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对笔墨的分析与理解,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
2、的典范性。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而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
3、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在此意
4、义上,锻炼笔墨就成为人格磨砺、境界参悟的过程,笔墨与心性通过不断琢磨、锻炼,构成互动互证的关系。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修为,在历史上已为无数典范所反复验证。基于动作性同构的内摹仿,关系到审美,也关系到求真与致善。中国文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正是以文艺作品来唤起人的内摹仿能力,经由长时间的气质变化、生命修炼,完成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一步步趋近于典范的理想人格。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更进一步说,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摘编自潘公凯论笔墨
5、典范:人格理想的一种表征系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可视之迹、可感之心、可信之道,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笔墨典范的文化表征系统。B.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C. 内摹仿是一种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使得笔墨与心性互动互证。D. 笔墨典范对人格理想和信仰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强调笔墨的价值,再具体阐释笔墨典范及其实现的路径,将论证推向深入。B. 文章以士人画的最高境界对应笔墨典范作为文化表征系统的三层结构,行文缜密。C. 文章援引
6、古人“力透纸背”之说,旨在解说笔墨典范内摹仿这一心理运作机制。D. 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论述笔墨与人格养成、笔墨与社会精神的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欣赏中国绘画的笔道墨象,就能感受画家的心境,进而体会画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B. 中国绘画历史上的笔墨典范,都是作者在自修的过程中追求大我、希贤希圣的产物。C. 内摹仿可以丰富完善画家的人格,所以成为中国画家提升自身人格境界的唯一选择。D. 中国画的笔墨如果给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就能够体现以艺树人的文艺宗旨。【答案】1. B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7、。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本题B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典范意义”推论错误,原文第三段为“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法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据此可知“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理想的群体性”不一定能使“中国画家及其绘画作品具有了
8、典范意义”故本题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本题D项,“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不合文意,这不是文章立论的前提,文章仅仅在第一段提到“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突出“笔墨的价值”。作者观点的提出是在对“笔墨典范”等的具体分析中得出的。故本题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本题A项,“就能”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一段为“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
9、境”;C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为“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D项,“文章以中西绘画比较为立论前提”推论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为“以艺树人,是中国文艺的宗旨。更进一步说,中国画的笔墨不仅在将来仍能提供独一无二的审美愉悦,仍然具有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而且以其对于人格理想、人格信仰的重要作用,还有可能参与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重树,从而产生重大、深远的社会意义”。故本题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日前公布,清肺排毒
10、汤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该方剂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情况合理使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阻击疲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中医药专家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化裁为新的方剂清肺排毒汤。截至2月4日,该方剂给4个省36个城市37所医院的214名确诊患者使用,通过综合观察,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在90%以上。尽管本次临床有效性观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只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但临床验证结果与先期处方设计
11、预判完全一致。更为难得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服用一剂药后症状就得到改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摘编自王君平抗疫,中医药添加新力量,人民日报2020年3月12日)材料二: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的逻辑,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
12、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文化适应与路径建构
13、,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8月)材料三: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4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证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
14、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摘编自宇文亚等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1月)4. 下列对材料中“中医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B.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C.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仁、和、精、诚。D. 当前,中医药应有的价值无法实现,要做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亟需促进标准的推广应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5、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214名新冠肺炎患者虽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但临床验证结果令人满意。B. 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因未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展开研究而受到打压。C. 目前,已经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证候诊断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依然有待加强。D. 虽然屠呦呦院士已经凭借中医药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6. 要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需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A 5. B 6. 理念、方法方面:坚持中西医
16、结合,中西药并用。文化传播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自信。标准建设方面:协调统一标准,争取成为国际标准。资源开发方面:研究、传承经典处方并创造性地使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概念的等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题中A项,“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错,根据
