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建设的中心和重点。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的影响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C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而新中国经济恢复工作在1952年已完成,故排除B。A、C两项对这一政策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D项符合题意。【答案】 D2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展开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
2、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析】 此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发展原因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到B段时间是在19501957年之间。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这是由于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化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所以选A。【答案】 A3(2013东莞期末)下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解析】 注意图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变化:减少人文学科、增设工程院系,这与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和工业化建设有关。【答
3、案】 A4(2014河北唐山摸底)1956年1月2日,上海五十万人冒雨集会,市长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国人民的胜利。”“伟大胜利”的原因是()A“一五”计划实现B统购统销政策实施C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解析】 1957年“一五”计划实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A、D项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即所谓“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与城市企业变化无关。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C。【答案】 C
4、5(2013西安质检)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C国营企业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住题干时间1956年12月,而这一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从“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可以看出“地下工厂”属于生产资料,还属于私有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
5、【答案】 B6(2012天津文综)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答案】 B7某同学在研究中华老字号“张一元”的过程中,打乱了大事年表,其正确的顺序是()序号事件公私合营利用刚进入中国不久的电影进行广告宣传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A. BC D【解析】 初步可以确定,公私合营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中国最早拍摄电影是在1905年;成立公司应在1
6、992年;恢复名称是在改革开放后。故选A。【答案】 A8(2013大连双基测试)“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A浮夸风 B“共产风”C高指标 D瞎指挥【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公社的羊比非洲的大象还厉害,这是浮夸风的表现,故选A项。【答案】 A9(2013临沂质检)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B“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C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
7、关系D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答能力。从材料“20世纪60年代”可以判断。20世纪60年代“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生产落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答案】 B10“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花生根本见不着,据说全出口换了外汇。”(选自历史的见证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2009年1月版)“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C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
8、扫荡D“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 从题干中“四十年票证和人民币史”可知该现象发生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实行的政策(19181921年),排除A;B项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C项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B、C两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导致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经济困难,因此出现了题目中的情景。【答案】 D11(2013温州适应性测试)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 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 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 600万人左
9、右。这主要是为了()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探索。题干反映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联系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提出“八字”方针,克服国民经济的困难,精简城镇职工的目的就是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故选A。B、C、D均与题干时间和情境不符。【答案】 A12(201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 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有利于市场经济
10、体制的发展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解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开放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A项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B、C项市场经济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故答案为D项。【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30分,共52分)13(2013宁德毕业班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
11、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摘自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材料二 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的形式,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摘自毛泽东思想概论材料三(1)据材料一,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先后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8
12、分)(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走的道路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10分)(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4分)【解析】 第(1)问“设想”依据材料“定地价的法”,“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概括即可。“道路”依据“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看出是农业合作化。第(2)问“实质”从“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看出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第(3)问综合(1)(2)问看出是农民与土地问题。【答案】 (1)设想:核定地价,涨价归
13、公;耕者有其田。(2)道路:互助合作的道路(或合作化道路)。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3)问题:农民与土地问题(或三农问题)。14物价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长期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搜刮、连年战争破坏,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不畅,物资奇缺,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在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政策下培养出的巨量投机资本,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全国出现4次大规模上涨风。物价的大波动,给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造成巨大困难。材料二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千克)粮食植物油猪肉1957年2032.45.119
14、60年163.51.851.55材料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危害。(8分)(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所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4分)为扭转这种局面,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3)材料三中的票证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体制?(2分)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票证制度的原因。(8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工农业生产下降”“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巨量投机资本”“给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造成巨大困难”来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危害。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及相关史实,概括回答,注意时间。第(3)问结合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概括回答。【答案】 (1)原因:工农业生产下降。国家财政基础薄弱。投机资本造成市场不稳。危害:造成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的巨大困难。(2)情况:农副产品消费量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努力: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3)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产品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