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511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5页
第65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6页
第66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7页
第67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8页
第68页 / 共69页
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doc_第69页
第69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7届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目 录政治文明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 13专题二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 35专题三 中国革命中的国共两党及关系 57专题四 世界潮流中的西方政治现代化历程 78专题五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 89专题六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912专题七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 1213专题八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 1316专题九 重大改革与变法 1617经济文明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1718专题二 古代农业生产力和农作物的进步 18专题三 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 1819专题四 古代著名的工程 19专

2、题五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920专题六 古代货币的演变 20专题七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20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21专题九 古代赋税制度 2122专题十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2223专题十一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 2425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 2527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专题一 民族的演变及关系 2729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 2932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 3234科技文化和思想史专题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3436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638专题三 世界思想发展史 3839政治文明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重点关注:(1)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及

3、其沿边的趋势与沿边所呈现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2)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沿边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3)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及其必然与历史影响(4)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历程及经验教训(5)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6)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征的历史评价热点问题关注:(1)通过社会政治制度的创新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实现长治久安。(2)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构建民族和谐关系,实现民族和睦。(3)古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民心工程的作用及缺点,今天与古代有着本质的不同。(4)古代法制建设对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作用。(5)秦汉、隋唐、宋几次大规模制度创新各围绕解决什么社会主

4、要矛盾展开,解决的方式、程度,留下什么遗憾,给后人什么启示。(6)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古代监察制度的缺失。知识整合:(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2、三个发展阶段:(1)西周时期萌芽; (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1)萌芽战

5、国时期: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创立秦朝: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3)巩固西汉: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4)完善隋唐: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

6、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

7、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晚清

8、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5、评价: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

9、分残酷;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10、(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3)元以后省府县制。2、具体内容:(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 (5)元朝的行省制度; (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 (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 (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3、重难点剖析:(1)分封制与郡县制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

11、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2)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

12、“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

13、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注意:土司制度最早源于元朝)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

14、皇帝诏令,监察百官)(2)汉朝: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其影响是: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15、(5)明朝:设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四)古代的选官制度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2、发展演变:(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2)察举制汉朝: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影响

16、: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3)九品中正制魏晋: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

17、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

18、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评价:积极意义: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

19、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五)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1、演变:(1)春秋战国: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影响: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2)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崇法抑儒,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

20、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3)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礼法交融,儒法互用)(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5)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

21、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2)“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5)“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

22、赞扬。(6)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7)“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六)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1、治乱兴衰:(1)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世:其类型大体有两类:第一类:新王朝建立之初的盛世;如文景之治(非考点)、光武中兴(非考点)、贞观之治(原因:以隋亡为教训;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政策等)等。第二类:某一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在社会危机出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如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康乾盛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康熙帝实行“更名田

23、”;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稳定,人们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的统治,称为“康乾盛世”)等。【思维拓展】对封建盛世景象的认识:从原因看:根本原因 是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从内容与结果看,统治阶级进行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注意发展经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任用有才能的人,以缓和阶级矛

24、盾,促进社会进步。其结果都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从社会性质看,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作为盛世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荣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2)古代封建社会的乱世:安史之乱(非考点); 三藩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2、分裂与统一:(1)中

25、国古代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朝对峙走向隋的统一;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2)中国古代四次局部统一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中国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统一: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

26、统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裂: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 a、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b、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一些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4)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德国的两次统一: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统一的历史条件: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

27、的发展 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a、普鲁士经济发达b、军事力量强大c、民族成分单一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统一的过程: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统一的完成: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统一的影响: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德国在二

28、战后分裂原因: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统一问题的由来: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统一的历史条件:必要性: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中部和北部:被奥地利控制b、两西西里:被西班牙控制c、罗马:被法国控制)可能性: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

29、阶级自由派的中心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

30、成功。、统一过程: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 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统一的完成: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影响: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美国的统一 南北内战:、背景: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经过(18611865):初期:北方节节失利转折: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北方告胜(原因:a、战争的正义性,北方是为