17、原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阻击疲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可知是阻击疲情要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并非是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题中B项,“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因未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展开研究而受到打压”错,根据原文“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可知文中是说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并未提及因未对
18、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展开研究而受到打压,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此题要求回答“要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需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原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可概括出“理念、方法方面: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原文主“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文化传播
19、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可概括出“文化传播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自信”;原文“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可概括出“标准建设方面:协调统一标准,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原文“中医药专家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
20、组合,化裁为新的方剂清肺排毒汤”可概括出“资源开发方面:研究、传承经典处方并创造性地使用”。【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发愤著书张大可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
21、出狱后被用为中书令。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而司马迁因受腐刑得此官,他认为是人生极大的耻辱。他在报任安书中凄怆满怀地诉说他的痛苦,司马迁一气排列了十种耻辱,这都是人世间的极大不幸,而“最下腐刑极矣”。它使司马迁陷入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痛苦境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种心境下,给予司马迁以生的力量,唯有那无声的立言事业还未完成。司马迁身受腐刑,体味三重,人主的喜怒无常,便意味着人臣的祸福莫测。专制主义的荼毒,擦亮了司马迁的眼睛,使他看清了“明主”这一绝对君权的残忍本质,深深认识到过去“以求亲媚于主上”是“大谬不然”,于是一反常态,表
22、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冷漠。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已五十三岁,任中书令已五年,他除了埋头撰述史记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这时,司马迁的好友益州刺史任安,心中沉不住气了,他觉得要给司马迁以鼓励,给他写了一封信,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的信,好似一石击起千层浪,它把司马迁积滞在心中的郁闷引发出来,爆发在回信报任安书中。在这封信中,司马迁把他对世情的感慨,对人生的悲愤,对专制君王的认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尽情地倾吐出来,如泣如诉,慷慨悲凉,理正而辞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两千多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既然宫刑是人生最大耻辱,为了人的气节尊严,就应早早自裁结束耻辱;但为了实现著述理想,立名后
23、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可是活下去,又遭世俗非议,等于继续受辱,即“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这种既觉得应该死而又不能去死的思想纽结,折磨得司马迁神不守舍,多次想到去自杀。最后司马迁抉择了隐忍立名的自新之路。也就是说功名重于名节。当一个人功名已就,或者以死可以立功名时,就要毫不犹豫地去死节;当一个人才能未尽,功名未立,死节不过如九牛一毛,不能产生社会影响时,他就应该隐忍发愤,建立功名。司马迁正是在这一基准点上找到了死节与立名的统一。所以在史记中,他既表彰那些死节者,又表彰那些隐忍苟活者,把历史人物的死写得生动有情。史记中写了许多不甘屈辱,为保持名节而死的义士。齐国布衣王蠋在齐国沦丧濒于灭亡之时,
24、仍“义不北面于燕,自尽身亡”;田横耻于降汉,自而死,他的五百宾客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李广不堪“复对刀笔之吏”而自杀;项羽兵败愧对江东父老而自杀。司马迁称赞这些慕义而死的人,具有“高节”,“岂非至贤”,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象屈原那样“死而不容自疏”的高洁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然而,在逆境中奋发,忍辱负重的志士,更加难能可贵。勾践卧薪尝胆,坚韧顽强,发愤雪耻,终灭强吴而称霸王,司马迁不仅许之以“贤”,还赞其“盖有禹之遗烈焉。”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重后世,司马迁赞其为“烈丈夫”。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履典军奉旗者数矣,可谓壮土”,但是,当他被刘邦捉拿,为人奴而不死,受辱而不羞,“终为汉
25、名将”,司马迁赞其为“贤者诚重其死。”这后一种忍辱负重的志士,司马迁认为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烈丈夫”。这一观点,不仅与世俗相违,而且颇谬于圣人的是非。一般世俗观点,认为忍辱负重是贪生怕死,若被刑戮,“中材以上且羞其行”。孔孟遗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那些一遇侮辱就轻身自杀的人,在司马迁看来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慕义而死,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理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前已述及,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标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要让它闪光,死得有价值。一个人若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待后人评说,而仅仅以一死来对黑暗进行抗
26、争,岂不是“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司马迁在忍辱与生死的痛苦抉择中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他从沉痛中奋起,坚强地活下来,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完成史记。司马迁终于从个人的悲怨中解脱出来,忍辱著书,留下了宝贵的实录作品。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节选自张大可著的司马迁评传)7.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发愤著书,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逆境而其志不屈,更加激扬奋发而有所作为。司马迁就是如此。B. 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崇高的人格。C. 本文择取了司马迁的重要人生阶段,评述了他发愤著书的主要
27、内容,明确了史记的内容、体例,升华了史记的主题。D. 司马迁身受腐刑,使他看清了世情的冷漠和君权的残忍本质,于是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关心。8. 司马迁在史记中,主要写了哪几种人物?9. 司马迁认为忍辱负重的志士,更是值得敬仰的男子汉。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A 8. 二种人物:一是写了许多不甘屈辱,为保持名节而死的义士。二是在逆境中奋发,忍辱负重的志士。 9. 司马迁认为那些一遇侮辱就轻身自杀的人,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要让它闪光,死得有价值。司马迁能从沉痛中奋起,坚强地活下来,就是决心以最大的毅力来完成史记。因此,只有那些能够
