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2018年3月24日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高三文综 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A B C D 2.罗马法的范围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A 不断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B 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C 主张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D 已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痕迹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主要职能,由防范军事威胁为主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路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这一转变的背景是()A 两极
2、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B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强权政治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D 第三世界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4.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5.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A 联邦制原
3、则B 人民主权原则C 三权分立原则D 自由平等原则6.有学者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这一概括性评语中的关键词理解错误的是()A “应当保留”指资本主义B “经济的运营”指市场经济机制C “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D “改进和补充”说明放弃了自由市场经济7.1791年9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791年宪法,宪法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但却把公民分为“积极公
4、民”和“消极公民”,凡不符合财产规定的消极公民都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A 法国等级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B 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 法国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D 制宪议会由资产阶级主导8.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 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C 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D 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9.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术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
5、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A 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B 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C 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D 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1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 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 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 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11.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
6、着。”该学者旨在说明()A 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B 随着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巨大变化C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状态改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12.“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A 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 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 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 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13、14为必考题,15、16、17题为选择题,考试任选一题作答即可13.(12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
7、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摘编自人民日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14(25分).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
8、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死亡。瘟疫让印第安人几近灭绝材料二 一开始只限于学术争论,后来就攻击贬斥上海医师余云岫,他曾留学日本学西医,直指“中医是杀人的祸首”,要坚决消灭中医。他在其灵素商兑(1916年)说“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事业一日不能进展”。民国时期的中西医之争材料三 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
9、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6世纪以后美洲地区瘟疫肆虐的原因。(2)材料中体现了本次学术辩论出现什么倾向?请结合所学分析中医受到贬斥的原因。(3)请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
10、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
11、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国(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
12、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2)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
13、哪一方的观点较为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对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 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
14、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帝的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二在康熙帝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2)有人认为是阎崇年过人的学问成就了康熙帝过人的业绩,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高三文综 历史1.【答案】A【解析】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均为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2.【答案】A【解析】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调节了罗马人与外邦人的矛盾,故A项正确;查士
15、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发展,最终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法没有完全摒弃习惯法痕迹,故D项错误。3.【答案】B【解析】北约的新职能中“疾病、网路攻击”,与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北约的新职能淡化了其军事性质,反映出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制约着其强权政治,故B项正确;网路攻击等多元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无关,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北约职能转变无关,故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注意把握题干中“19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间概念和“洋务学堂”这一社会概念,这一时期中国人关注“洋务”主要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因此A
16、项正确。近代中国银行成立于清末新政时期,B项错误;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是在甲午战争之后,C、D项错误。5.【答案】C【解析】美国总统在试图以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时遭到人民反对,未涉及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原则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与材料观点无关,故B项错误;三权分立原则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没有涉及自由平等的内容,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材料中的“应当保留”、“经济的运营”都是针对资本主义和原来市场经济而言的,“
17、改进和补充”则是强调通过国家干预增进社会福利,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改进和补充”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1791年宪法中的人权宣言宣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关于公民的划分,没有反映出法国实行的政体,故B项错误;法国客观上存在着公民财产多寡的区别,但这不必然导致政治权利划分的不公平,故C项错误;这部宪法是大资产阶级制定的,公民政治权利有财产的限制,维护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正确。8.【答案】C【解析】万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纠纷,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
18、长期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A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公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的法律,故B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的出发点是自然法原则,故D项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9.【答案】A【解析】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走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全球沟通扫除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隔阂,故A项正确;对“全球化”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国际组织在二战后先后成立,1994年WTO取代关贸总协定,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首先出现,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开始实施单极战略,故D项错误。
19、10.【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 “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说明两者传播人文主义手段不尽相同,排除D;A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两者打击教会的权威而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排除C;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都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11.【答案】B【解析】“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寓意原来人们被传统思想文化所统治,“而是”告知我们后半句的才是学者所强调的,“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说明人们的思想状况、行为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故B项正确;A项内容为题干所反映,但不是作者旨在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C项内容同题干所述不
20、符,D项情况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故C、D项错误。12.【答案】B【解析】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加大,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13.【答案】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朝鲜问题形成的原因及缓和的重大意义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结合当时
21、国际的政治形势: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加以归纳。第二问首先概括首脑会晤的积极进展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其次重要意义可以从地区稳定: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以概括。14.【答案】(1)原因:地理大发现,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等移民活动带去了传染病毒;印第安人长期与世隔绝,缺乏免疫力;殖民地医疗设施落后、防疫知识匮乏。(2)倾向:学术辩论出现非学术化倾向。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尤其西医科学的传入;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中医理论中有缺乏实
22、证精神因素;余云岫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经历。(3)60年代:农村经济、医疗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的推动;文革中“个人崇拜”的作用。80年代: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医疗水平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替代人民公社;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专业医疗人员增多。【解析】(1)该问注意结合材料一信息分析瘟疫肆虐的原因。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可以看出黑奴贸易的影响;从“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可以看出瘟疫的传播与其缺乏免疫力和防疫知识有关;另外结合时代背景,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等因素。(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一开始只限
23、于学术争论,后来就攻击贬斥”,可以看出辩论超出了学术的范畴;第二小问,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同时也要注意分析中医自身的局限性。(3)该问题解决从答题格式来看,可以分60年代和80年代两层次,各自从医疗水平、医疗人员、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状况等方面分析。15.【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可以从改革的内容、对西方的学习、改革的方式等几方面归纳。第(2)题
24、分析二者结果差异的原因时,应主要从改革的主导者不同分析,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则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腐朽反动势力,另外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背景不同等,作答时应要点全面、到位。关于清末新政的实质的分析,一看当时的背景:是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势下的被迫变革,二是新政的结果:所谓君主立宪只是一场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专制皇权反而加强了,内阁也是皇族内阁,因此其实质是抵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的一场立宪骗局。16.【答案】(1)标榜:“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2)区别:德国认为同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
25、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3)责任:德国认为“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盟国“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解析】第(1)问主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提出的以保护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据此进行概括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和史实进行判断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观点和一战的性质与目的进行判断分析评价。17.【答案】(1)材料一认为康熙帝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材料二认为康熙帝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2)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分为二、客观地评价。看到主流,看历史任务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顺应时代潮流。【解析】第(1)问从“都没有偏见”可看出材料1作者的鲜明态度,材料2“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消极方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可看出作者认为康熙帝极力维护封建制度,使中国错失了发展机会;第(2)问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