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审稿人:胡学贵 编撰人:赵作军【单元综述】本单元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即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历程。建国以来,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其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也出现过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以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
2、制”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促进了祖国的统一进程,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必将实现。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并以一个大国的身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到了七十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调整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
3、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重点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考情分析】一、考纲解读考纲 考点 考查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般考查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考查建国初期的兰大政治制度是构成新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各制度的背景、内容等方面;多从“中国特色”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和分析民主法制建设的
4、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号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意义、依法治国一般与“文革”前后的政治制度相联系,主要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是考查对“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政治制度进行完善的措施;再一个考查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进一步创新的表现“,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并与当今的热点台湾问题相联系;利用新材料新情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考查论证“一国两制”的科学性二、近几年命题规律分析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 1从考查题型上看,近几年考查的多数是选
5、择题,而且多数是材料式(图片、文献资料等)的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 2从内容上看,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还主要集中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相关内容,如2012年江苏及广东卷均涉及这一知识点。3从题目的难易程度看,多数是中档题目,难度适中。但也有个别难度大的题目,比如2011年天津高考第l2题对中西民主政治问题的比较,难度较大,2012年试卷难度平稳,无较大起伏。 4从命题的角度看,多数是提供新背景、新材料来变相考查教材相应的知识。考查的范围广、角度多,新题型层出不穷三、2015年命题预测 l预计2015年的高
6、考本专题仍是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由于本专题的知识点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性较强,容易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应高度重视和关注本专题的知识点。2从历年的高考题分析,“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将会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区域。 3从题型上看仍将延续一直以来的重点题型选择题,兼顾材料题的模式【知识梳理】 通史回顾: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国初1949-1966中国1978至今知识整合一、.默写本单元、课、目标题二、本单元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及主张三、主干知识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949-今天) (一)建国初民主政治建设1、历史条件:军事:
7、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统治;政治: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 ;1949年9月北平新政协会议主要任务 ; 主要内容 。2、民主政治建设表现:(1)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10月1日 意义: (2)第一部宪法颁布 : 1、基础:1949年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 的性质;2、制定: 3、内容:国家性质: 政治制度: 经济建设:过渡时期总路线。4、意义:性质: ;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为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基础。(3)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确立过程:确立文件: 经历曲折:19571976年恢复、
8、发展、完善: 年后2、意义: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 的关系;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经人民普选产生,国家最高权力属于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1、发展历程:历史基础: 19571976年陷于瘫痪;文革后恢复。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 的方针;1982年提出 的方针。3、主要形式: 政治协商会议是 的基本组织。4、历史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建国家的新局面。(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主要原因:国情: 2、法律依据:1949年 1954年 3、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
9、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4、主要表现:全国有 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州和自治县,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后一个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 小结:中西民主政治的特色西方国家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 、 的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 、 、 。(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957-1976年)文化大革命: 时间: 实质: (三)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1978年后)1、首要环节: 2、法制建设:(1)加强立法工作:内容:1982年颁布 ;并先后出台 、 、 、 、 ,1999年颁布行政复议法,使 有了法律依据。(2)依法治国:1
10、997年十五大确立,1999年写入宪法。3、民主建设:(1)政治体制改革:改进 和 制度,加强 和 。(2)基层民主选举:表现:城市:1989年颁布 农村:1998年颁布 小结:概括中国民主与法制。一个纲领:一部宪法:三个制度:一个理念: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一) 一国两制的理论形成过程:1、雏形: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针对 提出;2、基础:1981年叶剑英阐述 ;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含义): ;4、宪法保证: 5、成为国策: (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原因:2、香港回归:19
11、84年12月中英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的主权。4、历史意义:总结:香港问题的由来?(三)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978年后)1、和平统一方针: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2、隔绝状态结束:1980年后海峡两岸 、 、 的限制逐渐放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九二共识: 。4、江泽民“八项主张”: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5、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反对和遏制 。6、发展趋势:四、知识系统:【考点突破】典型题例【例题1】(08年广
12、东单科)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解析】本题是记忆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掌握。1954年宪法颁布时,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建成。AC早在共同纲领就确定了。【答案】D 【例题2】(2007年广东省高考文基试卷)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定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解析】课程标准依据:了解中共十一届三
13、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本题是记忆型选择题,突出考查课标指向下“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以课标第二层次“认识”入题,但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点中的重点,师生都比较关注,难度适中。【答案】C重难点解析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同类别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 权力主体是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14、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不对选民负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权力机关活动原则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检察机关,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处于领导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般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比驳(1)二者的联系: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二者的区别 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15、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是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工者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人大的职能是履行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以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产生和组成方式不同。人民政协由政协产生,即由上毫,届委员会协商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以及特邀人
16、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组成,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由下级人大间接选举产生。 3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1)特点: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各民主党派自1949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就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后又写入他们各自的。历次党章,成为他们共同的政治准则。这同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之间为每夺领导权和执政地位而相互倾轧是根本不同的。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
17、共同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祖国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作用: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4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
18、性 (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 民主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 我围长期的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世界各国推进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2)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 “文革”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给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难。 5全面认识台
19、湾问题 (1)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l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2)当前对台的基本态度: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仅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统与,一国两制”;这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针对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3)阻碍祖国统一的两股势力国际反华势力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台独势力。 6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 (
20、1)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核扩散问题、导弹防御问题、贸易问题等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受到台湾问题的制约。,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以后发展都与美国相关 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远东地区的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 从现实看,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将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对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总之,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其霸权利益的需要,美国在不断调整其对中国和台湾地区的政策j j (2)认识j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尽管两国关系时有曲折和起伏,未来还有许多变数,但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够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稳定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意见反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