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学案知识梳理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为人们提供的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是主客观的统一。在实践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3、,相斗争而发展。(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知识导学1.第五课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区别,但是单纯地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还不足以构成马克
4、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他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因此,第六课在第五课的基础上,将实践、意识和物质又放在同一课进行了分析,强调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2.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其基本点有二:一是这个世界(物质)是进入实践范围的世界,即现实世界而不是抽象的人与人无关的世界;二是这个世界首先是改造(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因此,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局限于认识论中,还应把实践和物质、意识概念结合到一起来理解。疑难突破1.实践的基本特点剖析:这是本课的重点。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
5、要的基本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可称之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要正确理解实践的含义,首先要准确表述这一概念,防范常见错误。其一,把实践表述为“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这一表述不科学,因为人的活动并不都具有改造世界的意义,不能简单地把人的活动都纳入实践范畴,只有那些具有改造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才能称之为实践活动。其二,把实践表述为“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这一表述也是不准确的。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如果去掉“客观”一词,既可以用于客观世界,也可以用于主观世界,由此就会产生歧义,甚至可以导致唯心主义。所以
6、,“客观”二字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打仗等活动都是实践。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是由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实践的对象(客体)所构成的现实的感性活动。这种活动是为人们所感知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结果是存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客观现实,也是可感知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实践作为感性活动,是以感性实体(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主体)同感性实体(客体)发生实际的关系,以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因而它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所达到的水平受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7、。可见,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与观念活动、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是人类自觉的能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殊能动性,即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制定计划、方案、办法等,然后才去付之于行动,给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记。而动物的活动,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外界的某些变化;但它是无目的的,也不能预见其活动的结果。如蜜蜂筑巢、蜘蛛结网,是为了它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本能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还表现在自觉地运用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去能
8、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以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彼此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社会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一般来说,实践是人们社会性的活动、个人的实践活动,虽然具有单个人的性质和特点,但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实践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主体的能力和实践的手段达到的程度、水平,以及实践活动的范围、规模和方式等,都受着历史条件的
9、制约,都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的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剖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一,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的历程,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才能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第二,人类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人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历程,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认识、发展认识,
10、把已经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推向更高阶段。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本课的重点。突破这一重点,关键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11、。从认识的发生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而对于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人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仍然是由实践决定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剖析:真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怎样判定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怎样来区分真理和谬误?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几千年来,对什么是真理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这才真正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标准问题。教材指出:“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
12、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正确理解教科书上的这一段论述,我们要这样把握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主观标准都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不能用来检验认识;同样,被实践证明其科学性的理论,也不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所反映的规律是普遍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而它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但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否获得了成功,不能靠理论本身来检验,而
13、要靠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第二,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认识,是真理性认识;否则是错误认识,是需要修正的认识。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剖析:为什么真理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为什么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真理性认识会转化为谬误?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和方法,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本课的难点。(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哪怕多走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例如,波义耳定律是在常温常压情况下对气体体积和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反映,
14、因而是科学真理;超出这个条件或范围,把它推广到压力较高、温度较低的领域中,这一真理也就转化为谬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首先在城市举行武装起义,这在俄国的政治、经济和其他具体条件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抛开这些具体条件,不顾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具体特点,认为中国民主革命也应照搬首先在城市中举行武装起义的经验,上述真理也就变成为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
15、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如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的论断,正确反映了当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本质的或主要的方面,因而是客观真理。但是,当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仍然坚持这一观点,甚至把它扩大到社会主义从始至终的整个历史阶段,这就使真理走到它的对立面,变成了谬误。再如,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里所说的“造反有理”是指“人民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性认识,是正确的。20世纪60年代,一
16、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样的认识就是谬误,是反动的。离开一定的历史范畴,就无法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3)由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真理的条件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获得真理性认识。5.人的认识是来源于实践,还是来源于物质世界?剖析:这是本课的一个疑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人的认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论是认识
