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228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1953-1957年我园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与内地的比例为46.7:53.3.1958年,这一比例扩大为39.24:60.76,1959年进步扩大为3619:63.81,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全国工业重心实现了向内地的转移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建立C.政府注重采取均衡发展的经济策略D.“大跃进”政策已全面展开2.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2、C.北伐战争D.淞沪会战3.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这段文字体现的朱熹的主张是( ) A.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B.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4.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内容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

3、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5.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 ) A.扩大了地方权力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权力D.促进了文化整合6.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指出,毛泽东思想指导了并且正在指导着中国人民获得彻底解放,并对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有益的贡献。由此可知毛泽东思想( ) A.在发展中实现了不断完善B.指导民族解放具有普遍性C.指导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D.侧重于弱小民族解放斗争7.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当局大

4、肆宣称:外省农民不愿支持巴黎工人,德国人则已经混入了社员之中。凡尔赛当局的用意是( ) A.挑起巴黎公社的内部矛盾B.破坏法国的工农联盟C.防止普鲁士军队支持公社D.孤立巴黎公社的斗争8.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9.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找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5、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10.下表为1920年和1936年农业总产值中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比重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1920年1936年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农业总产值165.20100199.23100商品经济61.9637.5587.3843.86自然经济103.2462.45111.8556.14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1.19

6、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12.16世纪末期,由于中国经济的规模以及消费市场集中于各级政治中心,无论中国人的描述还是外国人的描述,大城市给人的印象总是富庶的。下列说法与材料符合的是( )A.大多数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团体C.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国内贸易有巨大突破13.“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

7、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4.“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15.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6.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

8、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 )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以严刑酷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17.“总税务司通令”是自1861年开始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下发各海关税务司的普发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将通令改为中文行文,1942年这一诉求得以实现。由此可知,这一转变是( )A.欧洲团结中国抵抗日本的需要B.中国近代反帝运动发展的成果C.中国近代海关国际性减弱的象征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升的标志18.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

9、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要求国际贸易中货币结算多样化B.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C.由于出现贸易逆差,要求实现浮动汇率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19.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

10、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20.1918年阎锡山在山西用铜元收购银元,1930-1945年他又以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券、晋钞和新钞取代铜元。这反映出阎锡山试图( )A.维护金融稳定B.抵制国民革命C.掠夺人民财富D.发展民族工业二、问答题(共2题;共10分)21.城市见证历史,城市发展折射出人类文明进步。材料一: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材料二:请回答:

11、材料一,二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这两个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22.2017年1月,随着“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亮相米兰世博会,再一次将东方丝绸的风采和技艺展现在世人面前。材料:“丝绸源起中国的东方,以钱山漾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作为丝绸的一处源点是合理的。丝绸的起源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家蚕驯化、桑树栽培、蚕丝利用等,这需要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天地沟通的文化Q3172710993背景。钱山漾区域自古桑叶连天、田塘密布,百姓世代以养蚕种田为业。”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 “发现丝绸文物的史前遗址有多处,但经过检测能确认为人工饲养家蚕丝织物的,全球目前最早的遗址还是钱山漾

12、遗址。”湖州博物馆馆长潘林荣说。 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由钱山漾牵出的这根纤纤蚕丝,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这一华夏远古文明的敬仰,并源源不断地诉说着“湖丝遍天下”的盛况。(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请回答: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例证“一条蚕,一根丝,中国这一古老而绵延至今的产业,奠定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注意:字数120字左右;史论结合;层次清晰;例证到位)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变化翻天覆地,历史学也不例外,其中最显著的是美国詹姆斯鲁滨逊倡导的“新史学”。鲁滨逊在19

13、12年问世的新史学一书集中表达了自己所倡导的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第一,打破狭隘的政治史研究的传统,把历史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人类既往的全部活动。第二,用进步的观点来考察历史变化,把人类历史看做一个连续不断的成长过程。第三,用综合的和多因素的观点来解释和分析历史事实。第四,注重历史的社会功用。鲁滨逊一派史学家一改传统史学的主题单调,大胆拓展历史的研究范畴,对今天的史学研究影响深远。评析鲁滨逊一派史学家的“新史学”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

14、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有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

