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弥勒市第一中学黄冈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天然气 酒精 液态氯化氢B. 稀有气体 浓硫酸 纯碱C. 水银 氢氧化钙 民用管道煤气D. 金刚石 铁矿石 大理石【答案】C【解析】【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所以天然气、酒精、液态氯化氢分别属于混合物、化合物、化合物,故A项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是硫酸的浓溶液,所以稀有气体、浓硫酸、纯碱分别属于单质、混合物、化合物,故B项不
2、符合题意;C.水银是金属单质汞,所以水银、氢氧化钙、民用管道煤气分别属于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故C项符合题意;D.铁矿石、大理石都是混合物,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2. 下列说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B.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C 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 3molO2与2molH2O所含原子数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用于描述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不等于物质的质量 ,A错误;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错误;C物质的量只能用来表示微粒数目的多少,而不能描述元素,1mol水中含有2molH和
3、1molO ,C错误; D3molO2与2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相等,均为6NA,D正确;答案选D。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HOH=H2OB.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C.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2 Fe 3+3H2D. 金属钠跟水反应:NaH2O=NaOHH2【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Ba2+SO +2H2OH=2H2O+BaSO4 ,A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CaCO32H=Ca2H2OCO2,B正确;C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4、酸亚铁和氢气: Fe +2H+ =Fe 2+H2,C错误;D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D错误;答案选B。4. 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干燥的氯气和氯水均能使鲜花退色B. 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D. 氯气和氯化氢通入AgNO3溶液中均能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详解】A、因干燥的氯气遇到鲜花中的水分生成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所以鲜花都褪色,A正确;B、氯气的杀菌,消毒,漂白作用是由于遇水生成了次氯酸,而不是氯气,B错误;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正确
5、;D、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先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然后氯化氢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D正确;答案选B。5. 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故A不选;B.N
6、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C.向Na2CO3中逐滴加少量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故选D。6. 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ClB. Cu2ClC. HClKD. KMg2OH【答案】A【解析】【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A正确;B该组离子之间不
7、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错误;C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因Mg2+、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A。7. 对于反应3Cl2 + 6NaOH 5NaCl + NaClO3 + 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 被氧化的Cl原子与被还原的Cl原子的个数比为15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为51D. 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
8、高为+5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氯气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故A错误;B由电子和原子守恒可知,5个Cl被还原与1个Cl被氧化时遵循电子守恒,则被氧化的Cl原子与被还原的Cl原子的个数比为15,故B正确;C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氯气,氧化产物为NaClO3 ,还原产物为NaCl,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故C错误;D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5mol的电子,故D错误;故选B。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B. 1 L 1 molL1的Ca
9、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A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AD. 1.8g的N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答案】D【解析】【详解】A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是6.021023mol-1,故A错误;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1L1 molL12=2mol,数目为2NA,故B错误;C标况下CCl4不是气体,不可以用22.4L/mol计算22.4LCCl4物质的量,故C错误;D1.8g的NH物质的量为=0.1mol,1个NH中有10个电子,则0.1mol NH中有1mol电子,数目为NA,故D正确;故答案选D。9.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N2和O3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的原子数相同B. 等物质的量的CH5+和OH-所含电子数相等C. 常温常压下,28gCO与22.4LO2所含分子数相等D. 16gCH4与18gNH4+所含质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 相同条件下,由于氮气是双原子分子,臭氧是三原子分子,因此N2和O3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的原子数不相同,故A错误;B. 1个CH5+含有10个电子,1个OH含有10个电子,因此等物质的量的CH5+和OH所含电子数相等,故B正确;C. 28gCO物质的量为1mol,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 Lmol1,因此22.
