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第3节 中国古代的文学(小班、火箭班使用)【学法指导】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画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中,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内容及其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文学的时代性和文学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投入
2、,认真学习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预习案】一、阅读以下资料(1、课本 2、世纪金榜学习方略 3、当代中学生报), 完成对基础的填空,阅读后解决下面的问题,标明问题答案的参考来源。完成世纪金榜上的基础(填空)部分,再认真浏览一遍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在掌握中国古代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探究思考:(1)、诗经和楚辞对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影响分别是什么?(2)、东汉的赋和西汉的赋有何不同?唐诗繁荣的原因是什么?(3)、明清时期,小说为什么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3、4)、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基础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2014重庆文综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2(2014四川文综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3(2014北京文综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图8 A春秋
4、 B孟子 C荀子 D离骚4(2014广东文综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5(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
5、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6(2013山东基能17)我国有许多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7(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
6、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8(2012江苏单科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B楚辞 C汉赋D唐诗9(2012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
7、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0(2012全国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1(2012北京文综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2(2010安徽文综
8、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13(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14(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
9、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15(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 A B C D 16(2008广东理基6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17(2008上海单科)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18(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宗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