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89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创新设计》2014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活页规范训练 阶段检测题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检测题二(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笑靥(y)洞穴(xu)购物券(jun) 面面相觑(q)B搭讪(shn) 莅临(l)创可贴(chun) 拾级而上(sh)C聒噪(u) 埋怨(mn)瞭望台(lio) 呱呱坠地()D剽悍(pio) 谄媚(xin)白炽灯(ch) 物阜民丰(f)解析A项,“券”应读qun;B项,“拾”应读sh;D项,“谄”应读chn。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

2、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C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 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D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解析A项,“面目全非”意为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C项,“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D项,“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答案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

3、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B.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C. 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了56架空客A380,运营基地都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通航点也大都是全球主要的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D. 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全园红叶变色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前5天左右进入25%以上,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红叶变色加速。解析A项,“历经”是多次经历的意思,此处与“历史”语义重复,造成赘余。C项,搭配不当,“运营”不能带宾语,修改时可调整语序,改

4、为“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56架空客A380投入了运营”。 “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存在包容关系,概念交叉,不能并列。B项,“进入”是到达某个时期、某个状态或某个范围,“进入25%以上”搭配不当。应该改为“达到”。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内心里拥有善,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A B

5、C D解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应接在后,与“循环”相应,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答案B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的一则通讯,完成58题。(20分)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

6、高高的两摞书间昂起头来。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各工种。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

7、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但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的产品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

8、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

9、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到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讲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没

10、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5在这篇人物通讯中,刘先林作为科学家有哪些可贵品质?(4分)答:_答案(1)善于学习,勤于动手;(2)做事风格快速简捷;(3)从实际需要搞科研;(4)思考创造无止境;(5)用心专一。6文章第段写“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考虑。一般而言,一句话在文本中间,结构上有承上启下或总括下文的作用;另外内容方面的作用或指该句话彰显人物的特点,或指对文章题旨的揭示等,请结合“直奔主题”这句话所处的语段,进行简要分析即可。答案这句话有总括下文的作用。第段写刘先林研制实惠、好用、

11、细致、功能强大的产品;第段写从实际出发搞科研,以及第段写他不修边幅,都印证刘先林的“直奔主题”这句话。同时这句话也显示出他对待科学的特点和率真自由、不落俗套的性格特征。7文章通过哪些对比来凸显刘先林的鲜明个性?(4分)答:_答案(1)在严冬,刘先林却把窗户打开;(2)别人闲聊他学技术;(3)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4)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8几个古稀之年的同事评价刘先林:“不循常规,不拘一格,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但,是一个奇才。”除了“不修边幅”外,上面这则通讯能印证其他评价吗?请简述理由,100字左右。(6分)答:_解析首先审读题干,看看老同事们对刘先林有哪些评价

12、;其次认真审读分析通讯中有关刘先林的言谈举止等,看它们分别表现了刘先林怎样的性格特点,或治学态度,最后把它们与对刘先林的评价一一对应,筛选组织答案。答案本文可以印证其他的评价。(1)刘先林根据实际需要搞科研,不像别人那样关注国外科研热点,写文章、带学生、考学位,印证他“不循常规,不拘一格”;(2)他的话不多,很简洁,且是大实话,说明他不善言辞;(3)测绘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都被他包揽,说明他是个奇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分)上海,那场初冬的花祭刘炎迅11月28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58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半月有余。凌晨两点多,路灯散出的光芒

13、被一圈蓝色的铁皮围墙挡在外面,火灾过后的大楼隐没在漆黑之中。铁皮墙下,一排白菊独自静默。一尊蓝色的小佛像,用细绳子系着,挂在墙上。11月16日,灾难次日,这座城市里的许多男女老少,纷纷来到这里,站在烟火散尽的大楼下,捧花相祭。他们打出横幅:“上海不哭。”一王小塞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火灾后,他看到遇难者家属去哭泣,去祭拜,还有市民零星去祭拜,去献花。他觉得自己不能作壁上观。“头七”是个机会。按中国传统,这一天,逝者会返世,需要特别祭拜。王小塞是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副总监,本是浙江台州人。但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落地生根,对这座城市有着新上海人的特殊眷念之情。11月20日下午3点多,王小塞在曹杨路花

