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真模拟检测(一)(见学生用书第293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畸形/羁绊缥缈/剽窃倒胃口/倒栽葱B档案/跌宕亢奋/伉俪挑剔/云梯C隽永/眷念篆书/椽子迫击炮/迫切性D市侩/反馈果脯/哺育空白处/空城计【解析】Aj、pio、do/do;B.dng、kng、t;C.jun、zhun/chun、pi/p;D.kui/ku、f/b、kng/kng。【答案】B2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仅仅以商业眼光发展文化,必然生产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传播上的巧言令色会不会冲击真正的学问的修
2、养与功底?抄袭、枪手、拼凑、交易学风的腐败为什么屡见不鲜?急功近利的风气使本来大有希望的文化人也在走捷径,宁要无知的起哄与速成的明星,也不要伟大的经典,更不要说文化创造上的艰苦卓绝与不应逃避的代价。跟着发行量与收视率走的传媒手段应该怎么样首当其冲地负起对于人民的责任?A. 屡见不鲜B. 急功近利C. 艰苦卓绝 D. 首当其冲【解析】A屡见不鲜: 经常见到,并不新鲜。B.急功近利: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C.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此处不合语境。【答案】D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
3、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B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C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体坛一姐的宝座。【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解决”的宾语,应在“房源不足”后加“的问题”。B.句式杂糅,“将围绕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D.“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奠定”宜与“基础”搭配。【答案】C4依次填入下
4、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_,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_,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_,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_,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学习和掌握俗语 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A BC D【解析】因其“通俗性和口语性”,所以“使用范围十分广泛”; “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大众喜爱;“学习和
5、掌握俗语”,与“丰富”和“汲取”相关;“运用”带来的结果,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所以答案选B。【答案】B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王及善,铭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方今万乘失御,英雄竟起,诚宜抚纳遗氓,保全形胜,按甲以观时变。今足恣行残忍,窃为足下寒心矣。”君廓从其言,乃屯井陉山。会义师入定关中,乃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降。从太宗征辽东,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君愕先锋陷阵,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及善年十四,以父死王事,袭爵邢国公。高宗时,累迁左奉裕率。太子之居春宫,因宴集命宫官掷倒,次至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乐官,臣止
6、当守职,此非臣任也。臣将奉令,恐非殿下羽翼之备。”太子谢而遣之。高宗闻而特加赏慰。寻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谓曰:“以卿忠谨,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侧,知此官贵否?”后契丹作乱,起授滑州刺史。则天谓曰:“边贼反叛,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三十里,缓步至彼,为朕卧理此州,以断河路也。”因问朝廷得失,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馀道,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乃留拜内史。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
7、内宴,皆无人臣之礼。及善数奏抑之,则天曰:“卿既高年,不宜更侍游宴,但检校阁中可也。”乃上疏乞骸骨,不许。圣历二年,薨,年八十二。废朝三日,陪葬乾陵。旧唐书列传四十【注】掷倒:翻跟头。搜辟:搜査清除道路。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今万乘失御 御:控制力,统治力B袭爵邢国公 袭:承继C太子谢而遣之 谢:致谢D及善数奏抑之 抑:抵制,压制【解析】谢:道歉。【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窃为足下寒心矣 为朕卧理此州B以父死王事 以卿忠谨C太子之居春宫 恐非殿下羽翼之备D乃留拜内史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解析】C用在主谓之间,
8、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A.介词,为,替;B.连词,因为;D.连词,于是。【答案】C7下列各句中,都能直接表现王及善“有大臣之节”的一组是(3分)()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臣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三十里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馀道及善数奏抑之A BC D【解析】句写的是王及善的父亲王君愕;句写的是高宗对王及善的信任;句写的是武则天对王及善的要求。【答案】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隋朝末年,王君廓和王君愕率领所部一万多人来投靠义师,随从太宗征伐辽东,冲锋陷阵,英勇杀敌。B高宗对王及善特加信任并委以重任,授