17、活动还是科学研究,都是围绕实践的需要进行的。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发生的。人们在变革客观事物时,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反映到人脑中才形成了认识。因此,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反映的内容都来自于客观物质世界。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不会自己跑到人脑中来,让人们去反映它、认识它。人们只有在变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同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并使这种认识不断完善。因此,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被改造着的客观事物才真正构成人们认识的源泉。6.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与
18、发展剖析: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循环进行多次才能完成。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制约认识的条件包括认识主体的制约,即人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制约人的认识;还包括认识客体的制约,即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发展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些条件的制约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譬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从
19、1808年至今的180多年里就经历了由实验到认识,从再实验到再认识的多次循环,才形成了比较正确深刻的认识。当然还不能说这个认识现在完成了,还要进行循环。(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无限发展的。从主体的无限性看,人类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从认识对象的无限性看,物质世界的广度是无限的,每一具体事物的深度是无限的。人只能无穷地接近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但不能完成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人永远有尚未认识的东西存在。世界就像一个无限美好的东西在永远吸引着人去追求它,但永远也追不到。这使人想起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
20、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哲学的“爱智慧”之意亦与追求无限的目标相关。“爱”的特征是不为某一已达到的具体目标所封限,而一直扑向那无限的对象。“智慧”的内容也是无限。(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因此,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4)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得这种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具体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
21、、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结合、相统一。主客观统一的历史性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这就是今天说的与时俱进。因此,在实践生活中人们的认识应和具体的、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既反对左的东西,又反对右的东西。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时中”观念是一致的。第二,这一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样不断反复。这一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领导
22、方法同认识论的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运动过程原理完全一致的。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认识、意见又回到实践中去。因而认识论和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认识理论和历史观的一致性。认识从实践中来,而实践、劳动是历史的基础,社会历史就是实践、劳动活动的展开。因此,说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实际上就是说认识的基础是社会历史活动。认识是要在观念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社会历史是要在现实领域、物质生活领域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典题精讲例1 (2006四川高考文综)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
23、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 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 454万吨,达到48 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 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材料二: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谈2005年第1期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
24、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解析: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中央这一财政支农决策属于认识的范畴。这一决策的合理性可从认识的形成、认识的指导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等方面来说明。答案:(1)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2)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3)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4)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着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绿色通道:从哲学上分析某问题的合理性(正确性),其命题的意图实质上就是要求说明其哲学依据(世界观和方法论)。变式训练 关于月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同源说、分裂
25、说、俘获说等。2006年9月3日欧洲月球探测器“智能一号”(SMART1)成功撞向月球表面,完成了自己的探月使命,直接奏响了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专家称新一轮探测将有望进一步确认月球的起源。这说明 ( )A.对月球的起源可以有不同的正确认识B.参加实验是正确认识月球的唯一途径C.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结束D.科学实验推动着天文科学的不断发展解析: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推动着天文科学的发展,D符合题意;同源说、分裂说、俘获说等都是从某一角度提出的假说,它们可能都是错误的,如果有正确的,但也不可能都是正确的,故A项说法错误,不选。答案:D例2 (2004江苏
26、高考)“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解析:“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理需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而不是靠任何权威来检验。故B项符合题意。权威也可以拥有真理,权威与真理并不是相互排斥的,A项表述错误,不选。真理可以离开权威而存在,故C项表述错误,不选。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答案:B绿色通道:此题主要是考查通过阅读名言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
27、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变式训练 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A.B.C.D.解析:果农是在种植果树的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符合题意;果农在“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认识的指导下用柑蚁治虫,体现了认
28、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生产实践的规模与历史条件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故说法错误,不选。答案:A问题探究问题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的客观性是否相矛盾?导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真理的客观性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的,前者反映了认识的差异性,后者反映的是认识的客观性,二者是统一的。探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
29、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是客观的。问题2 材料一:2006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从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税负。作为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材料二:注:根据WTO的规定,200
30、6年1月1日起,整车关税已从之前的30减为28,到2006年7月1日则最终减至25%。材料三: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十五”期间,随着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全省持有驾照的人员呈快速增长之势,去年全省又有53.2万人拿到汽车驾驶执照,汽车驾驶员总数接近400万人,目前全省平均两个驾驶员就拥有一辆民用汽车,学车、买车、开车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和消费新时尚。(1)根据上述材料,某市三中高三(1)班同学决定展开探究学习。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以消费税的调整为题材,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题研究,并简要写出选题的理由。(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走访了税务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机关将“注意总
31、结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以利于正确引导消费和生产”。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该做法体现了什么道理?(3)“十五”期间,江苏省民用汽车特别是私家车快速发展,同学们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导思:此题主要考查研究性学习能力。第(1)(2)问答案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第(3)问则是需要运用本课知识进行分析,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探究:(1)选题角度如:从消费税的调整看国家的宏观调控,理由是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消费税的调整与企业的投资,理由是消费税具有间接引导投资流向的作用。(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税务机关注意总结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体现了这一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对政策作出调整以利于正确引导消费和生产体现了这一点。(3)国内汽车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价格下跌刺激了消费;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后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交通运输工具需求增势强劲;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备,道路状况日趋完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也促进了私家车的消费等。-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