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训练基础达标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据此完成12题。1.对流层高度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极地地区B.寒带地区C.赤道地区D.温带地区2.容易使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的是()A.受暖锋影响B.受冷锋影响C.受气旋影响D.受反气旋影响解析:第1题,温带地区气温年变化大,对流强度变化大,所以对流层高度年变化幅度最大。第2题,受冷锋影响,近地面气温降低,容易出现逆温现象。答案:1.D2.B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天气,用浓烟笼罩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治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
2、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解析:寒潮带来的大幅度降温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而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可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从而防止大面积冻害。答案:D读右图,完成45题。4.图中曲线表示的是()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5.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B.甲处的水汽含量高于乙处C.甲、乙两处同为下沉气流D.甲处热量主要来自短波辐射解析:第4题,由纵坐标可读出该曲线的分布高度主要在818千米,应为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分布高度。第5题,同一纬度,乙处高于甲处,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所以乙处气温低于甲处;地面
3、是对流层的热量和水汽来源。答案:4.B5.B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67题。 6.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7.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b处的地面辐射弱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A.B.C. D.解析: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对流层中距地面越高,气温越低,而b处由于地势较高,大气较为稀薄,因此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保温效果差。答案:6.A7.B(2010四川宜宾高三月考,1819)当水温与气
4、温存在较大差异且海面上空气层产生强逆温时,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再由阳光折射就形成了“海滋”现象。据此完成89题。8.以下四幅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图中,最易形成海滋现象的是()A.甲B.乙C.丙D.丁9.海滋现象最容易发生在()A.初夏B.隆冬C.春夏之交D.深秋解析:正确理解逆温现象并结合材料分析海滋成因是解答本组题的关键。答案:8.C9. D10.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
5、)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一般情况下,就多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影响是_。解析:注意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注意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并明确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的热量转换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甲(3)近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乙(4)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引
6、起世界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各地经济结构的改变 能力提升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12.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A.位于乙地北侧B.位于乙地南侧 C.纬度高于乙地D.纬度低于乙地解析:第11题,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判断abc,因此甲、乙、丙三处气温高低为甲乙丙。第12题,据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南、北半球,由于甲气温高于乙气温,且在同一经线上,判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答案:11.A12.D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
7、如右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1315题。13.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4.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15.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A.臭氧层B.电离层C.对流层D.热层解析:第13题,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因此气温变化规律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14题,水汽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对流层。第15题,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因此当电离
8、层受到干扰时,可能会影响到探空气球与基站通讯设备的联系而发生异常现象。答案:13.D14.A15.B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是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后指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效应。据此完成1617题。16.全球变暖与右图中哪一过程的加强有关()A.B.C.D.17.与“全球变暗”相对应的是右图中()A.B.C.D. 解析:第16题,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第17题,“全球变暗”是到达地表的太阳光减少造成的,因此与云层的反射作用有关,即图中。答案:16.D17.B18.读“大气温度日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A表
9、示_,B表示_,C表示_。(2)大气热量盈余转为亏损时,气温达到一天中的_,时间大约出现在_时。(3)根据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断,全年的热量盈余与热量亏损关系是_。 解析:第(1)题,A曲线主要出现在白天,且12时最强,为太阳短波辐射曲线;B在日出前后最弱,在13时左右最强,应为地面长波辐射曲线;C在日出前后最低,在14时最高,应为气温日变化曲线。第(2)题,根据曲线分析可知,大气热量盈余转为亏损时,气温达到最高值,在14时左右。第(3)题,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可推知,地球全年的热量盈余要大于热量亏损。答案:(1)太阳短波辐射曲线地面长波辐射曲线气温日变化曲线(2)最高值14 (3)
10、热量盈余大于热量亏损19.(2010北京丰台高三期末,34)下图为“我国鄱阳湖、滇池、白洋淀、青海湖湖面水温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代表的湖泊分别是_、_。(2)除结冰期外,简述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的异同点。解析:由四个湖泊所在的地理位置可以确定:为鄱阳湖,为白洋淀,为滇池,为青海湖。总结湖水温度变化的特点可知,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相似,但由于水的热容量大,湖水最高、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滞后于当地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且湖水年温差比当地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1)鄱阳湖青海湖(2)相同点: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相似,夏季温度最高,冬季温度最低。不同点:湖水最高、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滞后于当地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湖水年温差比当地气温年较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