11、4LO2常温常压下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所含分子数不相等,故C错误;D. 16gCH4物质的量,质子数为10NA,18gNH4+物质的量,质子数为11NA,因此所含质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B。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生成O2Na2O是淡黄色物质,Na2O2是白色物质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Na2O2和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 都正确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Na2O2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为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
12、化物,故错误;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O2,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Na2O是白色物质,Na2O2是淡黄色物质,故错误;Na2O2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故正确;Na2O2和Na2O均含有钠元素,则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故正确。故答案选D。1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分析或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A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氯水含有Cl2,光照Cl2逸出B液氯滴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会褪色液氯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往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氯水中含有盐酸与NaHCO3反应,产生CO2D新制
13、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氯化氢具有挥发性,酸性减弱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冒出是次氯酸分解产生的氧气,A错误;B、氯气没有漂白性,液氯滴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上不会褪色,B错误;C、往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这是由于氯水中含有盐酸与NaHCO3反应,产生CO2,C正确;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产生盐酸,pH值将减小,酸性增强,D错误;答案选C。12. 在标准状况下6.72LCH43.011023个HCl分子13.6gH2S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A. 体积B
14、. 密度C. 质量D. 氢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A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C根据m=nM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据此进行判断;D结合分子式计算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判断。【详解】6.72L CH4物质的量为=0.3mol,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3.6g H2S 的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 NH3;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大小关系:,故A正确;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CH4为16g/molHCl为36.5g/mol H2S 为34g
15、/mol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故B错误;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CH4为0.3mol16g/mol=4.8g,HCl为0.5mol36.5g/mol=33.25g,H2S 13.6g,NH3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故C错误;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H4为0.3mol4=1.2molHCl为0.5molH2S 0.4mol2=0.8molNH3为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A。13. 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2MnO+10Cl+16H+=2
16、Mn2+5Cl2+8H2O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A. MnOCl2Fe3+I2B. ClMn2+IFe2+C. MnO Cl2I2Fe3+D. IFe2+ClMn2+【答案】A【解析】【详解】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反应中,MnO为氧化剂、Cl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MnOCl2,反应中,FeCl3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氧化性Fe3+I2,反应中,Cl2为氧化剂、FeCl3为氧化产物,氧化性Cl2Fe3+,则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Cl2Fe3+I2,故选A。14. 吸入人体内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
17、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A. 作氧化剂B. 作还原剂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答案】B【解析】【详解】“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表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由此可知Na2SeO3在人体中作还原剂,故答案为:B。15. 有关铁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是红棕色的,
18、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 Fe3O4是黑色晶体,其中的铁显2价,的铁显3价C. FeO、Fe2O3都不溶于水,但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 FeO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可作染料【答案】D【解析】【详解】AFe2O3是红棕色的,是赤铁矿主要成分,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正确;BFe3O4是黑色晶体,可以写作Fe2O3FeO,其中的铁显2价,的铁显3价,故B正确;CFeO、Fe2O3都不溶于水,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故C正确;D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Fe3O4,故D错误;答案选D。16. 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
19、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H+、SO、NOB. b点对应的溶液中:OH-、Na+、NO、ClC. 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ClD. d点对应的溶液中:Ag+、NO、Fe2+、Na+【答案】C【解析】【详解】Aa点溶液中含大量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溶液碳酸根、碳酸氢根均能与H+,故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b点含大量的碳酸氢根,则OH-与之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c点中不含碳酸根也不含碳酸氢根,但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则Na+、Ca2+、NO、Cl能大量共存,故选C;Dd点含大量的
20、Na+、Cl和H+,Ag+与Cl,故D不选。答案选C。17.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250 mL蒸馏水溶解,然后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SO42-的检验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SO42-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
21、应先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A项错误;B.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则可将黄色的氯化铁溶液还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B项正确;C.若原溶液中是而不是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因此应先加入来排除的干扰,C项错误;D.若原溶液中本身只有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因此应先加入,若无血红色证明无后,再加入氯水进行判断,D项错误;答案选B。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NA各
