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163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 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云南省文山市是我国名

2、贵中药材-田七生产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导致文山市田七生产期内(3-5月)经常缺水的是A. 纬度低,蒸发量大B. 雨季未到且喀斯特地貌漏水严重C. 水源污染严重D. 工农业用水量大2. 云南省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其原因有黄土广布,土壤肥沃 地处西南边陲,开发晚 纬度低 地势高差大,垂直分异显著A. B. C. D. 【答案】1. B 2. D【解析】【1题详解】云南省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较大,每年35月雨季尚未完全开始,降水少。该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不易存留,所以缺水较为严重,B正确。纬度低,不是经常缺水的主要原因,A错误。该时段是地表水短缺,与水污染

3、严重、工农业用水量大无关,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黄土广布的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而不是云南省,错误。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开发晚,不是物种类型多样的原因,错误。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是其物种类型多样的主要原因,正确。境内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植被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动植物类型多样,正确。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读某大陆沿5S地形剖面图(横坐标为经度),完成下面小题。3. 该地形剖面图代表的大陆是A. 非洲大陆B. 澳大利亚大陆C. 北美大陆D. 南美大陆4. 丙处为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该谷地的成因最有可能的是A. 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B. 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C

4、. 板块张裂、断层下陷D. 人工开挖的运河5. 关于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说A. A处主要为热带荒漠B. A处为热带草原C. B山景观垂直变化大D. C处临印度洋【答案】3. A 4. C 5. C【解析】【3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大陆沿5S纬线的地形剖面的经度范围在10E40E之间,加上西部平原、东部高原的地形分布,可判断图示应为非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A正确。故选A。【4题详解】丙处是位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是受板块张裂、断层下陷等作用形成的,C正确。故选C。【5题详解】A处是刚果盆地,主要分布热带雨林,A、B错误。B处是乞力马扎罗山,山地相对高度大,山麓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山顶有积雪,山地景

5、观垂直变化大,C正确。C处濒临大西洋,D错误。故选C。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 导致图中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 )A. 地形B. 洋流C. 大气环流D. 纬度位置7. 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 )A. 纬度低B. 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气流控制C. 海拔低D. 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8. 关于图中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气温年较差大于地B. 两地河流均有冰期C. 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地D. 两地自然带相同【答案】6. A 7. B 8. D【解析】该题考查等温线、气候。【6题详解】图中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

6、温10日数比同纬度多,是因地势低,温度高;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温10日数比同纬度少,是因地势高,温度低。故选A。【7题详解】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海拔高度相差不大,但是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严寒,而乙地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从海洋上带来温暖气流,所以使本区冬季气温较高。故选B。【8题详解】地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较低,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气温较高,而地夏季晴朗天气较多,气温高,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所以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地;地冬季气温在0C以上,所以没有结冰期;地夏季降水多,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而地全年受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所以地降水量

7、年际变化大于地;但两地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D。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放蜂区域A 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B 高原面积占一半以上C. 东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较小D. 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10.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A. 光照B. 气温C. 降水D. 市场11.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答案】9. A 10. B 11. C【解析】【9题详解】A.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图可以看出,放蜂区域

8、大部分位于东部季风区,少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非季风区,故A正确;B.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图可以看出,高原面积未达到一半,故B错误;C.读图可知,放蜂区域南北区域差异较大,东西区域差异都相对较小,故C错误;D.我国东北地区多黑土分布,土壤肥力最高,故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光照、降水对花期影响小,市场对花期无影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A.根据图中月份,在闽粤时雨季未到,不会遇山洪冲走蜂箱,故A错误;B.梅雨

9、季节在六七月份,在皖南时未到梅雨季节,故B错误;C.在华北时,正值春旱,可能遇干旱蜜源减少,故C正确;D.在东北是夏季,不会遇到初霜,故D错误;故选C。小明与同学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山底村(36.5N,114.5E)开展研学旅行。他们发现,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村民说,地道是他们的“土空调”,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下图为河北省山底村地道和地表房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 该村落所在地( )A. 峰林耸立B. 绿树长青C. 河网密布D. 土质紧密13. 小明进而发现没有烧炕的屋子村民也把地道口堵上了

