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单元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明显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朝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欧共体(后发展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2、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随着科技进步、两极格局瓦解及各国对市场经济的认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1讲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格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两极指的是美、苏两极;以美、苏为核心,形成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分别加入两
3、大阵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非拉国家及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不属于两大阵营。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90年代初,东欧剧变、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两大集团、两大阵营、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冷战”结束。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丘吉尔“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的出笼,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相继成立,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具体体现。美苏冷战导致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一系列矛盾与冲突。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辨析比较结盟与不结盟结盟指两国或多国结成
4、同盟,缔约国一方与缔约国之外的国家发生冲突,同盟各国有支持的义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缔结盟约,对维护新生政权稳定起到重要作用。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破裂,中苏同盟已经名存实亡。20世纪60年代,为了在美苏争霸格局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不结盟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它改变少数大国决定国际事务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因中苏盟约名义上还存在,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但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1980年,中苏盟约到期后自动中止,中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8
5、0年代国际局势的变化及其原因(1)变化: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主要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与抗衡: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壮大,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的迅速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美苏争霸的相互削弱。史论术语填后背诵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发展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欧共体成立后,在经济政治领域展开多方面合作,实力大大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
6、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作为世界的“极”,必须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苏联解体前,美、苏是名符其实的两个“极”。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步形成美、欧、日、中、俄等多个力量中心,其中美国可算正式的“极”,其它国家只能算“力量中心”,还不满足“极”的条件。因此,目前还不能说是多极世界,只能说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冷战”结束。“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
7、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有学者认为:1947年6月,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在两极格局的行程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B强化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C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解析:选B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国家经济援助的同时, 也加强对西欧国家政治上的控制,强化它们的政治经济联系,故B项正确。2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
8、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解析:选C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体现了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C项正确。3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解析:选B“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指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在此情况下,英国放弃了原来在欧洲的“
9、孤立”政策,准备加入欧共体,故B项正确。4“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决定性的一刻”带来的深刻影响是()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B两极格局的结束C欧洲迈向政治一体化 D第三世界的崛起解析:选B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而“1989年”东欧剧变影响了苏联的解体,故B项正确。5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
10、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解析:选D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中国、俄罗斯、欧盟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冲击,面临“灾难”,故D项正确。史料一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节录)(1947年9月)史料二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
11、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教你读史史料一中划线部分表明了两大对峙阵营的性质。史料二中划线部分表明了两大阵营的斗争方式。史论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
12、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主题二全球政治力量的分化与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史料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欧共体;199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大多数
13、“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经济观察网 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教你读史划线部分的核心是成员国数量增加和从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反映了欧共体合作的领域和规模扩大;划线部分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划线部分中欧元的使用说明了合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史论形成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领域扩展。(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3)欧洲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4)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1美苏“冷战”的表现与评价史料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
14、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探究根据史料,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提示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史料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
15、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两个核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对重大国际问题拥有了表决权。(2)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联合国内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1)美苏之间的矛盾。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
16、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二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
17、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的演变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18、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2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
19、争逐渐加强。(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题组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1(2015全国卷)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
20、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题提示:抓关键: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从美苏争霸到苏联解体再到两极格局瓦解,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答案:C2(2015四川高考)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美苏的直接对抗 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解题提示:定时空: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抓关键:图片显示的是朝鲜战争的情况,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是冷战格局的扩展。答案:A3.(2014福建高考)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
21、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解题提示:定时空: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为二战后。抓关键:抓住图片中三个信息:“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美元D|S在西欧版图、苏联国旗标志在东欧版图。答案:C4(2014海南高考)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解题提示:
22、定时空:1960年,日、美。抓关键:“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答案:D题组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5(2015重庆高考)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解题提示:定时空:1960年1月。抓关键:材料“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
23、靡亚洲,今天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反映出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独立运动,谋求在国际上不结盟。答案:C6(2015江苏高考)“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解题提示:抓关键:“新解放的国家”、“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这与不结盟运动有关。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答案:C题组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7(2014重庆高考)1
24、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解题提示:定时空:1998年,日本。抓关键:从题干中“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的比例较高”和“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的信息可以看出,伴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日本积极主张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这反映了其成为政治大国地位的
25、野心。答案:C8(2014江苏高考)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解题提示:明考点:“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推断为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抓关键:“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可以得出“单极”的世界格局,“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可以得出“多极”的发展趋势。答案:A对应学
26、生用书配套卷“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C“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解析:选A“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说明“冷战”实际是苏联和美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争,反映了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是“冷战”的
27、重要因素,故A项正确。2(2016蚌埠质检)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作者的这段言论()A为“遏制理论”造势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C促成北约成立 D引发古巴导弹危机解析:选A从题干“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呼吁美国政府去遏制苏联,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通过对西欧进行经济方面援助来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它针对的是苏联和东欧
28、社会主义阵营,与争夺中间地带无关,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1962年制造的,故D项错误。3(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解析:选B二战后出现美苏“冷战”,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剧了“冷战”局势,而新中国成立会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故遭到美国的极力排斥。4以下是美国历史
29、上的一项调查结果: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以上数据说明()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解析:选A材料显示“杜鲁门主义”出台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美国国内对苏联态度的恶化是“杜鲁门主义”出台的民意基础,故A项正确;冷战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的驱使,故B项错误;苏联此时还没有扩张,故C项错误;D项颠倒了因果关系,错误。5“1947194
30、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A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解析:选B揭开美苏冷战的序幕应该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故A项错误;西方国家在德占区成立经济统一体,并发行新货币,从而事实上形成了新的主权国家,加速了德国分裂,故B项正确;欧共体成立于1965年,晚于材料涉及时间,故C项错误;该做法使得西德建立,后来苏占区成立了东德,德国长期分裂,故D项错误。 6(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
31、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A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B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C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D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解析:选B“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说明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故B项正确。7下图反映了美国与西欧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该图说明()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C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解析:选C从图中所示时间“1948年”和“1962年”可知该时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份额黄金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日本与西欧发展较快,美国相对缓
32、慢的结果,故A项错误;“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知“1948年”和“196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份额黄金有所下降,西欧则相对稳定,说明西欧在一体化进程中推动了其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81961年,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段话道出了()A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B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初衷C北约与华约建立的目的 D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解析:选A题中“南斯拉夫”“走上独立的道路国家集团结盟”可以判断是不结盟运动出现,故
33、A项正确;南斯拉夫与欧共体无关,故B项错误;北约与华约是美苏为冷战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故C项错误;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故D项错误。9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现象或举措最符合此观点的是()A欧盟成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B构建以超级大国为中心的制衡格局C多极化趋势下文明的多元并存与竞争D促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解析:选C注意材料信息“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欧盟成员国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趋向相近,故A项错误;构建以超级
34、大国为中心的制衡格局,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单极世界,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可能存在文明的多样化,故D 项错误;亨廷顿的观点实际上是认为多极化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C项正确。10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符合材料表述的是()A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B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C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D大国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解析:选C“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表明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故C项正确。11截止2
35、015年4月15日,申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多达57个,申请国遍布全球五大洲,包含了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国在亚投行的份额将占30%40%,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表明()A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B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冲击D国际经济新格局已经形成解析:选B中国是亚投行最大股东,也是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力量,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申请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表明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12(2016全国名校联盟联考)冷战史:19451991指出:“苏联的崩溃是冷战结束的直接原因。”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36、A“冷战”断送了社会主义的前途B苏联的演变决定了“冷战”的产生与结束C“冷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D分析“冷战”的结束应考察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选D苏联的崩溃是“冷战”结束的直接原因,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又是苏联崩溃的直接原因,所以分析“冷战”的结束应考察戈尔巴乔夫改革,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
37、亚洲扩张。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材料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三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俞邃
38、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8分)(3)材料三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一并提取关键词可知,美国学者认为是苏联扩张引起了冷战;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梳理材料二并提取关键词可知,美苏在争霸过程中呈现“紧张”与“缓和”并存的特点;第二小问,从美苏及世界其他因素等方面分
39、析。第(3)问,以朝鲜及中国为例即可回答。答案:(1)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原因: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3)说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14(2016全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也把实现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国际组织上,但在实践上,由于二战末期的美国较之一战末期更为强大,因此罗斯福有更大的自信心和活动余地而赋予联合国以较大权力,使它成为确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影响的机构。通过
