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51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

2、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书法是“本乎天地之心”的艺术,它是一个意象世界。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中国戏曲艺术是诗、舞、乐与舞台表现的有机结合,它不像西方演剧观那样以演员角色为中心,而是以舞台形象创造的美、所达到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境界为中心,以程式化、虚拟化的舞台表现为中心,重视抒情写意。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

3、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解读的“美”即: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比如,刘长卿的著名诗篇“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从诗的表层和字面意义上看,它写的是一个傍晚,一间茅屋被苍茫的远山包围,这时,守门的狗叫了,一个人踏着风雪归来。但这首诗所唤起的东西显然远

4、不止这些。这就是意象之美的魅力所在,它让你从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未看到的东西,从说到的东西体会到未说到的东西,让你的心灵与古人相通、与人性相通,使你的生活充满诗意。“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意象创造的意义正在于此。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忘记了这一点。他们注重的是物质功利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只追求属于艺术的娱乐消费和技术层面的东西,甚至还流行这样的时尚口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艺术审美完全当作产业对待。这显然是对艺术的误解。因为它无视艺术首先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也忘记了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艺术是一种审

5、美创造,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使人们超越表层的、物质的、感性的美,进入到理性、精神的层面,让人的心灵受到感动,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所以,在当代美学与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精神,寻求意象美学的现代表达方式,非常重要。(摘编自毛宣国意象理论与当代美学艺术实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将美看成是内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客观对象,是主客体的统一。B.从审美范畴看,中国古代的书法、戏曲、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本质上是意象创造的艺术。C.中国意象美学与存在论现象学关于“美”的解读是相同的,二者都能进入现代人的视野。D.由于一些流行的时尚语

6、对艺术的误解,现代人常常忘记了艺术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强调了中国传统艺术不以实体和形象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物我交融。B.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闸明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精神已经在当代美学艺术实践中得到了传承。C.文章第四段中以意象创造的意义为立论前提,否定了当今社会只注重物质功利的东西的艺术现象。D.文章先论述意象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特色,然后提出了意象可以而且应该融入当代美学艺术实践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意象”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

7、和艺术范畴进入现代视野。B.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将美理解为通过在场的“象”想到背后不在场的“意”。C.“月是故乡明”是一个意象世界,让人们既可以感受自然美,也可联想到更丰富的情感和内涵。D.中国传统艺术偏向于用意象来表情达意,这比以形象为中心的西方传统艺术更具有优势。(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早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等典籍就已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例如“止于至善”(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道家经典庄子一书中,更是为我们描绘了匠石、庖丁、承蜩者等一系列能工巧匠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古代工匠群体,形成了以“

8、技以载道”“道技合一”“亲民爱物”为特色的工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工匠们对待自身职业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以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寓林折枝记载了关于工匠工师翰的故事。工师翰为齐桓公修建宫殿,借机向齐桓公进言:“国家和宫殿一样,人才就好比宫殿的柱子,如果奸臣当道,那国家就有倾塌的危险了。”齐桓公听后罢免奸臣,招贤才管仲而任之。可见,在古人眼中,工匠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清代思想家魏源说“技可近乎道,艺可通乎神”,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强调人们应当把工作当成一种“致良知”的修行。在传统文化中,世俗的事务超越了器物的层面

9、,被赋予更多精神的意义,这正是中国工匠文化中“道技合一”的传统。“亲民爱物”则是中国工匠文化的另外一大特色。其中“亲民”主要源于儒家仁爱亲民的思想,由此形成了“贾而儒行”的中华民族儒商文化。“爱物”则更多源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了匠人在制作过程中,只有天、地、人、物四者和谐统一,才能制造出精美的物品。(摘编自张保文工匠精神)材料二: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两弹一星”,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

10、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我国

11、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材料三: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虽然每年都有海量文学作品出版,上万集电视剧播出,数百部电

12、影上映,但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不懈追求。柳青在皇甫村蹲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而今,时代呼唤重拾“工匠精神”,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

13、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诗经中都有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并具体介绍了“技以载道”“道技合一”等工匠文化。B.我国制造业只有打破“尚巧工”的传统,破除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才有可能突破创新。C.文艺领域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使得文化市场上大部分文艺作品粗制滥造,造成了极大的浪费。D.时代呼唤文艺工作者重拾“工匠精神”,从“心”做起,厚积薄发,千锤百炼,创作出

