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到镐京去朝拜周宜王。周宣王很喜欢小儿子姬戏,就要鲁武公立姬戏为嗣君,做鲁武公的接班人。结果鲁武公按周宣王命令立姬戏为嗣君,即鲁懿公。材料反映出()A当时宗法制已很难得到实行B姬括会成为当时鲁国的小宗C周宣王在诸侯王中的威信将会更高D统治者个人好恶是西周时期立嗣君的主要标准2钱穆认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据此判断以下正确的是()A分封制使
2、西周疆域扩大B洛邑与宋将西周一分为二C宋朝地方机构权力较大D鲁、齐两国的国君是王族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4礼记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都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5中国古代
3、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6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准确合理的是()A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B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宋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历实C二人所处社会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D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又不同的实质内涵7加
4、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8“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9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
5、、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这表明()A朱元璋重视基层制度建设B机构改革为加强皇权服务C洪武年间官僚机构重叠D“四辅官”是重要决策机关10“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1据史书记载:明代内
6、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12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D“廷寄”减少了
7、中央决策的失误1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4张教授是某断代历史学家,在其相关研究论文中多次引入“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的史料。据此,下列最适合作为其论文插图的是()ABCD15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
8、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D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16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两个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发生战争,结果,经济高度繁荣、准备十分充分的雅典被斯巴达打败。在总结雅典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著名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为:“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在于国家制度的形式。国家制度是所有设想和行动计划的源泉,也是其得以实现的保证。”根据材料,在波里比阿看来,雅典失败的原因在于()A雅典贵族专制社会黑暗B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C雅典社会制度落后腐败D雅典社会矛盾的尖锐17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
9、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18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D希腊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19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
10、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雅典民主只是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注重用法律来巩固民主制度20意大利桑德罗斯奇巴认为,罗马家庭不根据血缘关系把家庭成员确定为家子和家孙,罗马法还把家庭当成共和国的“发源地”, 罗马人开明进步,不根据人的出生而是依据罗马市民和非罗马市民( 包括奴隶)的意志,把人们吸纳进其社会中, 认识到社会是公共意志的产物并且通过共同意志才得以存续。这说明()A罗马法抹灭了公民与非公民在法律上的差
11、异B罗马法体现并强化了罗马社会的开放性C罗马法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D罗马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了罗马的经济基础21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提到:“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的人格权利”“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这说明罗马法()A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D蕴含着理性精神2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
12、五分之三23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但两者在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下列事实中属于这种差异的是()A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岸曲折B积极向外拓展,寻求新生存空间C建立政治上独立的城邦D在文明发展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24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B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25卢梭
13、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权力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议会至上,依法治国26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就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之事,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A英王只是国家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C根据法律,女王在公投上不偏袒任何一方D即便独立
14、,女王仍然是苏格兰的国家元首27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A英国政治腐败B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C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28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
15、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维护了革命派的利益D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29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30如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下列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合的是()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D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
16、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31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汉密尔顿的核心主张是()A以财产区分民众等级B实行代议制民主C保留美国的奴隶制D保持贵族特权地位32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
17、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33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描写自己因为名声好而且“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而信心十足地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的报纸揭露了他一系列罪行:伪证罪(有34人作证)、盗窃、毁谤、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拐尸犯,而且都有人证!在一次民众大会上,有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叫爸爸。马克吐温的描述主要是为了()A发泄个人对选举的不满B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C批评美国民主制的弊端D批评美国社会缺乏诚信34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
18、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希望恢复帝制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5托克维尔在研究美国、法国的民主时写道:“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利,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这段话可能反映了()A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激烈B法国大革命中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践踏C美国行政权立法权实行干预D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361834年普鲁士政府联合了18个相邻的邦国,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布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
