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国
2、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有两条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第一,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外之境”。诗歌不是叙述事情怎样发生的,而是向人们描述事情怎样更好地发生,优秀的诗人要想出常人想不到的好。简言之,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不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而是要从现实局限出发,展开诗的理想之维,引领现实向更理想的状态发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原稿中说:“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相互限制,故不能有完全之美。然其写之于文学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
3、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遗其关系、限制之处”就是一种突破现实局限、创造境界的方法。“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必从自然之法则”,都是言说“创造境界”的材料和原则。从境内材料和法则出发,虚构出境外的“理想”,这不仅给出了诗歌的目标,还给出了实现目标的方法。通过诗人的想象和创造,从“境内”走向“境外”,需要突破现实的局限。这一创造过程需要诗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造“境外之境”,才能激发诗人超越有限生命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第二,人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
4、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
5、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诗歌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方式之一,我们不仅通过诗歌认识自我的性情,创造更美的人性;而且,在诗歌的创作、传播、接受实践中,人与他人、社会、世界相互建构,推动历史发展。“境界”以“精神生产”的力量,通过“物质生产”,间接影响“世界”;“世界”又为“境界”提供鲜活的实践沃土。如此前赴后继,推动人们攀登在“世界一境界”的金字塔上。“精神生产”改变不了现实,只有通过改变现实社会关系,才能解决现实问题。诗人在人生实践中,体味酸甜苦辣,体会人间冷暖,使“精神生产”和“物
6、质生产”相互作用,将境界创造进行到底。(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价值转型期诗歌的诸多价值都在变化,这是诗人需创造高格的内在动因。B. 诗歌不仅要表现现实,更要从现实局限出发,引领现实向更理想的状态发展。C. 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没有关注千千万万人的事。D. 人类可以通过诗歌认识自我的性情,创造更美的人性,乃至推动历史发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指出了在文化创新的时代诗人创造高格的两条路径。B. “境界说”是名家权威学说,因此文中虽只
7、引用该学说来论证观点,却并不显单薄。C. 文章在论证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时,先树靶子,批评了一些错误的创作倾向。D. 文章末段主要围绕“境界”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重申文章的中心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论是“遗其关系”,还是“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必从自然之法则”,这些创造境界的法则都是就境内而言的。B. 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是诗人突破现实的局限,创造“境外之境”的一个典范。C. 诗人只要站在时代前沿,创作的诗歌契合“合乎自然,邻于理想”两个维度,就能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D. “精神生产”改变不了现实
8、,只有通过改变现实社会关系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可见诗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无中生有,“内在动因”一说错误。原文为“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B项,曲解文意,“不仅要表现现实”错误,原文为“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不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C项,曲解文意,“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说法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21世纪以
9、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口,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判断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把握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论点以及论证的方法。B项,“虽只引用该学说来论证观点”错误。结合文本第四段内容分析,引用论证,除王国维的“境界说”外,还有王阳明的论述。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
10、概括分析,判断正误。C项,“只要就”错误,表述绝对化。结合“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分析,根据原文应为“只有才”。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悠悠敦煌情专访“敦煌的女儿”常沙娜常沙娜,浙江杭州人。自幼随父亲敦煌学奠基人之一、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曹可凡:你好!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常沙娜:因为我出生在法国里昂,里