31、维护国家统一而战争b、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影响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局限:尚未彻底解决各族歧视(5)中国古代史上反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明朝抗倭斗争; 中朝抗日斗争(邓子龙与李舜臣); 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 清康熙帝派兵抗击沙俄斗争(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签订)等。【基本认识】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

32、、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维拓展】 制约国家分裂、统一的因素:中央、地方制衡机制是否完善; 国家制度存在的潜在分裂因素膨胀(分封制、节

33、度使制、郡国并行制、清初建藩制);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民族因素(十六国、南北朝、辽夏金及明清)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认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只是支流,况且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在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秦汉以来建立的、健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要辩证地认识封建国家分裂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要看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

34、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因素。专题二 世界潮流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现代化历程重点关注:(1)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及其历史影响;政治现代化与经济、思想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2)孙中山为建立民主共和国、捍卫和重建民主政治、促成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所作的努力。(3)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和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促进或阻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史实,并对他们作出正确的评价。(4)我国政治现代化历程的特点,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必要

35、性,增强民主意识和公民的参政意识;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热点问题关注: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推进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国策;二是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化的各种制度,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的保证;三是建立健全平等社会的机制,缩短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是一大热点,与此相关的法制建设史、中共党史以及近代社会民主平等而奋斗的过程或成果的内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知识整合1、中国近代的政体君主

36、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1)君主立宪制:19世纪60年代,由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缺乏完整理论,且没有付诸实施)。19世纪末,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提出把挽救民族危亡同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救国方案,掀起了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但因其阶级局限性而失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缓和矛盾,进行“预备立宪”,使一部分立宪派分化出来,成为革命的一支力量。(2)民主共和制: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民报中把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阐发为民权主义,认为君主专制政体是中国长期落后和被侵略的根源,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结束

37、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责任内阁制,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确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在政治体现为民主共和制。1928年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实行“训政”,以党治国,蒋介石集党政军于一身,开始实行独裁统治。2、民国时期捍卫民主政治的斗争:(1)“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原因、结果及宋教仁实行政党政治的努力);(2)国共两党所形成的新三民主义和民主革命纲领;(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背景、内容与结果);(4)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5)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38、。【归纳】孙中山从1905年创立同盟会到1925年逝世,其民主政治斗争可分为三个时期:1915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1922年: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19231925年: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运动。3、中共的民主政治建设:(1)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2)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3)北平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

39、大会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5)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6)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粉碎“四人帮”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1978年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强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任务。 1997年

40、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近代化具体层面(派别及主张)()经济(工业化)洋务派提倡“求富”,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生产。维新派提出设立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实业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鼓励、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创办实业。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甲午战后,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高潮,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

41、工商业和人民办实业,一战时期,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高潮。()政治(民主化): 维新时期(最早为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开国会,对旧制度进行改革。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外交近代化)百日维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清末立宪,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辛亥革命确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军事近代化: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清末新政编练新军;社会生活 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西化”(参见“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的嬗变”)发展过程:(一)经济领域(即工业化进程)(1)19世纪60年代至20

42、世纪4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化艰难起步。19世纪末由于外国资本输出和清政府放宽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末,日益萎缩。30年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活动”工业有了发展,但获益最大的是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抗战以后,四大家族加强对工业的垄断。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发展建国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1956年通过对民族工商业

43、的改造使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执行以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为基础为目标的一五计划。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使工业化建设受挫。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二)思想领域(传统儒家思想向民主思想的嬗变)(1)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三部曲(阶段特征)第一阶段:自雅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0多年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探索西学的热点在“师夷长技”的“技”上,即学习西方制造坚船利炮的工艺技术。第二阶段:从19世纪6

44、0年代到80年代 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5、,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器物层)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制度层)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46、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

47、”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三)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显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为其复辟帝制铺平道路。(5)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

48、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6)1946年,国民党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基本认识:就中国而言,近代以来的政治现代化,是指政治生活及其结构从传统的君主专制集权形态向现代化的民主形态转换的历史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政治制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原因、目标、方式、依靠力量与阻碍力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

