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和直线运动1(山东省济南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1)图甲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mm;(2)图乙的游标卡尺的读数是_mm。2.(云南省昆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理综卷)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3(广西南宁二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综卷)读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cm。3.5.45cm;0.67230.6727cm 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为54mm+50.1mm=54.5mm=5.45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6.5mm+22.50.01m
2、m=6.725mm=0.6725cm。4(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甲、乙所示是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时的情形。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_mm;游标卡尺读数为 _mm。5(安徽省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取得的纸带记录如图所示,电源频率是50Hz,图中所标的是每隔4个点所取的计数点,由图中给出数据计算加速度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0.81 解析:题中所给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sCD-sBC=sBC-sAB=aT2,所以sCD-
3、sAB=(sCD-sBC)+(sBC-sAB)=2aT2,即a=(sCD-sAB)/2T2,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0.81m/s2.6(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记数点1,2,3,4到记数起点O的距离分别为3.15cm,12.40cm,27.70cm,49.05cm,由此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7(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三县联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
4、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2,AB的距离应为_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8(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2012届高三摸底理综卷)某物体牵引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运动,计时器每隔T=0.02s打出一点,从纸带上已测得连续8个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如图所示。AB=5.62cm,BC=5.23cm,CD=4.85cm,DE=4.47cm,EF=4.08cm
5、,FG=3.70cm,GH=3.31cm,HI=2.92cm(1)这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根据何在?_。(2)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a=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甲、乙、丙三位同学在使用不同的游标卡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的结果分别如下:甲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cm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丙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12.045cm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肯定有错误的是_同学10(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
6、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从刻度尺中可以得到sAB=_cm、sCD=_cm,由这两个数据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m/s。实验二 力、物体的平衡11.(辽宁省本溪一中、庄河高中2012届高三期末联考卷、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届高三联考物理试卷)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11B
7、 解析:弹簧的伸长与弹力的关系是F=kl=k(l-l0),其中l0表示弹簧的原长,可见,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不成正比,而是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表示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F-l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的原长,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题图,a的原长l1小于b的原长l2,直线a的斜率大于直线b的斜率,所以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本题答案为B。12.(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卷一)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
8、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 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13(江苏省上岗高级中学2012届12月份调研考试)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带有绳套的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
9、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以下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以下观点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绳套方向应成90角,以便算出合力大小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13(1)D (2)BD解析:(1)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注意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选项D正
10、确。(2)两细绳不必等长,但都长一些较好,这样可以使拉力方向确定更准确,选项A错误,D正确;实验本身要求分力和合力作用效果相同,即要求合力与两个分力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以保证合力与分力都在同一平面内,选项B正确;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任何夹角,所以两绳套方向间的夹角不能只取90角,选项C错误。本题答案为BD。14(上海市六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栓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
11、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N和_N。(只须读到0.1N)(2)在答题纸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14.(1)2.5N;4.0N (2)如下图所示解析:(1)两弹簧秤的最小分度均为0.1N,两拉力大小分别为2.5N和4.0N。 (2)方格纸上的每一方格的边长代表1N,根据这个标度作出这两个分力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它们的合力,如答案图所示。15(上海市六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试卷)小汽车正在走进我们的家庭,一辆汽车性能的优劣,其油耗标准非常重要,而影响汽车油耗标准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在行进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人
12、们发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也称风阻)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1)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 (2)汽车行驶速度v。某研究人员在汽车风洞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下表所列数据:(1)由上述数据可得汽车风阻f 与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及汽车行驶速度v的关系式为f= (要求用k表示比例系数);(2)由上述数据得出k的大小和单位是 ;(3)据推理或猜测,k的大小主要与 、 等因素有关。16.(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如下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
13、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轻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1)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2)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3)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4)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N)1.0010.5801.002F2(N)-0.868-0.2910.8653060150根据表格数据判断: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填“F1”或“F2”)的示数,钩码质量为_kg(保留1位有效数字)。实验三 牛顿运动定律17.(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下
14、学期高考模拟理综)如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2届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
15、验中,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的作用力,测得了下表所示的5组数据,并已在坐标平面上画出部分数据点,如图所示:组别12345F/N01.12.23.34.4a/ms-200.511.52(1)在图中画出第4组数据对应的数据点,然后作出a-F的关系图线;(2)由所作图线可以得到结论: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a与作用力F成_比; (3)当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来进行实验18(1)见下图所示 (2)正 (3)小车受到的作用力19.(山东省潍坊市三县201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卷)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
16、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1)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2)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3)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合外力F=_.(4)改变_,重复上述测量(5)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20(浙江省浙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
17、012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2.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m/s;(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
18、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选填“v-m”或“v2-m”)图象。(4)该同学在(3)中作出的线性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开始实验前他应采取的做法是(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1(广西区百所高中2012届高三(第三届)联考理综卷)如图所示,甲图是某学生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由于实验中连接重物和木块的细线过长,所以当重物着地后,木
19、块还会在水平木板上继续滑行。图乙所示的纸带是重物着地后的一段打了点的纸带(纸带上连续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标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重物着地后木块的加速度a= m/s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m/s2,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21.1.0;-0.5;0.05解析: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纸带上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s=0.1s;根据图乙可求出,重物着地后木块的加速度a=(sCD-sAB)/T2=(6.71cm+6.22cm-7.21cm-7.72cm)/(0.1s)2=-50cm/s
20、2=-0.5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g,所以=a/g=0.05。22.(安徽省无为县两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1)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用实验桌上的一把游标卡尺测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 cm。(2)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的质量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结果用字母表示,很小时tansin)(3)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
