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17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与您相伴。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年级: 班级: 姓名: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年级、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或涂)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城管”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

2、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户。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

3、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

4、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

5、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

6、项是( )(3分)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B、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所以尚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更为突出。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

7、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B、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禁止建造偏铺侵街。C、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也要挨打。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8、,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9、,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的人携带的物品C、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烛之武“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3分)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B、 C、 D、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3分)A、烛之武“夜缒而出

10、”,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5分)译: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5分)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

11、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 。9、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别字不得分。共6分)(1)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氓)乙 选

12、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期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 肖班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她的姐姐朱赛芬在告诉她时,话都没能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

13、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她不要人跟着她。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唧唧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

14、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她还年轻,美丽。白皙而沉着的脸,显示出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作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

15、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恐惧的神情。接着,她的目光开始变得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透过那痛苦的时刻她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自由了!身心自由了!

16、”她悄悄低语。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呢?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所有。她悄悄地作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的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起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有人在用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待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

17、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有删改)【注】凯特 肖班(1851-1904)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突然地“丧夫”事件使心脏有毛病的马拉德夫人备受打击,而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这些突然地变化使马拉德夫人猝不及防而死。B、理查德看见“死亡者”名单中马拉德的名字,又通过电报确认,但并未见到马拉德的尸体,这为后文马拉

18、德“死”而复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C、马拉德夫人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就一屁股坐进了那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这时她全身的精疲力竭是由“丧夫”后的过度悲伤和放声大哭所致。D、马拉德夫人在得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暴风雨般”放声大哭起来。“暴风雨”表面上形容她的哭势强烈迅猛,深层却在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E、马拉德夫人眼中透露着炽热的凯旋般的光芒,她不自觉地摆出了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心情欢愉并且不知掩饰地紧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去。(2)本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 。(3)小说对布兰特雷 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

19、6分)答: 。(4)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因此,不单是联大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争着听这门课,就连理学院、工学院的

20、学生也赶来听。闻一多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他会把讲课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所以他把上午的课换到了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学生们起立致敬又坐下之后,闻一多也坐下了;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学生们笑了,自然不会有谁真的接受这绅士风味的礼让。于是,闻一多自己点了一支,长长的吐出一口烟雾后,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为真名士!”之后才开始讲课,有时讲得兴致盎然,闻一多会把时间延长下去,直到月光洒满校园的时候,才带着清凉的露水回到他的新南院住宅。闻一多讲

21、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他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曾把这首诗评价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

22、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何兆武评价说:“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唐诗中有这样空灵唯美的诗意,有人生幻灭的虚无感,更重要的是,唐诗中的人间疾苦更能引起闻一多的感触。闻一多经常跟学生说起这样的事情,说完以后就讲唐诗,讲杜甫的三吏三别,他愤怒地说:“为什么隔了一千多年了中国的事还是这样悲惨,比那时候还不如?”学生还因此有这样一个作业“给蒋委员长的一封公开信”,令他们记忆深刻。抗战期间,看到国家糟糕到这步田地,闻一多如坐针毡,他在给学生臧克家的信中写道:“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

23、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以1943年为时间标记,闻一多走出书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合作“狮子吼”。1946年西南联大开始分批北上,为了工作需要,他坚决留在昆明。在白色恐怖下,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

24、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闻一多的课堂氛围富有诗意,为了创造意境,他可以把时间改到晚上,映着灯光和月光给学生讲。课堂上的闻一多很有名士风度。B、闻一多将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诗歌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认为这首诗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D、闻一多也是美术家,他不仅善于鉴赏中外各种风格的画作,而且能将绘画意境和诗歌意境融为一体。E、闻一多写:“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没有能力炸开那禁锢我的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25、”这句话是在痛苦自己没有迸发出激情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必将以身殉国。(2)第四段末引用何兆武的评价:“闻先生的思想主潮早年和晚年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还是个诗人,对美有特别的感受,而且从始到终是一包热情,一生未曾改变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答: 。(3)从本文来看,闻一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分点陈述。(6分)答: 。(4)关于闻一多的牺牲,有人十分敬佩,有人十分惋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内容,阐明自己的看法。(8分)答: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1