22、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气体分子(1mol)所占的体积才是22.4L,错误;没有说明状态,无法计算体积,错误;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体积,错误;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1,质量与状态无关,28gCO与N2的混合气体为1mol,二者都是双原子分子,所含的原子数为2NA,正确;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不是标准状况,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4L/mol,错误;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
23、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正确,综上,正确,答案选B。19. 等质量的CO和N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密度一定相同B. 分子数一定相同C. 原子数一定相同D. 物质的量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密度=M/Vm,由于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则二者的密度不一定相同,A错误;B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根据N=nNA=mNA/M可知,二者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同,B正确;CCO和N2为双原子分子,根据选项B可知二者分子数相同,则含有原子数也一定相同,C正确;DCO和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根据n=m/M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正确;答案选A。【
24、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密度与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H2的体积为22.4LB.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C. 摩尔质量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D. Na+的摩尔质量为23 g/mol【答案】D【解析】【详解】A. 1mol H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22.4L,A错误;B.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B错误;C. 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C错误;D. 钠
25、、Na+的摩尔质量均为23 g/mol,D正确;答案选D。21. 下列关于胶体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逐滴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得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B. 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现象是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溶解转为黄色溶液C.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 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答案】D【解析】【分析】A、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胶体中加电解质溶液时,胶体会发生聚沉;C、江河水中的细小泥沙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了聚沉;D、纳
26、米材料没有形成分散系。【详解】A项、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呈红褐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A正确;B项、胶体中加电解质溶液时,胶体会发生聚沉,所以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盐酸会产生沉淀,后来Fe(OH)3与HCl反应而溶解转化为黄色溶液,故B正确;C项、江河水中的细小泥沙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了聚沉,日积月累,形成了三角洲,故C正确;D项、纳米材料没有形成分散系,所以不是胶体,故D错误。故选D。22.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NaOH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称量纸上,精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冷却后注入容量瓶中
27、B. 将准确量取的18.4molL-1浓硫酸10mL,注入已盛有30 mL水的100 mL容量瓶中,加入至刻度线即可C. 仰视容量瓶刻度线,看到液面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刻度线以上的溶液D. 欲配制1000 mL 0.1 molL-1的盐酸,将稀释、冷却后的盐酸溶液全部转移到未经干燥的10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答案】D【解析】【详解】A称量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具有吸潮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称量,应该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A错误;B容量瓶属于定量仪器,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B错误;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
28、吸出多余部分,吸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所以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错误;D欲配制1000 mL 0.1 molL-1的盐酸,使用1000mL的容量瓶,用于定容时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原先有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故D正确;答案选D。23. 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可行的办法是()A. 滴入KSCN溶液B. 通入氯气C. 加入铜粉D. 加入铁粉【答案】D【解析】A. 滴入KSCN溶液可以检验铁离子,不能除去氯化铁,A错误;B. 通入氯气把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B错误;C. 加入铜粉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新杂质,C错误;D. 加入铁粉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
29、以除去氯化铁杂质,D正确,答案选D。24. 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因为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即发生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氧气或空气。、原理一样,都是先用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答案选B。25. 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30、A.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B. 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C.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 常温下,Fe与H2O不反应,但能与空气中的O2、H2O共同作用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黑色的,A错误;B. 反应产生的可在空气中燃烧,B正确;C. 反应中铁和氢元素化合价变化,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 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而被缓慢氧化,D正确。答案选A。二、填空题(共50分)26. 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NA表示具体的值):(1)含有6.021023个H的
31、H2O,其物质的量是_;1 mol Na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_个Na+;(2)_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3)将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混合,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_;(4)标况下6.72升氧气质量为_。【答案】 (1). 0.5mol (2). 1.2041024 (3). 3 (4). 1716 (5). 9.6g【解析】【详解】(1)根据n=,6.021023个H的物质的量=1mol,则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0.5mol;1mol Na2SO4中Na+的物质的量=1mol2=2mol,Na2S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
32、能完全电离,电离出Na+的个数=2molNA=2mol6.021023=1.2041024;(2)一个CO2中含有2个C原子,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1.5 mol26.021023=3 6.02102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36.021023氧原子的水分子数目为36.021023,根据n=,则水的物质的量=3mol;(3)设NH3和CH4物质的量的均为1mol,根据m=nM,则NH3的质量为1mol17g/mol=17g,CH4的质量为1mol16g/mol=16g,则混合气体中NH3与CH4的质量比为1716;(4)根据n=,标况下6.72升氧气的物质的量= =0.