11、昂有条河,法语La Saone,中文就是沙娜。后来好多人很奇怪,说常书鸿挺逗的,给女儿起了一个沙漠的沙,我就成了一个沙漠里婀娜多姿的女子了。曹可凡:所有我觉得可能人一生冥冥当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常沙娜:因为他在巴黎塞纳河边的书摊子发现了一本书,就是伯希和在莫高窟考古调查后,用掠走的东西出了一本敦煌石窟艺术。他看得很惊讶,说他整天崇敬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艺术,却不懂我们中国的艺术,数典忘祖。他说他是中国人,一定、一定要去敦煌去看看现状。曹可凡: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常沙娜:那是43年。
12、我们坐了一个月的汽车,从重庆一直到甘肃,从秋天一直住到冬天。到了敦煌第一顿饭吃的是一碗面,一碗醋,一碗盐。爸爸说今天也来不及了,明天给你吃涮羊肉吧。他一直这样乐观。曹可凡:那时候做研究,做保护都要做什么?常沙娜:第一要除沙。要在莫高窟上面要盖一层短墙就是把那沙给拦住,因为那个地方流沙很快就能把洞埋起来。后来我父亲归纳了三个临摹办法,一个是客观临摹,第二种是复原临摹,第三种是整理临摹。他要求研究所都要采用整理临摹,不能随便复原临摹,如非必要也不要客观临摹。曹可凡: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很轰动。常沙娜:当时很轰动,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
13、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曹可凡:为什么你在美国呆了两年就回来了?常沙娜:当时在美国留学生大家都在讲中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而且把家信念一念。国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留美同学大家见面就说什么时候回国,就成了一个回国的高潮。我为了回国买票,就半工半读,到陶瓷厂拉坯上釉。曹可凡: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常沙娜:是的。当时我父亲高兴的很,在敦煌待了那么多年,临摹了上百件的东西都没有展示过。我父亲告诉我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都很重视这个展览,他们看的激动。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
14、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我们就搞了一些新的设计,适合现代生活。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曹可凡:您也参加过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是吧?常沙娜:我参加了。我有一些童子功,就是在敦煌形成的。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这个现在还在。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这个给
15、我的启示太大了,这决定了我后来这一辈子我从事设计的宗旨。曹可凡:您其实是没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是,我一辈子是没有学历的学业。但是我是实在在的,是尽力的,是为了我要做的事情而实实在在的,要学我父亲的“杭铁头”(注)的精神,要把事情做好,做完。(摘编自可凡倾听), 2017年10月21日)(注)“杭铁头”,杭州人。4. 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篇访谈以“常沙娜”名字由来切入,这样提问拉近了双方距离,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B. 本篇访谈主体部分有时直接提问,明确集中;有时陈述事实,给受访者制造表达空间。C. 本篇访谈围绕“敦煌情”展开,所有问题都
16、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体现卓越的访谈技巧。D. 本篇访谈语言体现了对受访者常沙娜的尊重,平实、口语化,自然亲切,符合访谈基本要求。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常书鸿先生当年回国扎根敦煌,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后来常沙娜从美国回国也基于这样的爱国情怀。B. 犹太人叶丽华对常沙娜非常欣赏,并热情的邀她出国深造,因为她欣赏常沙娜绘画造诣,也热爱充满魅力的敦煌艺术。C. 常沙娜在梁思成林徽因的指导下对景泰蓝进行抢救,不仅抢救了工艺,还设计了适合现代生活的用品,有一些设计品成了国家礼品。D. 常沙娜的设计美观,但实用性差,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常沙娜修
17、改后的设计,最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之一。6. 题目“悠悠敦煌情”在常沙娜人生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C 5. A 6. (1)常沙娜在敦煌临摹大量作品,受到了艺术熏陶。(2)展出在敦煌的画作,为她带来了留学的机会。(3)因敦煌艺术展,促成常沙娜从事工艺美术。(4)在设计工作中,敦煌艺术给她提供很多灵感。【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关于本篇访谈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所有问题都环环
18、相扣”中“所有问题”错误,从访谈者中访的一方曹可凡来看,他并非都是在提问题,他有时是直接提问,明确集中,如“我特别想知道您的名字,当时父亲给您取的时候有些什么特别的寓意吗”“您印象当中您父亲是因为什么缘故对敦煌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誓要做敦煌的守护人的呢”“常书鸿先生第一次踏上敦煌那块宝地是哪一年”;有时陈述事实,如“据说1945年的父女画展很轰动”“听说您回国之后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您其实是设有学历的,后来做了中央工艺美院院长”,这就给给受访者常沙娜制造了表达的空间。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
19、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也热爱充满魅力的敦煌艺术”错误,文中说的是“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文中只能看出对常沙娜的欣赏,看不出“热爱充满魅力的敦煌艺术”。C项,“不仅抢救了工艺”错误,文中说的是“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现在最需要抢救的是景蓝”,文中说的是“要抢救工艺美术”,而选项变成“抢救了”。D项,“常沙娜的设计美观,但实用性差,在工程师的
