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030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名师一号·高考复习新模块》2016届高考(新课标)生物总复习:计时双基练25(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计时双基练(二十五)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C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使血浆中的水过多地扩散到组织液中,引起组织水肿。由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甲

2、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会进入内环境,但它们均是在细胞内合成的。答案C2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答案A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D人体红细胞内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要通过12层磷脂分子解析本题结合实例考查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人吃了较多的橘子后,血液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

4、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要补充适量的无机盐;红细胞内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依次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共6层膜、12层磷脂分子。答案C4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相关物质交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与分析

5、能力。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转化成血浆,均为单向箭头,其余箭头为双向箭头,A项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可以成为内环境的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参与其中,C项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答案A5下列有关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内直接吸收葡萄糖B组织细胞有氧呼吸所需要的O2从外界进入,经过的内环境至少有组织液和血浆C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的排出需要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的直接参

6、与D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都参与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解析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乳酸为细胞内代谢过程。组织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只能直接从组织液中吸收。组织细胞从外界吸收的氧气、营养物质,向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都要经过组织液和血浆的运输,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答案A6.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内p

7、H的剧烈变化D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解析是血浆,其内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故A项正确;是组织液,其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项错误;是细胞内液,其内产生乳酸后,由于人体的调节,pH不会剧烈变化。答案A7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跑时运动员通过出汗排出中多余的水分以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液体中含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进入,经循环系统运输到发炎部位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先进入,再进入后运输到相应部位解析考查体温调节、血浆的成分、抗体和胰岛素分

8、泌后运输到作用部位的途径。长跑运动员通过排汗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液体为血浆,血浆中的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激素、尿素、CO2、O2等等;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进入血液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与抗原结合;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经组织液进入血浆,然后运送到靶细胞。故选A。答案A8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如图,正确的是()解析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使其pH稳定在7.357.45之间。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

9、aOH溶液,开始时由于受缓冲物质的影响,血浆pH相对稳定。但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调节能力时,pH就会发生变化。答案D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中B图中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C图中与最主要的区别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D图中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和应用能力。据图分析可知: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淋巴,表示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选项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血浆中。选项B,组织液中不含血浆蛋白。选项C,淋巴与血浆最大的区别就是

10、前者含有的蛋白质较少。选项D,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答案B10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ABC D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B项正确。答案B11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

11、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答案B12“神舟七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腿部变细)现象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

12、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成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理化性质,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如渗透压影响细胞内水分的含量和细胞的形态,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如图所示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途径。(1)请将图中的a、b、c、d、e、f所代表的具体内容或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过程中的水是在_(填细胞器)中产生的。b过程中的水分通过_方式进入内环境。c过程中的水

13、分通过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d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形式排出的。e过程中的水分是以_形式排出体外的。f过程中的水分(肾小管中)通过_作用进入内环境。(2)简答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_;_。解析在生物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主要是指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葡萄糖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水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人体内的水分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水的排出途径有多种,如通过肺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答案(1)线粒体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消化液水蒸气汗液重吸收(2)水是生物体(或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生物体各种生理

14、活动都离不开水14(12分)图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组织液_、细胞内液_。(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3)假如为淀粉,则所形成的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4)正常人体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答案(1)BDC(2)A(3)主动运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质基质、线粒体(4)H2CO3与NaHCO315(16分)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

15、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浓度为0.5%、0.7%、0.9%、1.1%、1.3%的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盐水红细胞形态10.5

16、%体积变大,或涨破20.7%_30.9%_41.1%体积缩小51.3%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_。(4)讨论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_。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物质。答案(2)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偏高分组时缩小浓度梯度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