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159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下列方案中正确的是A. 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B. 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 先加入足量稀硝酸无沉淀,再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 先加入Ba(NO3)2溶液无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先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A项错误;B先加盐酸酸

2、化,没有明显现象,后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能确定溶液甲中一定含有SO,B项正确;C滴加硝酸,若有亚硫酸根离子会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和Ba(NO3)2溶液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C项错误;D滴加Ba(NO3)2溶液,无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亚硫酸钡被硝酸氧化成的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D项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B。2. 已知:2CO(g)+O2(g)2CO2(g) H=565.2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g)+O2(g)CO2(g) H=282.6 kJmol1B. 2mol CO(g)与1m

3、ol O2(g)反应生成2mol CO2(s)放出热量小于565.2 kJC. 相同条件下,2mol CO(g)和1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2(g)的总能量D. 拆开2mol CO和1mol O2的化学键所需总能量低于形成2mol CO2化学键所放出总能量【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例,所以1mol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2.6 kJ,则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为CO(g)+O2(g)CO2(g)H=-282.6 kJmol1,故A正确;B、气体变成固体要放出热量,所以2mol CO(g)与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CO2(s)放出

4、热量大于565.2 kJ,故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2mol CO(g)和1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 CO2(g)的总能量,故C正确;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因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拆开反应物所有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所放出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B。3.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NaNa2ONaOHB. FeS2SO3H2SO4C. SiO2Na2SiO3溶液H2SiO3D. MgCO3MgCl2溶液Mg【答案】C【解析】【详解】A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

5、不是Na2O,A项错误;BFeS2在氧气中煅烧生成SO2,而不是SO3,B项错误;CSiO2和NaOH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生成的Na2SiO3和HCl发生反应:Na2SiO3+2HCl2NaCl+ H2SiO3,故题中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可以实现,C项正确;D电解MgCl2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生成H2和O2,不能得到金属Mg。电解熔融的MgCl2可以得到金属Mg,D项错误;答案选C。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元素【答案

6、】C【解析】【详解】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不一定都是金属原子,例如He,A错误;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不一定均有18种元素,例如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B错误;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正确;D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中除氢元素以外的所有元素,D错误;答案选C。5. 下列说法错误是( )A.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就是离子化合物C. 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A正确; B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

7、离子键,所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C相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所以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C正确 ;D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但某些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如锑和铋等,D错误 ;所以答案为D。6.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 氨气具有氧化性,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B. 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C.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蒸气D. 二氧化锰具有较强的的氧化性,可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答案】

8、C【解析】【分析】A、氨气中N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B、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铁为负极被腐蚀;C、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二氧化锰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详解】A项、氨气中N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可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大量白烟的现象可用于检查管道是否漏气,故A错误;B项、铁比铜活泼,在铁闸上装若干铜块,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被腐蚀,故B错误;C项、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和溴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蒸气,故C正确;D项、二氧化锰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D错误。故选C。7. 在坩埚中放一小块钠加热,钠很快熔成圆

9、球,停止加热,立即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产生耀眼的火花,并有轻微爆鸣声,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经检验该红色固体与稀硫酸不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受热易熔成圆球说明其熔点低B. 钠与CuSO4粉末反应时放出大量热C. 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D. 一定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生成Cu【答案】C【解析】【详解】A钠受热熔成圆球时,温度较低,但钠已熔化,说明其熔点低,A正确;B钠与CuSO4粉末反应时,产生耀眼的火花,并有轻微爆鸣声,表明反应放出大量热,B正确;C若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则钠将先与水反应,没有铜生成

10、,但会生成H2和Cu(OH)2沉淀,C错误;D在无水条件下,熔融的Na可以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D正确;故选C。8. NO2、O2 和熔融 KNO3 可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石墨电极上生成氧化物 Y,Y 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NO 向石墨电极迁移B. 电池总反应式为 4NO2O2=2N2O5C. 石墨附近发生的反应为 NOO2e- =NOD. 当外电路通过 4 mol e-,负极上共产生 2 mol N2O5【答案】B【解析】【分析】石墨通入O2,则此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则石墨为负极。依据电极原料,可确定发生的反应为4NO2+O2=2N2

