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327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一、选择题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

2、”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C. 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D.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帝制是指君主专制,因此从封建向帝制的转型指的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故答案为D项。由“

3、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排除A项;BC项不符合史实,不是这一转型表现出的特征,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从封建转向帝制”是指什么历史时期,在明确了是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之后,也就很容易确定这一历史时期表现出的特征。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A. 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B. 束缚人性的宋明理学C. 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D. 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对中国

4、古代嫁出去的女儿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等,这是受到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D项正确;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是对材料的描述,没有揭示其根源,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是在宋明时期逐渐形成,不能成为材料所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故B项错误;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是材料表象,而不是历史根源,故C项错误。4.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秦朝三公九卿制西汉汉武帝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元中书一省制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B.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C. 加强

5、了对地方的管理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从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传承和发展,故B正确;当时的中央官制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反映的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官制的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

6、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密奏权的扩大,说明皇权的加强,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加强的表现,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所给材料没有涉及C项内容,排除;所给材料不能说明是反映的民意,排除D项。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联系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6.以下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统计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

7、成,反映出两宋时期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南宋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两宋宰相权力日益下降C. 宗法制度依然存在D. 科举制度功能日益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从表中数据可看出两宋时期出身于“无官职记录”(即平民)家庭的宰相数量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越来越多没有政治家庭背景的平民有机会在朝中担任宰相,说明宋代科举制发展且功能加强,故D项正确;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出身于高、中级官员家庭的宰相数量在减少,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在减弱,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宰相的权力,故B项错误;题干表格中虽有不少宰

8、相出身于不同级别的官员家庭,但并不能说明是因宗法制继承而来,故C项错误。7.吕氏春秋中引用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材料指出了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 井田瓦解的必然性C. 小农经济的重要性D. 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身亲耕,妻亲绩”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男耕女织的重要性,即强调了小农经济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与铁力牛耕的使用有关,材料内容与井田制的瓦解无关,

9、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没有强调自然经济的脆弱性,D项错误。8.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A. 铁犁牛耕B. 精耕细作C. 农牧结合D. 千耦其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特点,B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材料没有体现铁力牛耕,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经精耕细作的特点,没有体现农牧结合,C项错误;“千耦其耘”强调的是集体耕作,材料未体现集体耕作

10、,D项错误。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花B. 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D. 图二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可知,在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中都出现了学徒和工人这种雇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纺织业中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C项正确;图一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作坊的现象,但无法得出其产品为茶叶和棉花的结论,A项错误;中国古代手工作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阻碍,B项错误;图二现象主要体现了资本主义

11、萌芽的出现,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于明中后期出现,D项错误。10.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A. 政府摒弃抑商政策B. 社会重利风气兴起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农村出现”“ 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农村地区,引起了农村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及从商人口的增加,D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摒弃,A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农村地区的变化,无法得出社会重利风气兴起的结论,并且社会重利风气历朝皆有,B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鸦片

12、战争后,C项错误。11.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

13、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12.“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

14、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 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产业,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历朝统治者莫不重视,因此,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故答案为C项。A项最大化说法错误,排除;B项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重

15、农抑商政策是在战国时期提出的,排除。13.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 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 老子 “小国寡民”的思想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大意是指把聪明隔开,将智慧放弃,实行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就有了百倍的利益;不要什么仁慈,不要什么义节,无所谓道德标准了,人们就会自动孝慈;丢掉那时新技巧,不想那眼前的利益,

16、人们没有私欲,哪里还有盗贼产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大意是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体现的是老子“清静无为”“小国寡民”思想。所以本题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老子的思想1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 强化君权神授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C.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思想D.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

17、【答案】B【解析】【详解】“道之大原出于天”体现出君权神授思想,“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说明在强调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正是思想的统一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局董仲舒思想的来源和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限制君权的思想,主旨不是论述“德治”思想,故D项错误。【点睛】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吸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改造儒学,儒家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5.汉初,汉高祖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但70多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

18、名百家之言”而“独尊儒术”。这种文化政策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 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B.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C. 道学理论上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兴之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70余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从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适应了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变化,即从立

19、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变化,A项正确;从“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体现了专制体制强化的需要,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和利益分配无关,B项错误;“道学理论上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C项错误;材料所述本质上反映了专制体制不断强化的需要,而不是体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D项错误。16.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玄学的出现反映了A. 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B.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C. 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 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答案

20、】B【解析】试题分析:魏晋时期道家和佛教在中国快速发展和壮大,对儒学正统地位构成严峻挑战,在此情形下玄学应运而生,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说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反映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名师点睛】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研究儒家经典)思潮的思想主流。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

21、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玄学的出现,表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17.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A.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B.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可知,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倡导个性自由,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一种批判的态度看待孔子的观点

22、,是否辩证看待孔子无关,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反对盲从孔子,但没有体现顺时而变的主张,C项错误;王阳明和李贽思想都属于儒学范畴内,并且材料没有对儒学进行评价,D项错误。18.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 主张一家之法B. 先制定法律然后治理人民C. 法律由人决定D. 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等信息可知,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是为皇帝服务的,主张实行“天下之法”,说明他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D项正确;根