20、指导下,常沙娜修改后的设计,最终成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之一”错误,文中说的是“我画了上百个方案,最后选定了我的一个方案,就是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和外立面我搞的那个方案图案是莲花瓣,它组合以后很好看。但是工程师跟我讲设计很好看,但是设计要跟功能相结合。我没有想到要把照明、通风口跟图案结合”。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目悠悠敦煌情在常沙娜人生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首先要理解“悠悠敦煌情”的内涵,然后到材料中圈出常沙娜与“敦煌”相关的内容。如文章开始部分常沙娜与父亲在敦煌临摹,然后1945年办
21、了父女画展,并因此带来了留学的机会,“因为没想到常书鸿带的女儿也画了那么多画。我去美国的机会就这么来的。有一位犹太人叶丽华对我爸爸说你女儿画得真棒,但是你不能让她永久呆在沙漠戈壁滩上。她说可以带我到美国去看看”;后来“因为陪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看中国第一次敦煌艺术展览,改变了您的自己的人生道路”,之后“梁先生和林先生就让我到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当助教。林先生讲我们要抢救工艺美术”“52年搞了一批亚太和平会议的国家礼品,景泰蓝盘子上设计和平鸽,她说我们不要毕加索的鸽子,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鸽子,我就把敦煌壁画里的鸽子组合在一起了”,可见在设计的工作中,敦煌的艺术给了常沙娜很多的灵感。考生围
22、绕这些内容概括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朱先生退兵陈忠实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
23、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
24、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
25、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鸣鸣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
26、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
27、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宜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丰富了人物性格。B. 朱先生是作者心目中理
28、想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将他放在典型环境中,主要采用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描写来凸显其性格。C. 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D. 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语言多为书面语,文雅而古朴;张总督语言多为口语,直白且随意。8. 文中的朱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况分析。9. 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答案】7. B 8. 爱读诗书。朱先生有坚持晨诵的习惯,无论是总督差人求见,还是去往劝退方升的路上,都不忘诵读。不畏权贵。面对总督不阿谀
29、奉承,与总督对话中言语不卑不亢。忧国忧民。朱先生答应前往劝说方升,是为民请命,使百姓免遭涂炭。勇敢从容。朱先生不带一兵一卒前往敌营,勇气可嘉,他肩负拯救古城的使命,表现得淡定从容。 9. 张总督表里不一,他吟诵古诗,表面上是为朱先生送行,表达一份不舍和祝福,实则是迫于无奈、应景之诵。朱先生是触景生情,由咸阳桥联想到战火将造成生灵涂炭,吟诗抒发忧愤之情。【解析】【7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
30、、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本题B项,“主要采用心理描写来凸显其性格”表述不当,文中的心理描写很少,不是主要的描写方法。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文中的朱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概况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从朱先生坚持晨诵的习惯,可以看出他热爱诗书;从朱先生对总督不卑不亢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正直清高、不畏权贵;从朱先生答应劝说方升,为民请命,可以看出他忧国忧民;从朱
31、先生单身前往敌营,可以看出他勇敢镇定。9题详解】此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心理,要紧扣故事情节。本题要求是“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张总督吟诵古诗,是迫于朱先生的要求“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而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表面是为朱先生送行,实际是迫于无奈的行为。朱先生吟诵古诗却是触景生情,“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朱先生由咸阳桥联想到眼前可能发生的战事,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
32、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
33、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范百禄字子功,范镇兄锴之子也,成都华阳人。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中,邓绾举为御史,辞不就。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与徐禧治李士宁狱,奏士宁荧惑童妇,致不轨生心,罪死不赦。禧右士宁,以为无罪。执政主禧,贬百禄监宿州酒。哲宗立,迁中书舍人。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民今日执事,受谢于人,明日罢役,则以财赂人。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改吏部侍郎。
34、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禄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不听。都水王孝先议回河故道,大防意向之,命百禄行视。百禄以东流高仰,而河势顺下,不可回,即驰奏所以然之状,且取神宗诏令勿塞故道者并上之。大防犹谓:“大河东流,中国之险限。今塘泺既坏,界河淤浅,河且北注矣。”百禄言:“塘泺有限寇之名,无御寇之实。借使河徙而北,敌始有下流之忧,乃吾之利也。先帝明诏具在,奈何妄动摇之。”乃止。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