26、3年12月麻栗坡民族中学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的讨论却如火如荼,“演讲比赛、师生书画展、卡拉OK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是师生们对文化艺术周活动四大亮点项目的基本评价。B、近久以来,在学校里面,特别是课堂上,经常看到他们两个眉来眼去,看来早就好上了。C、麻栗坡沿河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D、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让语文老师阅读这样的文章,真是感到头疼。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我国将推行公务用车制度。公务车出行采用社会化提供、适度发

27、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办法,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C、教育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因受某些因素影响而过早承担大人的责任是很不幸的,这对孩子一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D、早上来上学的时候,我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 , 。 ,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 。此时,抬头仰望, 。 。还可以再站一会儿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

28、群山褪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接着再看看小坪岬白雪富士,高倚晴空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A. B. C. D.16、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5分,每联2.5分。)辛辛苦苦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浩浩荡荡放怀一笑是亦足矣著二百五十余卷书吾其归乎流播四方答:(1)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2)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17、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6分)示例: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

29、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仿造: , ; ,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人,将思考交给了电脑,把沟通交给了手机,将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保健品,把美貌交给了整容院诚然,现代生活在给我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我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不可或缺的、甚至必须坚守的东西。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反思生活,反省自我,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麻栗坡民族中学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1、C(A临淄只

30、是一个例子 B“到了晚清,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D立“表木”和现代没有源头关系。)2、D(不是“防止”而是“惩治”)3、B(A要先挨打,再回复原状 C是“主司不禁”才会挨打 D“随地大小便”是指“在禁区内”)4、B(行李:出使的人)5、C(是佚之孤说的话。是郑文说的话。是晋文公说的。)6、C(没有划过去。文中只是说“您(秦伯)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7、(1)译: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2)译: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

31、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8、答:这首诗通过对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鸡鸣、狗吠等这些景物(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作者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的思想感情。9、答:比喻。如“尘网、樊笼”“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对偶。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个对偶,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不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

32、闲”。这个对偶,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渲染了作者笔下恬静、自然的田园之美。远近结合。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衬托。诗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此题需要答出三种以上才可以得

33、满分。)10、(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11(1)(1)CA(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A、“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错。“极度的高兴”是因为她可以获得自由。 C、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丈夫专制下的屈从生活。E、“紧紧搂着姐姐的腰”也是一种掩饰。)(2)烘托欢快愉悦的气氛。暗示人物获得自由后的兴奋舒适心情。为下文人物的心情转变作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3)布兰特雷 马

34、拉德是男权社会的代表。他表面对妻子关心爱护,实质上却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妻子并使其屈从,是无视妻子人格的专制男人。(2分)马拉德夫人逆来顺受,曾屈从于夫权而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个性得不到张扬,也没有自己的爱恨,毫无自由可言。(2分)丈夫的“死”让她失去了逆来顺受的环境,唤醒了她的反叛意识,她开始呼唤自由,祈祷为自己而活并且要活得长久。(2分)(意思对即可。)(4)答案:观点一:我同意“挽歌”一说。理由:在得到丈夫“死讯”前,马拉德夫人也许曾有过追求个性解放的念头,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直处于不自由状态,没有爱与安全感。得到丈夫“死讯”后,马拉德夫人呼唤的自由又因丈夫“死”而复生而失去,导致