28、经受得起艰难环境磨炼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B项,“全方位展示了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不正确。C项,此文没有介绍史记的体例。D项,不对,应是“于是一反常态,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冷漠”。 【8题详解】试题分析:情节的概括是散文常见的命题方式,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9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原因,首先明确“侮辱就轻身自杀的人,只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勇士”。然后分说明“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不是不可牺牲,而要让它闪光,死得有价值“,再结合司
29、马迁的经历分析。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
30、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下列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
31、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
32、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3、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B. 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C. 刺
34、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12.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B. 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C. 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D. 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
35、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2)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轼”是苏轼,名词,在句中做主语,“诣”“呼”都是动词,是苏轼发出的行为,在句中做谓语,故“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36、”后皆应断开,据此可知BD两项断句错误,当排除。再比较AC两项,“尽力”的主语应为“禁军”,故“虽禁军且为我尽力”中间不应断开,据此可知A项断句错误,当排除。答案应为C项。画线句子加标点如下,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从高考来看,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不正确。唐朝刺史是州最高行政长官,而非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汉代才是。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
37、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在杭州首次任职时”不准确,原文提到“轼二十年间,
38、再莅杭”,表明苏轼曾两次到杭州任职,文中并没有指出“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是在苏轼首次到杭州任职时做的事;另外,“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也不正确,原文为“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意思是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据此可知,还用来排泄湖水。【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庐”,名词做动
39、词,建庐,可译为“居住”;“其”,代词,指大堤;“使”,派;“分堵”,分段;“卒”,最终;“全”,使动用法,可译为“保全”。(2)“再”,两次;“莅”,到;“于”,对于;“有德于民”,状语后置句,对百姓有功德;“家”,指百姓每家;“祝”,祝福。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贯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
40、,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锨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
41、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思。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谏,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
42、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菱白根,从唐朝到昊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43、,完成各题。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作者晚年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排闼:推门,撞开门。闼,小门。14. 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 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C.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
44、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D.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15. 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 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水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
45、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错误,情感理解错误,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的后两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一条流水护着田地丛绿缠绕如带,两座大山推开大门把翠色送来。后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一水护田”中“护”字,“两山排闼”中“排”字,“送青来”的“送”字,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拟人化,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诗人说
46、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赋予山水人的情思,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后两句运用借代的手法。“将绿绕”意为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本身,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后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和“送青来”,整齐美观,音律和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_,_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琵琶声比作急雨和人低声讲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女演奏技术的高超。(2
47、)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3)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意思相近。【答案】 (1). 大弦嘈嘈如急雨 (2). 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弟子不必不如师 (6). 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嘈”“急”“博”“参省”“知”“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
48、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
49、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B. 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C. 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D. 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B.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C. 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
50、达最微妙的含意D. 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B.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C.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D.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答案】17. B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
