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18届)数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集合,则等于( )(A) (B) (C) (D)2、已知集合,集合,则()A B C D3、已知、为命题,命题“”为假命题,则()A真且真 B假且假 C,中至少有一真 D,中至少有一假4、半径为2,圆心角为的扇形的面积为( )A B C D5、在中,若,则等于( )A B C或 D6、已知 函数 ,那么 的值为 ( ) A 9 B C D 7、三个数,的大小顺序是( )A. B. C. D. 8、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是偶函数,则( )A.1 B. C. D. 9、函数的图象大
2、致是( )ABCD10.11、设函数,若,且,则( )A B C D12、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上恰有一个零点 B.在上恰有两个零点C. 在上恰有一个零点 D.在上恰有两个零点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当时,则 14、函数的增区间是15、若实数满足,则称是函数的一个次不动点.设函数与函数的所有次不动点之和为,则_.16、若函数f(x)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三、解答题(每题12分,共70分)17、如图所示,某市政府决定在以政府大楼为中心,正北方向和正东方向的马路为边界的扇形地域内建造一个图书馆.为了充分利用这块土地,并
3、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设计要求该图书馆底面矩形的四个顶点都要在边界上,图书馆的正面要朝市政府大楼.设扇形的半径 ,与之间的夹角为.(1)将图书馆底面矩形的面积表示成的函数.(2)求当为何值时,矩形的面积有最大值?其最大值是多少?(用含R的式子表示)ABCDMOPQF18、如图,三棱锥中,侧面底面,且,.(1)求证:平面;(2)若为侧棱PB的中点,求直线AE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19、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的5次预赛成绩记录如下:甲 82 82 79 95 87 乙 95 75 80 90 85(1)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2)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
4、甲的成绩比乙高的概率;(3)求甲、乙两人的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若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根据你的计算结果,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20、设函数(1)若在处取得极值,确定的值,并求此时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在上为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21、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最值;(2)对于一切正数,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组成的集合。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1:,曲线C2:.(1)指出C1,C2各是什么曲线,并说明C1与C2公共点的个数;(2)若把C1,C2上各点的纵坐标都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分别得到曲
5、线,.写出,的参数方程.与公共点的个数和C1与C2公共点的个数是否相同?说明你的理由.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作出函数的图像;(2)解不等式.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 3、【答案】A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B7、【答案】C8、【答案】D 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2 14、【答案】 15、【答案】0 16、【答案】(0,117.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点M为的中点,所以. 设OM于BC的交点为F,则,. . 所以 , ()因为,则. 所以当 ,即 时,S有最大值. . 故当时,矩形ABCD
6、的面积S有最大值18. 【答案】(1) 证明:由知,又,所以,又,所以所以,即,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2)如图,取AC中点O,连接PO、OB,并取OB中点H,连接AH、EH,因为PA=PC,所以POAC,同(1)易证平面,又,所以平面,则为直线AE与底面所成角,且又,也所以有,由(1)已证平面,所以,即,故, 于是所以直线AE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9. 【答案】(1)作出茎叶图如下;(2)记甲被抽到的成绩为,乙被抽到成绩为,用数对表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总数记“甲的成绩比乙高”为事件A,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所以所以甲的成绩比乙高的概
7、率为(3) , 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合适.20. 【答案】(1),切线方程为;(2).试题分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导数与函数的关系,由求导法则可得,由已知得,可得,于是有,由点斜式可得切线方程;(2)由题意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很快得结论,由得试题解析:(1)对求导得因为在处取得极值,所以,即.当时,,故,从而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化简得(2)由(1)得,,令由,解得.当时,,故为减函数;当时,,故为增函数;当时,,故为减函数;由在上为减函数,知,解得故a的取值范围为.21. 【答案】解:(1)所以可知函数在(0,1)递增,在递减。所以的最大值为(2) 令函数得当时,恒成立。所以在递增,故x1时不满足题意。当时,当时恒成立,函数递增;当时恒成立,函数递减。所以;即 的最大值令 ,则令函数 , 所以当时,函数递减;当时,函数递增;所以函数,从而就必须当时成立。综上。23解:()是圆,是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圆心,半径的普通方程为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与只有一个公共点()压缩后的参数方程分别为:(为参数); :(t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联立消元得,其判别式,所以压缩后的直线与椭圆仍然只有一个公共点,和与公共点个数相同24解:()图像如下:略()不等式,即,由得由函数图像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