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99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练习: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周室衰微,王命不行迁都频繁,异姓反叛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B.C.D.解析:平王东迁后都城一直在洛邑,并非迁都频繁,故错误,排除所有含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2.(原创)春秋后期,大夫执政是一种潮流,鲁昭公被以季氏为代表的“三桓”赶出鲁国后,一直住在晋国直至死去。史墨分析的原因是:鲁君世从(纵)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君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夫执政是一种历史的倒退B.大夫执政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被废除C.鲁国已经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D.大夫执政在

2、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解析:由材料中“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君矣”等信息,可知大夫执政比较注重争取民心,政治较清明。故D项正确。而宗法分封制被彻底废除是在战国时期以后,故B、C两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D3.“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描述的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相地而衰征”的实行B.“初税亩”的实行C.“尽地力”农业政策的推行D.李悝变法的推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齐国的赋税改革,B项是鲁国的赋税改革,而C、D两项是魏国的改革,故选A项。答案:A4.魏文侯任用李悝、

3、吴起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进行的改革,其最主要的影响是()A.壮大了军事实力B.增强了国力C.社会性质逐渐得以改变D.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变法运动解析: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使魏国的国力增强,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同时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家。答案:C5.通过变法,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制,最能体现封建性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的是()A.礼乐征伐自士大夫出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D.天下为郡县,四海为一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项不是变法的结果,D项是秦的统一;B、C两项相比较,

4、符合题意的应是C项“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因为生产关系变革是社会性质变化的核心内容。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改革?(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李悝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使民毋伤而农益劝”?其目的是什么?(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

5、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参考答案:(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2)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3)“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目的: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4)作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逐步确立。7.战国时期,魏文侯变法开启了大变法运动的序幕。请完成:(1)简述李悝在魏国采取的变法措施。(2)战国大变法运动比春秋改革更加彻底,主要体现在哪一措施上?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提出“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制定法经。(2)改变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3)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