51、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此处是针对改动大部头著作,并非针对整个局势,选用成语“无伤大雅”。第二处,伤筋动骨: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此处是说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受到重大损害,乃至面目全非。选用成语“伤筋动骨”。第三处,一字千里:是说差一个字意思就会相差很远。失之
52、千里: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此处是根据前文“改了哪怕一个字”“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选用成语“一字千里”。第四处,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洋尽地说出来。耳闻则诵:记忆力好。此处是说我们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洋尽地说出来的经典语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选用成语“耳熟能详”。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依据文意,第一段是在阐
53、述很小的错误都会对诗歌产生极大影响。前有“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面目全非”,后有“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谈论的是有关诗歌篇幅和诗歌内容关系的话题,只有C项符合前后语意。而其他几项所言均与本语境无关,文章没有涉及。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
54、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划线句子犯有语序不当和不合逻辑的语病。一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语序不当,改为“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排除BC两项。二是“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不合逻辑,“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为因,“信息辗转传播”为果,改为“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可排除A项。故选D。【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
55、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 仿照下面的示例,对所给出的两个对象进行语句仿写,要求运用拟人口吻,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对象所蕴含的道理。算盘:算账锱铢必较,容不得半点误差,不能大头总往怀里拨。鞭炮:_圆规:_
56、【答案】 (1). 鞭炮:性情火爆刚烈,容不得半点火星,要防止有人背后点火。 (2). 圆规:做事张弛有度,中规中矩定方圆,可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以及用语准确生动鲜明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仿照下面的示例,对所给出的两个对象进行语句仿写,要求运用拟人口吻,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对象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分析示例,明确仿写的要求。细读示例不难发现,示例抓住事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劝说口吻,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生进行总结,先对优点进行肯定,后对缺点进行规劝。“鞭炮”的特点是点火即爆,从拟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联系人的性情来说;“圆规”的特点是确定中心
57、点即可画出圆形,从拟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联系做人做事来说。21. 筛选、整合下面语段的信息,给“民法典”下定义,不超过7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我国民法典固然借鉴了其他民法典的成功经验,但更注重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和体现时代发展特色,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等民事关系,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最为重要的民事法律规则。【答案】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的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具有基础性、典范性、时代
58、性特点的能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民事关系的百科全书式的民事法律规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的基本“公式”是“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被定义概念”是小概念,暂且用“小”来代替,“邻近大概念”是“被定义概念”的上一级概念,暂且用“大”来代替;“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也用一个字“特”来代替。那么,下定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小=特+大”。运用“公式”下定义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找“大”,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大概念。第二步,找“特”,即找到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第三步,连接“小”与“特加“大”,用“被定义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点+邻近大概念”这
59、一“公式”来表述。解答本题,首先要确定句子主干,即民法典是民事法律规则,然后把民法典的特点和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组合来修饰宾语“民事法律规则”,按照公式,用一个单句的形式叙述出来即可,注意陈述语序。【点睛】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下定义时,所下定义的外延必须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的概念,也就是说下定义不能同语重复;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不能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每隔几分钟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QQ,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飘在风中的代
60、码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然而我们在为此狂欢的时候,对身边的人与事又知多少?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网”事咏叹调如今是“网罗”天下的时代。网络,你是普罗米修斯,偷走了宙斯的火焰,点燃了闪电,照亮了人类黎明前的黑暗,让拂晓的风声在耳畔回荡,世界因你而精彩。网络,你这个盗火者,你偷来了光明,却也带来了黑暗。还我隐私。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却也是个缺乏隐私的时代
61、。人们被大数据一点点地剖析,肢解,百无一漏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网络,你偷走了人类的遮羞布,让人成为赤裸裸的“透明人”!前不久爆出的“棱镜事件”,折射出信息安全的隐忧。高科技窃取我们的信息于无形之中,令人不战而栗。不久前,一位名叫琪琪的女孩,因一条微博,被人在网上挖掘个人信息并无情地嘲讽而不堪重负,最后含恨自杀。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秘密,正如每一个花蕾都包含着心事,强行剥开花瓣必定会使花蕾凋亡,无情揭开个人隐私必将导致人间惨剧发生。还我距离。生活在网络时代,纵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面对面交谈,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而心的距离却远了。我曾无数次地回想起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虽然战乱
62、不断,天各一方,却能“千里共婵娟”,共话相思意。然而,在这个霓虹灯点缀了夜空,万家灯火齐明的大数据时代,手机却反客为主,俨然成了聚会的主角。当“一起来玩手机,顺便吃个饭”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时,我们不禁感叹人情变了:没有了朱自清的“咫尺天涯,叫我如何奈得”的感慨,却有加拿大女作家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你在天涯,我在海角,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想你”的无奈。网络,你偷走了距离,让心的故乡何处寻觅?还我诗情画意的生活。怎能不向往、向往川端康成凌晨四点半看海棠花未眠,向往瓦尔登湖畔卢梭的小木屋,向往王尔德在阴沟里仰望星空,向往仓央嘉措通透风情踏雪寻梅。反观当下,没了诗情没了画意,处处是屏奴。
