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 语文 XM 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5 页)寻甸县民族中学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A 【解析】A 项,“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错误。结合“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分析,原文为“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每个家庭为中心”不同于原文的“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势力”与原文“中心势力”不同。2(3 分)C 【解析】C 项,“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错误。结合“
2、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辑”分析,“以史为鉴”于文无据。3(3 分)A 【解析】B 项,“难以找到”错误。结合“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分析,错在把原文中“怎样找到”换成“难以找到”;C 项,“在于实现了富民目标”错误,结合“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
3、性的生成和扩展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大的危机”分析,原文并无此意。D 项,“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于文无据,结合“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分析,原文也无此意。4(3 分)D 【解析】D 项,“每年都比上年有所提升”不正确。由材料二图表可以看出,2013 年达到 85.4%,2014 年和 2015 年比上年略有降低。5(3 分)B 【解析】A 项,“其次是贸易、房地产、新一
4、代信息技术”不正确,原文说“贸易、房地产、互联网分别占 7.2%、6.9%、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C 项,“受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热的影响”不正确,原文只将海归创业与国内大学毕业生创业数据进行比较,没有提及“影响”。D 项,“政府相关政策配套到位”不正确,材料三倒数第二段是“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6(6 分)相同点:都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提到国内外不同的经济形势。(2 分)不同点:材料一强调“方便与家人团聚”和“情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两大个人因素,同时谈到社会关系、奉献精神、优惠政策等;材料二强调国内人才需求提升,还提到国外签证收紧等。(4 分)语文 XM 参考答案
5、第 2 页(共 5 页)7(3 分)A 【解析】A 项,“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有误,这句话实际上表现了母亲的年轻好胜,这样就更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的形象。8(6 分)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9(6 分)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
6、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每条 3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0(3 分)C 11(3 分)A 【解析】司马光不属唐宋八大家,应为曾巩。12(3 分)D 【解析】“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误,应为韩愈对待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13(10 分)翻译:(1)(5 分)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采分点:“累”“黜”“喻”各 1 分,句意 2 分)(2)(5 分)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
7、改任太子右庶子。(采分点:状语后置句:喧于朝列。坐:因为。是:代词,这个原因。各 1 分,句意 2 分)14(3 分)D 【解析】D 项,“卧秋霜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不知何时再见的无限伤感之情”错误,应为表现诗人的高情逸致。15(6 分)(1)运用衬托。翠竹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巧妙地衬托了溪水之清澈;(2)运用比喻。荷花生于水中,却说“镜中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镜子”,渲染了水面之平静和清澈;(3)这一联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表现了诗人对剡中的向往之情。(每点 3 分,手法 1 分,分析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从嗅觉、视觉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也可得
8、分)【解析】答题时一般从遣词造句、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写景的方式、手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角度作答。“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句,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于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表现了诗人对剡中的向往之情。16(6 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3)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每空 1 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语文 XM 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5
9、页)17(3 分)B 【解析】“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句中形容朱自清的作品大家都熟悉,用“耳熟能详”。“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根据“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选“脍炙人口”。“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句中形容效果显著,用“卓有成效”。“高风亮节”,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怀瑾握瑜”,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句中应选名词性的“高风亮节”。18(3 分)C 【解析】“语言”做“没有华丽的辞藻”的主语;“在平淡中
10、传递着真挚的感情”与括号后“情景交融”衔接紧密。19(3 分)D 【解析】本句有三处语病,“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感受文学”搭配不当,“报刊和杂志”并列不当。20(6 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 思考同样不可忽视 注重培养弟子的学习能力(每处 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1(5 分)(1)“多次”和“频”重复,修改:删去“多次”(2)“务必”使用不得体,修改:删去“务必”(3)“切忌不要”不合逻辑,修改:删去“不要”(4)“桌子、凳子等木质家具或可燃物”并列不当,修改:在“或”后加“其他”(5)缺少启事的发出者,修改:在结尾时间的上一行添加“阳光城物业管委会”(每处 1 分)22(60 分)【审
11、题参考】材料由六个名句组成,考生应在理解名句含意基础上从其中选出自己最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两三句来确定立意。第句的意思是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努力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强调学习与磨炼对成才的重要性。第句的意思是,要增长自己的才干,首先要立志,而后要努力学习。推而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生活、在事业实现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意志,就会半途而废。第句强调的是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成功。第句荀子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其实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等等。第句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
12、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强调的也是善于借物。第句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强调的是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语文 XM 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5 页)【参考立意】以为基础可以立意为:潜心求学,立志成才;以为基础可以立意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为基础可以立意为:善于借助外力;等等。【评分细则】项目 类别 内容 结构 语言 书写 一类卷(6055 分)符合题意 感情真挚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结构完整 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流畅 书写清晰 卷面整洁 二类卷(5445 分)符合题意 感情真实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 结
13、构基本完整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语句通顺 偶有语病 书写较清楚卷面较整洁三类卷(4435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很清楚语句不通顺 语病较多 书写不工整四类卷(35 分以下)文不对题 观点错误 结构混乱 文理不顺 书写潦草 说明:(1)切入分:48 分;(2)没有题目扣 2 分;(3)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4)错别字每处扣 1 分,重复出现不计,最多扣 3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
14、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语文 XM 参考答案第 5 页(共 5 页)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
15、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呼裴均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
16、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长庆(穆宗年号)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