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77.50KB ,
资源ID:2584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84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冲关能力提升 专题二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新课标人教版)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冲关能力提升 专题二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1、第3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专题过关(一)修辞手法类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浣溪沙(北宋)晏几道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离觞。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注】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列子汤问记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拚(pn):甘愿、不顾惜。词的上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示要结合这首词的上片来赏析。起首一句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着一

2、“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尽深藏”,运用了对比手法,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歌女和她的“红梅”曲。“遏云声里送离觞”,“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答案修辞手法:通感、对比、夸张,双关。通感。“红”添色彩,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鲜丽诗意的画面;“香”添味道,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使

3、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对比。其他歌女所唱的杨柳枝桃叶歌与这位歌女所唱的梅花曲词进行对比,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情感真挚美丽,与后面的“遏云声里”相呼应,衔接紧密自然。夸张。描绘歌曲阻遏行云,更加突显出这位歌女歌声高亢动人,离别之情热烈深沉。双关。“柳枝”“桃叶”既可指曲名,亦可指人名,语意双关,表达离情,歌声更加含蓄有味,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了对比,使表意变得丰富起来。(任选其二即可)(二)表达方式类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

4、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箫鸣,反衬出山的幽静。(三)表现手法类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宋城子(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落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注】中行:中

5、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馘(u):割耳朵。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全词的角度鉴赏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一般不从修辞角度入手。其次,正确定位诗歌类型(叙事、说理、描写、抒情),这首词属于抒情词:上阕从情景关系入手;下阕叙事抒情,抓住叙事部分用典抒情的特点,以及今昔感情的对照等角度赏析;另外词中感情信息的词眼颇多,也属于直接抒情。答案借景抒情。作者运用单调的景物形成辽远、凄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担忧、惆怅的心情。用典。作者运用“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击楫中流”等典

6、故书写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直接抒情。作者运用“徒感慨,漫悲凉”“空怅望”抒发悲伤、惆怅之情。对比。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写出作者的失落之情。(答出两点即可)(四)结构技巧类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雍陶生活在晚唐。诗的最后两句写景,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最后两句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卒章显志。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二、能力提升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7、完成(1)(2)题。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苏轼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1)这首诗题目中明确点明所画景物为“秋景”,从诗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分析。答:_(2)此诗采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题目中明确点明所画景物为“秋景”,此题要求从诗中找出能够表明所画景物为“秋景”的地方。这就需要考生明确秋天有哪些标志,如天高云淡、水落石出、木叶凋零等,然后在诗句中找出能够表现出秋天景物特色的地方,便不难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

8、合起来,或者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诗歌前两句所描绘画面中所画的客观存在,为实写;画面中没有画出而作者想象的小船要划向江南黄叶村为虚写。同时,题目中要求分析的是以虚衬实,这就说明本诗着重描绘的是实。答案(1)首句写野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河床又都呈现出来了,而在夏天烟水弥漫时这一切是不可能出现的。次句的“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末句“黄叶村”更是与以上两处相呼应,再次点明图中所画景物为“秋景”。(2)这首诗前两句以浓笔勾勒描绘画中景物“水乡秋色”,是画中实有景物,是实写。后两句诗人展开想象,想象画面中的舟将划向江南的黄叶村。全诗题为“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表明重点写的是图画内容,但通过最后两句的虚写,进一步拓宽了画面的空间,加深了画面的意境,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