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17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书综合模拟检测(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2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6.42

2、 3.21 3.21 A南方地区逐渐开发 B北方经济盛极而衰C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明初,朱元璋研究历代兵制,创立卫所兵制,平时把军力分驻在各地,遇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卫所兵制的建立()A促进了义务兵役制的建立 B威胁了当时的中央集权C导致地方武装力量尾大不掉 D有利于抑制领军将领权力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令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

3、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5(2016资阳模拟)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6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评价正确的是()A弘扬了民主意识 B实现了民族独立C结束了专制独裁 D确立了民主宪政71944年

4、,几乎所有在延安的西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这个中国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延安使人感到未来的中国已经在今天出现。”西方记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中共的坚持抗战赢得尊重 D国共两党之间的精诚合作8下列为某书的目录(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些数字是当时产量的如实记录 B这本书出现在我国三大改造时期C这反映出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这表明人们忽视客观经济规律9有的学者认为,“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一方暴力无条件地强加于对方的命令”。这

5、突出反映在()A智者学派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和颁布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完成 D苏格拉底服从法庭判决被处死10美国制宪会议的许多代表认为民众“动乱多变”,主张“人民尽量少管政府的事”,华盛顿也呼吁代表们不要仅仅“为了取悦人民”而制定文件。下列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大法官的产生和任期 B国会议席的分配方式C有关分权制衡的内容 D种族歧视的相关内容11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 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12(2016荆州模拟)1974年6月26日

6、,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

7、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张骞两次通西域,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称为“丝绸之路”,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对东方充满幻想,

8、点燃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到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民族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三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11月8日他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

9、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区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

10、路开辟的异同。(12分)(3)有人将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说法进行评析。(8分)14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晚清上海衙门百姓跪官民国初年躬身问候 比较四幅图片,提取两项有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便提出“起朝仪”。经刘邦同意,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

11、参照秦仪,制订出新的朝仪。 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起用新定朝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加仪者辄引去。竞朝置酒,无敢谵失礼者。这一套朝仪,不只是一套仪式,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于是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封功臣和定朝仪都是刘邦开创帝业中的大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制定“新朝仪”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新朝仪”的影响。(8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主优先”,还是“法治优先”,指示了西方政治

12、民主化的两种选择,而近代美国政治可谓“法治优先”的典型。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提及“民主”往往将其与“罪恶、暴政、过分”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甚至直言独立后美国的动荡“正是起因于民主的骚乱与愚蠢”。 佟怀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 材料二制宪者们期望建立一个类似于希腊但又有别于希腊的纯粹民主制的政府架构,最后创立了共和制政府形式:人民拥有选举权,但实际的决策权掌握在政治精英手里,由精英来打理国家的重大事务,大众与政府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将民众的躁动不安与变化莫测、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决定力等不良因素进行了有效隔离,真正的“人民”并未出场。 孙国平美国宪法三大基本价值观的历史反思 (1)根据材料一

13、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证明大革命时期法国倾向于“民主优先”还是“法治优先”?上述倾向受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是怎样体现“法治优先”的?并分析其“法治优先”的取向有何消极性?(9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大部分德国城镇,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火车站和公共事业设施被毁。粮食供应紧张,燃料缺乏,饥饿和寒冷成了居民的主要威胁。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扒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

14、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摘编自解放日报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 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

15、告、看演出,乐在其中。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1)依据材料一,“纳粹政权的恶行”指的是什么事件?如何理解其“给德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句话?(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6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将袁世凯定性为“独夫民贼”,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予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

16、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近世人物传记袁世凯材料二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农民革命”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宪制体制”。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于永年重读袁世凯(1)材料一、二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10分)(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世凯?(5分)

17、参考答案与解析:1选C动乱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都会产生打击,材料中只是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故D项错误。2选A据表格中粮食亩产水平来看,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有明显上升,故A项正确;据表格可知北方经济也有发展,但尚不足以说明北方经济盛极而衰,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南北经济有一定的差距,而非趋向平衡,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但还不足以说明已经南移,故D项错误。3选D材料说明驻军和出师,未涉及“征

18、兵”,故A项错误;卫所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威胁”,故B项错误;国家“军力分驻在各地”,而非地方武装,故C项错误;“平时把军力分驻有征战时命将出师”,兵将分离,有利于防止将领权力膨胀,故D项正确。4选A古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学源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思想,并以此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天文知识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故B项错误;统治者重视天文学是利用天象蒙蔽百姓维护统治,C项是禁止民间研习天文学的原因,不是对材料的全面体现,故排除;古代中国天文学有很多先进的成就,故D项错误。5选D“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

19、”体现了清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对主权的出卖,体现了清政府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C两项在题干中未涉及。6选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列强在华势力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此后北洋军阀统治依然专制独裁,故C项错误;袁世凯破坏民主宪政,造成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的现状,故D项错误。7选A“充满希望,没有饥饿,没有失败主义情绪”的延安,不同于国统区,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反映出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巨大,故A项正

