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频高点三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一”,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元朝理学官方化,在明朝时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
2、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子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解析:选B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
3、,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子希望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题干所指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2(2016绵阳调研)“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解析:选A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内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 项错误;“礼
4、法并用,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礼乐文明,仁人志士”乃儒家所强调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3(2016惠州质检)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选C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这使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
5、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C。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A项;图片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B项;“三教合一”并未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 4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解析:选B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治学方法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A、C、D三项,排
6、除。5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A保留君主制 B君民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解析:选B明清时期,黄宗羲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性地继承,提出新的政治主张,他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其为“天下之大害”,但是仍主张保留君主制,因此不是“新见”,故A项错误;黄宗羲要求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学校”,实行君民分治,这体现了新的主张,属于“新见”,故B项正确;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以民为本”,因此不属于“新见”,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提出的,不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新见”,故D项错误。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