33、3mol,根据m=nM,氧气的质量为0.3mol32g/mol=9.6g。27. 已知2Na2O22H2O=4NaOHO2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被氧化的元素是_,还原产物是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该反应中,每生成标况下22.4 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反应的Na2O2的质量为_。【答案】 (1). Na2O2 (2). Na2O2 (3). O (4). NaOH (5). 11 (6). 2mol (7). 156g【解析】【分析】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
34、-2价和0价,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氧气是氧化产物,NaOH为还原产物。【详解】(1)根据分析,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2O2,还原剂是Na2O2,被氧化的元素是O,还原产物是NaOH,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该反应中,每生成标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是1molO2,由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化为0价可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2mol,由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O2消耗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质量为2mol78g/mol=156g。28.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35、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丙_;(2)写出实验室制备黄绿色气体乙的化学方程式:_,过程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3)写出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 ,_;(4)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5)反应中如果可以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哪些方法:(至少写出2条)_ 。【答案】 (1). Fe (2). HCl (3). 4HCl(浓)+MnO2Cl2+MnCl2+2H2O (4). 有白色沉淀产生,且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5). FeCl2+2NaOH=Fe(OH)2+2NaCl (6). 4Fe(OH)2+O
36、2+2H2O=4Fe(OH)3 (7). 2Al+2OH-+2H2O=2+3H2 (8). 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胶头滴管末端进入氯化亚铁液面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亚铁液面上加入一层煤油隔绝空气【解析】【分析】金属单质A焰色反应呈黄色,则A是Na,Na与H2O反应产生气体甲是H2,D溶液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和氯气反应生成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溶液,物质D是氢氧化钠,D和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终产生Fe(OH)3,则C是Fe,F为F
37、eCl2、G为FeCl3,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C为Fe,丙为HCl;(2)气体乙为氯气,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Cl2+MnCl2+2H2O;反应为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Fe(OH)2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褐色沉淀Fe(OH)3的过程,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3)根据(2)中分析,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3;(4)反应为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气,离子方
38、程式为2Al+2OH-+2H2O=2+3H2;(5)反应为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e(OH)2,反应如果可以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则需要隔绝氧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因此可以: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胶头滴管末端进入氯化亚铁液面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氯化亚铁液面上加入一层煤油隔绝空气。29. 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铁元素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分别是 FeO、Fe2O3、Fe3O4.其中具有磁性的是 _,可作为红色颜料的是_。 (2)某补铁口服液中含有 Fe2,为检验其是否被氧化变质,可取少量该口服液,向其中 滴加 KSCN 溶液,
39、若溶液变为_色,则说明其已变质。向该口服液中加入维生素 C 可防止其被氧化变质,此过程中利用了维生素 C 的_性。 (3)FeCl3可作为铜电路板的腐蚀液,其反应原理为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可回收 Cu,并得到FeCl2溶液。【答案】 (1). Fe3O4 (2). Fe2O3 (3). 红 (4). 还原 (5). Cu+2FeCl3=2FeCl2+CuCl2 (6). 铁粉【解析】【详解】(1)铁元素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分别是FeO、Fe2O3、Fe3O4。其中Fe3O4又叫做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的是Fe3O4,
40、可作为红色颜料的是Fe2O3,如红色油漆中就是加入了氧化铁;(2)若Fe2变质,则生成Fe3+,可使用KSCN溶液检验,若变红色,则证明其被氧化变质;向该口服液中加入维生素C可防止其被氧化变质,也就是说维生素C能将Fe3+转化为Fe2+,从而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3)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2FeCl2+CuCl2;想从溶液中还原出铜,同时得到FeCl2溶液,只能加入铁粉。30. I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计算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g。用托盘天平
41、称量NaOH固体。称量时应该将NaOH放于_中且放置在天平左盘称量。将称得的固体放于烧杯中,并加水溶解。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用玻璃棒引流将溶解液立即转移进_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_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定容操作为_。翻转摇匀后转入试剂瓶中储存。II若配制1mol/L的稀硫酸溶液500 mL(1)则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0mL、25mL、50mL量筒,就选用_mL规格的量筒最好。(2)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42、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1). 20.0g (2). 烧杯 (3). 500 (4). 烧杯,玻璃棒 (5). 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27.2 (7). 50 (8). ACD【解析】【详解】I(1)配制450mL的溶液应选用500mL容量瓶,则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1.0mol/L0.5L40g/mol=20.0g。NaOH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该将NaOH放于烧杯中且放置在天平左盘称量。由于选用500mL容量
43、瓶,所以用玻璃棒引流将溶解液转移进500mL容量瓶中。为了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所以用少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定容操作为: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II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列式:1.84 g/cm3V(浓硫酸)98%=1mol/L0.5L98g/mol,V(浓硫酸)=27.2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选择量筒,选用50mL规格的量筒最好。(2)根据公式cB=分析,A项,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项,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硫酸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
44、浓度偏低;C项,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项,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硫酸物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E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所配稀硫酸浓度偏高的是ACD,答案选ACD。【点睛】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公式cB=,由于操作不当引起nB偏大或V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难点是定容时的仰视、俯视的分析:仰视刻度线(如图),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俯视刻度线(如图),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