14、鸟市场订花,同时在微博里发消息:“外地的朋友需要代送,转发注明替我送一支鲜花,我会统计后免费帮你完成心愿,如果代购一束以上,8元一束,我统一预订,让鲜花铺满整条马路。”应者如云。二莫拉莫(网名),王小塞的朋友。灾难次日,他在新闻里看到火灾现场附近一家汤包店义卖,挂出的标语是:上海不哭。他感受到了这平凡的四个字里的力量。从事广告创意的他发挥专长,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一款海报:折叠成十字状的黑挽带,下方四个黑体字“上海不哭”。黑底白字,简单,肃穆。海报出炉。他们将大样贴上网,号召网友下载打印,在头七那天,与鲜花一起,祭奠逝者。11月20日,头七前一日。他在微博里写下:“上海,你正用无声的哀悼震撼着全世

15、界。”三赵睿毅,金融证券从业者,上海人。他戴着眼镜,白净,斯文,地道上海人,却是一口京腔。他说,单身的时候和一帮北方哥们儿玩乐队,落下这口音。在网络上,他有一个很嬉皮的名字:查理奥特曼。11月20日,周六,头七前一日。他和上一年级的儿子聊天,说起胶州路的大火,儿子自然也知道。“我问他愿不愿意第二天一起去献花,他说好。”赵睿毅说,“让儿子在很多年后回忆时能记得,当年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场灾难,并且他到了现场做了一点事情。”20日下午3点左右,他去买花。本来只想买几百支,个人祭奠,进了花市一看,几百支花是那么小的一捧,觉得不够意思,于是决定加购。他跟老板说要多买些,老板就问,是不是去胶州路?两人于是

16、聊起来,越聊越激动,赵睿毅最后一张口:“给我来3 000支。”单价一元的菊花,花店老板以每支8毛的价钱卖给了他。四曹小夏,又名石渡小夏,日籍华人,现常住上海,负责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运营。头七这天,他和乐队成员们,来到胶州路义演。当天下午两点多,徐瑞延等从杭州过来悼念的网友,一走到胶州路口,就听到了乐声,那是圣母颂。“这声音,震撼每个人的内心。”徐瑞延说。这个乐团本来由85岁的曹鹏老先生担任指挥。不巧曹老正在新加坡,他于是委托学生童光荣来补缺。童光荣是越南人,正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研究生。为了义演,他连夜背诵乐谱;乐团成员陈怡倩,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提前写好了祷文,演出那天,由团里嗓门最洪亮的大管

17、演奏者周丕元现场朗诵。这场演出即时被传到网上。看了的人都说:这才是“上海的腔调”。五现场,警察随处可见。他们有的穿制服,有的着便装。但耳朵上挂着统一样式的黑色耳机,很容易辨认。事后很多市民回忆,现场警察维持秩序,态度平和,“那么多人聚集,一个小火星就能蔓延”,大家都很谨慎小心。按照事前的约定,来此献花的人们,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尽量不乱丢垃圾。除了遇难者家属哭声大,更多的悼念者只是在默默流着眼泪。有人抬着事前做好的花圈走到楼下,上面用白黄两色菊花拼成“上海不哭”四个大字,一下子成为众人目光的焦点。随后,又有人拉出数米长的横幅,接受每一个悼念者签名。没有人来阻止。人们看到,一些警察也眼含泪水。大家

18、觉得:“穿不穿制服,都是上海人。”“上海不哭”小海报很快成为标志,几乎人手一张。这张海报被挂到网上后,很多人自己下载,自己打印,然后带到现场。这让设计者莫拉莫感到“很给力”。莫拉莫后来在微博里说:“看着自己设计并制作的海报被传阅,被张贴,被纪念,感到很欣慰很感动。”上海,这座城市珍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微小却洪亮。(选自中国新闻周刊)9“11月28日,上海市胶州路。距离那场导致58人遇难、数百个家庭离散的大火,已经半月有余。”这句话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篇文章,主要从对下文的内容表达有怎样的作用来回答。