11、O5,则负极反应为4NO2-4e-+4NO3-=4N2O5,正极反应为O2+4e-+2N2O5=4NO3-。【详解】A由以上分析知,放电时,石墨为负极,则NO向石墨电极迁移,A不正确;B电池放电时,依据以上分析,电池总反应式为 4NO2O2=2N2O5,B正确;C石墨附近发生反应为O2+4e-+2N2O5=4NO3-,C不正确;D负极反应为4NO2-4e-+4NO3-=4N2O5,当外电路通过 4 mol e-,负极上共产生 4mol N2O5,D不正确;故选B。9. 根据反应(1)2Fe3Cu=Cu22Fe2(2)2Fe2Cl2=2Fe32Cl(3)HClOHCl=H2OCl2,可以判断出各

12、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A. HClOCl2Fe3Cu2B. Cl2HClOFe3Cu2C Cl2Fe3HClOCu2D. HClOCl2Cu2Fe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推断.【详解】由反应(1)2Fe3Cu=Cu22Fe2可知,Fe3+是氧化剂、Cu2+是氧化产物,故Fe3+Cu2+;由反应(2)2Fe2Cl2=2Fe32Cl可知,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故Cl2Fe3+;由反应(3)HClOHCl=H2OCl2可知,HClO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故HClOCl2。综上所述,各粒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是HClOCl2F

13、e3Cu2,故选A。10. 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A. 通入溴水通入澄清石灰水B. 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 点燃罩上干燥的冷烧杯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 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答案】C【解析】【详解】A通入溴水通入澄清石灰水,均无现象发生,不能将三者鉴别,A不合题意;B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和氢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B不合题意;C点燃罩上干燥的冷烧杯,点燃一氧化碳的火焰上方烧杯内无水珠生成,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点燃甲烷的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浑浊出现,可以将三者鉴别,C符合题意;D点燃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

14、杯,点燃氢气的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没有浑浊出现,通入溴水,不能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D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可以检验是否生成水,从而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火焰上方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检验出是否生成,从而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碳元素。11. 将1.12 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A. 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B. 向溶液中滴入无色硫氰化钾溶液,仍无色C. 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答案】C【解析】【分析】将1.12g铁粉加入到25 m

15、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粉的物质的量为,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结合数据判断反应情况,计算生成Fe2和Fe3物质的量,若Fe3过量,加入KSCN溶液会出现红色;根据反应:,Fe为还原剂,对应生成的Fe2+为氧化产物;Fe3+为氧化剂,对应生成的Fe2+为还原产物;【详解】将1.12g铁粉加入到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粉的物质的量为,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铁粉与氯化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知,0.02mol铁粉完全反应需要0.04mol氯化铁,所以氯化铁剩余0.01mol,生成的Fe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A、由于

16、氯化铁剩余了0.01mol,铁完全反应,故A错误;B、由于氯化铁剩余,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血红色,故B错误;C、Fe2+的物质的量为0.06mol,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C正确;D、还原剂失电子后被氧化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被还原的产物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铁粉、氯化铁,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故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还原剂失电子后被氧化的产物为氧化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被还原的产物为还原产物。12. 根据下图

17、,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H向负极移动B. 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C. 当有2 mol e-通过时,产生H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11.2LD. 电流从负极Zn流出,流向正极Cu【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可知Zn为负极,Cu为正极。A.H+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Cu电极移动,A错误;B.由于活动性ZnCu,所以原电池中Zn作负极,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B正确;C. 当电路中有2 mol e-通过时,根据正极反应式2H+2e-= H2可知,产生H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22.4L,C错误;D.电流从正极Cu流出,流向负极Zn,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3.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 + 2H+ = Ca2+ + CO2 + H2OB. 氯化镁溶液和氨水混合:Mg2+ + 2OH = Mg(OH)2C. 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 = Fe2+H2D. 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Al +3Ag+ = Al3+ +3Ag【答案】D【解析】【详解】A醋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中应写为分子形式,错误;B氨水成分一水合氨属于弱碱,离子方程式中应写为分子形式,错误;C硝酸属于强氧化性酸,与铁反应生成Fe3+,错误;D铝的活泼性强于银的活泼性,反应能发生,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注意从化学式、离子

