敲,也没有气力喊了,步履艰难地沿着墙走去,拐过屋角,出乎意外地看到地上满满的一钵子水,真是又惊又喜。她又看了一次,高兴得喘不过气来。她没有发觉有一只很大的牧羊狗正走近那个钵子。狗毛倒竖,龇牙咧嘴,眼睛里露出凶光。它一见女人,就发出呜呜的叫声。她抬头一看,猜到狗的意图,就扑上前去,与狗同时来到钵子跟前。在一刹那间,他们都愣住了,敌对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个女人已经把手伸过去,可是牧羊狗抢在她前

148、头一跳,趴在钵子上面,恶狠狠地露出牙齿。她根本没有想到退缩:她准备把水争夺过来。“嘿,你也想!”她恨恨地嚷道。“瞧着吧,你得不到水的!”她朝着狗脸上打去。狗一下子站立起来,咬住她的肩膀,把她弄翻在地。她又怒又痛,禁不住叫了一声,可没有惊慌,也没有退缩;她抓住敌人的喉咙,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狠命地握紧了。狗牙齿咬得愈来愈深了,可吉卜赛女人使出浑身力气,紧紧地卡住它的喉咙。这场搏斗时间很短促,没有声音,却很可怕:两个敌人在地上翻滚,极力要战胜对方。可就在这时狗呜呜叫着松开了牙齿,身子软了,倒在吉卜赛女人身旁。吉卜赛女人放开了手指。她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从地上爬了起来。她身上的衣服

149、一块块地挂了下来,裸露的胸部和肩膀上很深的伤口裂了开来。她并没有感到痛,踢开了敌人的尸体,拿起夺得的钵子,就向儿子奔去。她并没有理会肩膀上流下来的鲜血,把水凑近病孩子的嘴巴,又亲切又温柔地笑着说道:“喝吧,孩子,喝吧!亲爱的!”(有删改)1概括文章第段的内容,并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答:_解析 文章第段主要写景,写的是卡斯蒂利亚的一条官道周围的环境,根据内容可概括出此道周围环境的特点是酷热和荒凉。从段落作用来看,因为处于首段并且是环境描写,所以内容上主要是为故事的展开营造环境及提供场所,而结构上主要是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答案 内容:卡斯蒂利亚的一条官道周围环境的酷热和荒凉。作用:为故事的展

150、开营造出特定的环境,提供了特定的场所;为下文母亲寻水、夺水埋下伏笔。2解释下列两句话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这会儿她转过身来,打老远又伤心又气愤地望着那清晰地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灰色钟楼。答:_(2)在这种荒野里只有一个水源那就是满含泪水的眼睛。答:_解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注意所处语境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作答第(1)问要注意分析“钟”是指什么,“灰色”暗示的是什么,可知此时母亲的心情是痛苦失望甚至是愤怒的。作答第(2)问,“满含泪水的眼睛”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里没有水源,有的只是母亲的伤心和绝望。答案(1)“灰色钟楼”,代指远处暮色中的村庄,“灰色”暗示了附近村民对他们的冷漠、自私。表达这

151、位年轻母亲痛苦失望乃至气愤的心情。(2)比喻手法。形象地突出荒野中没有任何水的来源,表达了这位母亲的伤心与绝望,痛苦与无奈,令人心酸同情。3请举例说明第段具体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写母亲与恶狗争斗,目的是什么?答:_解析 刻画人物形象,一般是通过一些人物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作答时要根据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如“真是又惊又喜。她又看了一次,高兴得喘不过气来”是心理描写;“踢”“奔”“抓”等是动作、细节描写。而写她与恶狗争斗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以此衬托母亲的勇敢和伟大。答案 手法:心理描写,如写到母亲在敲门无人时流露出的失望心理,发现水后的惊喜,突出母亲的爱子心切。动作、细节描写,如

