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表示轴突),其中两个神经元上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2个突触B刺激a处,会导致b处持续兴奋或抑制C刺激b处,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D刺激c处,电流表指针发生1次偏转2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实验位点(Y为两电极中点),Z为突触间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b为效应器BZ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刺激X点或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D刺激X点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3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正确的是()A电表
2、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4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5下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该电位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
3、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传导6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7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X、Y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细胞d传到细胞b,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X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Y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
4、生一次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8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突触前膜释放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D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电表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也发生2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0图甲为某一种神经纤维示意图
5、,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三、非选择题11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为_,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_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_。(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处(填箭头旁字母)。(4)E、B为神经纤
6、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次偏转,原因是_。刺激B点时,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E,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F处,刺激E,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对_有阻断作用。12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只用手指的一滴血就能在流鼻涕和发热等症状出现之前检测出谁将患上流感。下图表示某同学在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刺激甲图中的,结合乙图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该变化是由_引起的
7、。(2)刺激甲图中的,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填写丙图中的数字)。(3)如果利用甲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及相关仪器,验证(2)小题中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 _。结果预测: _。13.如图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请据图分析回答:(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在此结构中决定兴奋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2)若刺激图中1处,动作为踢小腿,此时伸肌_,屈肌_(填“收缩”或“舒张”)。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
8、外正内负”的是_(填字母)。(3)已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因而引起肌肉收缩,由此可见该神经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填“兴奋”或“抑制”)。(4)若某药物可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第一步:先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2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实验结果:伸肌_(填“收缩”或“不收缩”)。第二步:后将药物置于_(填字母)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实验结果:伸肌_(填“收缩”或“不收缩”)。答
9、案解析1B2A根据神经节判断,b所在神经元为传入神经,所以图中b为感受器,A错误;突触间隙中的液体是组织液,B正确;X点在传出神经上,刺激X点兴奋不会传向传入神经,Y点位于同一神经纤维的两电极的中点,刺激Y点兴奋产生后同时达到两电极,所以刺激X点或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C正确;反射的产生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刺激X点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D正确。3C刺激b点,兴奋同时到达两个电极,因而电表的指针将不发生偏转,A、D错误;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B错误;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4C5A甲测定的是膜内外
10、的电位差,该电位是静息电位,它是由K外流形成的。图乙中的刺激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所以A选项错误。6C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A、B正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C错误、D正确。7B由于细胞b是传入神经,细胞d是传出神经,所以兴奋只能从b传到d,A错误;从X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Y处,细胞e能产生反应,B正确;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D错误。8C9CD分析
11、图示,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只能在刺激的神经元上和它左边的神经元上传导。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A正确;由于该实验中兴奋不能传到右边的神经元,所以右边的电表指针只有1次偏转,而左边的电表有两次偏转,所以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正确;电表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只发生1次偏转,C错误;根据两电表的指针偏转次数不同,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10CD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A错误;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
12、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正确。11(1)感受器神经中枢(2)4增多(3)C(4)0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外负内正局部电流(电位差)(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为感受器;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2)突触包括轴突细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4处,都属于轴突细胞体型;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增多。(3)兴奋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
13、突,因此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C处。(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兴奋不能传递到传入神经,因此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刺激B点时,钠离子内流,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电位差)。(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E,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F处,刺激E,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12(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内流(2)46(3)实验思路:刺激甲图中,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
14、激,观察A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乙图是传出神经在静息状态和动作状态膜两侧的电位情况的放大图;丙图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突触小体,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1)由以上分析知,甲图中的是传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所以刺激甲图中的,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
15、。(2)刺激甲图中的,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处完成传递过程,这是因为甲图中的是突触(丙图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丙图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丙图中的6)。(3)以上第(2)小题中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在甲图中兴奋通过突触只能从右向左传递,若要进行实验验证,可刺激甲图中的,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实验结果若为刺激时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时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可证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13(1)反射弧突触(2)收缩舒张C(3)抑制(4)收缩B不收缩解析(1)
16、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递的结构是突触。(2)若刺激图中1处,由于突触B能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所以伸肌收缩;而突触C抑制下一神经元兴奋,所以屈肌仍然处于舒张状态。由于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在突触A、B、C中,A、B使下一神经元兴奋,而C抑制下一神经元兴奋。因此踢小腿时,突触A、B的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突触C的后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3)突触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来完成的;若某物质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那么该突触后膜就处于静息状态,后一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4)若设计实验证明药物可以阻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那么该实验自变量只能设置在突触间和神经纤维之间(即单一变量是药物放置的位置不同),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因变量(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是否收缩)得出实验结论。第一步:将药物置于2,刺激神经纤维1处;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B处,刺激神经纤维1处;实验结果:将药物置于2,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不收缩;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B处,刺激神经纤维1时伸肌收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诚招驻站老师,联系QQ235539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