19、符号、电荷守恒、是否符合反应实际的角度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对有微溶物参加(或微溶物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如果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澄清,写成离子形式;如果微溶物浑浊,则要写成化学式形式;微溶物是生成物时,通常用化学式表示。14. 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 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B. 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C. 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D.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物质有的是绿色无毒的物质,有的则是有毒的物质,A错误;B纯净水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但同时也缺少人体需要的一些营养元素,因此只饮用纯净水不益人

20、体健康,B错误;C微量元素主要通过饮食摄入补充,当出现严重不足时刻通过保健品摄入,C错误;D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才可以使人体内的膳食结构合理,D正确;答案选D。15.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I、ClO、NaB. Ag、Cl、KC. K、Na、Ca2、D. Cu2、Fe2、【答案】A【解析】【详解】AI、Cl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I+ClO+2H=I2+Cl-+H2O,故选A; BAg、Cl发生反应Ag+Cl=AgCl,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CCa2、发生反应Ca2+= CaCO3,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Cu2、Fe2、不反应,能

21、共存,故不选D;选A。16. 以下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成分(括号内为成分)无关的是A. 新制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l2)B. 加入硝酸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l)C. 氯水呈黄绿色,并且有刺激性气味(Cl2)D. 新制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HClO)【答案】A【解析】【分析】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溶于水中的氯气部分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水中还有未和水反应的氯气分子,氯水的成分从微粒的角度来说分子有Cl2、H2O、HClO,离子有H+、Cl-、ClO-、OH-。【详解】A. 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故A选;B.氯水中的Cl-可以和硝酸银溶液中的Ag+生

22、成白色沉淀AgCl,故B不选;C.氯水中有氯气分子,氯气是黄绿色的,而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氯水有颜色,并且有刺激性气味。故C不选;D. 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不选。故选A。17. 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对于化学式是由多离子组成的物质,相同离子间要间隔开排列,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故CaCl2的电子式应为:,A项错误;B电子式书写时,用方括号“ ”括起来时,在括号外的右上角注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离子的电荷数的表示方法与化合价的表示法不同,正确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C MgO中Mg2+为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就是简单阳离子的电

23、子式,不需要带括号,正确的电子式为:,C项错误;DNaF中Na+为简单阳离子,离子符号就是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F为简单阴离子,不但要表达出最外层所有的电子数(包括得到的电子),还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在括号外的右上角注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由此可知,D项正确;答案选D。18. 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与、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A、亚铁离子与三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铁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

24、选A。19. 已知:H+(aq)OH-(aq)=H2O(l);H1;2SO2(g)O2(g) 2SO3(g);H2。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反应物的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H1,H2都不变B. H1,H2都增大C H1,H2都减小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焓变只与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和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反应物的量,H1,H2都不变,故A正确。【点睛】20. 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是Cs和131I,其中有关127I与131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7I与131I互为同位素B. 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 127I与1

25、31I是同分异构体D. I与Cl均属A族,I比Cl活泼【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127I与131I符合同位素概念,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127I与131I是同位素原子,不是单质,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得到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I与Cl均属A族,Cl比I活泼,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二、填空题(共2题;共8分)21. 在1105Pa和298K时,将1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

26、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共价键HHNNNH键能(kJmol1)436945391在1105Pa、298K时,取一定量的N2和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N2+3H22NH3,生成2molNH3,该过程中,断键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_kJ,成键_(填“释放”或“吸收”)能量_kJ;据此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将1molN2和3mol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而在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AQ1Q2 BQ1Q2 CQ1=Q2【答案】 (1). 吸收 (2)

27、. 2254 (3). 释放 (4). 2346 (5). 放热 (6). A【解析】【详解】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1mol NN键、3molH-H键共吸收的能量为:946kJ+3436kJ=2254kJ,生成2 mol NH3,共形成6mol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能量少,放出的能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 2molNH3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Q1的数值是按完全转化计算出来的,而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开始时加入的1molN2和3molH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 2molNH3,所以Q1

28、Q2,故选A;22.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O3、Al2(SO4)3、Na2SO4、Ba(NO3)2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通过上述实验肯定存在的物质_;肯定不存在的物质_【答案】 (1). CaCO3 Na2SO4 (2). Ba(NO3)2 CuSO4【解析】【分析】(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一定不含有有色离子的物质,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或硫酸钡,所以无法确定一定存在的物质;(2)根据焰色反应显示黄色可以判断