40、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及美国在联合国的优势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确立的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的仲裁者、调解者和指导者,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就是罗斯福的世界新秩序。 威尔逊、罗斯福、布什:世界新秩序之比较 材料二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
41、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的“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12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共两句话,从第二句话归纳其内容,结合所学总结其措施。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主要讲述了美国的世界霸权,材料二主要讲述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联系两极格局的背景归纳其变化;第二小问,主要从“一超多强”的角度阐述原因,即“一超多强”具体指的是什么,怎么会变成这样等。答案:(1)内容:建立联合国;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说明: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植控制西欧,联合西
42、欧各国控制联合国,发动“冷战”遏制苏联;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世界金融霸权地位。(2)变化:从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格局演变。原因:美苏争霸消耗了美国的实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日本和欧洲实力的增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第2讲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还是一个由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关贸总协定客观上为世界经济创造了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尤其是贸易的发展;也使世界经济朝着体
43、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史论术语填后背诵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的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通常表现为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互相建立和发展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进而根据自愿的原则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签订经济贸易协议,建立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化的一体化经济区。也有人称之为经济区域化或区域经济一体化。辨析比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
44、织(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史论术语填后背诵1993年,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也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演变为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1994年
45、,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它的建立加快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间的多边经济联系与合作,而且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巨大变化的特征,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更具有整体性。史论术语填后背诵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
46、进程。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与稳定。1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解析:选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故A项正确;二战后,西欧各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
47、占绝对优势,故B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是在1944年,故C项错误;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2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使全球贸易严重缩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关贸总协定,故C项正确;A、B
48、两项属于金融货币体系,不属于贸易体系,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3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在于欧洲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没有联系,且不是西欧各国化干戈为玉帛的主要
49、原因,故A、B、D三项错误。4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民族矛盾逐渐缓和D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解析:选D材料中全球化“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并不等于说全球剧变令人担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论及全球化的问题,没有提到国家之间的对抗,故B项错误;民族矛盾渐趋缓和与材料中“导致热战冷战不断”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从全球的角
50、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的信息说明,作者强调的是全球化的加强,故D项正确。5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B发展中国家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C这与60年代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有关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解析:选B该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属于逆向思维型试题。从图中的曲线图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数量增长迅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尽管发展中国家数量多,但是发达国家依靠资本、技术等优势仍掌握着世界经济主导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伴随不
51、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从图中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明显加快,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大市场,其成员的增加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史料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
52、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史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20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教你读史史料一指出了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基础和条件。结尾处是史料的核心,反映了美国的本质目的。史料二说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建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处强调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史论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作用(1)原因:必要: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衰日破,美国独
53、霸。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主要特点:美元等同黄金,美元“唯我独尊”。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3)作用:积极作用: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主题二“合作、竞争”与“发展、共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史料一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
54、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史料二2007年1月31日,墨西哥7万农民在市中心集会,抗议政府对农产品价格控制不力,使墨西哥人的主食玉米饼价格上涨,由每公斤7比索上涨到15比索,个别地方上涨到28比索。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美国玉米大量涌入墨西哥市场。近年因美国用玉米造乙醇代替汽油,进口玉米涨价,引起墨西哥玉米涨价。史料三欧元诞生一周年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说明西欧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说明美国霸主地位的相对衰
55、落。史料二表明因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受到区域集团发展的不同影响。体现了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史料三图中小孩的轻松活泼与山姆大叔、东洋人的忧愁沮丧的鲜明对比反映了欧元诞生及发展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和竞争力,形象地说明了欧元诞生对国际货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史论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影响: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区
56、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主题三“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史料一本协议各成员应旨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和贸易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切实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消除歧视待遇,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贡献。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概述史料二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决不是发展中国家走出负债陷阱的出路。阿兰伯努瓦(1996)认为,全球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同时殖民主义仍然以
57、其他方式继续存在。科摩指出,“事实上,现在的金融、贸易组织仅使那些已经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它们当中最穷的国家承担。”法国学者雅克阿达(1998)指出,全球经济外围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世界、中亚、南亚)“直到现在仍在发展之外,除了石油,不对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起任何作用,受到私人资本的抛弃,通常又受到最严厉的金融限制”。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教你读史史料一阐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由史料中的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宗旨。史料二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由可知要与新殖民主义作坚决斗