35、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许。经数月,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侍郎。禄曰:“此三代之礼,奈何复欲合祭乎?成命之颂,祀天祭地,均歌此诗,亦如春夏祈谷而歌噫嘻,亦岂为一祭哉?”争久不决,质于帝前。薨,年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选自宋史范百禄传列传第九十六)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B. 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C. 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
36、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D. 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图阁学士,宋代官名,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宠。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是“加官”“贴职”,一种虚衔,荣誉称号。B. 流配,指流放罪人于远地。流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把罪人流放到远方;配也是流刑。C. 赭衣,古代囚犯所穿的赤褐色的衣服。赭,赤褐色。文中的赭衣即指赤褐色的衣服。D. 先帝,本朝在位皇帝的亡父。先,已故的。先妣指已故的母亲;先君子指已故的父亲。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37、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百禄有见识,敢于直言。他在任江东路提点刑狱官时,熊本手下一个副将想要杀降报功,范百禄对熊本说明利害,熊本下令制止了此人的行为。B. 范百禄执法严,注重实际。他在和徐禧一起审理李士宁案时,认为李士宁罪当死,不能赦免;而在对司马光想用重法一事上,他却不主张这样做。C. 范百禄不盲从,坚持己见。有人想要裁减官吏,吕大防要去掉一半,范百禄认为这样做不行,应采用逐渐减少、缺官不再填补的办法来达到目的。D. 范百禄重实际,为帝谏言。他巡行考察黄河,认为不能按照王孝先和吕大防的意见使黄河回归故道;兼任侍读时,建议皇上驱逐朝廷中的奸邪之徒。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38、汉语。(1)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2)借使河徙而北,敌始有下流之忧,乃吾之利也。【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司马光醒悟(明白)说:“如果没有你所说,我真是不了解(知晓)。”这项工作于是就停下来。(2)假如黄河向北改道,敌人就会有处于下游被水冲袭的忧虑,这对我们是有利的。【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百禄凭借龙图阁学士的身份任开
39、封府知府,勤恳为民办事,监狱里无关押之囚,属下欲把牢里空无一人之事告诉百禄,百禄说,千里方圆的京畿却无一人入狱,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句中“僚吏”指下属官吏,是一个词,不可分开。可排除AB两项。“至尊”指皇上,“仁”指仁德,“此至尊之仁”语意完整独立,不可分开。可排除D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大致说来它包括天文地理、目录辞书、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传典籍、古代纪时、音乐娱乐、学校设置等。同时,要积极利用文言文文本进行正误判断。D项,“本
40、朝在位皇帝的亡父”解说错误,“先帝”指现任皇帝之前的已故的皇帝,当然是与现任皇帝一朝的。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D项,“建议皇上驱逐朝廷中的奸邪之徒”理解错误,范百禄只是上书让皇帝分辨谁邪谁正,没建议皇上驱逐奸邪之徒。故选D。【13题详
41、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须注意以下关键点的翻译:(1)悟,醒悟;微,没有;已,停止。(2)河,黄河;徙,改道;北,向北。【点睛】参考译文:范百禄字子功,是范镇兄长范锴的儿子,成都华阳人。进士及第后,又被举荐为才识兼茂科。
42、熙宁年间,邓绾举荐他担任御史,他推辞不就任。后来担任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一职,又在直集贤院兼职。熊本处理泸州蛮人造反一事,有一位蛮人首领招架不住,请求投降,裨将贾昌言想杀了对方作为功劳,范百禄吩咐他别这样做,对方不听,范百禄就过去对熊本说:“杀降将不祥,使千人存活才能福及子孙。何必纵容骄兵悍将横行境内呢?”熊本惊惧,立刻下令阻止手下。与徐禧处理李士宁的案件,上奏朝廷说李士宁使童妇迷惑,以致生出不轨之心,罪该万死不可赦免。徐禧偏袒李士宁,认为他无罪。执政者支持徐禧,贬范百禄为监宿州酒。哲宗即位后,范百禄升任中书舍人。司马光恢复差役法,担心官吏受贿,想加上流配的刑罚。范百禄坚决劝他说:“百姓今天
43、做了官,被受人贿赂,第二天罢官,就用财贿赂别人。如果用重典处罚,黥面赭衣之人必将堵满道路。”司马光醒悟(明白)说:“如果没有你所说,我真是不了解(知晓)。”这项工作于是就停下来。 改吏部侍郎。有议者想淘汰胥吏,吕大防主张淘汰一半,百禄说:“不可。如果淘汰一半那么失职的人会很多,不如慢慢清理他们,到现在缺少的职位不要补人,没几年,就能少一半人了。”吕大防不听。都水王孝先讨论回河故道的事情,吕大防心里向着他,命令范百禄去视察。范百禄认为东流之水高仰,但河势却顺流而下,没法回河,就回去上报事情的情形,并且拿出神宗皇帝下令的不要堵塞故道的诏书一并上呈。吕大防仍然说:“大河东流,是中原最危险之事,现在塘
44、泺已经坏了,界河淤泥充积,黄河将要往北改道了。”范百禄说:“塘泺有阻挡敌寇之名,却无抵御敌寇之实。假如黄河向北改道,敌人就会有处于下游被水冲袭的忧虑,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先帝公开颁布的诏书都在,为何胡乱动摇它。”于是事情停下。不久兼任侍读,进封翰林学士。向皇帝进言分别邪正的方法,引导皇上知道做哪些事的人是公正之人,做哪些事的人是奸邪之人,林林总总,共二十多条。希望汇总这些事情来察看情形,则谁邪谁正就清楚了。百禄凭借龙图阁学士的身份任开封府知府,勤恳为民办事,监狱里无关押之囚,属下欲把牢里空无一人之事告诉百禄,百禄说,千里方圆的京畿却无一人入狱,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许。数月后,又担任
45、翰林学士,被封为中书侍郎。百禄说:“这是三代以来的礼数,为何又想合祭呢?成命之颂,祭祀天地,都歌唱此诗,也就如同春夏祈谷而歌唱噫嘻,也难道是为了一次祭祀吗?”争议了很久没有决断,直到被皇帝询问。去世了,享年六十五,朝廷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不分:嫌恶的意思;“分”也作忿;生憎:最憎恶。14. 下列