21、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加速度,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的是 22.(1)3.150 (2) (3)C实验四 平抛运动23.(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12月份联考试卷)在平抛运动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C,金属片C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下落,A、B两球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多次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打击力度,重复实验,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这说明: 。(2)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B两个小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改变释
22、放点的高度和上面滑道对地的高度,重复实验,A、B两球仍会在水平面上相遇,这说明: .23.(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 2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左图实验说明,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相同,或者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右图实验说明,两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性质相同,或者说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4.(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实验,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M的末端是水平的,N的末端与
23、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AC距离保持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25.(贵州省遵义四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小球经过c点时的
24、速度vC=_(均用、g表示)25.; 26.(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三县联考)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方向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均为x=10.00 cm,A、B间距离y1=4.78 cm
25、,B、C间距离y2=14.58 cm.(g取9.80 m/s2)(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求得小球初速度为v0=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 m/s.27(浙江省五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小李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出去,石子所做的运动是斜抛运动,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找来小王一起做了如下探究:他们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和喷水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
26、在容器的C点。小李和小王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小王回忆起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想起了几个应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将铅球推的更远,应尽可能 。然后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如下图所示,又做了几次实验,得到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530456075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50.286.6100.086.650.2小李和小王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小李和小王总结了一下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确了斜抛物体在水平方向飞行距离与初速度和抛射角的关系,他们感到这次探究成功得益于在探究过程中两次较好的运用了 法。实验五 机械能守恒定律28(吉林省长春市201
27、2届高三第一调研测试)关于高中物理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纸带打出的点迹间接测得物体的运动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28.AC 解析: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可以计算出打各点时的平均速度,其值近似等于物体的运动速度,所以选项A正确;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除了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外,
28、其被拉伸的方向也要相同,所以选项B错误;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所以选项C正确;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AC。29.(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理综卷)如图所示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B.用公式时,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应接近2毫米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计算30(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1
29、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
30、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31.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31、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2)关闭小车电源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32(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
32、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1)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最合理,最合理的是 。(填入上述相应的字母)(2)要使该实验误差尽量小,下述注意点正确的是 (填入下述相应的字母)a.使重锤的质量越大越好,但悬挂时不能拉断纸带b.选用电火花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更好,可减小阻力影响c.测长度时保持纸带悬挂状态,刻度尺的读数更准确d.纸带上留下的点越大越好e.纸带长一点更好二两点间距接近2毫米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这和纸带上打出的点的大小或纸带的长短无关,选项de错误。
33、本题答案为ab。33. (山东省潍坊市三县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g=9.8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34(河北省衡水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填序号)A先将固定在重物上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再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B先用手提着纸带,使
34、重物静止在打点计时器下方,再接通电源C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点的纸带,再切断打点计器的电源(2)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m/s。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 J,动能的增加量Ek= J。实验六 动量守恒定律35(甘肃省靖远一中、中恒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卷)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将
35、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用符号表示待测量的量并用文字说明意义)_.(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_35.(1)刻度尺、天平、铅垂线(2)两木块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 (3)m1x1=m2x2解析:设烧断细线后,两木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分别为v1和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两木块做平抛运动后的下落高度相同,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它们的下落时间t相同,将上式的两边同时乘以下落时间t可得,m1
36、x1=m2x2,可见,要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是否守恒,只需验证关系式m1x1=m2x2是否成立即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刻度尺(测量木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1和x2)、天平(测量木块质量m1和m2)、铅垂线(确定桌子两侧边缘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两木块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m1x1=m2x2。 36.(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统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操作步骤如下:A将操作台调为水平;B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m
37、A、mB;C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滑块A、B紧靠在操作台边缘,使A、B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D剪断细线,滑块A、B均做平抛运动,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E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F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1)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2)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用测量量表示)。37.(重庆市重庆一中2012届高三月考理综卷)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实验中,在确定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时通常采用的做法是用圆规画一个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平均位置,其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 (选填系统误差、偶然误差)。(2)图中
38、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用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 (用中测量的量表示)。(4)
39、经测定,m1=45.0g,m2=15.0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分别为OP=44.00cm、ON=60.00cm、OM=23.00cm,则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8(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玉林高中2012届高三11月联考理综卷)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有的实验器材有:斜槽轨道,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圆规实验装置及实验中小球运动轨迹及落点的情况简图如图所示试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前,轨道的调节应注意 ;(2)实验中重复多次让a球从斜槽上释放,应特别注意 ;(3)实验中还缺少的测量器材有: ;(4)实
40、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5)若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一定有关系式_成立。实验七 单摆实验39.(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12月份联考试卷)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 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T2 - l 图象,则可以由此图象得出我们想要测量的物理量。(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
41、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 2- 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 中的_。(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_cm;当地重力加速度g =_m/s2(取3.14,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9.(1)BD(2)a (3)30;9.86解析:(1)本实验需要使用秒表测量单摆振动的周期,还需要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所以,本题答案为BD。40.(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综卷)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3cm左右的土豆代替小球,如图所示
42、。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A.将土豆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D.从摆球摆到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t/30算出周期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g。(1)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或操作方法不当的是_(填序号字母)。(2)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填偏大、相等、偏小)。(3)你想办法测量的准确值应为g=_(结果用摆长和周期的字母表示)。40.(1)BF (2)偏小(3)解析:(1)操作步骤B中的摆长L偏小,应该取O点到土豆重心间的距离为摆长;操作步骤F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也不对,应该先根据每次实验得到的每组L和T的值计算出g值,然后再求出g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