49、不同。从原因和进程来看,欧美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基础上,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民主政治的过渡;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跨越,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走势。从方式来看,欧美国家的革命与改良同时并行;而中国是通过20世纪前半期持续的革命斗争完成的。从依靠力量来看,欧美的政治现代化主要依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中国,农民阶级成为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国民革命运动和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从进程中的障碍来看,欧美国家主要

50、是封建势力;而中国则是封建势力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同时并存。此外,在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目标始终与独立、统一和富强的目标相伴随,民主政治的斗争往往与民族救亡运动相联系。中国政治现代化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独特之处,我们应从华夏文明在政治领域显示出来的相对停滞状态的历史、国民的国家观念极为薄弱的国情以及中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去理解。专题三 中国革命中的国共两党及关系重点关注:(1)国共两党的建立及其性质、影响;(2)国共两党第一、二次合作的酝酿、主要经历、形成标志、取得的成果、重大事件、破裂的原因及其启示。导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的大事及国民党反动政权被

51、推翻。(3)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交流加强的原因和表现。其中国共合作及海峡两岸交流加强是重点。关注热点:“连宋登陆”表明国共两党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因此今年高考考查的侧重点将是: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成因、政策调整、重大事件和成果;“一国两制”政策的酝酿和正式提出及对港、澳问题成功运用的作用。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台湾与祖国关系的演变及国际势力对台湾地位的态度。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系。总之,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考查主要以积极的、正向的、亲密的合作等考查为主。知识整合(一)国民党组织及性质的演变: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创立,宗旨为“驱除

52、鞑虏,创立合众政府”,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2、中国同盟会:1905年由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等联合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国民党:1912年8月由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政治目的是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被袁世凯下令解散。4、中华革命党:1919年由孙中山在日本集合部分国民党成员成立。5、中国国民党: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起,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中国国

53、民党。1924年改组完成,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6、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成立,由原国民党中的爱国民主分子,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而组成,是我国现存的民主党派之一,简称“民革”。【说明】兴中会是革命团体,还不属于革命政党;1924年以前的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革命党和是四大阶级联盟的政党;1927年“宁汉合流”后的中国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二)中华民国政权的演变1、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地方革命政权,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2、南京临时政府

54、(1912.11912.3):1912年1月成立于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这是一个以革命党人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3、北洋军阀政府(1912.31928.12):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名义上还保持着“共和”体制和中华民国的国号,但实际上是以军权为核心的军阀政府。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4、广州军政府:1917年,孙中山为维护临时约法,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以后,组成陆海军大元帅府。5、广东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孙中山逝世后,1925年7月1日陆海军

55、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通称“广东国民政府”。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军,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通称“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宁汉合流后,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6、南京国民政府和重庆政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9月“宁汉合流”,确立了革命党和一党专政统治。1928年底“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于1946年还都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7、汪伪南京国民政府:1940年由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汉奸傀儡

56、政府。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被撤销。8、台湾政权:1949年2月,国民政府迁移到广州,10月至重庆,11月至成都,12月至台北。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北复行“总统”职权,取代“代总统”李宗仁。从19492000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历经李宗仁、蒋介石、严家淦(音gan)、蒋经国、李登辉等人的统治。在2000年3月18日台湾大选中,国民党空前惨败,民进党主席陈水扁获胜。3月24日,李登辉宣布提前下台,国民党失去了在台湾的执政党地位。(三)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政策:1、对内政策:南京国民政府对内政策的基本立场是一党专制和反共反人民。表现为:(1)1927年,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

57、统治的建立。(2)1928年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宣布“统一军政”“实施训政”,名曰加强中央统治,实为排除异己,建立独裁统治。所谓“训政”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就是蒋介石独裁专制。(3)蒋介石为巩固独裁统治,采取各种手段强化国家机器:建立一支数量庞大的正规军;组建“中统”和“军统”特务组织,残害进步力量,打击异己势力;制定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剥夺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对革命者、进步人士进行残酷的镇压。(4)从19301935年,先后五次大规模地“围剿”中央红军和革命根据地。(5)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党共、

