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486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名师伴你行》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能专训(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石家庄一模)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2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B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C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D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答案:D解析:士大夫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与西学东渐和西学中国化无关,故排除A、B两项。这一现象的本质反映的是D项。2(2014西安市质检二)魏源撰写海国图志

2、时引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德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中的文字多达26处。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王韬曾担任过六合丛谈等教会报刊的主笔,郑观应则经常在教会报刊上发表时论文章。由此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传教士对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发挥过促进作用B传教士是外国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C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传教士主导D中国近代的思想家都受过外国传教士的培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中传教士的作用。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海国图志的编撰引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的文字“多达26处”可知,教会报刊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积极作用。由“王韬曾担任过六合丛谈等教会报

3、刊的主笔,郑观应则经常在教会报刊上发表时论文章”可知,教会报刊成为早期维新派宣扬新思想的阵地,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C项错在“主导”,这夸大了传教士的作用,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可以排除。3(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考)“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下列与该主张类似的有()“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是对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描

4、述。“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均是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表达,故正确。“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的思想,故错误。“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属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思想,不主张学习西方,故错误。4(2014保定市调研)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5、。由“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可知,该思想家赞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君主专制制度”,排除;该思想家只是认为“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并没有否定该制度的进步性,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以排除。5(2014海淀区期末考)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圣人之纲常不可攻也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考查学生论从史出

6、、史论结合的能力。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是中国传统思想,所以排除。是梁启超的变革主张,是严复提出的进化论思想,所以C项正确。6(2014济南市1月调研)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称,中国人说的“革命”一词,译成我们的语言为revolution,中华民国时代采用了它,字面意思是“收回授权”。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就不得不退位。这里的“保护”指的是()A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C清静无为 D天赋人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提取和理解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时的“

7、革命”是“收回授权”,“一位统治者失去了这种不可缺少的保护”即失去了对君主专制的保护,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故选A项。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主统治,但不影响其退位,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2014海淀区期末考)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两会的相同之处有()基于民族危机为中国寻求出路变革社会的方式所要建立的政体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党团体,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时间上看,两者相差一年,大背景相同,即都处于甲午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所以正确;两者的目的都是挽救民族危亡,所以正确;兴中会主张革

8、命,而强学会主张维新,所以错误;兴中会主张民主共和政体,而强学会主张立宪政体,所以错误。8(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考)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助,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意在()A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B普及宪政常识,倡导五四运动C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D批判传统文化,培养民主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助”可知,陈独秀主张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为立宪政治奠定基础,故D项与

9、材料相符。“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倡导五四运动”“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均不是题干所给材料叙述的内容,故A、B、C三项与材料不符。9(2014南昌市调研)戊戌变法前后,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他列举白话文的八益:一曰省目力,二曰除骄气,三曰免枉读,四曰保圣教,五曰便幼学,六曰炼心力,七曰少弃才,八曰便贫民。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文言文取代白话文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文学革命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时期已出现C新文化运动的一些主张在戊戌变法时期已露端倪D戊戌变法的功绩之一是推动了文言文取代白话

10、文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文学革命强调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结合材料中的“四曰保圣教”可知,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宣扬白话文,推行新文学,与新文化运动主张相似,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使得白话文取代文言文,D项错误。10(2014郑州市质检一)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救亡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与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在()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缺乏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11、民族资产阶级“不成熟”的体现。解答本题要注意设问“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所给选项都是不成熟的体现,但是最为核心的还是经济方面的。故选D项。11(2014济南市1月调研)1922年创刊的今日曾刊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著文章,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该刊的主办者却曾反对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坚持认为中共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而从事民主主义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变节”。这说明()A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B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C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任重道远D当时存在着大量伪马克思主义者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查学生阐释历

12、史事物的能力。中共二大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制定了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其内容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理论的,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提出后却没有被普遍认可的现象,C项符合题意;D项在材料中未涉及。12(2014南昌市调研)某位学生在进行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性学习中,找到了以下三组资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民主义。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A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的爱国斗争B地主阶级的自救实践C近代中国反封建、求民主的潮流D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师

