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672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08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6):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正定中学08届历史单元复习教案 第 20 页 共 20 页第六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一阶段特征政治国家统一空前巩固和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统一空前巩固:清朝前期,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国家统一空前强化。2、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宰相归六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制,特务统治显示了统治的极端虚弱,八股取士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地方设三司,完善大明律;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同时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经济赋税定型和资本主义萌芽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完成了封建社会的赋税定型,有利于人身松弛,刺激

2、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人口增长。2、农工商业超过前代,农业高产作物和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远超前代。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受到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始终难以壮大。4、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渗透到农业中。5、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占份额较小。 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1、明朝管辖东北,西藏,台湾,对瓦剌和鞑靼战争,防御和册封相结合。2、清朝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对边疆管辖空前加强,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等加强对了西北,西藏,西南,台湾,东北的管辖。3、清朝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

3、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钓鱼岛,赤尾屿,南包南海诸岛。对外关系开放到锁国和捍卫国家主权1、由开放到闭关: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外交和航海史上空前壮举,但并未促进中国文明的继续壮大,反而日益衰落;清朝实行闭关政策,错过了历史发展的机遇。2、明中后期遭到倭寇、葡萄牙、荷兰等殖民势力侵扰,清前期北有沙俄,南有荷兰等殖民者侵略。文化承古萌新1、总结性应用性的科技著作,和庞大的古典类书丛书是对古典科技文化的总结。2、早期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反封建的市民文学,西学东渐体现这一时代新的曙光。二考纲导图三知识探微大事年表时间事件及概况1368-1644年1636-1840年1405-1433年1421年明朝

4、中后期16世纪中期1553年1616年1627年1636年1644年1662年1684年1689年1726年1757年1762年1771年重要人物人物事迹及简评 人物事迹及简评 朱元璋噶尔丹朱允汶大小和卓朱棣渥巴锡蒯祥五世达赖明武宗五世班禅明世宗尚可喜明神宗耿精忠严嵩施琅王振郑克塽刘瑾郑和明熹宗戚继光魏忠贤俞大猷顾宪成郑成功王二李时珍高迎祥徐光启李自成徐霞客张献忠宋应星努尔哈赤李贽皇太极黄宗羲吴三桂顾炎武多尔衮王夫之顺治帝罗贯中史可法施耐庵马士英吴承恩朱由曹雪芹康熙帝高鹗雍正帝吴敬梓乾隆帝蒲松龄沈德潜解缙王锡侯纪昀海成利玛窦张居正南怀仁俺答汗名词概念洪武丞相六部尚书三司承宣布政使司省提刑按察使

5、司都指挥使司大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总兵大明律经济立法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皇族贵族大臣封建特权谋反大逆凌迟处死锦衣卫缉捕刑狱东厂西厂宦官四书五经八股文藩王削藩靖难之役永乐紫禁城宦官专权阉党东林党人三饷闯王八大王大西政权均田免粮大顺万岁山建州女真奴儿干都司八旗制度兵民合一后金满洲南明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文字狱文化专制黑牡丹字贯一条鞭法田赋徭役杂税户丁役银纳银代役人身依附关系农业商品化资本主义萌芽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地丁银人头税棉花种植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蚕桑茶叶油料专业生产区域纱绸机制造尤工,擅绝海内双色套印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机户机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自给自足扩大再生产关

6、卡闭关政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贸城市“非系贡献,概不准贸易” 广州十三行鞑靼瓦剌顺义王通贡互市漠南漠北漠西联蒙制汉归属臣服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虐用其民,厚敛淫刑”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乌思藏印信贡赋僧官法王黄教驻藏大臣金瓶掣签灵童改土归流宣慰司土知府流官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三藩之乱剿抚兼用福建水师澎湖一战台湾府福建省葱岭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黑龙江外兴安岭库页岛太平洋台湾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蒙古盟旗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理藩院汉满蒙回藏等宣扬国威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南洋武士商人海盗倭寇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戚家军“托言舟触风涛裂缝,水湿贡物,愿暂借地晾晒”荷兰

7、殖民者发展农商,提倡文教,保境安民雅克萨、尼布楚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尼布楚条约平等协商承古萌新集大成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古典文化西方传教士本草纲目药物方剂东方医药巨典农政全书泰西水法徐霞客游记石灰岩融蚀地貌天工开物异端官方哲学理学心学万世之至论天生圣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道学家被服儒雅,行若狗彘天下之大害法治人治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气理天下惟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趋时更新类书丛书经史子集意大利耶稣会坤舆万国全图八音琴自鸣钟儒学道学西学东渐地图解读重要地图获取信息明朝前期疆域都城:民族:边疆管辖:台湾:明长城目的:起止:民族:重镇:清朝疆域都城:疆域:行政区划:

8、管理:民族:尼布楚条约城市:河流:边界:岛屿:近代条约:四重难突破典题例证1中国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强化君主集权: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君主权力空前加强。(2)变更中央机构: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变更皆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3)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清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同时又在边疆设置将军、办事大臣辖区等特殊行政区,加强管辖。(4)注重选拔官吏: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及