10、。原因可能是地道内( )A. 温度较低B. 湿度较大C. 空气污浊D. 鼠虫较多【答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峰林耸立是高山景观,不是土体和岩石结构,A错。该地位于河北省,属于温带,植被是落叶树,B错。属于北方地区,河网密度小,C错。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说明该村落所在地土质致密,不易坍塌,D对。故选D。【13题详解】根据材料: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说明地道内湿度较大,B对。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温度较低不是堵上的原因,A错。地道内通行自如,不会空气污浊,C错。鼠虫较多与堵口无关,D错。故选B。下图为我

11、国某地局部降雨(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5. 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甲地中雨,乙地中雪甲地小雪,乙地小雨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 B. C. D. 【答案】14. C 15. 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等值线的判读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地理图表的综合分析。【14题详解】该区域为长江流域,110即为110E,结合区域定位,该区域110E附近为巫山,巫山以西为

12、四川盆地,盆地四周受山脉的阻挡,冬季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因此甲处降雪分界线向北弯曲;乙地为巫山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降雪分界线在该地向南弯曲,故而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正确;纬度差异不会导致雨雪分界线发生明显弯曲;甲乙两地均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均为陆地,热力性质相当,ABD错误。【15题详解】图中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表示北半球的冬季,雨雪分界线以北为降雪,以南为降雨。看图中信息,甲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南,据图分析应降中雨;乙地位于雨雪分界线以北,据图分析应降中雪,正确,错;风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向右偏转(该地为北半球),故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图中乙处等压

13、线较甲处密集,气压梯度更大,风力更大,正确,错,故选A。【点睛】影响气温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山地背风坡易出现焚风效应,形成局部高温;山地冷空气迎风坡易出现冷空气堆积,形成低温中心。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

14、油等主要销往我国。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1)根据油棕生长的气候条件,说明我国棕桐油产量小的原因。(2)说明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产品销往国内的原因。(3)简述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及对当地的积极影响。(4)印尼政府计划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列举该计划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油棕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

15、 (2)油棕果量大,节约运输成本;我国人口众多,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对棕桐油需求量大,且能改善人们食用油结构 (3)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区,特别适宜油棕种植;岛上地广人稀,有大片适宜种植油棕的地区未得到开发;积极影响:促进当地人就业,增加经济收人,改变贫困落后局面;增加当地政府税收;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港口工程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4)大量种植油棕树,会改变热带雨林植被多样性;动物失去食物和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同时对土壤肥力、地下水和气候造成影响(任答两点)【解析】(1)我国棕桐油产量小,说明我国的气候条件不适合种植油棕,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热带

16、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油棕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条件差,种植的油棕质量较差。(2)本题分为两小问,首先需要分析油棕果收获后需在当地加工的原因,主要考虑原料导向型产业;产品销往国内主要考虑我国市场需求量大。(3)本题分为两小问,中国公司选择在该岛上兴建油棕产业园区的原因主要从当地气候适合种植油棕、当地地广人稀等方面分析;影响主要从增加就业、增加经济收入、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4)扩大加里曼丹岛油棕树种植,开发棕桐油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迁移森林破坏对环境不利影响的知识,如破坏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森林调节气候作用减弱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

17、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2)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莆田市,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答案】(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2)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地区的联系;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

18、域快速铁路网布局。(3)辐射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交通线建设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设意义及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影响交通线的主要自然条件和交通线建设地理意义的一般分析思维,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详解】(1)铁路建设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向莆铁路穿过武夷山地区,建设中面临困难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位于湿润地区,河流众多,桥隧多,工程量大。多暴雨天气,影响工程建设进度。(2)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向莆铁路建成后,内陆与沿海地区联系加强,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3)莆田临近海峡西岸经济区,附近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铁路较多,海运发达,交通便利;福建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等。因此吸引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在此建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