13、夷长技以制夷”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的思想,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制度的思想。由此可知,这三组资料的共同点在于探索救国道路,D项符合题意。A项不适用于,B项不适用于,C项不适用于,均可以排除。13(2014湖北省武汉调研)民国学者萧一山称,晚清革新运动大约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即“海防时期”“洋务时期”和“维新时期”。以下对这三个时期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防时期”是接受新知识的发轫,代表人物有魏源等B“洋务时期”是革新事业的启幕,但重在练兵制器之说C“维新时期”注重政治和法律的学习,主张君主立宪制D三者都作了

14、普遍的宣传,并启悟国人认识到改革之必要答案:D解析:题干中所给三个时期分别对应“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第一个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代表人物有魏源、林则徐等;第二个时期主张“中体西用”;第三个时期主张“君主立宪”。三个时期都没有作普遍宣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14(2014河北保定调研)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

15、的实验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1920年”,由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先进的知识分子号召向俄国学习,故可排除B、C两项;1920年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已在积极筹划成立中国共产党是在实践,不再停留于设想,所以D项错在“设想”;依题意分析可知A项正确。15(2014湖南省衡阳市八中月考)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潮成为社会思潮主流 B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C传统艺

16、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 D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答案:D解析: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已成为社会思潮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信息:康有为与陈独秀的观点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故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表述错误;康有为和陈独秀的观点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根据“现代”的含义可知正确选项为D项。16(2014湖南省永州市第三次月考)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

17、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下列对两个人的主张理解错误的是()A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B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C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D郭嵩焘反对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主张学习西方制度答案:D解析:郭嵩焘反对的是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不学习西方制度,故选D项。17(2014福建省厦门市质检)下图是某学生总结的中国近代各阶级的救国从开始到发生变化的探索历程,其中表明对时间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资

18、产阶级 D无产阶级答案:D解析:抓关键词“不准确”。近代中国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指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不在近代中国的时间概念内,故D项不准确,符合题意。18(2014广西省四市联考)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A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根深蒂

19、固 B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水土不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D民族危机使救亡图存压倒了人权启蒙答案:D解析:关键词“主要原因”。A、B两项为原因之一;C项为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现状使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方向”;故D项为主要原因,符合题意。19(2014广东省六校联考)钱基博先生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斯不愧知言之士已!”这两句话()A直接肯定了八股文的积极作用 B间接批判了四书五经的消极作用C直接肯定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 D间接批判了维新变法的不

20、彻底性答案:A解析:钱基博认为从语言的工整逻辑性方面看所写文章,没有超越八股文的。章炳麟评价严复,胡适评价梁启超,均认为二人文章好源自八股文,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20(2014安徽合肥二模)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严复认为,自秦以来,国君从人民手中窃取了权力;国家本来是人民的公有财产,王侯将相,本来是国家的公仆,即人民是

21、国家的主人。这反映了人民主权的主张。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20分,共40分)21(2014南京、盐城二市联考)晚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和思想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嘉盛时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因顺、康、雍、乾历朝文字狱之残酷,使学者间绝口不谈朝政时事。清代考证学,颇亦承袭明人。社会书本流传既易,博雅考证之学,自必应运而兴。故江、浙考证汉学则变为纯学术之探讨,钻入故纸堆中,与现实绝不相干。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居今日而言经世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书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

22、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1897年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材料三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外国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为豪。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

23、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乾嘉时代(清代中期)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梁启超重视研究“经世”,其内容和目的有哪些重大发展?(6分)(3)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要特征。(8分)(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50字以内)答案:(1)特征:与政治脱节(注重考证,逃避现实)。原因:文字狱等文化专制(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前代文化、书籍的积累。(2)内容:从注重考据到中国学术和西方思想相结合;从逃避现实到注重经世致用。目的:寻求强国之道。

24、(3)晚清思想界逐渐呈现多元(多派并存)、整合的时代趋势。时代背景多元趋势整合趋势结论晚清由于内忧外患,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改变僵化保守的态度,开始向西方学习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等将西方学说与中国文化、思想有机结合,如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康有为将西方先进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写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宣扬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结合了西方政治思想和儒家大同学说这一系列的思想变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22.(2014杭州市质检一)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

25、下列材料:材料一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强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

26、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6分)(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6分)(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的不同观点。 (8分)答案:(1)不同之处: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评价: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化;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抵御外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洋务运动。作用: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3)表现:维新变法及义和团运动。前者认为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社会制度落后,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贫弱。只有通过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求得国家富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后者认为当时的民族危机是由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必须通过武力反抗将它们赶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