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29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解析:选D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2(2016宜昌一模)西周“因生以赐

2、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秦灭六国疆域辽阔B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D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选B西周“裂土封侯”,实行分封制,姓氏是贵族政治身份的象征,而到秦朝姓氏的象征意义就开始消失了。秦朝疆域辽阔与这一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正确;秦朝宗法观念并没有消亡,故C项错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3司马迁在史记外戚世家的开篇写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由此

3、可见,外戚干政的实质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D铲除同姓刘氏诸侯王势力解析:选C外戚之所以能够干政,主要是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权力旁落,故C项正确。4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像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D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解析:选D依据材料“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可知是加强了吏民之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减少社会腐败现象,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故D项正确。5

4、(2016南充一模)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 )A限制了王国势力 B增加了选拔人数C体现了差别平等 D削弱了世家特权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经过改革后的察举制从原来的各地平等的数量变成了根据各地人口的不同采取了区别的对待,“每年”、“每两年”、“每三年”这体现了差别,都举1人这又体现了平等,故C项正确。6(2016金丽衢十二校一模)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

5、纪”;明清也大致相同。下列关于古代监察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B可以防止官员贪污腐败C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 D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解析:选C古代监察制度可以监督官员规范执政,故A项正确;古代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腐败,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并不是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代表皇帝,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由于是代表皇帝而实行监察职能,所以其实际效能有限,故D项正确。7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

6、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解析:选D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耕牛缺少,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D项正确。8(2016德阳一模)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

7、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解析:选A根据题干“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可知,“佛图户”不再向政府缴纳赋税,故A项正确。9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道:“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解析:选B“去本就末,不循古道”指的是弃农经商的现象。“州郡吏民及诸营兵”说明了人员的广泛

8、性,证明人们的商业意识浓厚,故B项正确。10(2016保定一模)自汉文帝、景帝时起,汉代诏令一改汉高祖时期“既无典故,也不讲究对仗之美,直自道来,几近口述”的风格,开始注重文辞的修饰和句式的工整,且在措辞中称引儒家经传成为常态。这主要反映了( )A黄老之学在汉代消失B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C儒家思想已经取得统治地位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渐突出解析:选D汉初为休养生息实行黄老之学,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黄老之学不在适应经济强大的需要,不再占主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在汉代消失,故A项错误;汉文帝、景帝时面临着土地兼并、诸侯叛乱、匈奴进犯等问题,并非安家乐业,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取得统治地位是在汉武帝时

9、,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汉代诏令措辞中不断引入儒家经典,体现了儒家影响力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11(2016洛阳三模)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 )A改造传统儒学 B宣扬社会教化C打击豪强地主 D选拔实用人才解析:选B题干中强调的孝经、孝道等都是在强调社会的教化作用,故B项正确。12(2016宜宾三模)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解析

10、:选A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是导致儒学的衰落原因之一,程朱理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抗衡佛老思想,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梅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及榷酒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新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御史大夫桑弘羊认为: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摘自于传波汉代盐铁官营再评价材料二不言而喻,官营盐铁业对于规模一般很小的私营盐铁业来

11、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为例,杨宽先生便明确指出:到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这种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盐铁官营后,汉武帝巡行全国,“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盐铁收入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司马迁对他(桑弘羊)的理财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自己便强调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摘编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12、概括指出“盐铁官营”政策在当时的作用。(13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提到了汉采取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是“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以佐助边费”,即为了满足征服北方匈奴与西南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军费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黄老思想,地方势力膨胀,盐铁官营也是为了增强中央财力。 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实行盐铁官营能使工艺成熟,且分布地域普及,盐铁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则指出盐铁官营政策能抑制地方膨胀,强化中央集权。答案:(1)原因:汉武帝时期频繁用兵匈奴、西南夷等,战争耗费巨大,财政不足;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富商豪强

13、势力膨胀,影响国计民生。(2)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抑制豪强兼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官营的规模化有利于盐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便于技术创新和推广。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 功臣 功臣后代 外戚宗室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其他 汉高祖1汉惠帝3汉文帝4汉景帝41 汉武帝5313汉昭帝3汉宣帝41汉元帝2汉成帝113汉哀帝14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表中数据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12分)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说明变化,并结合史实进行原因分析,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后代”和“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可知由功臣、功臣后代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后代”“各级属吏”“经学之士”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答案:(示例)变化:由功臣、功臣后代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任答四点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