29、一定存在硫酸钠,无法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物质;(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钙,再根据沉淀完全溶解判断一定不存在硝酸钡;根据以上分析,仍然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硫酸铝。【详解】(l)得到的溶液为无色,所以一定不存在硫酸铜,因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碳酸钙,(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钠;(3)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各物质中只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钙;因为沉淀完全溶解,而硫酸钡都不溶于盐酸,所以一定不含有硝酸钡,根据以上分析

30、,肯定存在的物质是碳酸钙和硫酸钠,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硫酸铜和硝酸钡,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aCO3 Na2SO4 ;Ba(NO3)2 CuSO4。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3. 某烃经李比希元素分析实验测得碳的质量分数为85.71%,氢的质量分数为14.29%。该烃的质谱图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0,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的实验式_、分子式_、结构简式_。【答案】 (1). CH2 (2). C5H10 (3). 或【解析】【分析】质量分数与摩尔质量的比值相当于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确定原子个数比值,求出最简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结合最简式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31、;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峰,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结合分子式书写结构简式。【详解】碳的质量分数为85.7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9%,故N(C):N(H)= 85.71%/12:14.29%/1=1:2,故该烃的最简式为CH2;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令组成为(CH2)n,则14n=70,计算得出n=5,故该分子式为C5H10;由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知道,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峰,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故该烃为;答:该烃的最简式为CH2,分子式为C5H10,结构简式为。24. 1 L K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含Mg22.4 g,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求MgSO

32、4和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c(MgSO4)=0.1mol/L;c(K2SO4)=0.9 mol/L【解析】【详解】溶液的体积是1L,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则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是n(SO)=1mol/L 1L=1mol,溶液中含Mg2质量是2.4 g,则其物质的量是n(Mg2)=2.4g24g/mol=0.1mol,根据MgSO4电离方程式:MgSO4= Mg2+ SO可知:n(MgSO4)= n(Mg2)=0.1mol,则c(MgSO4)=1mol1L =1mol/L;SO-是由硫酸钾和硫酸镁共同电离产生,n(MgSO4)=0.1mol,则其电离产生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

33、量是0.1mol,则硫酸钾电离产生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0.1mol=0.9mol,根据K2SO4电离方程式可知:K2SO4=2K+ SO,n(K2SO4)= n(SO)=0.9 mol,所以c(K2SO4)=0.9mol1L=0.9mol/L。25. 某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C5H11Cl,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有两个“CH3”、两个“CH2”、一个“CH”和一个“Cl”,写出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答案】、【解析】【详解】可先写出C5H1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然后对每一种异构体分别进行氯代,写出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再从中找出符合条件的。从上面的碳架结构可知,正戊

34、烷一氯代物有3种,符合条件的有2种为与;异戊烷一氯代物有4种,符合条件的有2种:与。新戊烷一氯代物有1种,不符合条件。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结构共有4种,分别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6. 有A、B、C、D、E、F六种装置,如下图所示(橡皮塞、导管任选)。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的仪器名称: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和_相连接。(3)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和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则制

35、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装置为_,收集甲烷气体时可选用的装置为_。【答案】 (1). 铁架台 (2). 试管 (3). 烧杯 (4). 酒精灯 (5). A或B (6). E (7). B (8). F (9). A (10). C (11). 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2). A (13). F【解析】【分析】(1)根据装置中用到的仪器进行识别;(2) 实验室可用固固加热制备氧气或固液反应制备氧气,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可用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备氢气,氢气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据以上分析填写装置;(3)加热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4)固体和固

36、体加热制备甲烷,据此选用发生装置;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据此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详解】(1)上述装置中的仪器名称分别为:为铁架台;为试管;为烧杯;为酒精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铁架台,试管, 烧杯, 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氧气,也可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因此发生装置可选A或B;氧气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E;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备氢气,选用装置B,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装置F;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或B,E;B,F。 (3) 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为固体间的反应,产物中有