14、更多文艺精品。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林折枝中工师翰进言齐桓公的故事以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B.“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句话说明要制造出一件精良的器物必须具备多个条件。C.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D.柳青蹲点皇甫村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创业史,这说明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文艺精品也必须弘扬工匠精神。6.请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5、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远山上的崖柏胡新春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没有说完就睡着了。清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也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还长呢,咱得好好活。海芳带妻子来到省城的医院,先是住在走廊里,等了两天,总算有了床位,搬进了病房。病房里住满了病人和陪护家属,被压抑和痛苦填充,只有窗外几条梧桐的嫩枝,给这惨白拥挤的空间增添些许亮色。靠近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整日不声不响。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淅淅沥沥的春雨,海芳拐进旁边的超市,买了把雨

16、伞。海芳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进屋后,男人把外套脱下,露出后背烂了一个大洞的破秋衣。男人买回了四个馒头,一小份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自己烂了的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然后蹲回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海芳看得直愣怔,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呦,吃得饱。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好做个伴。男人正要推迟,被海芳拉着手出了门。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

17、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的身子露在外面。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马路边的小饭店,坐下来要了三荤一素四个菜。男人不住说太多了,会浪费的。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越聊越感慨。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次血糖,后来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十块,他没那么多钱。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

18、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字说出口。海芳说,咱们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以后弟妹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我回到家,再帮你想办法。回到淮阳不久,海芳就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会收到程永林的短信,程永林是半个文育,海芳每次连猜带蒙,才看懂那些句子。再过些日子,就会有山核桃一类的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细细的柏油路像风中飘扬的

19、丝带,汽车马达轰鸣,战战兢兢。上坡子村在上戈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区,这里山虽浅了些,却又深深陷入高山险岭的包围圈。柏油路到镇上就断了,往上坡子村去的,只有一条泥石混杂的土路。路两边不见庄稼和田地,只有高高低低的侧柏、毛白杨、核桃树或野杏。山坡上零星分布着村落,土屋土院,海芳想,上坡子村多半也是这个样子。正想着,朋友说到了。海芳抬头一看,前面山坡上有一级平地,平地上有一个村子,果然是土屋土院。一位村民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从村东走到村西,招出了整个村子的人,都说老程家来了山外的贵客。程永林和他的老父亲、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慌慌张张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朋

20、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走进堂屋,只见环堵萧然,海芳一阵心酸,他到底没能想象出山里坚硬的贫穷。程永林的父亲跟儿子一样,朴实憨厚,一双儿女也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经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闪。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柱子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和父亲拉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来看。程永林说,

21、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汽车后备厢里。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隘口。回来的路上,朋友儿子突然说,抱布娃娃的那个姐姐跟我讲,她家的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带到镇上卖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海芳慢慢把车停在山路边,摇下车窗,看着耸立眼前的大山,点起一支烟。一支烟没有抽完,海芳已经泪流满面。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

22、的三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B.小说两次写到程永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C.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极其简练却传神。如程永林离开医院时与海芳的对话,既表现了程永林的感激与真诚,又突出了海芳对程永林的体贴与关心。D.小说构思巧妙。先叙写朋友的儿子送玩具给程永林的女儿,再在小说结尾处借朋友儿子之口交代程永林的崖柏的真实用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8.小说结尾写到海芳“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寥寥数语,意蕴丰厚。海芳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2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甫,字子美,京兆人。李邕奇其材,甫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廊州贏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拜

24、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

25、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选自新唐书杜甫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B.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C.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D.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11.下列对文

26、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B.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肃宗是庙号。C.布衣是麻布衣服,专指科举考试中没有考中的读书人。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人。D.关辅指关中及三辅地区,关中指长安一带的渭河平原,三辅泛称京城附近地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富有才华,却自夸于己。李邕和唐玄宗都曾非常看中他,玄宗命宰相考他的文章。他认为自己的文章可以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B.杜甫敢于直言,却触怒皇帝。他同房琯有深交,在房琯兵败又因窝藏琴

27、师董廷兰被撤了宰相之职时,极力上疏救助,触怒了皇帝。C.杜甫出身名门,却一生凄苦。他的先人奉儒守官十一代;他的家人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困;在京师时,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D.杜甫一生潦倒,却忠于君主。他没有考中进士,当过几任小官;唐肃宗即位后,他想要从鄜州去投奔肃宗;他的诗歌情系皇帝。13.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5分)(2)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浣溪沙苏 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注多病不胜

28、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鷓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义项是(3分)A.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B.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C.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D.“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15.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对

29、如何择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表明选择老师的标准与地位、年龄无关,而应该是“ , ”。(2)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 ,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

30、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 ,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