9、予三品要职,让他佩大横刀留在自己身旁。C武则天对王及善极为器重,本来想派他去滑州,但在向他问策后决定把他留在朝中。D王及善不满张易之兄弟恃宠而骄、不守臣礼,屡屡上奏,但武则天反倒让他不要多管此事。【解析】偷换主语,原文是说王君愕“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降”,王君愕随从太宗征伐辽东,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而非“王君廓和王君愕”。【答案】A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时 御 史 中 丞 来 俊 臣 按 制 狱 常 以 飞 祸 陷 良 善 后 坐 事 系 狱 有 司 断 以 极 刑 则 天 欲 赦 之 及 善 执 奏 曰 俊 臣 凶 狡 不 轨 愚 以 为 若 不 剿
10、 绝 元 恶 恐 摇 动 朝 廷 祸 从 此 始 则 天 纳 之。【答案】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2分)译文:_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4分)译文:_【答案】防边贼作乱(译作“那”也可)是小事,朝廷根本是大事,卿不应出行。王及善做官时总是凭着清廉正直得到皇帝的知遇,遇事不轻易改变主张,很有大臣气节。【参考译文】王及善,是铭州邯郸人,父名君愕。隋朝末年,并州人王君廓侵掠邯郸,王君愕前
11、往游说王君廓说: “如今天子丧失统治权力,英雄竟起,应该安抚招纳被遗弃的百姓,占据有利地势,按兵不动以观察形势变化。现在足下肆行残忍,我私下替足下寒心。”王君廓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屯驻在井陉山。恰逢义师进入并平定关中,他便和王君廓率领所部一万多人来降。随从太宗征伐辽东,和高丽在驻跸山交战,王君愕率先冲敌阵,力战而死,太宗非常哀痛并怀念他。王及善十四岁时,因为父亲为国事而死,袭爵邢国公。高宗朝时几次升迁为左奉裕率。太子住在春宫时,因聚宴而命官僚翻跟斗,轮到王及善,他推辞说:“殿下自己有乐官,臣只应属守本职,翻跟斗不是臣的事情。臣如果接受此令,恐不合辅弼殿下的本意。”太子道歉并让他离去。高宗听说后
12、专门加以赏赐安慰,不久授任右千牛卫将军,高宗对他说:“因为卿忠诚谨慎,所以授给卿三品要职。其他若非带人搜索清道保卫不得来到朕的住处,卿佩大橫刀却身在朕的身旁,你知道此官的尊贵吗?”后来契丹作乱,他被起用授任滑州刺史。武则天对他说:“边境逆贼反叛,卿虽有病,可带着妻子儿女同行,每天走三十里,慢慢到达那里,躺在床上为我治理滑州,来隔断逆贼过河之路。” 于是向他咨询朝廷政事得失,王及善详细陈述治理乱世之策十余道,武则天说:“防边贼作乱是小事,朝廷根本是大事,卿不应出行。”于是留在朝中拜授内史。当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掌管刑狱,经常用各种难以想到的突祸陷害良善。后来来俊臣因犯罪被捕入狱,有关官员判他死刑,武
13、则天想赦免他。王及善固执地陈奏说:“来俊臣凶恶狡猾图谋不轨,臣认为不除掉元凶,恐怕会动摇朝廷,祸患将从这里开始。”武则天采纳了。王及善做官时总是凭着清廉正直得到皇帝的知遇,遇事不轻易改变主张,很有大臣气节。当时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每次参加宫内宴会,毫无人臣之礼。王及善多次进奏裁制,武则天说:“卿年事已高,不适合再侍从游宴,只管阁中之事就行了。”于是上疏请求退休,武则天不答应。圣历二年,去世,终年八十二岁。停止朝会三天,陪葬乾陵。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陈与义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 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
14、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注】写于1125年北宋时期。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1)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3分)_【答案】拟人。第一首例句:海棠脉脉要诗催。第二首例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4分)_【答案】第一首诗通过写海棠的脉脉含情、灿烂妩媚,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无限的喜爱和欣赏。第二首诗借海棠不惧春寒、独立风雨的傲然之态,寄托了诗人虽处家国离乱之中却仍不畏艰难困苦、忠贞爱国的情怀。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
15、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_,_。(庄子逍遥游)(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_,_。(屈原离骚)(3)_,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答案】(1)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刘士林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
16、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
17、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
18、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程”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
19、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默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
20、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在古典诗学中还有一种召唤,它不是召唤人们走向“空寂”,而是召唤人们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因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选自文史哲2003年第2期,有删改)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A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