9、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5)加强思想控制: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更是大兴文字狱,严厉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下列关于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它的产生是中国封建的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 封建专制主义的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大权于一身 它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巩固了国家的统和安定,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其积极作用是主流 它形成于战国、发展于秦汉、加强于隋唐、完善于宋元、衰落于明清 A B C、 D解析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形成于秦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明清。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

10、之上,是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重要特点是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早期进步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是主要的。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出现丞相专权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中多是奸臣 B皇权软弱 C丞相权利过大 D皇权专制解析A不符合史实,B、C只是表面现象,丞相专权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一制度造成的。2明清八股取士、八旗制度的评价。八股取士:目的: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为巩固统治服务。特点:明朝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紧密结合,禁止学生发挥主观见解,对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

11、。影响: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旨在培养皇帝奴仆、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严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腐蚀了人的个性,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八旗制度:特点:八旗制度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组织生产三项职能;八旗首领都是满洲贵族、亲贵。影响:八旗制度把涣散的女真各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社会机体,对满足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由于八旗兵组织严密、作战勇敢,在清朝建立和统一,维护清朝的统治,平定叛乱、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明代宋濂在銮

12、坡集中指出:“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唯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焚书坑儒” B西汉“独尊儒术”B、明朝“八股取士” D战国“百家争鸣”解析从“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 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八股取士的弊端,八股取士造就的是一些不切实际的人才。所以正确的答案为C明清时期实行的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C、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解析明朝的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讲

13、求实际学问,清朝的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其两者的实质都是文化专制政策,A不是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带来的后果,B、C、D三项都是其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妨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则造成生产力不能快速提高,从而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才是最严重的后果。3中国古代的赋役改革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古代赋役制度的沿革体现如下特点: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

14、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清朝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A.人口自由流动B.土地兼并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剖析:摊丁入亩就是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实际上这个措施增加了地租,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相对缓和了土地兼并,所以排除B、C、

15、D三项。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剖析摊丁入亩政策的内容,即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从中得知,人丁税并没有废除,而丁税是根据土地的多少来收取的,如果没有土地则不承担。其次,要注意题目所要求的是最重要的“客观”作用,这就要求准确掌握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4如何评价康熙帝的主要功绩与过失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对清初经济的恢复发展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功绩:(1)奖励垦荒,宣布把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又为减轻农民负担,从公元1711年以后实行“滋生

16、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2)抗击沙俄对东北的侵略,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巩固了我国东北边疆。(3)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4)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巩固了蒙古地区。(5)册封五世班禅并采取了其他措施,密切了西藏同中央政府的联系。(6)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压制反清思想,康熙帝曾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康乾盛世时,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进一步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以下对

17、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B直接导致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D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解析由于人口的增多,荒地大量开垦,同时当时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所以A、B错误。农耕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正确的答案为C,因为康乾盛世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趋于尖锐,绕山造田、围海造田和毁牧造田现象大量出现,从短时期看,耕地增加了,从长时期来看,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弊大于利。5“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18、和贸易的政策。(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3)实施原因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4)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

19、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中俄边界条约签订于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对外关系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康熙时期反击俄国对东北的侵略,与俄国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改土归流”的实施使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 明朝西南地区都由流官治理 有利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 B C D解析 该组合选

20、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明清时期“改土归流”方面史实的能力。明朝永乐年间,明政府在平定西南地区两个宣慰司叛乱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但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所以正确,、错误,排除、选项,正确的答案为B6.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西北地区: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的叛乱,后在天山北路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大臣,管辖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在天山南路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西藏地区:顺治帝接见和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喇嘛,历代活佛都须经过中央册封;雍正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管辖;乾隆帝确立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加强监督

21、.西南云贵等地: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雍正帝大规模在云贵两广地区改土归流台湾:清朝康熙平定郑氏政权,设台湾府加强管辖.东北:康熙帝抗击沙俄,签订,捍卫国家领土.中央: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形式: 平乱,设机构,册封,改土归流,反击侵略.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设置行政机构B.抵御外国入侵C.实行“改土归流”D.册封宗教领袖剖析: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即台湾)的管辖;清朝时,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据历史记载,渥巴锡“以俄罗斯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征其子人质,而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故与大家密谋,“挈全部投中国兴黄教之

22、地,以息肩焉。”上述材料表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是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俄罗斯的压迫与剥削 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比较正确 希望改变落后闭塞和割据状态A、 B、 C、 D、 解析渥巴锡率部回归本身就说明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材料中的“俄罗斯又属别教,非黄教”也可说明,材料中也有说明如“征调师旅不息,近且征其子人质”,与材料没有联系,所以包涵错误, 7.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逐渐失去主动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面对日益逼近的西方殖民活动,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生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

23、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的扩张。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2)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发展。(3)明朝对外政策趋势:在整体上是趋向保守和内向郑和下西洋时也进行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

24、的表现C、明朝政府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一种手段解析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来看,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从对外贸易情况看,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所以A、B、D错误,正确的答案为C明朝平定倭寇、清朝能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胜利。主要原因是A、 封建统治者积极组织反侵略同时国力同外国相比差距不大B、 我国封建社会处于繁荣时期,国力强盛 C、 西方军事力量远不如我国强大D、 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解析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B选项错误,而此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主流,西方资本主义国