46、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 首句不仅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长,更表明两人源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B. 前四句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C. “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伤情的缘故。D. 尾联中的“剑南春色”,是诗人眼前的风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15. 诗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歌首联和颔联加以分析。【答案】14. D 15.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离别之情。首联,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以及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
47、的情怀;颔联写出了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夸张”错误。这句诗并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恼怒春色“无赖”,是因为它“触忤”了“愁人”。把春色人格化,运用了拟人修辞。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
48、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诗从“童稚情亲”依次写来,写到四十年来,“中间消息两茫然”,不接着写相逢和送别,而突然插入“更为后会知何地”,把诗人感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沉郁苍凉,百端交集。有童年伙伴之间重逢的喜悦;也有动乱里朋友间失联的茫然之感和感伤;还有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
49、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表现男女双方小时候交好的诗句是:“_ ,_。”(
50、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_, _。”(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忳郁邑侘傺兮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宴”“晏”“傺”“蝣”“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
51、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越庞大复杂的分子,其基本单元之间的连接越简单。如果能为所有的有机分子都_上“标准接口”,那人类创造物质的本领就会大大增强。( )。 首先,它们都得能方便地连接上绝大多数分子,其次它们本身个头必须小巧。不过最重要的是,这对“魔术扣”一定要能相互认得非常准;只跟对方牵手,而且牵手之后不会轻易松开,才能保证按照人们的_将需要的分子连接起来。其实,早在千多年前,化学家就发现了一对分子“魔术扣”叠氮与端炔,它们如同一对恋人,哪怕_,只要对方存在, 在硫化亚铜
52、的催化下,就一定会找到对方,并十指相扣。然而,令化学家生_的是,端炔并不那么容易“安装”上有机分子,而且缺乏多样性,叠氮分子“安装”起来则更加困难。一年前,我国科学家突破了分子“魔术扣”难以安装的瓶颈。目前,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打开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并且已获得积极的一系列实验结果。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安装 企图 天涯海角 颓丧B. 安装 意图 天涯海角 沮丧C. 安置 意图 咫尺天涯 颓丧D. 安置 企图 咫尺天涯 沮丧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
53、,虽然,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B. 那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不过,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C. 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因为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D. 这一思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然而,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极大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检验,并且已获得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B. 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打开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查验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已获得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C. 他们正
54、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检验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并且已获得了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D. 他们正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且已获得积极的一系列实验结果。【答案】17. B 18. D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安装:按照一定的程序、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也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规格把机械或器材等固定在一定的地方。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也有就寝安
55、放等意思。此处指为有机分子进行操作,故选“安装”。意图: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企图:图谋,打算,意图,多含贬义。根据词义的情感色彩,此处应该用中性词“意图”。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根据句子意思强调的是距离远,故用“天涯海角”。沮丧:灰心,失望,伤心,灰心丧气。颓丧:消极、颓唐。“颓丧”的程度更重,且具有贬义,故此处用“沮丧”更恰当。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
