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一、选择题1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B.支持太平天国运动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解析:清朝晚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选C项。答案:C2 1911年5月,清政府颁布官制改革方案,组建“责任内阁”,结果却导致了清廷的迅速败亡。这主要是因为,该内阁()A.遭到满洲权贵反对,有名无实B.以满洲皇族为主,导致众叛亲离C.是“早产儿”,未能获得国会认可D.拒绝任何社会变革,导致民众普遍反对解析:清政府组建的“
2、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大权集中在皇亲贵戚手中。“预备立宪”成为一场骗局。这就促使立宪派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同时,皇族内阁的集权,引起汉官的离心,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答案:B3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发展。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A.国家领土变化B.国家性质变化C.思想文化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解析: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国体即国家性质。材料中清王朝的黄龙旗被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所取代,说明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体现出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B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
3、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这反映的实质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解析:设置责任内阁,可以限制总统权力,维护民主政体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废除内阁制,体现的是不受节制的总统权力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答案:B5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C.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
4、主意识解析:“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独立与自主;“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主思想。本题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
5、,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摘编自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
6、论战。(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地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
7、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没能“真实地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根据材料三,概括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参考答案:(1)制度: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的影响根深蒂固等。(2)制度:责任内阁制。意义:制约专制。(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很少学习外国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