58、争;由可知要推动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进一步改革;由可知必须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史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作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2)消极影响: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
59、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
60、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探究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影响。提示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美国通过输出商品和资本,加强对外经济扩张,并强化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2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史料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探究史料反映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什么?提示史料反映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倡导自由贸易,消除贸易
61、壁垒,在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欧洲一体化史料(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探究概括上述史料的核心思想。简述欧洲一体化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提示核心思想: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影响: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冷战后成为“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史料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
62、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目前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百度百科探究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必要性。提示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的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史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3、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探究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利与弊?提示(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2)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弊: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产品、企业和
64、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世界经济多极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1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步由美、日、西欧的三极格局代替了美国独霸的局面,美、日、西欧在经济领域里展开了激烈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它们都加强了与邻近区域的经济合作,区域性经济集团应运而生。因此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基础,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 2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来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每个经济集团都需要加强同其他经济集团的联系,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
65、面,每一集团内部各国相互之间经济关系的加强,也增进了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性,这就为集团之间的合作打下基础,区域集团化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将是全球一体化的一个阶段,但二者在相当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项目类别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目的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
66、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题组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2015浙江高考)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解题提示:解题关键: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主要是亚太经合组织、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抓题眼:不正确。答案:C2(2015广东高考)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
67、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解题提示:解答关键:“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可知,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这个特权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的。答案:D3(2014广东高考)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题提示:关键信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美国试图”“金本位”“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
68、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答案:C题组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4.(2014全国卷)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解题提示:抓关键:图片中的旗帜。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答案:D5(2014全国卷)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
69、位解题提示:解题关键:知道欧元诞生的意义,即欧元使欧盟采用单一货币,节省了货币兑换和结算的成本,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促进了商品流通以及资本和人员的流动,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发展。答案:A6(2013全国卷)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题提示:抓关键:“直接原因”。 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
70、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答案:A题组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7(2014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解题提示:抓关键:比较不同收入国家的世界市场联系程度的变化。析表格:时隔16年,高、中、低不同收入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与世界市场的依存度,这正是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表现,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B8(
71、2014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解题提示:明考点:经济全球化。抓关键:“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由此可知,材料观点抨击了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这一不合理现象。答案:B对应学生用书配套卷“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
72、60分)1“美国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美元在全球的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此观点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B西欧、日本的崛起C美元处于强势地位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析:选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即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故选A项。21947年联合国大会上苏联代表发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
73、的支配地位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ABC D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关键词“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可以判断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而不是畸形发展,同时也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3(2016洛阳期中)2012年以来,希腊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债务危机,国家面临着无力偿还外债的信用危机。按照国际惯例,帮助希腊渡过债务危机向其提供援助的应是()A联合国与欧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盟C世界银行与欧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解析:选B联合国不具有提供贷款的职能,故A
74、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为出现收支不平衡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职能,希腊是欧盟欧元区成员,可以得到欧盟的支持和援助,故B项正确;世界银行是对会员国发展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C、D两项错误。 4(2016武汉调研)下列是二战后多边贸易谈判表。该表主要反映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947年410月1949年410月1950年9月1951年4月使占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值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使占应征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使占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26%A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解析:选B世界贸易
75、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故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故B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故C项错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故D项错误。5(2016南京调研)1991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单一货币建设中,只有11个国家先期成为欧元区成员,这使得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各国政治利益对欧洲联合带来巨大阻碍B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欧洲走向联合C欧盟东扩对欧洲联合带来极大不稳定性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欧洲联合解析:选D欧盟政治集团内部对建立单一的货币体系的愿望非常强烈,但受制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