15、后,村名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宏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的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四、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

16、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

17、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2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未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而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

18、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根据中国古代史资料整理(1)概括材料中清初的改革在注重社会公平方面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的改革有何积极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慈善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社会保障。孔子认为只有调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被汉代的董仲舒作了更为直白的阐述,认为要使社会易治就必须“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致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致于忧”。董仲舒还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使得历代统治者把天灾看成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在统治者看来,灾害的发生在极大的程度

19、上来源于自身,因此自己有责任解除臣民的生存危机。古代社会保障机构主要有官办、民办、宗教开办、宗族内部救助、商人互助等种类。在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险中,我国更加重视灾后的救助。对于弱势群体,官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机构总是将对他们的保障当作自己的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与措施,其内容主要基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老年保障、临灾生活保障、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保障。为了使有关社会保障的诏令或制度落实到实处,中央政权往往建立对各级官员的考核监督体制,并对保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予以防范。摘蝙自王君南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材料二 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它的主题和

20、基调是通过惩治“懒惰”贫民根治贫穷问题。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人开始将贫困问题视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在贫困问题上,国家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1861年到1891年,英国每年增加的1000张病床中,有3/4是在济贫院医院。政府还建设一批条件较好的济贫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济贫院的物质与精神娱乐。1891年后,开始为老年贫民购买书籍报纸,为儿童购买玩具。从1875-1888年14年间总共完成了16项贫民窟的改造工作。在贫民的教育方面,政府也加大干预力度,英国政府于1 880年开始推行强制教育法,将初等教育视为民众必须遵守的国家义务。1891年,初级教育做到了完全免费。摘鳊自郭家宏19

21、世纪末期英国贫困观念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济贫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何启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D 6.【答案】 B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D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B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B 16.【答案】 B 17.【答案】 B 18.【答案】 D 19.【答案】 B

22、 20.【答案】 C 二、问答题21.【答案】 特点:材料一体现了等级分明的特点;材料二体现了布局严谨,以皇权为中心。政治特点:西周为分封制、宗法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明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22.【答案】 例证:随着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产生了飞跃,在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手工业高度发达。与之密切相关的蚕桑丝绸业也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其中桑蚕业作为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部分,以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娴熟的养殖技术独树一帜。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内地通向西域并连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蚕丝与丝绸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

23、之路输往中亚、西亚并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大量汉代丝绸织物就是当时贸易繁荣的物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化上的开放显示了这一时代雍容大度、兼蓄并包的风格。丝绸业也在这一社会基础上出现了发展高潮。两宋民间丝织业十分发达,除作为农村传统手工业以外,城市中的丝织作坊大量涌现,民间机户的力量不断增长。宋代城市繁荣,丝绸贸易非常。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陆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海上丝绸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三、材料分析题23.【答案】 论点1: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评析: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逐渐取得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

24、,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场地;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发展提供了急需的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达的专利保护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总之,工业革命爆发在英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新史学所倡导的用综合的和多因素的观点来解释和分析历史事实。 论点2:突破传统的政治史的研究,有利于探究历史演变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进步) 评析:中世纪的封建欧洲受着基督教神权的统治,处于黑暗野蛮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

25、力量的壮大,新兴资产阶级迫切的要求摆脱基督教神权的统治。他们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宣传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极大地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西欧的社会转型。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面科学地分析历史现象与规律,才能推动历史学以及社会的发展。 论点3: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历史的发展逐渐由从孤立分散走向日益联系的整体(略) 24.【答案】 (1)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

26、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每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综合题25.【答案】 (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内容:已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26.【答案】 (1)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政府财政资助;保证

27、开荒者的土地所有权。(2)清初改革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农民积极缴纳赋税,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起来,财政收入增加,提高综合国力。27.【答案】 (1)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民本思想);天人感应观念;政府的责任意识;宗教观念。特点:思想基础的多样性;举办主体的多元化;保障项目的全面性;强调监督管理;重视灾后救助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2)变化:19世纪前期认为贫困是道德问题,强调惩治贫民;70年代以后,将贫困视为社会问题;政府注重对贫民物质、医疗和精神方面的救助;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贫困问题; 启示:发挥政府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手段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