19、免税等。到19世纪50年代,关税同盟基本上已扩展到全德国,只有汉堡、不来梅等极个别的地方还保留自己的关税制度。该关税同盟建立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B加速了19世纪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C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主地位D推动了德意志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37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主要()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
20、性38“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391895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 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一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转变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已经消失B恩格斯修改了马克
21、思的暴力革命理论C无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掌权D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政在走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廉政建设需要制约权力,进行制度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国会大厦位于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白宫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如图)材料二 所谓“五权”,是指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还有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看到了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由议会掌管监察权,不利于权力的相互制约, 容易造成 “议会专制”;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
22、导致“任用私人”和“盲从滥举”。根据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宪法,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 和监察院组成,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他提出的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等思想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伟大创新。王华的制度设计中的创新与缺陷材料三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83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地方国家机关的干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1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
23、国第13条 宪法第五条增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习近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1)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政治信仰?这种城市布局有什么社会教育意义?(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评价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3)根据材料三,你对新中国廉政建设有何认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两图分别为明朝北京城和19世纪英国伦敦城布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城市布局各自的特点以及造成差别的原因,并指出其差别对世界格局演变的影响。42【历史上
24、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 “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 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 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
25、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 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到镐京去朝拜周宜王。周宣王很喜欢小儿子姬戏,
26、就要鲁武公立姬戏为嗣君,做鲁武公的接班人。结果鲁武公按周宣王命令立姬戏为嗣君,即鲁懿公。材料反映出()A当时宗法制已很难得到实行B姬括会成为当时鲁国的小宗C周宣王在诸侯王中的威信将会更高D统治者个人好恶是西周时期立嗣君的主要标准【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
27、级的内部秩序【解答】鲁武公九年即为公元前817年,当时西周周王王位的继承,新诸侯王的产生主要标准还是按照宗法制,即由周王或诸侯王的嫡长子继位,这确保了王权的平稳过渡,材料中周宣王要求鲁武公立其小儿子为嗣君仅仅是个案,所以A、D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周宣王要求鲁武公立其小儿子为嗣君的事情当时遭到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樊仲甫认为他这样做违背了宗法制的继承规则,会降低周宣王在诸侯王中的威信,故C错误按照宗法制等级,小儿子姬戏立为国君的话,大儿子姬括将为分封到地方做卿大夫,姬戏为鲁国的大宗,姬括为小宗,故B说法正确故选B2钱穆认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两中
28、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据此判断以下正确的是()A分封制使西周疆域扩大B洛邑与宋将西周一分为二C宋朝地方机构权力较大D鲁、齐两国的国君是王族【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以钱穆关于各诸侯国的描述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解答】A、材料指出通过分封制度使得西周的疆域不断扩大,故正确;B、材料指出:洛邑与宋则是两中心,而不是将西周一分为二,故错误;C、诸侯国的权力一样,没有大小之分,故排除;D、鲁齐两国的国君是功臣,不是王族,故错误;故选A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29、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殷商制度”“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切入,结合宗法制进行思考【解答】“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任由天命能够得到稳定,任由人为就会引起争斗用天命将其(由谁来继承王位或诸侯、卿等)规定下来,就不会发生为抢夺继承权而产生的争斗商周时期的宗法制主要是关于继承问题的规定,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是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
30、权利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4礼记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都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具体考查从先秦时期到董仲舒儒家思想的演变【解答】根据材料:“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可知君主在逐渐神化A项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说法不符合材料,“君天下曰天子无法反映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排除;B
31、项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说法不符合材料,“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在神话君主,无法体现民贵君轻,排除;C项都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说法不符合材料,君天下曰天子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排除;D项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说法符合历史材料,是正确答案;故选D5中国古代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考点】1V: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九卿”“六部”切入,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思考【解答】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九卿”“六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卿”侧重于“皇帝事务”
32、,而“六部”则上升为分类处理国家政务层面,所以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二者都是官僚政治;B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6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准确合理的是()A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B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宋废相后皇帝专权的历实C二人所处社会结构不同,二说都有其当代的合理性D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又不同的实质内涵【考点】18:郡县制
33、;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不同考查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正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由材料中,柳宗元的叙述“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可见他肯定的是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明朝废除宰相,故排除B依据材料柳公权的“天下为公”主张和黄宗羲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是看到了专制的弊端,两人的看法均有合理的一,只是社会结构不同故C正确二人都处在封建社会时期故排除D7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