76、接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度和广度,故D项正确。6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解析:选C“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说明新的欧洲注重群体关系,故A项错误;“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说明欧洲反对文化同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群体关系、多元文化、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
77、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与美国霸权的问题,故D项错误。7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A货币一体化 B政治合作C大国主导 D军事合作解析:选C对比材料中数字可知,贸易区内各国实力不均衡,贸易区内事务多由大国主导,故C项正确;北美贸易区未实现货币一体化,故A项错误;B、D两项同题干内容不匹配,错误。8201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
78、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解析:选C“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说明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削减关税壁垒,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9(2016湛江调研)据统计,20世纪最后三十年,世界最富裕的5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5%,最穷困的5个国家增加了206%,世界人口增加了15亿,而绝对贫困总数减
79、少了2亿。这说明全球化()A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B实质是资本的全球扩张C有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D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解析:选D从材料数据来看,不仅最富裕国家收入增长,而且最穷困国家收入也在增长,且增长比例超过前者,能够看出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全球范围的发展,故D项正确。10(2016洛阳期中)下面图表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此图表反映()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处境恶化C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贸易的发展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加剧解析:选C从图片可知各时期世界贸易以发达国家间贸易为主,世界贸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
80、变化,故A项错误;图片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重不断增加,而不是处境恶化,故B项错误;从发达国家间贸易比重可知世界贸易由发达国家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冲突,故D项错误。11(2016吉林五校联考)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D将进一
81、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表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12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是()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解析:选A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
82、化趋势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曾经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说明人们之间意识形态和观念上的差异和对立逐渐淡化,故A项正确;政治制度不同并没有阻碍发展中国家人们移民美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移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变化,也没有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问题,故C、D两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的力量对比此起彼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3年美国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
83、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二战后初期,美国从经济方面说,它虽然只占有全世界6%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却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刘绪贻等战后美国史材料三美国与西欧、日本经济对比表1979年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工业总产值(%)10037.89.4510.16.5出口贸易(%)10015.26.912.26.4黄金外汇储备(%)10015.55.214.65.3材料四20世纪八
84、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最终战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现“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有利条件,并概述该体系实现的具体表现。(10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和格局呈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10分)(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时代背景。到2
85、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怎样的经济格局?(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中“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等信息体现了美国的目的;第二小问,从1945年国际形势和美国地位来分析;第三小问,提取“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表格内容可见, 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冲击;第二小问,从世界政治发展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两方面介绍中国成为“大国”的背景,提取信息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作答。答案:(1)目的:领导世
86、界(或称霸世界)。条件: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表现:建立起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起国际贸易体系(或关贸总协定)。(2)力量对比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格局变化: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力: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地位。(3)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格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14(2016河
87、南省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麦迪森的估计,从15001998年,全球GDP增长了136倍。1998年的世界GDP总量是1870年的30倍。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世界经济的表现又明显优于以往任何时代。1998年世界的GDP水平相当于1950年的6倍,年增长率达到3.9%。与此相反,1820195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6%。而1500182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3%。假设按0.3%的年增长率要使世界GDP翻一番需要350年。然而20世纪后半期以来,很多国家发展速度让人惊讶,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在不到30年,日本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产值就翻了一番。很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在710年的时
88、间里就能实现产值翻番,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韩国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12分)(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首先明确观点,再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阐述。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可以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来说明,阐述理由时,结合20世纪后半期经济全球化获得迅速发展的相关史实来论证。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也可以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程度来说明,阐述理由时,结合20世纪后半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相关史实来论证。答案:示例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
89、因素。理由:16世纪20世纪上半期全球化虽有发展,但未获得实质突破,所以全球GDP虽有增长,但不迅速。20世纪后半期经济全球化获得迅速发展,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使世界经济体系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更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全球GDP在20世纪后半期能够迅速发展。示例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理由:16世纪20世纪上半期,大部分时间为西方列强控制世界经济,亚非拉长期处于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此这一时期全球GDP虽有增长,但不迅速。20世纪后半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美日欧逐渐形成三足鼎立
90、的局面,第三世界包括中国都取得了民族独立,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因此全球GDP在20世纪后半期能够迅速发展。(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只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史实准确)(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惠州一模)哲学家霍布斯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以下不属于上述第二个“战争”内涵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华约组织 D朝鲜战争解析:选D上述第二个指的是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朝鲜战争是直接的武装进攻,是局部的“热战”,而非“冷战”,故D项错误。 21975年1月,美国驻苏大
91、使在发给华盛顿的外交信函文化展示:流行音乐组中建议,应该优先考虑像麦克林美国派之类的摇滚乐或米歇尔的乡村音乐巴黎自由人尽管这将是一场全新的苏联之旅,相信进行尝试的时机已成熟。这反映了()A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趋势B美国冷战手段的多样性C文化传播取代了政治斗争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解析:选B题干没有反映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趋势,故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美国驻苏大使认为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时代背景,文化渗透实际上就是冷战的一种手段,故B项正确;当时仍是两极格局,文化传播不可能取代政治斗争,故C项错误;D项观点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体现,错误。 3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