19、答案新闻的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内容。10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上海不哭”这四个字?(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句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题要结合全篇加以思考,回答此类题目可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入手。答案(1)内容上,“上海不哭”,反映了上海人在灾难面前的坚强,他们能正面现实,承受苦难,强化了主题。(2)结构上,以“上海不哭”串起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11作者以五个片段叙写了不同的人在这场初冬的花祭中的具体行为,这样写有何用意?(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特点及表达技巧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答题时的关键性短语是“以点带面

20、”“增强说服力”。答案以点带面,五个片段写了多个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籍贯的代表人物,反映了上海人在灾难面前共同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人性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写上海人面对灾难的态度行为,更真实可信。12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上海,这座城市珍爱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微小却洪亮。”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时代意义。(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句子含意的探究能力。一要把文本放到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运用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历史发展观念,以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二要从主旨出发,探求它的社会意义公民关心公共“悲喜”的主人翁意识、精神。答案每个个体的生命虽是微小的,但上海人

21、通过自发进行的花祭,以鲜花的海洋托举起生命的尊严,以哀悼彰显出“生命在这个时代所具有的最高贵的价值”。这场“花祭”,显示出我们这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一个对生命和人性尊重的社会才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这场“花祭”,反映出“不仅关心自身的悲喜,也关心公共的悲喜”的公民精神的存在。三、语言表达(8分)13下面是摘自环球时报汉语推广也是强国战略中的一段文字,请给它写一个结论句。(不超过50字)(4分)与中国对外投资、援助、收购等日益增强的硬实力相比,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明显不足。相比之下,过去30年中,英国政府在其海外英语教学机构的投入为数百亿英镑,最大的年投入超过20亿英镑;法国政府在1

22、30多个国家开设近1 000个法语教学基地、近100所“法兰西学院”。虽说中国政府在海外已建立200多所孔子学院,但全世界学汉语的人加在一起也只有5 000万人,不到学英语人数的5%!汉语在国外的热门外语中排在阿拉伯语和韩语的后面。而国人自掏腰包学外语的人数却超过3亿人!难怪有人担心“中国将被英语塑造”。由此可见_。解析此题考查了压缩能力,压缩时要注意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可先找到语段讨论的问题,本语段谈论的是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和投入问题,通过和英国、法国的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结合字数要求可适当融入背景。答案(示例)国际语言文化竞争激烈,要赢得中国软实力就必须加强

23、汉语国际化推广,这也是一项强国战略。14高三某班的毕业晚会上,各学科的任课老师都来了,主持人要请某老师上台讲话。请你设计一段串台词,欢迎这一位老师上台讲话。(哪一科目的老师由你定,要有感情,有文采,还要符合该老师所教学科的特点,60字以内。)(4分)答:_解析必须抓住任课老师所教学科的特点,突出其特色,语言要得体,富于感情。答案(示例)毕业的钟声敲响了,我们就要开始新的生活。此时此刻,我们忘不了“量变带来质变”的道理,我们应该积累哪些量呢?下面欢迎政治老师给我们以教诲。四、写作(60分)15请以“回家的路”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写作提示:(1)本题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构成的作文命题。中心词是“路”,限制词是“回家”。路有两种:道路和心路。家有两种:家乡(家人)和精神家园。据此,可以有多种组合。(2)可以写一条现实的回家路,由于“家”的特殊意义,这条路也就不同凡响了。要注意写出回家路上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和体验。可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对亲情的呼唤、对彼此沟通的尝试(3)可以写一条精神的回家路,这条路可以是你与家的时空距离,可以是你与家的心灵间隔。这里的“家”可以指亲情、乡情。可以表达出你对亲情、乡情的重新认识,你对往事记忆的铭记怀念,你对美好人格、纯真人性的呼唤追求(4)还可以扩大立意,从国家统一、人性回归、信仰缺失、理想泯灭、精神崩溃等角度写一些思辨类作文,由情入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