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92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年高考(2014-2016)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2016年三年高考历史解析分类汇编(精编版)专题18 史学常识方法理论考点一:史料(或史实)2016年高考01.(2016年浙江卷文综历史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

2、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02.(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0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04.(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

3、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05.(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40)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海昏候刘贺(前92前59年)墓墓葬位置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与文献记载一致墓葬形制和结构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出土器物具有汉代特征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出土器物上的文字“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刘贺”“海昏候臣贺”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候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

4、争议的原因。(8分)06(2016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卷)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A.任务是如实叙述史事 B.目的是收集处理史料C.在于棚信史料重推理 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07(2016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 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08(2016届湖北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高三上期末联考文综历史卷)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A B C D 2015年高考01(2015年江苏卷历史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6、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02(2015年海南卷历史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03(2015年上海卷历史7)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三国志 B、三国演义 C、三国 D、三国英杰传04(2015年上海卷历史23)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

7、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05(2015年上海卷历史39)“丝绸之路”(14分)“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2014年高考01(2014年上海单科1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

8、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02(2014年山东文综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

9、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8分)考点二:史识(或史论)2016年高考01.(201

10、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2015年高考01(2015年北京卷文综12)“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秉笔直书 言必有据 论从史出 以小见大A. B. C. D.02.(2015年安徽卷文综22)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

11、,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03.(2015年浙江卷文综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04.(2015年上海卷历史19)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

12、、“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05.(2015年四川卷文综历史14)(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 国会遇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成立全国三分之二阁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据美国宪法修及其正案(朱曾汶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美国“修宪”的因素;(4分)归纳上表中美国宪法修正案的两个基本方面,并选取相关条款分别给予说明。(8分)材料二 高三学生小颂收到外国朋友罗伯特的邮件,他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3、希望小颂予以介绍。以下是小颂对相关内容的整理(部分):1945年4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中共七大通过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建议成立包括各党派、民主团体和无党派在内的联合性质的民主政府,将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战后中国的设想。1948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五一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14、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参照、,帮助小颂同学完成对、的整理和陈述。(12分)(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政治文明建设历程中的共同经验,并举其他相关史实证明。(6分)2014年高考01(2014年安徽文综22)2011年,德国和发证啊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

15、要02(2014年四川文综14(3)(10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表3事件观点戊戌变法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

16、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分)按照这一原则,任选表3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分)03(2014年全国大纲卷37(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

17、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

18、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考点三:新史观和其它史学常识和文化常识2016年高考01(2016届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卷)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 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 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02.(2016届四川宜宾县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

19、史试卷)关于清末新政的总体研究,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分界线。此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此后则把新政作为转型现象进行专题研究。分界线前后对新政的研究分别主要基于( )A.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B.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C.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D.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03.(2016年上海单科卷历史31)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C求真求实 D编纂体例04(2016届天津市六校高三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一书中说:“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

20、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地变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客观的历史存在 B历史学缺乏科学稳定性C历史学要为现实服务 D对历史解释应与时俱进2015年高考01(2015年山东卷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02.(2015年山东卷文综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

21、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03.(2015年上海卷历史1)“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04.(2015年上海卷历史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 D.荷马史诗05.(2015年山东卷文综40)(16分)史学研究方法影响

22、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界欧洲主要国家第三章 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第四章 法国大革命第五章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第二编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

23、1年版)第一编 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第二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 科学革命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6分)(2)据材料二,指出两本著作对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认识。(4分)(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

24、的。(6分)06(2015年福建卷文综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2014年高考01(2014年安徽文综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

25、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

26、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图14),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02(2014年北京文综37(1)(2)(22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

27、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材料二(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03(2014年山东文综)(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