34、),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考点】1F: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设中朝加强皇权,考查学生结核已学知识分析解读题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A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A项正确;B项错在“取代相权”;C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故选A8“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35、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考点】1J: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了解宋代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用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控制地方军政财权加强中央集权【解答】材料中分散相权,由宰相主政,枢密院主军事,三司主财政,导致“各不相知”“故财已匮”,冗兵、民困等问题说明由于君权加强,相权分散带来了总理,影响了行政效率故C符合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地方贫困问题,故B项排除;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
36、阶级民主政治,宋代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故选C9洪武十三年九月,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通纪载:“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耆儒王本、杜佑、袭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位列都督之次。敕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三旬,人各司之。”这表明()A朱元璋重视基层制度建设B机构改革为加强皇权服务C洪武年间官僚机构重叠D“四辅官”是重要决策机关【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切入,结合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思考【解答】材料朱元璋废中书省,置“四辅官”体现的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实质是加强皇权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1
37、0“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考点】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需要掌握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和对选项的分析理解【解答】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言论,A项是赞扬丞相制度的,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主张丞相制度,以辅
38、助皇帝政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主张不设丞相,加强君主专制,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D项表明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使明朝政治腐败,与材料要求不符合,应排除故选C11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考点】1S:明朝的内阁【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考查内阁的职能、性质以及特点【解答】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当这种决策权得到
39、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可知,内阁可以通过皇帝信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说明内阁大臣有一定的权力,故A项错误内阁虽有票拟权,但能否采纳取决与皇帝的决定,决策权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故B项错误宰相是国家法定的国家机构,可制约皇帝的权力,而内阁是内侍机构,对皇权不起制约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C12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
40、级机构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考点】1T: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考查军机处考查军机处“承旨书谕”的目的和作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对军机处职能与作用的掌握【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寄信上谕是清朝特有的,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其目的是中央集权,以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A项错误没有体现,应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只是起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廷寄”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的信息,故D项错误故选C1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
41、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考点】1N:九品中正制【分析】本题考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了解选官制度的演进变化,并重点掌握科举制的特点影响【解答】根据所学,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出身为选官的依据,从材料中“年未弱冠,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拜著作郎”、“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表明未成年就已拜官,主要是门第出身的原因,体现了九品中正制,选官基本上被世家大族垄断,故B正确;ACD项明显与材料不符,故排除故选B14张教授是某断代历史学
42、家,在其相关研究论文中多次引入“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的史料。据此,下列最适合作为其论文插图的是()ABCD【考点】1H: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材料中指出“三司之职”,可以判定历史朝代为宋朝,结合选项中的历史插图进行判断【解答】A、该印章文字为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排除;B、六部直接归属皇帝开始于明朝,排除;C、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正确;D、黄道婆出现在元朝,排除;故选C15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43、”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D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考点】83:苏格拉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解答】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CD项错误,材料均无法体现,故排除;题干所表达的实质问题在于公民素质,故B项正确故选B16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两个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发生战争,结果,经济高度繁荣、准备十分充分的雅典被斯巴达打败。在总结雅典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著名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
44、为:“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在于国家制度的形式。国家制度是所有设想和行动计划的源泉,也是其得以实现的保证。”根据材料,在波里比阿看来,雅典失败的原因在于()A雅典贵族专制社会黑暗B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C雅典社会制度落后腐败D雅典社会矛盾的尖锐【考点】4A: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利的误用和滥用【解答】根据材料可以理解到“在波里比阿看来,雅典失败的原因在于国家制度”,A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在于国家制度的形式”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利的误用和滥用,故B正确;C项错误,两个城邦都是奴隶制度,不存在落后一说,排
45、除;D项材料中未反映,排除故选B17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考点】4D:罗马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标志着古罗马法学达到了顶峰西塞思认为,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解答】A项明显错误,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贵族的利益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46、,自然法不是保护自然的法律,而是指不用证明的自然界自然存在的法则D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的问题故选C18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D希腊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直接民主所有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最高权力机
47、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享有平等的立法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在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这种直接民主促进了“公民城邦”的一体化,使城邦具有强固的凝聚力【解答】直接民主更加民主,直接民主使得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本题不是说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而是说直接民主的独特的优势和独特的优点,故A正确;B与题意相悖,故B错误;CD材料未体现,故CD错误故选A19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
48、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雅典民主只是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注重用法律来巩固民主制度【考点】43:古希腊城邦【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显示法律修改要求之严,说明雅典人对法律尊严和权威的重视【解答】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门槛很高,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订,与民主形式和司法程序无关,且材料中也没有显示注重用法律巩固民主制度的内容,故A、C、D项均排除故选B20意大利桑德罗斯奇巴认为,罗马家庭不根据血缘关系把家庭成员确定为家子和