21、是一种表达宗教意味的信号。B在中外文化中,钟声或传递宗教的情感,或表达庆典的气氛。C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是伴随宗教属性同时产生和发展的。D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钟声”常用来表达一种生命超越的情感。E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解析】A“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可见西方的钟声最初就是一种宗教信号。而在中国古代,钟声的其中一种就用于“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可见也是一种宗教信号。D.钟声将人“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召唤人们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这说的就是“生命的超越”。B.“表达庆典的气氛”仅存在于中国文化中。C.中国“钟声”的
22、审美属性不是与宗教属性同时产生的,而是后来逐渐形成的。E.文本仅指出“中国人真正悟出首推唐代诗佛王维”,究竟谁更早真正悟出“沉寂钟声”的意味,文本中并无提及。【答案】AD13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是(3分)()A窈窕淑女,钟鼓乐之。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解析】这是用以表示喜庆的钟声,与“精神时间”的内涵无关。其他三项都是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或超越,都与“精神时间”内涵有关。【答案】A14“钟声”在中西文化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_【答案】在西方,“钟声”自始至终只是传递宗教情感;而在中国,“钟声”除传
23、递宗教情感外,还常用来表达庆典的气氛等。15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钟声”具有哪些文化内涵?(4分)_【答案】表达一种宗教的情感。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喜庆气氛。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是人类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或:表达一种要求超越生命的情感。)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没有名字的东西奈保尔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
24、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爱跟我说话。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
25、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去哪儿了,波普先生?”“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波普回来后
26、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
27、做了厨娘。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告诉我,为什么?”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因为他开始干活了。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
28、、桌子和衣橱。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竟臭骂了我一通。“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注】奈保尔,英国作家,以其“富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将扭曲的历史中的真实展现出来”,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6“我”眼中的波普与众人眼中的波普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5分)_【答案】“我”眼中的波普热情、健谈、具有诗人气质,后来变得嚣张,令人害怕;众人眼中的波普傲慢、无用、不受欢迎,后来变成了英雄。表现了理想世界(儿童世界)与现实生活(成人世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17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_【答案
29、】“我”是故事的见证人,以“我”来展现主人公,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真实自然;“我”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叙述故事,揭示主旨(或:情感态度揭示作品主题)。18波普从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到做有名字的东西,他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是可喜,还是可悲?请写出理由。(6分)_【答案】从追求精神(诗意)(理想)到追求物质(实际)(现实)。可悲:是对现实的妥协。消失了理想和诗意的生活,工作就会失去情趣性,尽情想象的创造性就会缺失,与世俗趋同的人生将会是平庸的人生。可喜:虽诗意但脱离现实的生活,必然会被生活抛弃,走出理想的空中楼阁,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是真实而理性的人生。(二
30、)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杨禹范敬宜走了。这位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曾经说,来生还要做记者。作为新闻人,老范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记者调查莫把开头当过头,采写者是该报农村部记者范敬宜。那时,老范刚刚结束了十几年“右派”生涯,从务农的田间地头,回到省报的案头。那个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半年,国内掀起一股从“左”边刮来的风,质疑一些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基层实践“做过头了”。记者老范,凭新闻人的直觉写就此文。没考虑什么大背景,也没在字里行间埋什么伏笔,就是平铺直叙,“只是反映情况”,他后来说。忆老范,不能不提老黄,老黄名叫