23、据材料内容可知,黄宗羲反对“一家之法”,A项错误;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而不是先制定法律然后治理人民,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而不是强调法律由人决定,C项错误。19.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某单元目录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2第2课宋明理学7第3课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12第4课礼制规范17第5课儒家文化的传播22A. 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B.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C.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D. 儒家文化的发展演变【答案】B【解析】【详解】从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的变化,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演变,“家族制度与君

24、主政治”又反映出它与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关系,因而此单元以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为标题合适,B项正确;宗法对古代观念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儒家文化的地位,A项错误;该目录未涉及中国古代的科技,C项错误;儒家文化的发展演变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D项错误。20.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A. 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B. 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C. 东汉时期纸价廉物美D. 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答案】A【解析】“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

25、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21.“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A. 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B. 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C. 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 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车”的原始文字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后来“车”字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车”。这反映了中国的汉字是以图画为基础的逐渐演变。故选B。其他三项均与材料的内容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

26、22.学术界公认中国的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B. 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 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 真景实现,返璞归真【答案】B【解析】由材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可知,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项材料中没

27、有体现出。23.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称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说明诗经A. 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B. 开创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C. 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D. 是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答案】A【解析】诗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献给周王室的各地民歌,反映了各地的一些现实的风俗与社会状况,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A项与题意相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市民文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宋代,B项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诗经并未推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28、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D项表述错误。24.白蛇传的故事由来已久,又几经演变。从故事主人公身份上看,在唐宋传奇、宋元话本里,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就是将门之后;而到了明代的话本里,主人公却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这种身份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 官本位思想淡薄B.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C. 文化专制的弱化D. 白蛇传故事流传,市民文学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人公身份从官宦子弟和将门之后变为“生药铺主管”,主人公社会身份的下移,正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市民阶层不断崛起的产物,故B项正确;主人公身份从官宦子弟和将门之后变为“生药铺主管”,

29、这是传统的官本位意识在逐渐淡薄,但没有揭示所反映的问题,A项错误;主人公身份从官宦子弟和将门之后变为“生药铺主管”与文化专制的强弱关联不大,C项错误;白蛇故事的广泛传播与故事主人公身份的变化之间关联不大,并且市民文学在宋朝时期已经兴起,D项错误。第卷二、非选择题25.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材料二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

30、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答案】(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答出三点即可)(2)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实施目的: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答出两点即可)(3)特点:生产规模庞大;资金投入巨大;生产分工细密;实行雇佣劳动。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解析】(1)从材料一及所学史实可知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十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2)从“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可以看出,汉武帝采取了盐铁官营经济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盐铁专营的实施可以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3)从材料“一个冶

32、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持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1988年,在儒学国际会议上,余英时先生说,儒学现在是一个游魂,东游西荡,没有一个附着的制度和实体。林毓生教授认为,儒学是一个封闭、一元的思想体系,现在已经陷入了“民主“科学”的困境,很难摆脱出来。我们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对儒学的一

33、个全面批判。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评述材料中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赞成“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1)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2)明朝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4、,倡导经世致用。(4)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5)“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运动。示例二:赞成“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1)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4)北宋时,儒家学者复兴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35、体系“理学”。(5)两宋程朱理学提倡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6)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7)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名义,进行戊戌变法。(8)儒家思想外传,成为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9)当前的“国学热”和全球孔子学院的创办,说明儒学正在复兴。示例三:对儒学的批判或者复兴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理性扬弃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搞清楚材料的观点是什么,即由第一段材料可以得出第一种观点为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受批判的

36、,结合古今历史史实加以回答即可,依据第二段可以得出第二种观点为儒学的复兴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结合古今历史上儒学复兴的史实加以回答。同时也可以将两段才俩结合起来得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点及对待儒学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结合所学梳理出历史上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的史实即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演变及其评价27.材料一 淳化五年,“诏日:古者,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盖所察奇袤而禁浮惰也。国家算及商贾,以抑末游,既以防民,克助经费。而当职之吏,恣为烦苛,规余羡以市恩宠,细碎必取,掊克斯甚,交易不行,异夫通商惠工之旨也”徐松宋会要辑稿宋初,在陆续取消五代十国以来苛杂税收的同时,颁布“商税则例”

37、,并不断修订,“关市之税,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羊、豕,民间典卖庄田、店宅、马、牛、驴、骡、橐驼,及商人贩茶、盐,皆算。”淳化四年又规定:“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收税)”,逃税的没收其货物的三分之一。白寿彝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税收制度改革的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税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答案】(1)背景:国家出现局部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2)特点:税收带有二重性;纳税对象范围广;对逃税的处罚严厉;注重保护小商小贩贸易影响:增加了国家税收,成为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也压

38、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宋初,在陆续取消五代十国以来苛杂税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宋初国家局部统一,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方面,宋朝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交子”,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等结合宋朝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回答。(2)特点,根据材料“关市之税,凡布帛、什器、香药、宝货、羊、豕,民间典卖庄田、店宅、马、牛、驴、骡、橐驼”可得出纳税对象范围广;根据材料“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收税)”可得出注重保护小商小贩贸易;根据材料“逃税的没收其货物的三分之一”可得出对逃税的处罚严厉。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税收制度改革后纳税对象范围广,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但税收广泛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