25、家力量增强,C选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由于封建主义的阻碍,发展非常缓慢。明、清我国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胜利,是A,如明朝抗倭时朝廷派戚继光抗倭,雅克萨自卫反击康熙帝更是亲征等,同时西方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因此,东西方国力差距不大。8明清科技由发展而停滞的原因(1)从根本上看,当时我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学技术提出迫切要求和提供推动力。(2)明清时期,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商业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联系的科技的发展。(3)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及人

26、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哲学。(4)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窒息了学术空气;知识分子普遍脱离生产,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5)长期以来闭关自守,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涌现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健是要认真分析题干: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B、C、D虽然是明清时我国的文化成就,但

27、不是科技方面的,可见,“传统科技的晚霞”指的是我国明清时期的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故选A9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方面综合认识明清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从社会发展来看,封建制度开始衰落。其表现如下:第一,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君主专权的强化势必走向反面,更加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第二,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虽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第三,从农民起义的口号看,“均田免粮”的提出,表明农民起义已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第四,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

28、和地丁银的实行,表明了农民对封建依附关系的减弱,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第五,从文化上看,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学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第六,在对外关系上,从明中叶后,西方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中国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剖析:结合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与同时期的世界历史相对比,在各个选项的特殊词语上下工夫。“振兴”“荣耀”云云,都是一些历史现象,“曙光”颇有新意,但并非出现于东方;“

29、彷徨”一说,含有“振兴”“荣耀”等现象,也反映出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趋势。答案:A明朝思想家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是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反对迷信崇拜 C主张学以致用 D抨击腐朽统治解析李贽是明朝进步的思想家,他在材料中指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存在的作用,没有必要事事效法孔子,很显然他这里反对的是迷信崇拜,故正确的答案为B10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的相似点经济上: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政治上:西欧主要国家英国、法国的封建王朝都加强专制

30、统治。中国明清统治者空前强化专制统治。西欧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都十分尖锐。思想上:西欧早期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提出了具有民主色彩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也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文化上:西欧产生了大批反封建的文学艺术作品,揭露和批判教会、贵族的腐朽本质,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也产生了一系列反封建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儒林外史揭露了科举制的腐败。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解析在我国封建社

31、会“末业”指的是工商业,“本业”指的是农业。通过工商业获取的利润,用来买田购地,这样资本主义发展就缺乏资金。所以正确的答案为D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应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人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矿冶等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解析明清时期正处于1419世纪前期,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逐渐成为时代主流,分析A、B、C、D四个选项,C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111718世纪的中国与西欧1718世纪,世界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由封建主义向

32、资本主义过渡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中国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清政府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从而落伍于世界潮流,与西欧形成明显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上:西欧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其君主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的,对历史发展主要起推动作用;清朝则是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成为历史进步的严重阻碍。经济上:西欧各国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植和保护的重商主义政策;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难以解体。思想上: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解除了思想枷锁;而清朝专制主义制度的加

33、强,遏制了思想的进步。对外政策上:西欧在地理大发现后,迅速走向世界,进行海外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而清朝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海外贸易。明清时期,我国不断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扰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封建制度衰落 B、明清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C、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D、明清时期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解析明清时期,我国虽处于封建制度衰落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但综合国力与西方差距不大,因此A、B、D都不是主要原因。15世纪至17世纪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西欧各国先是新航路的开辟,接着便是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我国也不断遭受西方殖民

34、者侵扰如:1553年葡萄牙入居澳门,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五思维拓展专题联线1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知识梳理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5、金朝:猛安谋克制。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

35、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7、明朝:僧官制度。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

36、地,统管军民之政。二、升华认识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

37、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一、知识梳理1、先秦:夏、商、周时期的贡赋制。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2、西汉:编户制度。4、隋和唐前期:租庸调制。5、唐朝后期:两税法。6、北宋:王安石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7、明朝: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8、清朝:“摊丁人亩”,统一征收“地丁银”。二、升华认识1、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

38、为标志;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上述的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反映。 2、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存在的一些弊端。明末清初

39、重要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是研究农村税赋最深入、最系统的大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有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封建赋税制度有“四害”:“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每一次改革的基本做法,都是把附加税、杂税、贡纳等并入主税,形成越来越大的税收负担;这些改革在当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它的中长期效果却无一例外地与初衷相反;并税之后又会膨胀,出现治乱循环。“黄宗羲定律”成为我国专制王朝时代走不出的又一个怪圈。3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纵

40、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1、 历代疆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商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2)秦朝疆域图:(灵渠、长城起止点、南方三郡)东到大海,西到陇

41、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3)唐朝疆域图:(主要邻国、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路线等)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4)宋、金对峙图:分界线:大散关-淮水;与南宋接壤的政权:金、大理(5)元朝疆域图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6)清朝(前期)疆域图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 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注意:我国封建王朝的疆域东部、东北部的变化相对较小;西部变化最大,西部疆域达至最远是在唐朝,已到咸海,最近是在秦朝,仅达陇西(今甘肃临洮南)2、政治原理与认识: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