49、家孙,罗马法还把家庭当成共和国的“发源地”, 罗马人开明进步,不根据人的出生而是依据罗马市民和非罗马市民( 包括奴隶)的意志,把人们吸纳进其社会中, 认识到社会是公共意志的产物并且通过共同意志才得以存续。这说明()A罗马法抹灭了公民与非公民在法律上的差异B罗马法体现并强化了罗马社会的开放性C罗马法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D罗马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了罗马的经济基础【考点】4D:罗马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
50、6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解答】AA项抹杀表述错误,排除;B根据材料“罗马家庭不根据血缘关系把家庭成员确定为家子和家孙”、“ 不根据人的出生而是依据罗马市民和非罗马市民( 包括奴隶)的意志,把人们吸纳进其社会中, 认识到社会是公共意志的产物并且通过共同意志才得以存续”,这些都表明了罗马法体现并强化了罗马社会的开放性,B项正确;C罗马法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罗马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了罗马的经济基础,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21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提到:“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的人格权利”“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
51、系”这说明罗马法()A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D蕴含着理性精神【考点】4D:罗马法;4I: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了解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及罗马法对当时的统治及后世的影响【解答】材料中“抽象的权利,抽象的人格权利”、“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可知,材料要表达的不是实际的权利或维护私有财产,而是指人格上的权利关系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即罗马法蕴含着理性的精神,故A项和B项都是实际的权利和私有财产,不是材料中所指的“关系”,故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D项符合题意故选D22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52、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考点】4D:罗马法【分析】本题考查学对自然法的应用,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解答】AA项属于土地国有制,归国王所有,不符合题意;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表明该法案反对债务奴隶制,体现了平等观念,B项符合题意;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又
53、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体现了同态复仇的特点,排除;DD项选举法不尊重个人平等权,排除故选B23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但两者在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下列事实中属于这种差异的是()A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岸曲折B积极向外拓展,寻求新生存空间C建立政治上独立的城邦D在文明发展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4D:罗马法【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历史政治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历史演变情况的准确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希腊罗马都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拥有广阔的海岸线,适合发展航海贸易,积极对外扩展
54、故AB不是差异,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罗马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埃及等东方文明的影响,故D不是差异,排除雅典小国寡民,实行民主政治,而古罗马对外扩张最终建立了一个大帝国故C不是共同点故C正确故选C24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B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考点】63:光荣革命【分析】本题考查对“光荣革命”的理解,1
55、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解答】A材料对比了光荣革命前后英国公司的海外贸易经营权的授予的不同:革命前由英国国王代表国家颁布特许状;革命后各公司要求议会通过法案确认,1690年获得确认的哈德逊公司宣布其在英国的国家法律地位这些进一步推动了法律至上观念的发展,故选A项;B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执掌行政大权,直到18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才被剥夺,故排
56、除B项;C革命后议会与王权有过长期的权力斗争,排除C项;D议会授权只能提升英国公司的国家法律地位,不能提升英国商人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A25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权力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议会至上,依法治国【考点】N5:卢梭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直接论述了
57、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这表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观点社会契约论是他的学说的核心【解答】卢梭主张三权分立,从材料“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可以看出卢梭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作用,故A正确;B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排除;C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议会至上”没有得到体现,故D错误故选A26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就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之事,建议女王应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A英王只是国家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B独立公投是苏格
58、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C根据法律,女王在公投上不偏袒任何一方D即便独立,女王仍然是苏格兰的国家元首【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着重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王统而不治”,但她是英联邦的象征,维系着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不能说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故A排除;独立公投前,苏格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不能说与英王无关,故排除B;根据法律,英王“统而不治”超然于政治之外,故不能在公投上偏袒任何一方,故C正确;英王保持中立是由于法律规定,不是“女王仍然是苏格兰的国家元首”而能决定的故排除D故选C27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
59、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段话主要说明()A英国政治腐败B议会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基础C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国王仍旧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考点】66: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
60、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解答】本题材料提到,“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责任内阁制成为英国政治重心,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故选C28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原
61、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维护了革命派的利益D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考点】6B: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分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共和制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础【解答】从题干材料的内容可知,弗格森表述了1787年宪法颁布前后两种自由的观点:保护个人权利的自由与反对群众暴政侵犯的自由,说明宪法加强了政府的权力,故B项符合;材料中对两种自由的解释,说明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是违背美国革命的原则,故A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1787年宪法维护革命派的利益,故C排除;1787年宪法规定
62、自由,更多的是体现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不是取消个人自由,故D排除故选B29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考点】69: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三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州