63、当点赞、刷微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真正的生活又去了哪儿?网络,当我再一次把你放在聚光灯下,细细端详,终于窥见了你的真容。你原本只是高科技时代的一个工具,无关好与坏,功与过。合理利用,你可以使人们玩弄世界于股掌,传递信息,播散知识,造福人类。掌控不当,你也可以剥夺隐私,传播谣言,色情暴力、高科技犯罪把人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利弊,黑白,两极之间本无界定,然而物极必反,就看你如何掌控。网络,可以送你上天堂,也可以带你下地狱。如何让高科技为人类谋福祉,全在人类的智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要点】“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即语文”的辩证命题。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辩证思
64、维能力。材料内容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说。但本题在具体要求上与以往的作文有些不同,明确要求“思辨色彩突出”,既然对考生作文的思辨性提出了要求,就说明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考生一定要全面、深入地分析作文材料,辩证思考,得出最佳立意。如本则材料主体部分强调的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好像可以对科技成就大写特写,但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然而”,以反问语句直击人心,提醒考生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应该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理性对待科技,不能将人类异化为科技的“奴隶”,而失去对生活本真的思考。【审题】纵观本试题材料,命题者对科技的感情是很复杂的。首先手机刷屏在“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可见材料对某些科技
65、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材料又笔锋一转,说“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可以让千里之外的陌生变为熟悉”,可见材料对科技又持肯定态度;最后材料呼唤考生要注重关注身边的人与事。所以,顺着材料所透露出的感情,可有以下几个立意方向:方向一:赞同科技时代。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并且人类的历史也证明,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此角度立意,考生的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已被证明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力量的有关科技。如“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方向二:莫被科技绑
66、架。科技虽说在生活中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但我们也不可过分地依赖科技,成为科技的“奴隶”,因为科技本身也不是“万能”的。从此角度立意,考生的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其的过分依赖,进而让人们忽略了身边的亲情、友情,抹杀了传统的有关科技。如因过分依赖科技,手写书信、毛笔字、珠算等在科技的影响下其文化内涵在逐渐消失等等。方向三:理性地看待科技。正视传统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理性地认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改变。从此角度立意,考生的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充满着争议、利弊并存的有关科技。如最近热议的“胶卷时代与数码时代”“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等等。方向四: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
67、科技怎样日新月异,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只要我们心中拥有诗意,懂得珍惜过往的点滴,在科技时代下也能诗意地生活。从此角度立意,首先,考生的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充满争议的有关素材,同时,在对素材的分析上应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如阅读,无论是带着高科技色彩的“电子阅读”,还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这些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终日而学”的心。【立意】1.关注科技,勿忘本心;2.科技利弊,审慎对待;3.莫被科技绑架;4.变化的科技,不变的生活;【素材】1万事有利便有弊。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惊呼叫好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在一片喧嚣声中,纷纷绞尽脑汁地更新生活
68、的理念,争先恐后地追捧时尚的精品。整个社会就像发生了一次爆炸,将虚荣扩散到每一个角落。而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看着一个个孤独的老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看着一个个孩子手掌中频繁刷新的信息,我们不得不承认,科技的进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以前,我们没有手机的时候,日子虽然过得有些单调,但也不缺少幸福感,尤其是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时的场面,总感觉那么温馨。可是,一部小小的手机,便将我们的生活完全改变。这时,我们必须反思:这种科技进步是我们需要的吗? 2科技时代,人们可随时随地记录与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虽说有时会带来一丝忧伤,但科
69、技时代的到来,已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要跟着前进的脚步一起奔跑。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在纽约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昔日的柯达曾是胶卷时代绝对的王者,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鼎盛时期在全球拥有超过14.5万名的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或谷歌。但随着数码技术的出现,照相技术逐渐告别底片和相纸,一张巴掌大的光盘可存储成千上万张照片,底片和相纸除了部分专业人士外,基本已无人问津。是什么让柯达走向死亡?说到底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科技的力量。岂止是柯达的破产彰显了科技的力量,放眼望去,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 不止一次看到这样动人的画面:重症病房外守候的亲
70、人,站在隔离室门前,眼里噙满泪水,手里握着手机,轻轻地按动键码,发出一声声深情的问候。隔离室内,病人手脚不能动弹,却能侧过脑袋,盯着手机屏幕,轻声念着亲人的话。3借助科技手段,人们完成了许多前人渴望但无法实现的壮举:飞上蓝天,潜入深海,相隔万里却能喃喃耳语科技已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孤立变为联系的整体,它让地球俨然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哈佛大学教授史蒂芬平克说道:“谁也不用质疑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是哪个时期,答案肯定是今天这个时代,而能够超越今天的就只有明天。”科技解放了生产力,带来了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化家庭场景的实现,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就连最基本的家务活也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来完成
71、,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智能完成。手机里装满了各种APP,一键连接所有,生活如此便利。于是我们看到街上飞驰的外卖摩的,那是室内人们的一键下单,饿了不再下厨房;交流不再面对面,各种虚拟聊天平台似乎也让人们失去了真实。人们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手机左右着人们的情绪。对网络的依赖,也使我们成为精确的目标消费者。看了亚马逊网站根据购买记录推荐的“你可能感兴趣”版块,真能让人产生一种被了解的感动。4科技狂欢之下,我们尤需冷静:在科技造福人类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尊严?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回归到自然状态,回归生活的本真,深度体验生命的每一刻,因为这种“奢侈品式”的体验会让我们感觉到人之为人的美好。人的本真情感是任何所谓的智能虚拟技术都无法模仿出来的,这是人类的骄傲,也应是高科技、黑科技之下不可逾越的人类的伟大。放下手机,走出室内,与身边的人亲切交流,邀三五好友去追求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拿出纸笔,感受笔尖摩挲的精妙之声,为父母儿女亲手烹制一道美味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它都只是人类探索和改变世界的工具,不能成为人类心灵的桎梏,更不能成为人类情感淡化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