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07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一轮总复习新课标历史高效测评卷: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基础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A海国图志B变法通议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由此判断是海国图志。答案:A2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

2、对君主制度 B西方的“长技”C西方的民主政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梁启超”,“清代学术”,“道咸(18211861年)”等信息可知,这里的“学新”应是指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洋务运动,它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即西方的“长技”,故选B项。答案:B3(2012江西吉安模拟)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A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B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C思想完全地改弦更张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解析: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但是材料说明张之

3、洞认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变革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与传统的洋务思想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4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C 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从材料内容分析,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不符合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排除含的A、C、D三

4、项。答案:B5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艾。”文中“变”的含义是()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C改革教育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其特点是学习西方精神文化以改造国民,A项正确;B项变革政治制度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新文化运动时期并未涉及教育变革,C项错误;D项明显不正确,故本题选A项。答案:A6(2012韶关市调研)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英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

5、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解析:本题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选项A只是“学在西洋”的反映;选项B只与“妻在东洋”有关;选项D只与“官在北洋”有关,都不是材料信息的全面反映,均排除。从该学者的经历可判断是与近代中国的开放政策相关的,故选项C正确。答案:C7(2012石家庄高二检测)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突出特征是()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具有广泛群众

6、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属于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故可排除B、C两项。五四运动中,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广大的中国农民与马克思主义接触甚少,故D项说法不正确。答案:A8孙中山一生追求“天下为公”,致力于救国救民。其思想主张中,有利于富国富民的是()A实业救国,限制中小资产阶级B创立民国,废除专制C发展实业,实行耕者有其田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富国富民”可知,题目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正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答案:D9(2012河南五市联考)邓

7、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这段谈话()A是邓小平理论发端的标志B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进程解析:题干引文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是“三个是否有利于”的组成部分,由此分析,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答案:B10(2012宁波模拟)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

8、创新成果有()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A BC D解析:“幽灵”指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无关;“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不属于“理论创新”的范畴。答案:D11漫画“客人来了心情不同”,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没有涉及到()A“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B“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C关起门来建设改革开放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生活物质多寡的变化,时间大体在改革开放前后,故D项在时间上不符合。答案:D12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

9、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解析: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材料三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鲁迅材料四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共和国招牌

10、也是挂不住的。陈独秀请回答:(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8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对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6分)(3)材料四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与孔教、儒学之间的关系。其中袁世凯尊孔复古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而反孔教、儒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反孔教是反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答案:(1)因孔孟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因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

11、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8分)(2)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容易产生“阿Q式”的民族病态。(6分)(3)保共和,反孔教。因为北洋军阀政府尊孔复古。(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5年,孙中山在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的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具体解释为: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行民族的独立自主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12、以参议院行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材料一中,孙中山的解释蕴涵了什么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时,取得的最突出成果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强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进步意义?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6分)(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列强态度的变化。孙中山在1924年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8分)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第(2)问要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概括孙中山力图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第(3)问应指出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改组国民党等。答案:(1)民族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6分)(2)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责任内阁制。(6分)(3)变化: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举措: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