63、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为了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30如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下列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合的是()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D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考点】6J: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分析】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具体考查美国两党制的实质【解答】根据材料“美国两党政治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
64、了美国两党制下的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里面的不同阶层利益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并无根本利益冲突故选C31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汉密尔顿的核心主张是()A以财产区分民众等级B实行代议制民主C保留美国的奴隶制D保持贵族特权地位【考点】69: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
65、保留一定的地位”【解答】由材料“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可知,汉密尔顿主张保持贵族特权地位,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故选D32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考点】6C: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法国民主政治确立的曲折历程【解答】从材料看,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不
66、喜欢共和政体,但是,他们又害怕君主派胜利(这说明君主派也有可能胜利),因为这样会导致更多的人站在极端共和派一边,结果导致他们担心的秩序混乱(可见C项错误)这种复杂的心态,本身就说明了政局的错综复杂此外,法国共和政体为资产阶级所建,所以B错误D中的“绝对优势”表述与材料相反故选A33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描写自己因为名声好而且“生平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人的事”而信心十足地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的报纸揭露了他一系列罪行:伪证罪(有34人作证)、盗窃、毁谤、酒疯子、贿赂犯、讹诈犯、拐尸犯,而且都有人证!在一次民众大会上,有9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叫爸爸。马克吐温的描述主要
67、是为了()A发泄个人对选举的不满B揭露美国民主的虚伪性C批评美国民主制的弊端D批评美国社会缺乏诚信【考点】I2:现实主义文学【分析】材料指出马克吐温在竞选州长中的竞选,报纸借楼它的罪行,结合课本中马克吐温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家,根据这两点信息,结合有关选项进行选择【解答】A、材料主要是为了揭示美国选举,排除;B、材料中指出美国在民主选举方面存在虚伪性的特质,正确;C、材料主要是揭示了美国民主选举的虚伪,排除;D、该项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信息,排除;故选B34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要么是保守共和
68、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希望恢复帝制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考点】6C: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时,主治以共和制的斗争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法国民主政体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梯也尔害怕革命的爆发,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建立共和国,根本原因是害怕当法国大革命时期已经被激发起来的人民力量B材料,主张实行保守的共和国,可以看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发展很充分C材料中可以看出梯也尔主张是主张要共和国的,只是一个保守的共和国D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并不是非常强大,他们主张实行保守的共和国
69、制,是典型的妥协故选A35托克维尔在研究美国、法国的民主时写道:“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利,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这段话可能反映了()A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激烈B法国大革命中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践踏C美国行政权立法权实行干预D美国联邦制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考点】6C: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特点,要求学生结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来分析材料【解答】A材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但涉及到整体主权在民的情况之下,个人权利却被忽视,不是讲述专制与民主的斗争B材料体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作为整体的民主对个人自由的任意的破坏和践踏,法国大革命,
70、为了追求整体的自由民主,采取了一些专制恐怖措施,侵犯了个人权利C美国的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干涉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材料也不是体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问题故选B361834年普鲁士政府联合了18个相邻的邦国,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布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等。到19世纪50年代,关税同盟基本上已扩展到全德国,只有汉堡、不来梅等极个别的地方还保留自己的关税制度。该关税同盟建立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B加速了19世纪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C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主地位D推动了德意志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考点】6F: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分析】本题考查德国统一和
71、德意志帝国成立,具体考查德国统一的经济基础【解答】根据材料“1834年普鲁士政府联合了18个相邻的邦国,建立起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布废除内地关税、同盟各邦国之间的贸易免税等到19世纪50年代,关税同盟基本上已扩展到全德国,只有汉堡、不来梅等极个别的地方还保留自己的关税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同盟实际上为德国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条件A项,促进了德意志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符合材料,排除;B项,加速了19世纪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展,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C项,只是经济联合,无法体现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主地位,错误;D项,推动了德意志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故选C37钱乘
72、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主要()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考点】O5: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分析】本题考查法国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法国的民主政治历程中体现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法国模式在1870年以对抗为主,1870年后法国模式由对抗转为妥协,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说明法国解决问题手
73、段的变化,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故A项错误题干并没有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故D项错误故选C38“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的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1871年宪法的特点了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德国君主、首相及议会之间的权力关系,认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答】从材料“兼容统一、秩
74、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可以看出这是德意志帝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选D;A项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体现了较多的民主性,故排除;BC项都是建立的共和制,不存在在君主,故排除故选D391895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 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一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
75、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转变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已经消失B恩格斯修改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论C无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掌权D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考点】7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需要掌握无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 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一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一原