92、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解析:选D材料强调冷战的和平属性,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不足以说明冷战的和平属性,故A项错误;冷战期间各国存在局部“热战”,故B项错误;美苏两国有利益冲突,故C项错误;冷战中大国势均力敌及核威慑,使得各国不轻易动武,避免世界大战爆发,有利于和平,故D项正确。4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
93、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选BA项符合题干中的“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但不能体现“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故错误;B项全面概括了题干关于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故B项正确;解读题意可知反对霸权与谋求经济发展是同时提出的,故C项错误;D项在题中没有体现,错误。5(2016湖北百校大联盟联考)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有些西方学者称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这一论调主要忽略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B苏联解体的重要影响C中
94、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D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解析:选A“美利坚治下的和平”是站在美国一极的基础上讲的,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相违背,故A项正确。 6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自由世界183111西方82231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B西方国家数量增加C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解析:选CA项表述太绝对,冷战思维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西方国家数量的增加,故B项错误;冷战时期,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对峙也异常激烈,因此,1988年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高,
95、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词汇“自由世界”出现频率降低,词汇“西方”出现频率增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北约的建立,至今北约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7(2016永州一模)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A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C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解析:选A二战后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
96、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8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上述现象共同说明()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解析:选C亨廷顿是从文化的认同感出发划分欧洲的疆界,没有涉及冷战问题,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欧洲的联合以基督教为基础,说明欧洲的联合具有一
97、定的文化认同感,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盟各成员国的问题,故D项错误。9(2016湖北联考)1995年运行了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 B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化解析:选C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的经济霸主,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体现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推动了多边贸易的规范化、制度化,秩序得以强化,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0(2016河南八市联考)在19891996年期间,亚太经
98、合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平均关税水平由15.4%下降到9.1%。这说明该组织()A促进了经济合作B加强了对违规成员的制裁C形成了关税同盟D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解析:选A从平均关税水平下降,说明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经济合作,故A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不具有强制性,没有形成关税同盟,材料无法反映亚太经合组织抵制了欧美等国的资本扩张,故B、C、D三项错误。11(2016南京调研)下图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整个欧洲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银行承担主要救助职能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崩溃C法制化的贸易体系亟待建立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解析:选D图示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情况,没有
99、提及解决问题的主体,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崩溃,故B项错误;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主权国家难以独善其身,与法制完善与否无关,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2阅读下列表格:1913年和1999年世界贸易额(进出口总额)(单位:占总额的百分比),该表格表明()世界拉丁美洲欧洲非洲北美大洋洲亚洲1913年1008.358.44.414.12.712.11999年1004.546.21.818326.5A.一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缓慢B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多极化C发达国家占据全球化主动权D20世纪亚洲经济一枝独秀解析:选C欧洲和北美所占百分比超过总
100、数的一半,说明了在世界贸易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动权,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他说:“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材料二1951年9月8日,美国、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取得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限制地驻军及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力,美军可以出动军队镇压日本的内乱。美国还指使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和约”,日蒋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保
101、条约签订后,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日美特殊关系确定下来,日本完全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材料三1950年10月17日,美国首先同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1年8月30日,美国同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9月1日,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美澳新安全条约(即 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1953年10月1日,美国与韩国正式签订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与蒋介石集团签订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 。均选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实质。(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日政策与二战后初期相比有何变化?
102、(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政策实施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此给中美关系带来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回答其实质即可。第(2)问,材料二表明美国对日本的全方位扶植,但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对其进行政治改革,军事限制,这说明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有根本性转变,由削弱到扶植。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直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反华的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1)援助目的:重振世界经济,培养自由体制。实质:通过帮助西欧经济复兴从而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世界;遏制苏联。(2)变化:由削
103、弱限制日本变为扶持、控制日本。(3)目的: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控制这一地区。影响:形成了对新中国的战略包围,造成中美长期敌视,关系恶化。14(2016安徽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
104、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材料二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
105、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均摘自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服务领域的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
106、人数却迅速增加”总结;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西欧走向联合的知识进行说明。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冷战的终结”“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第二小问,结合世界市场形成到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史实阐述说明。答案:(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原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欧共体;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二战后欧洲各国政局稳定,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任答4点即可) (2)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各国加快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等。(任答3点即可) 理解: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不断加剧,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交通、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其它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