31、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20.在下面一段文字

32、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植物其实就像工厂一样,是“生产者”。植物这个工厂的产品就是叶和果,供给动物食用。动物吃植物的产品,所以, 。动物每天都排泄粪便,死亡后还有尸体,但为什么森林里、草原上看不到粪便和尸体的堆积呢?这就要感谢微生物了, ,分解成为简单化合物,供植物的根系吸收,让植物又能长出叶和果来。所以,微生物是“分解者”。正是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类生物共同发挥作用,大自然处于循环状态,从生长,到废物,再到分解, ,所以,大自然十分干净。21.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33、5分)全体市民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摸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国家电竞队共参与了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皇室战争三个项目的比賽,并取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当看到五星红旗因电竞在亚运会上升起时,每一个游戏玩家内心都感到光荣。材料二:2018年6月1日,中科院的12名院士公开联名,希望将每年的6月1日设定为中国“无网游日”,并对孩子们说:“命运掌握在你们的手里,而不是你们的手机里。”材料三:面对网络游戏公司的“狂

34、轰滥炸”,农村青少年已成网游成瘾“重灾区”。调查显示,青少年已成为网游主力用户群体,而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游的时间则更长。网络游戏问题,已然成为青少年成长中不能回避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话题,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从国家电竞队员、中科院院士、网游公司负责人这三种身份中任选一种,写一封公开信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合理引用三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B【解析】A项,张冠李戴,将“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与“西方实体论哲学与美学”混淆。C项,曲解原文,将“精神相通”理解为“相同”。D项,因果颠倒,因为忘记了艺术“必须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才导

35、致一些时尚语对艺术的误解。2.(3分)B【解析】刘长卿的著名诗篇的解释是为了证明意象“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而且原文只说“在当代美学与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精神,非常重要”,并没有说已经得到了传承。3.(3分)D【解析】“更具有优势”属于无中生有,作者虽然说到了中西方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但并没有比较它们的高下优劣。4.(3分)D【解析】A项,“具体介绍了”于文无据且不合事实。B项,“尚巧工”是需要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C项,文中只是说文艺作品粗制滥造的数量多,并未强调比重大。5.(3分)A【解析】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体现的是中国工匠文化所追求

36、的“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6.(6分)有助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技术工人队伍,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每点2分)7.(3分)B【解析】B项,“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分析错误,原文中“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呦,吃得饱”,表现了程永林的坚强与乐观。8.(6分)愧疚。因带走程永林为女儿上幼儿园筹措学费的崖柏而惭愧。感佩。为程永林知恩图报、隐瞒真相的真挚情谊所感动。同情。为深山村民贫穷、落后的生活感到心酸、难过。(每点2分)9.(6分)题目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内容特色。小说中有关崖柏的内容虽少,却是其中最关键的情节

37、,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题目是主人公的生动写照。“远山”点出程永林的生存环境,“崖柏”则喻示他的形象和品格。题目形象地彰显了小说的主旨。题目富有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对大山深处贫困农民的关注同情,对主人公优秀品格的赞美。(每点3分,任答两点即可给满分。)10.(3分)D【解析】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11.(3分)C【解析】布衣借指平民。12.(3分)C【解析】在秦州时,负薪拾橡栗自给。13.(10分)翻译:(1)(5分)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属”“且”“

38、寄食于人”等各1分,句意2分)(2)(5分)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暴”“旬”“具”等各1分,句意2分)14.(3分)C【解析】“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错,词人心情并不振奋,美好的春景更反衬了词人内心的忧郁。15.(6分)表达了词人内心凄凉孤寂、思念故乡的感情。(3分)“鸿雁”常与传递书信相关,“不闻鸿雁信”表达了词人思乡而不得音讯的苦恼;“鹧鸪”啼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勾起了词人对故旧的思念;“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3分)16.(6分)(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安能

39、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17.(3分)A【解析】文段论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关系,根据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可知,文化在前,民族在后,据此排除C、D;再根据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说明二者是对等关系,即“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排除B。18.(3分)C【解析】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互为一体:互相融合,成为一体。语境强调二者的相互交融,本是一个整体,因此选“互为一体。”排除AD。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此处强调中

40、华文化代代相传,故选“薪火相传”。排除B。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此处强调中华文化的兴旺发达,从而使中华民族得以伟大复兴,故选“繁荣昌盛”。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语境是中华文化,不是人,选“源远流长”。19.(3分)B【解析】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不是而是”,“不仅而且”,据此排除CD;文段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因此,应为“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A项“因素”赘余,排除A。20.(6分)动物是“消费者” 它们能分解动物的粪便

41、和尸体 又回归生长(每句2分)21.(5分)“尽量”改为“坚决” “摸”改为“接触” “休息”改为“栖息” “万一”改为“如果”(一旦) “通报”改为“举报”(每点1分)22.(60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落榜,困处长安城中。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

42、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操持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藉、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罢相,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

43、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又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