5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括号处上文是对“点击化学”思想的介绍,属于近指,故首先排除B选项;再根据剩余三项填写的后面内容与括号处之后句子的关系为转折,A选项为让步关系,C选项为因果关系,D选项为转折关系,故排除A选项和C选项。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
57、“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B项,“打开合作”搭配不当。C项,“希望在癌症等疾病药物研发上检验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 ,此句将“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对该方法的实用性进行查验”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可改为“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D项,成分残缺,应在“研发”后补上和介词“在”搭配的“上”或“方面”;语序不当,应是“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故选A。【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
58、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
59、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_。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_,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_。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答案】 (1). 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2). 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 (3). 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60、第一处,后面说“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欣赏诗歌要知人论世,由此可以确定还要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第二处,前面说“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联系前后的语境,谈论的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问题,后面“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说明诗人的情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填写“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第三处,与前面说第二处说的是同一个问题,是总结,时间、地点变了,感情也会变化,因此填写“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本题
61、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
62、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对于本题的材料,应该抓前后语境,这样即可解决问题。21.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80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优,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调查显
63、示,3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多一些,26.1%的受访者表示父母对自己报喜不报优的情况多一些,31.0%的受访者表示差不多。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答案】绝大多数受访者坦言自己与父母之间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这个现象究竟是孩子对父母还是父母对孩子更多,不同家庭表现有差异;但其原因大多是为对方考虑(或怕对方担心)。【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
64、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弄清区间明方向。题目所提供的语段材料可能只有部分内容与题干有关,这就需要谨慎界定答题区间,剔除无关内容。切分层次抓主体。以句号、问号、感叹号为单位,看这段文字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语是什么,主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谁的分量更重一些。保留要点组信息。句子要点应齐全,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组合信息时注意字数要达“标”、语言要规范、要点的组合一定要符合语法规范、有内在逻辑联系,并且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65、结合“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优,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分析,主要讲绝大多数受访者坦言自己与父母之间经常或偶尔报喜不报忧(是现象普遍);结合“3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多一些,26.1%的受访者表示父母对自己报喜不报优的情况多一些,31.0%的受访者表示差不多”分析,主要讲孩子与父母之间双向都存在这种情况,不同家庭表现有差异;结合“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分析,主要讲
66、原因分析,大多是为对方考虑。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京广高铁从有帝王之气的古都北京到“九省通衢”、江河纵横、湖港交织的武汉,到“楚汉名城”的长沙,再到“花城”广州,一路飞驰,一路风光旖旎。可还有一种风景不为人所注意:24小时轮流给动车把脉的“机车医生”,为保持轨道良好状态而作业的“清道夫”,在高压供电网爬上爬下的“蜘蛛”而且每年三四月份,针对铁路网上的“不速之客”筑果飞鸟,铁路职工们在保证铁路安全的同时,尽量不打扰大自然的生灵。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劳动者为更多的人在最美铁路上去细品“诗与远方”的小惬意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在最美铁路上蓦然回望,你会发现,“诗与远方”并