20、确;题干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共的坚持抗战、国共两党之间的精诚合作均无关,故B、C、D三项错误。8选D这些数字违背客观事实,不是“如实记录”,故A项错误;“卫星”“公共食堂”等信息,表明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但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这些违背客观事实的数字,表明人们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故D项正确。9选B智者学派形成于古希腊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罗马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的信息可知与十二铜表法有关,故B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文件,不符合“罗马法肇始于平民

21、与贵族的冲突”所体现的时间,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属于古希腊哲学家,与罗马法无关,故D项错误。 10选A大法官不经民主选举,由总统直接提名,国会审核,任期也为终身制,故A项正确;国会的议席受各州人口多少或民众意见左右,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项错误;分权制衡强调各部门之间的牵制与平衡,是保证人民主权的重要手段,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种族歧视问题与题干所述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 11选A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经济模式

22、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完全承认市场调节,故D项错误。12选B据材料“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可知未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故A项错误;据材料“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可知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故C项错误;据材料“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可知并不是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故D项错误。13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新航路开辟、新中国的对外开放。第(1)问,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西汉时期的对外政策等

23、方面回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相同点主要从作用、影响等角度回答,不同点主要从背景、目的、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回答。第(3)问,可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要说明这一说法不正确,然后从目的、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西汉国力强大;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张骞通西域的促进;西汉政府开明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内在需求及各社会阶层的努力。(2)相同点: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不同点:背景不同:汉初封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相对安定的环境和少量的物质文化交流;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目的不同:汉初为解决匈奴威胁,派张骞

24、出使西域,故丝绸之路初期更多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更多出于经济目的。交往方式不同:丝绸之路以友好往来为主;新航路开辟则以暴力侵略掠夺占多。交流内容不同:丝绸之路以土特产品,如丝绸、茶叶、香料等为主;新航路以金银、劳动力、廉价商品原料等为主。结果不同:丝绸之路使双方受益,但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则完成了它的使命;新航路开辟对西欧来说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对亚非拉来说意味着贫穷和灾难。(3)把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种说法不合理。“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

25、助欧洲国家,以扶持和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是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为基础的,体现的是和平、合作、共赢的精神。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用“冷战”的思维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及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贡献。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相关内容。第一小问,根据四幅图片信息从社交礼仪、服饰以及是否留辫等方面把握。第二小问,要结合晚清以及民国初年的时代背景,联系相关史实,诸如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展开说明,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信息1:晚清时期为跪拜礼,民国时期改为鞠躬、握手礼。受西方民主平等

26、思想和政府政策影响,礼仪简化,体现出自由平等精神。信息2:晚清时期男装为长袍马褂,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和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国。信息3:晚清时期男子结辫,民国时期剪除辫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革除结辫陋习。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汉初功臣,多来自乡里田野。他们没有受过礼仪的约束,常饮酒争功,大呼大叫,甚至拔剑击柱”“叔孙通看到刘邦有建立朝廷秩序的要求”及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尊卑不同的封建等级”“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叔孙通从鲁征集三十人,加上刘邦左右的学者及其弟子百余人制

27、订出新的朝仪”并结合所学逐条分析。答案:(1)汉初功臣缺乏礼仪的约束;建立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树立皇帝独尊地位的需要。(2)强化了皇帝的权威;规范了统治集团的等级秩序;有利于以后儒学思想的复兴。【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两个名词的定义,结合法国当时雅各宾派专政的史实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倾向于“民主优先”;第二小问思想家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提及美国最后创立了共和制政府形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概括出联邦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国会两院制、选举人团制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真正的人民并未出场”可知精英主义倾向,结合1787年宪

28、法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平等权利可知其消极之处。答案:(1)雅各宾派专政证明民主优先。思想家:卢梭。(2)体现:联邦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国会两院制、选举人团制。消极性:精英主义倾向;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平等权利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直接判断是二战的影响;第二小问充分利用材料一分析,以句号分层,逐条分析概括回答。第(2)问, 根据材料二陈述的史实可概括出大国反思战争、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和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还可以结合所学从国际争端解决方式等方面分析。答案:(1)事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灾难:物资短缺;道德下滑;经济秩序混乱

29、;周边国家敌视情绪严重;能源短缺,企业等停产。(2)大国深刻反思战争;政府主动承担战争责任,致力于发展经济;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塑造和平友善的民族文化;采取和平协商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本题考查对袁世凯的评价和认识。第(1)问,材料一否定袁世凯,从袁世凯“以个人利益为本,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念”的角度来评价袁世凯;材料二肯定袁世凯,从袁世凯“所作出的相关重大事迹”的角度来评价袁世凯。第(2)问,考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评价时要注意多角度的思考问题,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认识。答案:(1)材料一:否定袁世凯。原因:实行专制主义,窃取中华民国果实,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滥杀无辜,结党营私;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念。材料二:肯定袁世凯。原因: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制;通过和平过渡,维护共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2)把袁世凯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