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18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全世界还很严重,研究发现该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以得到四种产物B. 该病毒可以在内环境中复制,因此具有极强的感染性C. 该病毒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 医院采集康复患者捐献的血浆,原因是血浆中有抗该病毒的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最微小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寄主细胞内完成核酸、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详解】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彻底水解可得到

2、四种碱基、核糖、磷酸共六种产物,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该病毒不可以在内环境中复制,B错误;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需要在宿主细胞中合成蛋白质,C错误;D、康复患者的血浆中有抗该病毒的抗体,D正确。故选D。【点睛】识记并理解病毒的结构及生活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缺碘导致人患大脖子病,则碘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B. 淀粉和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相同C. 碳元素参与构成生物体中各种化合物的基本骨架D.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

3、和核糖、脱氧核糖是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脂肪与同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所含能量多,原因是脂肪结构中C、H比例高于糖类;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其中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详解】A、碘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A错误;B、淀粉和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C、组成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碳元素,C错误;D、脂质中的性

4、激素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D错误。故选B。3. 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B. 氨基酸的种类和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C. 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构成T2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变性,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5、。【详解】A、高温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核酸分子中没有肽键,A错误;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B错误;C、变性后的蛋白质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C。4. 下列与物质转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B.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如池水中的K+进入丽藻细胞C. 胞吐运输的都是生物大分子,如乙酰胆碱、胰岛素D. 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因素影响,如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转运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协助扩

6、散和自由扩散;非跨膜转运方式包括胞吞和胞吐。【详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A正确;B、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如池水中的K+进入丽藻细胞,B正确;C、胞吐运输的不都是生物大分子,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C错误;D、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影响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5.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自身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 与肌肉细胞相比,浆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较多C. 能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膜D. 中心体与所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

7、结构、功能【详解】A、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A错误;B、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抗体,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的包装、加工和转运,B正确;C、能生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内膜不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不能产生ATP,C错误;D、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D错误。故选B。6. 下列关于水分进出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B. 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C. 洋葱表皮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D. 将人体细胞放在生理盐水中,细胞内外没有水分子的

8、进出【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的扩散.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会渗透吸水甚至涨破,A正确;B、死亡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故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

9、断植物细胞的死活,B正确;C、具有大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具备了渗透作用的条件 ,原生质层可作为半透膜,C正确;D、将动物细胞放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D。7.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 重铬酸钾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B. 煮熟后冷却的豆浆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C. 用苏丹或苏丹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D.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中,向研钵中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目的是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叶绿体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重铬酸钾是检测酒精存在的,在

10、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混合变成灰绿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无水乙醇等。【详解】A、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A正确;B、双缩脲试剂是与蛋白质中的肽键反应,煮熟的豆浆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仍然存在,所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正确;C、用苏丹或苏丹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D错误。故选D。【点睛】8.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

11、致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加倍B.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可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C. 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有无【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会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不变,核DNA分子数目加倍是因为DNA复制导致

12、的,A错误;B、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中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C正确;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点之一在于纺锤体的来源,D错误。故选C。9.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 进行ATP的合成B. 进行mRNA的合成C.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D. 进行胰岛素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所以据此不能判断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几乎所有细胞都能转录

13、、翻译形成蛋白质,因此都能进行mRNA的合成,B错误;C、同一个体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都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C错误;D、只有胰岛B细胞才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所以细胞分泌胰岛素说明其已经高度分化,D正确。故选D。10. 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和无酶催化条件下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假设酶所处的环境为最适条件,下列对于图中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E表示过氧化氢酶使活化能降低的数值B. 若将有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15,则曲线的峰值会降低C. 曲线表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条件下分解D. 图示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答案】A【解析】【

14、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曲线表示无酶条件的能量变化,曲线表示有酶条件下的能量变化;E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降低的化学反应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之间的差值E表示过氧化氢酶使活化能降低的数值,A正确;B、题干中假设酶所处的环境为最适条件,故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10,酶的活性下降,降低的活化能减小,的峰值会升高,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表示过氧化氢在无酶催化条件下分解,C错误;D、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图示没有描述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故不能体现酶具有高效性

15、,D错误。故选A。11. 如图是在某环境条件下,某植物叶肉细胞内A、B两种细胞器的气体交换示意图,m与N表示相应气体的体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两种细胞器都能合成蛋白质和核酸B. 该叶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利用的O2量是m+m2C. 该植物处于光照环境下,m小于N2D. B细胞器的代谢产物都能被A细胞器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其中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会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详解】A、图中A表示线粒体、B表示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为半自主性细胞器,能进行DNA复制、