76、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可以看出恩格斯晚年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无产阶级革命缺乏物质条件,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政在走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廉政建设需要制约权力,进行制度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国会大厦位于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白宫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如图)材料二 所谓“五权”,是指除立法权、司法权
77、、行政权之外,还有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看到了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由议会掌管监察权,不利于权力的相互制约, 容易造成 “议会专制”;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导致“任用私人”和“盲从滥举”。根据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宪法,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 和监察院组成,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他提出的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等思想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伟大创新。王华的制度设计中的创新与缺陷材料三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83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地
78、方国家机关的干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1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条 宪法第五条增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习近平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1)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政治信仰?这种城市布局有什么社会教育意义?(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评价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3)根据材料三,你对新中国廉政建设有何认识?【考点】6J: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79、;P6: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分析】(1)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具体考查城市布局与政治信仰的关系根据材料回答(2)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具体考查孙中山宪政思想的现实意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具体考查新中国的廉政建设根据材料回答【解答】(1)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政治信仰?这种城市布局有什么社会教育意义?根据材料“国会大厦位于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白宫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可知体现的主要信仰有: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思想;人民主权或议会至上精神;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加强
80、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城市布局体现社会教育意义可以从制约权力、民主观念的传播等角度回答(2)第一问: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评价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根据材料“所谓“五权”,是指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还有考试权和监察权孙中山看到了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由议会掌管监察权,不利于权力的相互制约, 容易造成 “议会专制”;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导致“任用私人”和“盲从滥举”根据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宪法,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 和监察院组成,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他提出的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等思想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伟大创新”,可知
81、,主要观点有:提出五权主张;指出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提倡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思想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可以从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推进政治廉政建设等角度回答(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你对新中国廉政建设有何认识?可以围绕以上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回答,示例如下:主张人民主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依法治国;提高人民监督权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依据国情,借鉴经验等故答案为:(1)信仰: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思想;人民主权或议会至上精神;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意义:制约权力,抵制专制腐败思想滋生;有利于宣扬民主精神,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2)观点:提出五权主张
82、;指出三权分立学说的不足;提倡五权分立、权能分治、以权治能思想现实: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推进政治廉政建设,避免腐败滋生(3)主张人民主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依法治国;提高人民监督权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依据国情,借鉴经验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两图分别为明朝北京城和19世纪英国伦敦城布局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城市布局各自的特点以及造成差别的原因,并指出其差别对世界格局演变的影响。【考点】5J: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分析】本题考查中、英两国城市布局各自的特点以及造成差别的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保障,工业革命推动,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答】根据题干要求,本题
83、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读图、识图,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同时,本题牵涉到三个小问,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关于第一小问的“特点”比较简单,通过对两幅图片的比较,重点要注意把握住“英国城市的开放性、经济功能强;北京城封闭性、政治色彩浓”关于第二小问的“原因”,具有较大难度,需要学生从两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别展开认识关于第三小问的“影响”,要注意题干“对世界格局演变”要求,审题要准结合所学知识,重点要注意把握住“英国对外侵略扩张,扩
84、大海外市场,成为世界强国;中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逐渐落后于世界”故答案为:特点:英国城市具有开放性、经济功能强北京城具有封闭性、政治色彩浓的特点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保障,工业革命推动,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在强化,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理学占主导)影响:英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中国逐渐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势4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 “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
85、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 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 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 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 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
86、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秦汉时期的史实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可以得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
87、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可以得出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结合第一问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故答案为:(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2017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