152、文中运用“踢”“奔”“抓”等动词,表现了母亲的勇敢、坚毅。(举出两种手法并分析即可)目的:以狗的凶猛来衬托母亲的勇敢、母爱的伟大。4你如何理解标题“母亲的勋绩”?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认识。答:_解析 文章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更是文章主题的体现。根据文章内容不难发现其中“勋绩”是对母亲的讴歌和赞美,因为她不顾个人安危,为孩子抢来救命的水。母亲的伟大由此体现出来。对母爱的认识,主要从母亲的伟大来谈,母亲的“自私”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自私”建立在伟大的爱的基础上。答案 理解:从文章内容看,“母亲的勋绩”,指的是母亲不顾个人安危,为孩子抢来救命的水。以此为标题,形象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揭示

153、出小说的主题:歌颂母爱的伟大。认识:母爱是伟大的,它能让母亲们忘却安危,不顾一切;母爱也是自私的,这种自私,充满着悲情色彩。我们铭记母亲的“勋绩”,我们甚至不愿意谈及“自私”,因为,我们看到母亲的无可奈何。所以,我们理解母爱的“自私”,尊重这种“自私”,但我们自己则不应该“自私”。(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我的母校,我的梦竹 林那面镜子,我是经常梦见的。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这面长方形的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它又大又明亮,像最忠实的哨兵,恭候每个早晨蜂拥而来的莘莘学子。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头发乱不

154、乱,纽扣系好了没有,衣着是不是很整洁,脚上的鞋带有松弛吗?如果因为匆忙,你在某个细节上有所疏忽,那么镜子会告诉你。你整理好自己,带着美的仪表、美的心灵走进教室,那么你的一天是美好的,你的未来也将是美好的。老校长穿一件浅色带条纹的薄呢大衣,头发一丝不苟地向后梳去,有着那个时代罕见的儒雅风度。他似乎已经很老了,可是他让我们如沐春风。镜子里的这个女孩一天天长高,她腼腆而羞涩,没有什么好衣服穿,但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缝补破洞,用装满热水的茶杯熨烫洗过的衣服,她永远是干干净净的。我看着她,有时会有一些疑惑:她真的是我吗?是的,那个目光清澈、白皙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

155、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可能是她的影像。霍金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张膜上,也许这膜就是一张全息图。这样,我也许就是另外的宇宙投射在本宇宙的影子了。那么镜子呢?呵呵,镜子也许是一径朦胧的小路,一条神秘的时空隧道,它维系着现实和梦想,过去和未来,我们的天空和别人的天空。镜子被覆盖,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在镜子被覆盖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走廊和墙壁都贴满了大字报,所以镜子也不能幸免。没有了镜子的警示,我们的眼睛受到了蒙蔽,我们年轻的心被邪恶的力量诱惑着。已经不上课了,学生的主业是“革命造反”。一天,某个造反派组织让我们几个无缘戴上红袖章的同学在一张大字报上签名,这真让人感到受宠若惊

156、。我展开大字报一看,是批判教英语的张先生的。张先生是解放前的教会学校毕业的,一口的英式英语,人很洋气,说话又嗲声嗲气,确实有点“资产阶级少奶奶”的派头。而且,张先生并不特别喜欢我,她喜欢的是一个工人阶级出身的女孩,那女孩口语特别棒,上课回答问题,镇得我们一愣一愣的。可是,因为这样我就应该批判她吗?我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琴。她过去是班长,虽然现在也落难了,可我还是习惯听她的。琴说,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好吗?于是我也顺势推舟,对对,回去考虑一下。第二天一早,那个组织的头头问我考虑得怎么样。我的心怦怦乱跳,只见琴从课桌后转过脸来,沉稳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着觉,想了一夜,我想我不能签这个名。我突然松了一口气

157、,赶紧说我也不签。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进入市西中学后的第一节作文评讲课,先生的脸色十分严肃,他说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全班只有三个 5 分。接着他开始讲评。我好紧张,我全神贯注竖直了耳朵,希望能从中得到自己能够胜出的蛛丝马迹。可是没有,他表扬了一篇从缠毛线中得到启示的作文,那不是我写的。而且,先生的脸冷冷的,似乎再也没有朝我看一眼。我暗暗叫苦,惨了惨了!本来,这里强手如林,别的功课上差一点,我是心安理得的。可败在作文上,打击太大了。14 岁的孩子不懂得掩饰自己,只怕当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作文本从前面的座位依次往下传,我的心怦怦乱跳。翻开本子的