37、CO2气体,应将其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来检验,应选择A与C两装置相连;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中盛有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综上所述,本题选A,C;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4)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需用发生装置为A;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F。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F。27. 硼与铝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l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 ),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回

38、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装置B中的作用是_,装置E的作用是_。(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装置F的作用是_,可以用一个盛装_(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答案】 (1). MnO2+4H+2Cl-Mn2+Cl2+2H2O (2). 除去氯气中的HCl (3). 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 (4). 2B+3Cl22BCl3 (5). 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E (6). 碱石灰【解析】【分析】实验目的是制备BCl3,实验原理是2B3Cl2 2BCl3,A装置制备Cl2,B装置除去HCl,C装置干燥氯气,D装置制备BCl3,E装置收集

39、BCl3,F装置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中U型管,G装置吸收多余Cl2;【详解】(1)A为制备Cl2的装置,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2H2OCl2;(2)A中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和HCl,因此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HCl;装置E的目的是冷却和收集BCl3;(3)D装置是制备BCl3,其反应方程式为:2B3Cl2 2BCl3;(4)BCl3遇水水解,F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装置E;根据F装置和G装置的作用,可以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F和G。【点睛】设计实验时,一般按照制气装置除杂装置反应装置或收集装置尾气装置,然后按照制备物质的性质,适当补充装置,如BCl3遇水水解

40、,因此需要前防水后防水等。28. 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此反应的氧化剂为:_ ;还原剂为:_;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画出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填化学式)。【答案】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MnO2 (3). HCl (4). 1:2 (5). (6). Ca(ClO)2【解析】【分析】(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

41、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氯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关系判断和计算;(2)氯气与石灰乳反应产生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详解】(1)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在该反应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MnO2中的+4价变为反应后MnCl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MnO2为氧化剂;Cl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HCl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Cl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H

42、Cl为还原剂;在反应方程式中4个HCl参加反应,只有2个失去电子变为氯气,所以氧化剂与还原性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在该反应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个Cl2中,有2个Cl原子失去电子,变为Ca(ClO)2,有2个Cl原子获得电子,变为CaCl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为: ;(3)漂白粉的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点睛】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漂白粉的制取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概念的判断

43、的知识。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29. 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是_。A. B. C. D. (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操作中的洗涤操作如何进行?_。(4)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

44、入CO2的量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_。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 (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增加某装置可解决这个问题。请帮助丙同学画出该装置图,并注明试剂名称_。【答案】 (1). 500 mL容量瓶、烧杯 (2). 坩埚 (3). Fe2O36H=2Fe33H2O,Al2O36H=2Al33H2O (4). 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5). 合理 (6). 2OHCO2=CO32H2O (7). 【解析】【详解】(

45、1)配制1 molL1 NaOH溶液480 mL需要500 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2)铝土矿中的Fe2O3和Al2O3均能和盐酸反应。(3)过滤操作后,应在过滤器中用蒸馏水洗涤沉淀。(4)滤液B中除含有NaAlO2外,还含有NaOH,若通入CO2的量不足,则CO2会与NaOH反应而得不到Al(OH)3沉淀。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CO2中的HCl气体。五、综合题(共2题;共5分)30. 将32.0g铜与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气体的体积为_L,NO2

46、气体的体积为_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molL1。【答案】 (1). 5.6 (2). 5.6 (3).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以及元素守恒进行分析计算。【详解】(1)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Cu+4HNO3Cu(NO3)2+2NO2+2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根据题意,产生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设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x,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得失电子守恒

47、,则有:。联立两个方程,可计算得出:x=0.25mol,y=0.25mol。则NO的体积为,NO2的体积为5.6L。答案为:5.6;5.6;(2) 反应中的硝酸一部分被还原为NO和NO2,NO和NO2的物质的量共为0.5mol。其余未被还原,则与NaOH溶液反应,最终生成NaNO3,根据Na元素守恒,则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则溶液中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mol,所以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答案为:。31. 填空(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2)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_。【答案】 (1). (2). 6、7【解析】【分析】【详解】(1)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的元素为氧元素,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量数为8+10=18,所以其符号为。(2)元素周期表共7个周期,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和第三周期均为8种元素,第四和第五周期均为18种元素,第六和第七周期均为32种元素,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为第六和第七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