67、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路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有人说,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路上。而我认为,我们既不能忘记远方的风景,学会仰望星空,也不能忘记路上的风景,学会脚踏实地,否则我们要么缺少梦想,要么缺少把梦想付诸实践的力量。温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只有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未来的确,我们需要懂得仰望星空,像梭罗那样,把对俗世名利的追逐化为对星空的幻想,当其他人为了锱铢之利斤斤计较,习惯于用数字衡量人生的价值,梭
68、罗却在广阔的自然中找到了方向,在浩瀚的星空里找到了最纯真的梦想。试想,若我们不懂得仰望星空的真谛,又如何能超越世俗的羁绊寻到那一个最真最美的理想?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后不久,曾有人撰文纪念他 “寂静”、“勤于钻研”的一生,的确,钱钟书先生可谓是脚踏实地的典范,终生专注于学术研究,从不以口舌争名求利,从不为交游虚掷光阴,览古籍,做学问,写专著,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将他对于学问的苛求付诸实践,刻苦、勤奋,造就了这个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试想,若没有脚踏实地的孜孜以求,钱钟书先生又如何能成为玩转中西文化的大师?我们可以羡慕梭罗仰望星空的自由自在,亦可以钦佩钱钟书脚踏实地的刻苦求实,可是,请不要忘记,没有哪一个伟
69、人是仅靠仰望星空或脚踏实地就能获得这样世人敬仰的成就的。若在仰望星空之后,梭罗没有亲自动手在远离都市的地方开辟一片天地,缺乏用一生去固守一个纯净平和的梦想的决心,更无法脚踏实地将梦想变为现实,如何能有瓦尔登湖这样经久不衰的心灵启迪,如何能成就这一段精神世界的不朽传奇?若在脚踏实地之前,钱钟书先生不懂得仰望人类历史浩瀚星空,未曾确立那样高远的志向,又如何能成就管锥编折服世界的旁征博引,如何能写出写在人生边上那些睿智无伦的人生哲思?因此,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我们需要用一颗孩童般的心灵去找寻梦的光芒,更需要用成熟和坚忍完成我们实现梦想的征程。仰望星空,超越
70、现实的束缚找寻梦想。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使梦想照进现实。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向着天际最亮的星座,出发,一步一步,才能摘取梦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审题:首先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材料的中心。材料的中心在于最后一句:“诗与远方并不是全部,更好的风景,在你看不见的路上。”关健词有“风景”、“诗与远方”、“看不见的路上”。如要准确立
71、意,我们必须吃透这三个词的涵义。“风景”为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有抽象和具体的风景,风景内容的丰富性让考生作文有了深浅区分。“诗与远方”在文学中一般为“理想的生活”“瑰丽高大”“充满诱惑力”。“看不见的路上”则为“不为人知”、“默默不语”“不起眼、细小平凡”。从文意上看,人生应脚踏实地,做一个真人。一个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是行文立意之方向(隐性要求)。行文必须紧扣“风景”,阐述为人为事的态度。参考立意:1、人生应追求“诗与远方”,追明向贤(一般立意)。2、人生应脚踏实地,做一个真人(准确立意)。3、一个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综合立意)参考素材:1、最美的风景,不是
72、巅峰上的天光云影,而是路上的“流水飘花”。 “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被誉为“征服冠军的冠军”。他不因先天身体缺陷自暴自弃,而是用“丁”形义肢踏上跑道。艰苦的训练,只为登上奥运赛场。他鼓足勇气竭力在赛场上奔跑。虽然他最终无缘领奖台,但微笑仍在他脸上绽放。2、为什么幸福不只眷顾达到巅峰的人?因为尚在路上的人有目标与追求,正如王绍男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纵然路远天寒,但只要有追求,路上流光溢彩、摇曳多姿的美景照样迷人!3、最美的风景,不是顶峰的手可摘星辰,而是在于路上的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衣着土气的“大衣哥”凭借雄厚的实力唱响中国。此后,他的生活便被鲜花、掌声簇拥。然而
73、,这一切给予他的不是幸福,而是无奈。追梦路上享受的单纯快乐似乎已被所谓荣誉光环渐渐消磨殆尽。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归音乐本身,与路上的美景重逢。4、史蒂文森说过:“怀着希望去旅行,比到达目的地更有趣味。”即便是顶峰之景也无法取代路上的风景所具备的美。追梦的路是坎坷的,但也只有踏上征途,我们才能享受那份充实。路上的风景最美,路上的人最幸福。正因如此,单田芳年逾七旬,仍不“封口”;理查德痴心于汉字,乐此不疲;姬十三剥科学松果,满怀激情 前行的人们,你们是幸福的,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5、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方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又有另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
74、,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我们一直都将在路上。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使人抱志饮恨,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然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圣海伦岛曾经是年轻拿破仑的远方,却也是老迈英雄倒下的孤岛。“你”人生旅途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至少,你还能见到别人未见到的风景。结构示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引出“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的观点。首先以梭罗为例,论证我们需要懂得仰望星空;然后以钱钟书为例,论证脚踏实地的孜孜以求的意义;最后辩证分析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
75、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