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038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题1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秦始皇B北魏孝文帝C汉武帝D隋文帝2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贵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这段诏文的意思是()A孝文帝强力推行汉化政策B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应改姓元C孝文帝要求大臣都改用汉姓D北魏的改革促进了各民族交融3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

2、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清明稳定D中外交流频繁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江南开发D民族交融6为促进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采取了(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长安B禁用北方少数民族语言C创立科举任用汉族官员D鼓励鲜卑族与汉人联姻7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北魏原有旧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措施有()

3、迁都北京 改鲜卑姓为汉姓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ABCD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沟通了中外文明B消除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促进了道教产生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 )A三国鼎立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10“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以上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A背景B内容C作用D意义11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将都城迁到了洛阳

4、。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其他民族的袭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的繁华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为了扩大鲜卑族统治区和影响12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13“孝文仁孝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文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场改革()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贞观新政14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

5、、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胡汉差异逐渐消失。以上材料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是()A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民族交融D战争频繁15中华民族历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秦国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下列选项属于他们改革变法的共同点是()A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学习了儒家思想文化D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16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D迁都洛阳17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里说道:“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人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

6、射右射必叠双。”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B汉人穿胡服是落后的表现C各民族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的D先进文化取代落后文化是必然的18“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说汉语B穿汉服C用汉姓D迁都城19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赤壁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大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

7、为应对这一现状,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汉化政策B禁用汉语C加快江南地区开发D科举取士二、材料分析题21“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规定官员必须在朝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摇役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改姓汉姓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以汉服装代替鲜卑服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

8、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A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序号B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序号(2)依据材料二说明关于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9、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相同点?22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说:“管仲成为齐桓公的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都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能得到他的好处。”)(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结果如何?材料二 著名历

10、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战国时期,秦国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2)材料中的“新法”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理论依据出自哪一学派?依据所学知识,请指出最有利于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新法”内容。材料三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开始)也。宜改姓元氏”。“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依据材料三指出“魏主”采取的两项改革措施。其改革有何积极作用?(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3孝文帝洪才伟略,请根据材料回答问

11、题。材料一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但是,北魏统治者因内迁较晚,仍保持民族旧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人教部编版七上(1)材料一中北魏的统治者是哪一支少数民族。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一反应出,北魏统一北方后,还存在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材料一出现的问题,北魏哪一位统治者实施改革材料二 北魏迁都后的都城,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外有许多大的市场,各地名贵特产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城中不少富

12、商大贾“资财巨万”。人教部编版七上知识拓展(3)材料二所说的都城是,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迁都后,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 改姓汉姓示意图原姓改为汉姓原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4)材料三是此次改革中汉化措施的一项,你还知道哪些汉化措施,试举两例。材料四 魏晋以来,在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各民族学习畜牧经验;在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原有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各民族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交流密切,在文化上,交流也日益频繁,如各族大多使用汉语,民族乐器受到汉族人民喜爱;在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

13、“汉”观念逐渐淡薄。人教部编版七上(5)材料四反映出魏晋以来特别是北魏改革以来,北方各民族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沟通交流。(6)根据材料四分析,这些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有何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5BCAAD6-10DCCDB11-15CCCDC16-20CCACA21(1)A : ;B:(2)不同:观点一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观点二指出改革使鲜卑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影响:魏孝文帝的改革改变了北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北方地区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都促进了社会转型22(1)

14、措施: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结果: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2)事件:商鞅变法;理论依据:法家;内容:军功授爵。(3)人物:孝文帝;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将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积极作用:促进北魏政权汉化的进程,推动了民族融合等。(4)认识: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改革等。23(1)鲜卑,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2)北魏统治者因内迁较晚,仍保持民族旧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孝文帝。(3)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4)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5)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6)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