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12月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级高二上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1. 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A.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B. 文化的发展具有区域性C.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 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2. 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
2、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3.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学派的是A.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B. “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C.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D.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4.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
3、制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5. 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 注重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B. 主要是捍卫公民思想自由C. 不满雅典民主政治的现状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6.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
4、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人自觉阶段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7.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8. 在古代中国,纸的用途并不仅限于记载文字,还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甚至是建筑材料。伞纸的原料来源于植物,伞的主要材料也是植物。材料体现科技思想是A. 轻视理论 B. 重视实践经验C. 尊重自然 D. 注重科技总结9.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
5、、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A. 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 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 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D. 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10.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 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 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6、 C.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 D. 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11.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2. 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机器制造之事,为今日御侮之资,为自强之本” “国人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 “欲自强,必先致富
7、;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速立宪法”A. B. C. D. 13. 郭嵩焘认为耶教“爱人如己”的教训就是墨家“兼爱”之宗旨,但同时又指出耶墨二教远不如孔孟儒学广大精微,属下愚之教,不足惑上智。最能反映郭嵩焘本意的是A. 以儒家为评判标准 B. 主张中体西用C. 西学中源说的盛行 D. 严格的华夷观14.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15.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
8、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16. 观世音菩萨是汉化佛教中唯一女性,其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则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说明A. 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B. 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C. 宗教信仰差异决定艺术风格D. 不同文化背景导致艺术审美差异17.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
9、,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B. 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C. 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D. 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18.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19.
10、 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A. 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B. 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C. 牛顿科学精神所具有的哲学意义D. 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奠定理论基础20 .十九世纪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物,其能力只不过是适应环境而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只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个狭小的部分。这一些思想的出现说明A.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B. 进化论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11、C. 科学发展推动对理性的反思D. 现代主义思湖影响科学发展21. “他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证明,光速是极限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休会变小变平。他认为,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 B. 借鉴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学说C. 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 D. 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22.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形成 B. 信
12、息技术应用 C. 交通工具革新 D. 美苏冷战结束23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据此可推知,他推崇的作品是A格尔尼卡 B自由引导人民 C日出印象 D石工24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攻击爱因斯坦相对论不是来自实验室,导致其频频落选。甚至在1921年还进行过辩论和投票,都没有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诺贝尔奖A评奖过程非常谨慎 B只重视实验室验证的成果C评审程序不够公正 D对理论研究存在严重偏见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 材料解析题(25题24分,26题28分,共52分。)25.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之前,不仅中国士人自认中
13、国为世界文化中心,就是十七、八世纪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欧洲造成的印象,也认可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但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使西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故19世纪来华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就远没有耶稣会传教土那样高。在19世纪30年代,他们尚认为中国文化典籍至少在量上不仅超过任何非开化民族,而且超过希腊和罗马。到19世纪50年代,他们只承认中国文化优于周边国家许多,却已远逊于任何基督教国家了。到了19世纪80年代,他们认识到,军事胜利本身不能带来完全的征服,中国口岸的开放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开放。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1) 根据材料一并结
14、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4分)材料二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经历了一个从自我陶醉到全盘否定的过程,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先觉的中国人开始从这种仓促的选择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而近一个世纪的西学东渐,也使得中国人对西方思想有了一个相对理性的认识。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重新认识并有选择的复兴和创新传统文化,无疑将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赵国瑞儒西释道:中国未来的文化整合(2)材料二提供了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一个看法进行概述和评价。(10分)26. (28分)习近平同志在指出:黄宗羲所具有的民主启蒙性质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思想文
15、化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先秦到明末以前所有民本思想家都是以批判个别帝王的专制行为为主,尤其是秦汉之后的思想家往往把尊君与爱民融为一体,以至构成民本思想的内在矛盾。黄宗羲对“后世之君”一概否定。 批判后世之君所立之法乃为自己家族服务的“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在明末以前,所有思想家均没有对帝王家族与民族国家加以区别,以至所有帝王都视自己家族之长治久安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他在原臣中指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进而认为官吏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明清之前的民本思想家往往把忠君爱民作为做臣的职责,始终把臣摆在仆的位置上。
16、黄宗羲认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黄宗羲则在原君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摘编自韩 锴黄宗羲民本思想的价值(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不同。(8分)并说明其原因(8分)材料二 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从人性自利的权利出发谈民利的正当性,与洛克保护私人财产的观点有其相似之处。黄宗羲在置相中提出的宰相与君主“同议可否”的制约思想;在学校中提出的“公其非是于学校”,实现士人议政的思想;从相权、学者议政权出发谈权力平衡,以防君主专制的思想与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摘编自
17、韩锴黄宗羲民本思想的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析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作用?(12分)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级高二上12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15 DADBC 610 CACCB 1115 BAADC1620 DABCC 2124DBDA25.(24分)(1)态度由尊重到轻视(2分)原因:中国:政治: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经济:由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文化:由天朝上国变为向西方学习(6分)西方: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经济:工业革命;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6分)(2)答案:示例1:
18、历史现象: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2分)概述和评价: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主思想进步传播,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但是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为复辟帝制制造奥论。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儒家文化,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6分)但是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也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分)示例2:历史现象:在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概述和评价: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
19、技术以抵抗外国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内忧外患。为解决危机,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学为用”的主张,以维护儒学和封建制度。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创建近代海军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6分)但是由于没有触及中国封建思想的根本: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的变革,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26.(28分)(1) 答案:(8分)不同:在批判君主专制方面,实现了从个体批判到整体批判的超越;在区别王朝天下方面,实现了从家国一体到家国有别的超越;在重置君臣关系方面,实现了君主臣仆到君臣共事的超越;在理顺君民关系方面,实现君主主宰到君客民主的超越。原因:(8分)经济上,商品经济市民工商阶层壮大,逐利之风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社会矛盾尖锐;思想上,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2)(12分)作用:黄宗羲:冲击儒家纲常伦理道德,有利于思想解放,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男女平等,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提倡工商皆本,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6分)启蒙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了思想解放;解除封建专制王权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勾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