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24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北京)2012北京卷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限的。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

2、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而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

3、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丝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中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

4、在多少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年某月某日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的希腊神话,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哲学寓言,隐含着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

5、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取材于张海迪长篇

6、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注】 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B第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C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愿望。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

7、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16AE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其中B项涉及表现手法的理解。A选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详细交代,因此E选项错误。17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17答案 要点: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公赋予梅里雪山登山者的身份。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神。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有助于理解小说名字的由来。(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

8、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只需要在文章中寻找提到梅里雪山的段落并加以概括即可。学生答题可能总在一点上大做文章,而出现要点不全的毛病,尤其容易忽略的是第四个要点,这就要求考生阅读时要抓住文章核心(主旨)、作者意图。18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5分)18答案 要点: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人类所追求的精神顶峰;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造的高峰。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解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因为“绝顶”是小说标题而此文是为这篇小说写的前言,所以应是从全文来找答案信息,再加以归纳总结。答题时应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9、思路。文中“绝顶”首先是山之顶(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是人生之顶(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再要注意文中那句“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看作者的感慨“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或许这里的“绝顶”也是作者写作生涯的“绝顶”。19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19答案 示例:在殉难的登山者和夸父身上都体现出人类强大的意志力,即使失败,他们也是英雄。因为他们为了梦想,挑

10、战极限、顽强奋战的精神已成为一种永恒,激励人类不断前行。布鲁诺挑战教会权威,为真理而死;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访全中国,最后殉难罗布泊;而今我们都懂得社会风气的改变非一人一己之力能行,但依旧有人不遗余力,打假揭贪,常遭打击报复。但他们的失败就是悲剧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能看到这些人的奋斗迎来的胜利曙光,人类总会继续前人未竟的事业征服绝顶。所以,我以为追求崇高、崇尚卓越者演绎的是一幕幕发人深省的人生正剧,催人奋进。解析 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感悟和阐释”。首先是审题,题干中“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有何用?给你的答题什么启示

11、或要求?其次要联系原文,谈谈对殉难登山者的身份性质的感受;然后再联系现实,谈自己对“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的理解;最后,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表明看法。题干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亲 亲 麦 子张佐香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

12、着人类的历史。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

13、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

14、,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

15、,锻造着我们的灵魂。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选自诗意的栖居)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

16、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解析:B项,主要手法不是叙议结合,而是描写;文中没有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该项说法于文无据。E项,本文的语言不是“冷静客观”的,而是充满热情的。答案:AC2.作者在第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答: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句子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答案:麦子以它充足的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的历史得以延续;麦子美丽的生命过程

17、、真善美的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3.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答: 解析: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表达技巧包括哪些,然后再结合文本,找出对应的句子,分析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效果。答案: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举例: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作者把麦粒比作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子、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

18、答: 解析:要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就必须明白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主旨。从文本来看,作者对麦子是喜爱的、感激的,甚至是赞美的,在答题时,可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阐释。答案: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是真善美的一生。人类种植麦子,麦子供给我们营养,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这种关系是美丽的。收种麦子的劳动过程是美丽的,播种麦子就是播种希望,收获麦子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收种麦子的过程是人类美德闪光的过程。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七里香花开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

19、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耐,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

20、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

21、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哪能由你?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乘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次日,就可以去卖了。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捧献出更多的花朵!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

22、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转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的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我曾无

23、数次扪心自问: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选自2008年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身陷闹市,无缘接近山乡,只好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算是一种对春天的补偿。B.文章第三段在描写春末夏初七里香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七里香的美。C.七里香不仅装饰了童年的记忆,又装点了山野,也给贫穷的乡亲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实惠,所以文章对村里人剪七里香卖钱的做法,并没有过多的指责。D.文章认为,现代文明没有给我们带来喜

