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97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年高二语文学案:4.19《元曲三首》(粤教版必修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元曲三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懂得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 2.能力目标:体会各篇的艺术特色。3.情感目标:理解本篇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可以诵读为突破口,结合社会背景与作家生平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结合元曲一般常识体会各篇的艺术特色。教材习题研讨方法点拨一、从思想内容上看,散曲比传统诗词大大开拓了表现范围。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如睢景臣的著名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把汉高祖写成一个泼皮无赖,则表明作家的视野深入于市民的心理层面,以市民的目光观察神圣的事物。 思想性的历史进步意义集中体现在描写爱情题材上。在众多

2、的咏及妇女的作品中,作家不仅反映了她们的痛苦和对真正爱情的憧憬,并对她们在情场中种种情感的弱点表示同情。如关汉卿的小令【南吕】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浅语深衷。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对于人性开放的宽厚态度,是以市井社会的生活形态与生活观念作为其基础的。弥漫于散曲中的还有一种由于世变沧桑而带来的空幻感和凄凉感。所谓“王图霸业成何用” 、“盖世功名总是空”,是这一部分“叹世”作品的基调。封建政治与道德力量的虚弱、外族入主带来的黑暗与凌辱使他们感到历史和现实都是“空”的。如马致远的【双调】蟾宫曲叹世:“咸阳百二山河,两

3、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笑看功名,漫说英雄,主张自适,“醉了由他”。从语言形式上看,适应于抒情的需要,散曲的形式和语言较于诗、词都别具特点。一方面,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时,可随意增加衬字,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语言(特别是衬字)主要是口语、俗语,这些特征,使散曲成为更自由、轻灵的形式,更适宜于表达即兴的、活泼的情感。比如睢景臣高祖还乡中用“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等语言来描写日、月、龙、虎、凤五面旗,通俗中透出幽默与讽刺

4、。又如:“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充分运用农民口语,能真实地传达出人物的感情,使人感到音容笑貌如在眼前。二、构思新奇,引人入胜。全文八支曲子分为三层意思:先写社长告示,乡民被迫迎驾的忙乱情景;接着又对刘邦极其奢华的仪仗队进行嘲笑和讽刺;最后嘲讽刘邦骄傲丑态及揭他的老底,数落他的无赖行径,及表示对他的蔑视。全篇浑然一体,错落有致, 有一气呵成之感。这篇套曲写汉高祖刘邦还乡的情景,

5、取材虽然有某些历史依据,但是情节大都是虚构的。作者设想一个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从他的眼里来看刘邦还乡的盛大场面,从他的口里说出刘邦发迹前的所作所为。这样,通过新奇的构思和幽默的语言,巧妙地撕破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神圣面具,艺术上富于独创性,思想上也具有进步意义。嬉笑怒骂,诙谐幽默。比如用“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等一系列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描写日、月、龙、虎、凤五面旗,这就富有讽刺的意味。元曲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口语、俚语,读起来明白、流畅、生动,与唐诗宋词用语力求典雅完全不同。由于口语运用得好,使人物性格特别鲜明清晰。“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

6、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充分运用农民口语,通过一个质朴、天真、无所畏惧的农民的所见、所感、所言、所行来揭示“高祖还乡”的盛举。吓人壮胆的仪仗,在质朴的农民的眼里、心里不可理解,用生活经验稍加形容,就剥光了皇帝庄严神圣的外衣。三、如改写为叙事文,应注意叙述顺序及伏笔、照应;如改写为小品、相声,应注意语言的幽默及悬念的制造。一、理解元曲“俗”的特点,需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把握,做到全面、深入。

7、二、构思新奇、嬉笑怒骂主要在于视角的选择,从一个熟悉刘邦底细的乡民眼里来看刘邦还乡的盛大场面。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言的特点,大量使用口语、俚语,读起来明白流畅、幽默生动。三、树立文体意识,避免“流水账”。背景知识互动一、写作背景【双调】蟾宫曲 叹世诗人“叹世”,是在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但通篇没有一个字触及时世,这就是马致远宣泄牢骚技巧的高明处。对史事的评析,层层推进,一气直下,直逼出了“醉了由他”的最后结论。作者笑看功名,漫说英雄,主张自适,特别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句成语的引用,既吻合曲中议论的楚汉相争的史事,又起到了“诗眼”的作用,是相当高明的。【南吕】四块玉 别情写女子对情人的相