31、黄彩忠,当时是人民日报一名编辑。老黄把老范请到了北京,一起逐字逐句再推敲辽宁日报的那篇头条。几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转发了莫把开头当过头,还配上了编者按。1 700多字的莫把开头当过头,从此作为新闻名篇,载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范敬宜,从这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起,人生如同加了助推器,由辽宁日报经济日报至人民日报,总编辑一路做过来。如果没有这位黄编辑,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位范总编辑。1998年,在长江洪水刚刚退去的那个秋天,国内很多媒体都在做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报道,那段日子,屡屡提及老范这篇莫把开头当过头的人,不在少数。2008年,新闻界再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时,老范已经转而去清华
32、执掌新闻传播学院了。因莫把开头当过头一文而迈入人生新境界,因锐意创新而成就了自己的总编辑风格,因最后做了个教书匠,而真的回到了新闻生产线的开头。报人老范去世的前一晚,电视人白岩松正在创新。在前一晚的亚运开幕式直播中,他创造性地“用新闻方式解说亚运”,一时间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电视人小白用一种站在新闻开头、奋力创新的姿态,于无意中送新闻界老前辈一程,冥冥中,也算是令同仁赞许的一番临别之谊。老范一辈子是报人的楷模,虽然没有从事过电视新闻工作,但也曾评说过央视新闻,言语间,以新闻基本规律为尺。白岩松于转播之初就开宗明义跟观众一起建立“五个时间纬度”2000年的广州,200年的海心沙岛,20年的从北
33、京亚运到广州亚运,2年的从北京奥运到广州亚运,2小时的开幕式,其意义在于,这一刻,终于甩掉了羁绊电视新闻人已久的画面束缚,而大大方方地去搭建画面背后的新闻逻辑。最终,屏幕上还是那些画面,而解说者也是评论者白岩松,为观众提供了比画面更丰富的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电视新闻人过去不太看重、也不太善于驾驭的。他们习惯于用画面、用现场“直给”;他们认为观众只会对精彩的视觉享受感兴趣,只能容忍屏幕外的只言片语,而不会有耐心去进入一段新闻逻辑。这一次,白岩松和他的同事们首先让自己有了这个耐心。这是最新鲜的“电视化表达”。事实上,他不过只是借用了报人们熟悉的新闻方法,使电视新闻的屏幕在不断变大、变薄、变清晰之
34、后,重新变得厚实起来。报人老范,当年是这么评价电视新闻的:办报有很多好办法,如果被哪个聪明的电视人拿了去,电视新闻就更强大了。报人老黄,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新闻人要时刻让自己新鲜着。报人老范,最动情的一句话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莫把开头当过头。无论报人还是电视人,离自己的前方,都还有一段要奔跑的距离。大家都永远站在新闻的开头。多数人没有去清华听过范老师的课。但在他溘然离去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想下辈子还做记者的人,很快就会回来。(选自2010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9为什么说范敬宜一直“站在新闻的开头”?请分点概述。(4分)_【答案】(1)因为他有敏锐的新闻直觉,能深入基层,探
35、求真理。(2)他能锐意创新,使新闻充满新意。(3)他曾执掌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培养新闻人。20文中画线语句的意思是什么?对表现范敬宜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_【答案】意思:电视新闻甩掉画面束缚,通过搭建画面背后的新闻逻辑,为观众提供了比画面更丰富的内容。作用:印证了范敬宜对电视新闻的评价,表现了范敬宜对新闻规律的准确把握。 2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却用了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简述理由。(6分)_【答案】示例一:好。理由:(1)这样写突出了范敬宜的新闻观对白岩松的影响,表现了他们作为记者的共同点(锐意创新,尊重新闻规律)。(2)突出了新闻人的群体形象。(3)打破了人物通讯写
36、作的常规,使行文富于变化。示例二:不好。理由:(1)这是一篇人物通讯,主要人物是范敬宜。应该选择能集中表现范敬宜形象特征的典型材料,不应该用较大的篇幅写白岩松。(2)用大篇幅写白岩松,容易喧宾夺主,无法突出范敬宜的形象。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根据漫画的寓意,分别写出两条建议。(6分)建议一:_建议二:_【答案】(1)创设多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让偏才脱颖而出。(从选才方式看)(2)不要用苛刻的方式对待偏才,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从态度和出发点看)23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可以想象成六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三个。要求: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
37、作;想象目合理。(6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场景】囚室外:春夜,蓝烟罩雨幕。囚室内:门卫肃立,床榻简朴,灯影暗淡。【人物】李煜。镜头一:李煜蜷缩在床上,忽而拥被昏睡,忽而辗转反侧。镜头二(黑白片):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女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景象。镜头三:李煜惊醒,眼神恍惚,满脸痛苦。镜头四:_镜头五:_镜头六:_【答案】示例:(镜头四:)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到囚室外,手扶栏杆,朝自己故国的方向深情凝望,陷入痛
38、苦回忆。(镜头五:)南唐王宫内一片狼藉,后主李煜率众臣子跪地投降,李煜被宋军压离京城,一步一回首,神色凄苦惊恐。(镜头六:)李煜惊魂未定,垂首俯瞰,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落在幽暗冷清的溪水上,旋即被流水无情的带走。目睹此景,李煜想起自己的人生际遇,不由一声长叹。(能大体反映诗句内容,情境想象基本合理,人物神态、动作能传情达意即可)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同是吃葡萄,A君每吃一粒,都是从一串葡萄中挑出最大最好的先吃;B君则不然,他总是挑最小最不好的先吃。两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吃完了葡萄。请以“吃葡萄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小说围城里写道:“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仅有回忆。 吃葡萄的故事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恰似吃葡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