24、悦,反而作者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疏离,环境的破坏,心中有深深的隐忧。E.通观全文,作者对七里香花充满了爱恋,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梦魂萦绕。这既缘于儿童时的情结,也缘于对优美环境的喜爱。解析:A项,“站在庭院里眺望”是儿时的回忆;D项,“现代文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喜悦”不对,原文是“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仅是喜悦吗?”答案:AD2.文章以“七里香花开”为题,有何寓意?答: 答案:既表明文中主要写七里香,又表明这是大自然美丽景致的一个缩影,这美丽景致极容易引起人们的喜爱。从而对七里香的消失,大自然的破坏表示惋惜,对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后果进行反思,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3.文章第一段写到童年时山

25、野的记忆,这样写有何作用?答: 答案:以乡野那色彩绚烂,充满生机的美好春色与城市的冰冷、孤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对乡野五彩斑斓的春天的赞美,也包含了对空虚的城市的无奈与厌弃;引出迷人的七里香,为下文张本。4.第二段中说“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请说说文中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这“芬芳”的?答: 答案:(1)家乡的小山村被七里香环绕,构成了童年生活的花园。(2)漫山遍野开满了七里香,让人沉醉。(3)乡亲们剪七里香卖钱十分欢快。三、(2010镇赉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生命的灯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僧

26、转过一条巷子时,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巷子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他听到有个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那灯笼渐渐近了,晕黄的灯光渐渐从深巷游移到了僧人的跟前。僧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很抱歉地问一声,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那挑灯笼的盲人回答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僧人问:“既然你甚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盲者缓缓问僧人:“你是否

27、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它行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啊,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更让别人看见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恍然大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 是的,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只有为别人点燃一盏灯,才能照亮我们自己。1.下列对这篇文

28、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善于叙事,精心构思情节,将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演绎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B.第二段中“静静地”一词表现盲者安然的心态,是他对佛的透彻的参悟、对佛性的透彻理解的表现。C.第一段中“荒僻”一词与第六段中“天涯海角”一词相呼应,突出苦行僧寻觅的艰苦。 D.第一段里,作者用“漆黑的夜晚”、“漆黑的街道”来象征黑暗的社会,表达形象,寓意深刻。 E.本文题为“生命的灯”,作者借想象中的灯表达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解析:B盲者并没有参悟性;D不是象征黑暗社会;E灯是现实中的,不是想象。答案:AC2.第段开头写到:“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请简述僧人第一次“愣”的原因。

29、答: 答案:盲人在黑夜打着灯笼。3.苦行僧说:“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没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哦!”他所悟出的“佛”的内涵包括哪些?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分三个层次概括。 答: 答案:苦苦追寻的理想、信念往往寓于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事之中。为着别人,实际上也就会惠及自己。必须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意思对即可)4.本文在表现主旨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分点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以小见大,从瞎子点灯这样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叙议结合,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虚实结合,苦行僧由眼前的灯参悟到心中的灯。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附 耳 细 说毕淑敏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

30、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

31、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要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 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与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

32、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要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发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勃兴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

33、家的孩子,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用得当,我们快速向前;使用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

34、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夸奖这个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的衍生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使他们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孩子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很

35、洁净,而不宜夸奖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语临阵脱逃者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不宜的批评与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和年轻人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和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阴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学林出版社)1.文章开篇引述韩国古书上的小故事,对文章内容的表达

36、有何作用?答: 解析:答题的关键是对文章所引的小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散文讲究文学性,其论题的引出更加讲究艺术性。这就有点像寓言故事被作家引申到人身上,“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从而展开论述。答案:从对畜类的评说,引申到对人的评说,从而引出“心灵的抚慰”这一论题。 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和所用的艺术手法。(1)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答: (2)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们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答: 解析:(1)本句是个比喻句,所谓“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强调的是人在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过