35、了马拉德夫人“喜极”而亡。小说主题也表现出人性解放道路的坎坷与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亡的代价。观点二:我同意“人生无常的吁叹”一说。理由:短短一小时内,马拉德夫人经历了从痛苦到欢愉,又从欢愉到死亡的过程,显示出世事难料与人生无常。布兰特雷 马拉德之死从故事本身来看已千真万确,但在短短一小时内他居然又“死”而复生,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在主题上也展示出人生变化的无常,一小时也能发生人生的重大变故。(观点明确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12、(1)BC。(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B原文应为“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闻一多当为第一人”。C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诗中的诗,顶峰上

36、的顶峰”。认为“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还带有几分人生幻灭、虚无颓唐的意味”的是本文作者。E“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必将以身殉国”属于无中生有或文中无据。闻一多的死,是国民党特务暗杀,是为国殉身。)(2)闻一多对诗歌、绘画等艺术的美的感受贯穿他的一生,在他的课堂讲授、诗歌创作、艺术鉴赏中都体现出对“美”的独特感悟,此人做事也极有风度,无一不美。(3分)闻一多的内心更燃烧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热情更是贯穿他的一生。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才是人生之大美,他最后也将自己投身此大美之中。(3分)意思对即可。(3)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教师,课堂教学充满诗意。为了创造意境,特地把课程从上午调到灯光昏暗的晚上

37、,在灯光和月光下讲诗,讲授时也极有名士风度;并能引导学生领悟古代神话、楚辞、唐诗的美。(2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由于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艺术比较的新境界。(2分)他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置生死于度外,最后为国殉身。(2分)意思对即可)(4)答案:观点一:十分敬佩。(2分)理由:闻一多先生是“民族的脊梁”,是最坚定热忱的爱国者。(2分)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有着巨大成就的学者,闻一多没有埋头书斋潜心学问,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危难时机敢于挺身而出,承担起一位知识分子所应有

38、的民族责任。(2分)先生的遇难,就是他作为一个坚定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最有力的证明。他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他挺起了民族的脊梁。(2分)观点二:十分惋惜。(2分)理由: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更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2分)其实闻一多先生当时完全可以暂避风头。李公朴被杀,说明当时的白色恐怖已经相当严重,闻一多先生可以选择在演讲完毕后撤离本地。既达到目的,又保存了自己。(2分)毕竟活着的他可以为国家再做更多的事情,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学术方面。(2分)(开放性答题,言之成理即可)。13、D(A如火如荼:原来形容军容盛大,现在用来形容气势旺盛、热烈或激烈。运用正确。B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

39、,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正确。C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正确。D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这里误解为不加标点。)14、B(A搭配不当。“吸引关注”不能搭配。将“吸引”改为“引起”。C句式杂糅,去掉“是难以估量的”。D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可改为:“我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15、C(解析:句中“苏醒的情景”与前句“毫无倦意”照应,故选为首句。句中“天由鹅黄变成淡蓝”与“抬头仰望”相接,可知后句接。随即可推出正确项。1

40、6、(1)上联: (2)下联:17、答案示例: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一个人人生的酸甜;事业是一面镜,照出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18、评分: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基础等级40分内容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基本表达主题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

41、完整语言通顺字迹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规范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字迹潦草发展等级20分一等2016分A、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B、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富、意境深远。C、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D、有创意:构思新巧、村料新鲜、见解新颖、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二等1511分A、较有文采:词语恰当,句式有变化,恰当运用修辞手法。B、较有创意:见解正确,材料选择恰当,想象合理,较有个性。三等106分A、略有文采:运用词语恰当,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B、略有

42、创意:有一定想象力,有一定个性。四等50分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审题提示:这是一道关注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关注人文的开放性试题。依据“现代生活在给我们带来追求便捷、享受便利的同时,无形中也让我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不可或缺的、甚至必须坚守的东西。”这一提示语,可关照自我,自足生活,从爱心、孝心、亲情、友情、同情心等着眼;反思生命,则可以从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创新、健康等入文。参考译文:(鲁僖公三十年)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

43、,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

44、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投稿可联系QQ:1084591801试卷、试题、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源均可投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