16、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故都能合成蛋白质和核酸,A正确;B、该叶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利用的O2量除线粒体提供的m外,还有从细胞外吸收的m2,即m+m2,B正确;C、由图可知此时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该植物处于光照环境下,且此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除了叶绿体提供外,还需要从外界吸收。该植物其他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植物处于光照环境下,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m)远小于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N2),C正确;D、B细胞器是叶绿体,其合成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中被利用,需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被线粒体利用,D错误。故选D。12. 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

17、与正常细胞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癌细胞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量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的数量可能较多B. 癌细胞摄取的葡萄糖多数通过无氧呼吸转变成乳酸C. 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来自线粒体基质D.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其能无限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大量ATP,而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能量留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只产生少量ATP。由题干信息可知,癌细胞的细胞呼吸利用的葡萄糖量远多于正常细胞,而二者产生的ATP总量无显著差异,说

18、明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供能。【详解】A、癌细胞摄取并利用的葡萄糖多于正常细胞,因此其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的数量可能较多,A正确;B、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产生的ATP总量与正常细胞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癌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多数用于无氧呼吸,癌细胞无氧呼吸会生成乳酸,B正确;C、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不产生CO2;进行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C正确;D、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癌细胞能无限增殖,D错误。故选D。13.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

19、现了遗传学两大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孟德尔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两大基本规律D.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后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为16种【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20、由组合,B错误;C、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两大基本规律,C错误;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结合方式为42=16种,D正确。故选D。14. 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如果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 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 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 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 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答案】C【解析】【分析】1.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H、h表示),则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Xh。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交叉遗传(致病基因是

21、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详解】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Xh,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其造血干细胞后,可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但造血干细胞是体细胞,其中的基因不能遗传给子代,遗传给子代的是生殖细胞中的基因,而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女性与正常男性(XHY)结婚后所生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 大麦是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其二棱穗型和六棱穗型受基因D、d控制,种子带壳和裸粒受基因R、r控制,高茎和矮茎受基因H、h控制。现将纯合的二棱带壳高茎植株与纯合的六棱裸粒矮茎植株杂交,F1

22、全表现为二棱带壳高茎,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二棱带壳高茎:二棱带壳矮茎:六棱裸粒高茎:六棱裸粒矮茎=1:1: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基因D、d和基因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 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RH:DRh:drH:drh=1:1:1:1C. 通过F1自交能验证这三对基因能自由组合D. 若F1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二棱带壳高茎植株占7/16【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研究的是三对等位基因,根据“纯合的二棱带壳高茎植株与纯合的六棱裸粒矮茎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二棱带壳高茎”,可判断二棱、带壳和高茎为显性性状,故F1为杂合子,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二棱带壳

23、高茎二棱带壳矮茎六棱裸粒高茎六棱裸粒矮茎=1111,可知F1只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由此可判断有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据此答题。【详解】AB、根据题意可知,让纯合的二棱带壳高茎植株与纯合的六棱裸粒矮茎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二棱带壳高茎,因此二棱、带壳和高茎为显性性状,F1的基因型为DdRrHh,其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二棱带壳高茎二棱带壳矮茎六棱裸粒高茎六棱裸粒矮茎=1111。因此,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RHDRhdrHdrh=1111,则基因D和R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r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且能和基因H、h自由组合,A、B正确;C、F1二棱带壳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DdRr

24、Hh,由于基因D、d和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株自交不能验证这三对基因能自由组合,C错误;D、若F1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二棱带壳高茎植株所占比例为(3/4)(3/4)=9/16,D错误。故选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6. 由于福岛核泄漏,日本近几年发现了一些“放射鼠”。这些老鼠有的不仅体型巨大,其带有的放射性可能也会使人类处于危险之中。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中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必然导致基因突变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C. 交叉互换、自由组合、转基因技术都属于基因重组D. 因为三倍

25、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所以无子性状的变异是不可遗传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B、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不能确定,可能会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交叉互换、自由组合、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都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产生种子,但属于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D错误

26、。【点睛】识记并理解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转录出的RNA不定相同B. 基因转录形成的RNA产物中可能存在氢键C. 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D. 真核细胞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答案】D【解析】【分析】转录、翻译的比较:【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表达,使得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转录出的RNA不一定相同的,A正确;B、基因转录形成的RNA 产物中的tRNA存在氢键,B正确;C、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多条多肽链的

27、合成,提高翻译的效率,C 正确;D、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D错误。故选D。18. 遗传物质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变异。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才会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 基因突变会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生物的性状也随之改变C.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不能用显微镜来检测是否患该疾病【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变异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后者遗传物质未改变。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

28、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详解】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均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B、基因突变能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发生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分裂时,若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会导致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改变,C正确;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的鐮刀状,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来进行检测

29、是否患该疾病,D错误。故选C。19. 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 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B. 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C. 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单倍体是不育的D. 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芝麻,因其体内仍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属于二倍体【答案】A【解析】【分析】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说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如果将这个四倍体芝麻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杂交,产生的子代是三倍体,三倍体是