37、程中,不可伤及其自尊心,同时,人也要自觉克制自己。“唯一”更是突出了人接受教育、改造的关键在于内因。(2)本句是比拟句,“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说的就是其运用范围。如果标准过高,人们可望而不可即,批评和表扬都是无用功。如果伤及受教育者的自尊,那就会适得其反。答案:(1)“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运用了比喻手法,强调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而重塑自己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个人的尊严,同时自觉地尊重他人,遵守、服从社会公有法则。本句意在说明内因的关键作用。(2)“驰骋疆域”运用了比拟手法。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是促人上进,它应当控制在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有所进步的范围之内。本句为批评和表扬的广度

38、、深度划定了界标。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附耳细说”的理解。答: 解析: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礼貌距离、公共距离。其中亲密距离一般间隔在十五至四十五厘米之间。附耳细说,当属亲密距离,让人想到花前月下,天伦之乐、诲人不倦。它是对文章主旨的形象概括,增强了这篇散文的文学色彩。答案:文章主要阐述批评和表扬的适度问题,说明尊重被教育者的尊严的重要性。“附耳细说”,属于人们交往的“亲密距离”,形象地涵盖了本文的主旨。4.文章最后说:“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爱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请结

39、合本文,谈谈这一段文字对你的启发。答: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挖掘文本的深层含意,在对原文深层含意有所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必须与原文的内涵相关联,能自圆其说。答案:农夫对牛倾注淳厚的爱心,是为了不伤及牛的自尊;而对人进行批评或表扬时,更应该以不伤及人的自尊为前提,故而需要“附耳细说”。“附耳细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

40、羌县以东120公里的楼兰古城之谜。我从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了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三千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1 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戈壁三杰”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

41、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桠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

42、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容。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

43、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型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

44、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又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来。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但却生长着骆驼刺、胡杨树和红柳,可见这三种植

45、物生命力之顽强。B作者在第段中综合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骆驼刺的坚挺、毫不屈服,表达自己对骆驼刺的敬仰、赞美之情。C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本是安静的植物,但作者却赋予它们以动态美,可见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之深。D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了红柳木,因为红柳木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E纵观全文,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句式变化多样是本文一个重要特色,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致。解析B项在本段无夸张。D项说红柳木“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文中无据。答案BD【目标对应题】2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

46、答案荒凉、凄清、荒无人烟、干旱无雨;此环境为下文写三种植物做了铺垫,烘托出三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意,概括红柳木的特点。答:_答案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对胡杨林、骆驼刺的描写转向对红柳木的描写。(1)趴伏或者挺直腰杆;(2)抗争(“挣扎奋斗”也可);(3)点缀美化着戈壁滩;(4)永不放弃。4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这种巨大的力量”指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答:_答案指红柳木身处绝境但不绝望、勇于与命运抗争

47、的勇气和精神。联系人生、自然界中不凡、不屈和高贵的生命都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都可能会不顺利,人生也会陷入绝境,但不必悲观,不要绝望,只有一息尚存,一切都会好起来;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的勇敢挑战和蔑视,人生就要像红柳一样,身处逆境却能点亮美化世界,赢得敬畏和尊重。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转身李汉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那一次我在北京火

48、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

49、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50、”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那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

51、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

52、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 “人海”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 B第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地引起下文。C第段开头对“秦岭深处”一段山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D从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E“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句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解析C项“

53、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应是 “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E错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答案CE【目标对应题】2本文的段和两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写法,请作具体说明。答:_答案文章的段是详写,具体描述了作者与年轻乘客、秦岭女孩和中年乞丐邂逅的经历。而、两段是略写(概述),点出人生“一转身”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是对前文详写的拓展。3请结合上下文,说明段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具体含意。(1)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答:_答案在山色、水声和花香中,秦岭女孩保持着最纯真的表情(美好的环境,美好的人情),因而这时的她是最美丽的。 (2)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答:_答案转眼间,作者身边只有一个老年乞丐,却找不到他要寻找的那个中年乞丐。然而,他们同样生活在贫寒与苦难中。4本文题目“转身”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借不同情境中的“转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答:_答案“转身”指的是人们在人生路途中与美好事物相逢机遇的短暂(或答:失去美好事物的迅速)。作者告诉人们:人生中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要格外懂得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