158、时候,心还在跳。可突然间,我咧开嘴,克制不住地笑出了声我看见一个大大的、红红的、非常好看的“5”出现在我写的那篇作文上面。还有评语,很简单的两个字:真挚!我抬起头,一脸傻笑地去望先生,发现自己刚才纯属多心。先生乌黑的眼珠里闪着惯有的微笑,跟这样的目光接触,心一下子就温暖起来了;一种被欣赏、被宠爱的快乐,荡漾在心头。以致每次看到先生时都忍不住要笑。有一次先生批评我,笑,笑,吃饱笑药啦?可是暖暖的笑意也在先生的眼眸里闪动。回想起来,中学那几年是我一生中笑声最多的日子,仿佛把一生的笑都挥霍掉了,以后,就很难得了。不过,也许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笑支撑着我,使我即使在哭的时候也不会绝望。在自己生活中那些最不

159、堪的日子里,我总是在现实和梦境间的这一条朦胧小路上徘徊。常常分不清哪是梦,哪是现实。镜子里的世界有别样的朴素,别样的恬美;因为喜欢,它又变得美轮美奂。有一首诗,我从镜子里寄给了泰戈尔:“穿过岁月的帷幕/我来到你的面前/在没有我的世界/我与你接吻/吻你的思想/吻你的灵魂/吻你火焰一样/飘动的头发”我从不怀疑天堂的邮路有阻,因为早在市西的校园里,我已经收到了诗人从春天的财富里为我采摘的鲜花,从天空的云彩里为我滤下的辉煌金影。所以,我现在是诗人亲手创办的那所被称为“和平之院”的学校的女教师。我从神圣的恒河里出浴,挽起了湿漉漉的长发。我在老榕树的浓影下授课,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声音,有如天籁,来来回回穿越

160、,诗人颤动的唇,和那神奇妙曼的多维空间,最后定格在我母校的镜子里。哦,市西中学,我的母校,我的梦!5文章以“镜子”开篇,并贯穿全文。下面两句话中“镜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1)老校长说,当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你们要照一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你。答:_(2)就在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我们的镜子,它还在;它在我们的心中,依然明亮。答:_解析 理解“镜子”的含意,要紧紧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是本意还是引申义。答案(1)实物镜子,镶嵌在教学大楼的入口处又大又明亮的镜子。(2)提示:围绕“谆谆教诲的长者风范(包含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和罕见的儒雅风度”回答即可。6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那个目光清澈、白皙

161、娇嫩的女孩何以会是我?也许她是从别的地方飘来的一朵云,因为老校长的召唤,她走进镜子做了我的影像”这段话进行评析。答:_解析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时,要注意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以及句式、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案(示例一)这段话以“云”为喻,形容少女洁净柔美的形象和文雅飘逸的气质。(示例二)这段话用词生动,尤其“召唤”一词生动地写出老校长对“我”的熏陶和影响。(示例三)这段话以疑问句式表现出成长的疑惑和惊喜。7作者在文中深情回忆了中学时代的三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事的内容,并说明这些事对作者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答:_答案 事件概括围绕“老校长教导学生以镜正仪表;在琴的鼓励下我拒绝在批判张先

162、生的大字报上签名;作文讲评课喜获老师满分的褒奖”回答即可。人生影响围绕“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保持良知;快乐而自信”回答即可。8作者把一首诗“从镜子里”寄给了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渴望与大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这是源于作者在中学时代从泰戈尔的作品中得到的“鲜花”和“辉煌金影”。除泰戈尔外,哪一位文学大师能带给你这样的美好体验和深层思考?请结合其作品,谈谈你的体验和思考。(不少于 60 字)答:_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社会意义”。创作意图即作者写作此文所要达到的目的。首先要立足文本结合文章内容,深入挖掘文本主旨及作者之意。作品的社会意义,是作品内容、思想之于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回答时要注意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答案 评阅时需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准备并查阅相关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