30、高度不育的,所以此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四倍体芝麻是一个新物种,A正确;B、此四倍体芝麻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应含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所以还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产生的配子中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诱导后变成四倍体,四倍体是可育的,C错误;D、四倍体芝麻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为单倍体植株,不是二倍体,D错误。故选A。20. 生物育种是培育优良生物的生物学技术。假设A、b代表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品种A

31、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 过程中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 过程表示整个单倍体育种过程D. 过程的育种方法需要大量原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1、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2、分析题图: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是诱变育种,是基因工程育种。【详解】A、由品种AABB、aabb经过杂交、和自交

32、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B、通过过程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C的植株,这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因此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C、过程为整个单倍体育种过程,C错误;D、过程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等特点,因此该育种方法需要大量原材料,D正确。故选C。21. 生物的进化就是生物在变化中不断发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

33、供原材料,但无法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其基本观点有:(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种群中每个个体往往具有基因的差异性,不可能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22. 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34、( )A. 突变和基因重组B. 共同进化C. 自然选择D. 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

35、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 大量乳酸进入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C. 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答案】D【解析】【详解】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B、大量乳酸进入后,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NaHCO3与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B错误;C、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相对温度,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有关,C错误;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引起(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渗透压下降,由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的渗透压也会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以“人体内的细胞与

36、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稳态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知识脉络,据此分析题图获取信息,以此为切入点,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24.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外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3Pmol/L胰岛素1750-200Pmol/LA.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B. 其尿液中可能有葡萄糖C.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D. 此人精神萎靡【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中的表格可知,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产值,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能促进

37、新陈代谢的速率,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素通过调节作用降低血糖浓度。【详解】A、胰岛素含量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缓,A错误;B、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会使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达到一定值(肾糖阈)之后,其尿液中就可能含有葡萄糖,B正确;C、胰岛素含量偏低,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C错误;D、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因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D错误。故选B。25.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下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两类突触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B. 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

38、突末梢的支配C. 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时使Cl-内流,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无法产生兴奋D. 某些麻醉剂可以通过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使痛觉消失【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由图可知,Na+内流导致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后膜表现为兴奋;Cl-内流,膜仍表现为外正内正,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仍为静息电位,因而无法产生兴奋。【详解】A、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

39、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A正确;B、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B错误;C、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时使Cl-内流,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C正确;D、某些麻醉剂可以通过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使痛觉消失,D正确。故选B。26. 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有很多病原体,体内也有病变、衰老的细胞,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B.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可起到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的作用C. 免疫系统清除细胞中的病毒、结核

40、杆菌、麻风杆菌等主要依靠效应B细胞D. 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B、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的作用,B正确;C、免疫系统清除细胞中的病毒、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C错误;D、免疫系统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

41、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故选C。27.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索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B. 培育无子番茄过程中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C. 施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香蕉的果实发育D. 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可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4)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赤霉素能

42、促进-淀粉酶合成,故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A正确;B、在培育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不影响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正确;C、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香蕉果实的成熟,C错误;D、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故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减少,D正确。故选C。28.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花博园中的滁菊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C.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D. 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答案】D【解析】【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

43、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等。2、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详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滁菊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有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A

44、错误;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统计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而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采集方法,B错误;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应用样方法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D、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环境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可能影响其K值,D正确。故选D。29.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区域中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B. 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

45、小C. 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D.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等于1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意味着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当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的比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详解】A、田鼠属于一个种群,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B、据图分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则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

46、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R1,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C正确;D、a、b两点时种群数量都在增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故选C。30.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不存在负反馈调节B.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苔原生态系统恢复得慢C. 外来物种入侵会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

47、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详解】A、生态系统存在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由于苔原生态系统中环境比较恶劣,恢复力比较弱,所以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苔原生态系统恢复得快,B错误;C、外来物种入侵会降低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31. 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

48、变化曲线图,S1 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据图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在图中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有_。(2)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不同。(3)图中FG段下降的原因_。(4)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_(用字母S表示)【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 B点、I点 (3). 光照强度 (4). 由于中午温度太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受阻 (5). (S2+S4 )-(S1+S3+S5)【解析】【分析】图示中,表示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

49、外植物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在一昼夜中,夜晚由于缺少光照,故植物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O2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CO2,随着时间流逝,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强度也增强,直到B点,CO2释放量和吸收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光合强度=呼吸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进行增强,植物体开始从外界吸收CO2,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到下午光照强度减弱,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下降。【详解】(1)图中B点和I 点,CO2释放量和吸收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叶肉细胞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0、,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2)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3)中午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从而使二氧化碳供应减少,使光合作用降低。(4)S2和S4可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积累量,S1、S3和S5可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时有机物的消耗量,(S2+S4)一(S1+S3+S5 )可表示植物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32. 果蝇