8、思之情,浅语深衷。弥漫于散曲中的还有一种由于世变沧桑而带来的空幻感和凄凉感。封建政治与道德力量的虚弱、外族入主带来的黑暗与凌辱使元代作家感到历史和现实都是“空”的。当然,这种“空”往往具有相对的意义。在元散曲中,一种典型和频繁出现的表述是对屈原式的人生道路的否定和对陶潜式的生活方式的追慕。【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把汉高祖写成一个泼皮无赖,则表明作家的视野深入于市民的心理层面,以市民的目光观察神圣的事物。作品所体现的对于人性开放的宽厚态度,是以市井社会的生活形态与生活观念作为其基础的。二、作家作品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自号东篱先生,大都(今北京)人。他是元贞

9、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在前期的散曲作家中,他被誉为“元人第一”。今存散套23首,小令115首,近人辑为东篱乐府。纵观他的散曲,大多是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哀。作品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关汉卿(约12341300),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或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悼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

10、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睢景臣,中国元代散曲家 。 一作睢舜臣 ,字景贤,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曾撰有屈原投江牡丹记 千里投人三部杂剧。散曲作品仅存套曲三首。他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散套,是元代散曲作品中的优秀名篇。录鬼簿称:“维扬诸公 ,俱作 高祖还乡 套数 ,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可见此曲当时已负盛名。三、重点字词字音南柯(k) 蒯通(kui)凭阑(ln) 糨来(jin)银铮(zhn) 銮(lun)舆(y)抬头觑(q) 耽酒(dn)田契(q) 豆几斛(h)揪住(ji)字形

11、蒯通 凭阑銮舆 糨来抬头觑 田契豆几斛 胡突 词义南柯一梦: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做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见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后来用“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因萧何推荐,做了大将军,建立功勋,后被萧何诱骗,死在吕后手里,所以这样说,引申为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情反复的讽刺。今谓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有,所有。推故,借故推托。知识积累 解题 双调,是元曲中的宫调名;蟾宫曲,是曲牌名。这支曲子名为叹世,自然意在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通过罗列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

12、借助读者对历史的联想来体味作者的意图,通过“咏史”达到“叹世”的目的。南吕,宫调名;四块玉,曲牌名。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般涉调,宫调名;哨遍,曲牌名,本曲是以“哨遍”这一曲牌起头的套曲。睢景臣虚构了一个汉高祖“车驾荣归”的场面,进行挖苦讽刺,表现了蔑视的态度。知识积累 识记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自号东篱先生,大都(今北京)人。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约12341300),著名元曲作家。号已斋叟(或作一斋、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元曲作家。知识积累 巩固 注意一些难读字的字音。如“蒯”“阑

13、”“銮”“舆” 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音。如“耽”“契”“揪”“斛”要注意元代白话与现代汉语的差别,了解那些白话的含义。掌握积累一些成语的来源和意义,以便于正确使用成语。积累运用一、学海拾贝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诗句来谈,主要从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等方面入手。(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诗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

14、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

15、,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4.爱惜人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他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二、新题导练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这首元曲情景交融,请你分析:(1)作者写了哪些秋景?参考答案: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见解析(2

16、)(2)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解析:(1)只要在曲中找到几个写景的词语即可。(2)在古人的眼里,秋天的景物一般都是凄凉肃杀的,用秋景最容易寄托自己的情感。因此,借景抒情,诗人很容易把秋景和自己的复杂情感结合起来。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越调】凭栏人金陵道中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前人在评论这支曲子时曾说,作者是一个绘画高手,寥寥数笔,就活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曲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解析:鉴赏本曲,需要在把握“瘦马、倦

17、鸟、柳花”对于人物的烘托作用,仔细咀嚼其中的滋味。参考答案:同意。全曲共28字,首句以“瘦马驮诗”衬托人物形象,第二句以“倦鸟”写人物的疲惫形态,第三、四句用柳花与人物白色的鬓发相比照,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曲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骑着疲惫无力的瘦马,风尘仆仆行进在荒郊野道上的倦客游子的形象。总结一、课文总结蟾宫曲叹世借秦汉兴亡的历史事件,表现作者对功名事业的厌弃。四块玉别情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到结构都有值得称道之处。末尾三句可有多种理解,给人想象的空间较大。高祖还乡则重在体会讽刺艺术,体会使用口语、俚语等表现人物感情的手法。通过一个乡民的观察和回忆,以夸张的手法,对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作了辛辣的讽刺和嘲笑。二、学习心得收获:问题:-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