51、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三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M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M的表现型是_,基因型是_。(2)欲测定此果蝇基因组序列,需对其中的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3)若只考虑图中的三对等位基因,果蝇M产生配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最多可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若只考虑眼色,果蝇M与基因型为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全是白眼,雌蝇全是红眼性状。(4)果蝇M与基因型为BBXEXE的个体杂交,F1中表现型为灰身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答案】 (1). 灰身长翅红眼的

52、雄果蝇 (2). BbVvXEY (3). 5 (4). 4 (5). XeXe (6). 1/2【解析】【分析】由图可知,B、b和v、V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而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详解】(1)已知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根据果蝇M所含有的基因可知,其基因型为BbVvXEY,表现型为灰身长翅红眼的雄果蝇。(2)果蝇为XY型决定性别的生物,由于X和Y染色体结构不同,所以欲测定此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Y)进行DNA测序。(3)若只考虑图中的三对等位基因,果蝇M产生配子时(不考虑

53、交叉互换),最多可产生4种基因型(BvXE、BvY、bVXE、bVY)的配子。若只考虑眼色,果蝇M(XEY)与基因型为XeX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全是白眼,雌蝇全是红眼性状。(4)果蝇M(BbXEY)与基因型为BBXEXE的个体杂交,F1中表现型为灰身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21=1/2。【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组测序、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3. 人在黑暗环境中,有关神经细胞会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NE)。NE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内的有关酶将色氨酸转变为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可提高大体睡眠质量。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以后,产生兴

54、奋,最终抑制NE的分泌。NE作为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有关问题:(1)去甲肾上腺素以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钠离子_(“外流”或“内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2)去甲肾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腺素属于_调节。(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睡前玩手机不利于睡眠的原因是_。【答案】 (1). 胞吐 (2). 内流 (3). 外负内正 (4). (负)反馈 (5). 睡前玩手机,手机发出的光线抑制NE的外泌,进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

55、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1)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以胞吐方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钠离子内流,使后膜出现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2)当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时,去甲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3)根据材料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抑制NE的分泌,进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最终影响睡眠。【点睛】本题考查反

56、射弧结构及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某牧场边界区域内大家鼠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组成,并以体重作为划分大家鼠年龄的标准,体重40g的为幼龄鼠,体重90g的为老龄鼠,其余为中龄鼠,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体重(g)1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数量(只)325710272617179681021128595(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区域大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_ 。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 _ 来影响种群密度。(2)某同学认为若要控制该区域大家鼠的种群数量,应捕杀体重大于9

57、0g的个体,请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 。控制该区域大家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减少食物来源、毁灭巢穴和养殖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 _ 。(3)与天然牧场相比,人工牧场更容易遭受虫害,原因是 _ 。【答案】 (1). 稳定型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3). 不正确;捕杀体重大于90g的大家鼠,会导致该区域大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种群数量易恢复 (4). 降低环境容纳量 (5). 人工牧场的生物多样性低,抵抗力稳定性差【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

58、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常用于植物和昆虫的卵、蚜虫、跳蜻等;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详解】(1)分析该区域大家鼠种群中幼龄鼠、中龄鼠和老龄鼠的数量可知,该区域大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年龄组成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2)若捕杀体重大于90g的大家鼠,会导致中龄鼠和幼龄鼠的种内斗争减弱,使该区域大家鼠种群的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多。控制该区域大家鼠种群数量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59、的目的是降低环境容纳量。(3)人工牧场的生物多样性低,抵抗力稳定性差,比天然牧场更容易遭受虫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5. 如图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_,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过程先通过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到_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_技术,培育出多头相同的转基因犊牛。(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是_细胞,代表的细胞具有_的特点。(3)在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过程中的受体细

60、胞一般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过程采用的技术是_。【答案】 (1). 限制酶、DNA连接酶 (2). 显微注射法 (3). 桑椹胚 (4). 胚胎分割 (5). 浆 (6).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7). 愈伤组织的全能性高于叶肉细胞 (8). 植物组织培养【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示利用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受精卵中;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表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表示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详解】(1)由图可知,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当受体细胞

61、为动物细胞时,导入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为显微注射法。为了获得多头相同的转基因动物,通过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实现。(2)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必须具备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由图可知,给细胞导入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产生单克隆抗体,可知细胞本身具备产生抗体的能力,故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3)愈伤组织是经脱分化而来,其全能性要高于体细胞;过程表示将单个体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个体,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多做类似的图文转换的练习,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地固化到模式图中,既有利于识记,又有利于理解,同时将类似的知识点多加归纳,多加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