58、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6)抗战时期,蒋介石在国统区借口适应抗战的需要,独断专行,以命令的形式处理党政军的一切事务,成为中国的大独裁者。大力发展特务组织,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和民主人士;强化保甲制度,严格控制人民。(7)抗战胜利后,革命党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破坏政协协议;制造一系列血案;非法召开革命党和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伪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残害民主党派,强令民盟解散。2、对外政策:(1)国民政府建立后,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2)在废除不平等条约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1928年,围绕关

59、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3)对日政策方面,经历了一个由妥协退让到抵抗暴力,再到消极抗日的变化过程。(4)抗战胜利后,投靠美帝,同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总体特征: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2、表现:(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国共合作形成,国民大革命开始。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城

60、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形成合作的关系,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保持个人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1925年,国民党分裂为左派和右派,左派坚持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右派通过1926年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篡夺革命领导权。由于中共一些领导人为维护统一战线,对右派行动一再退让,终致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从大革命失败中吸取教训,决定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先后发动了南昌、秋收、广州等起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蒋介石为首的

61、国民政府镇压起义,多次“围剿”红军,迫使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南方转到北方。随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内部的爱国将领逐渐倾向于中共的“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了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终于结束了对抗,共同走上了抗日战场。(3)八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基本处于合作状态。虽然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反动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但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加之中共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对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国共合作关系一直维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4)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勾结发动

62、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破裂,由合作走向对抗。双方经过长达三年的内战,最后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五)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及比较1、第一次:革命统一战线(1)时间:1924.11927.7(2)原因:一战后列强加紧对华侵略,五四运动促使民族意识觉醒。必要性:中共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可能性: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共产国际的促进作用。(3)过程: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合作正式形成。1927年四一二政变,初步破裂;七一五政变,完全破裂。(4)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5)重大事件

63、: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黄埔军校建立,国民会议运动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如五卅运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促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如两次东征,革命革命政府成立等。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如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上海解放等。(6)参加阶层: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7)破裂原因:中共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中共对军事工作缺乏重视。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两党政治理念上的根本不同。共产国际指导失误(8)合作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支持武装斗争。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9)合作功绩:基本上推翻了

64、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2、第二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时间:1937.91947.春(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意识再次被激发。中共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促成了合作。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的推动。英美在华利益及国民党统治受到日本威胁。(3)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通电全国。中共由反蒋、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中共合作提出。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促成合作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后,1937年9月合作正式形成。(4)方式:党外合作(双方各自有军队和政权)(5)重大事件:太原会战中

65、的两党合作。中共开辟敌后战场,从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抗战方针。国民党由防御阶段的积极抗战到相持阶段的消极抗战。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中共为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1944年夏的局部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合作表面维持。1947年春,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合作完全破裂。(6)参加阶层:全中华民族中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极少数的汉奸卖国贼除外)(7)破裂原因:直接原因是蒋介石奉行专制、独裁、反共的政策。根本原因是两党政治理念的根本不同。日本投降,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66、美国势力介入中国内政(扶蒋反共)。(8)合作教训: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最主要的教训。群众运动必须有革命武装的支持和中共的领导。民族矛盾的尖锐以及中共的成熟领导。统治利益是国民政府参加抗战与发动内战的根本原因。美国支持取得重大成果是外部原因,也是合作破裂重要的外部原因。(9)合作功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对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1)从19241949年,国共关系经历了大革命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四

67、个阶段。(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基本经验:积极推进目前已出现的和解新气氛,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一国两制”,完成统一。(六)“一国两制”与祖国的完全统一1、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1)1949年10月到1978年底,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2)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81年1月,叶剑英提出九条对台方针(参见中共历代领导人对台方针)。1982年1月,邓小平把“九条方针”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这一

68、伟大构想,成为基本国策。1997、1999年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成果。2005年“连宋登陆”,国共两党政治交流获得突破。2、海峡两岸的对峙与交流(1)1949年到1978年底,海峡两岸处于长期隔绝、对峙状态。(2)1979年以后,两岸逐渐和缓,交流得到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活动,严重阻碍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3)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连宋登陆”彻底结束了两岸关系因内战造成的人民之间的意识形态隔阂,重新衔接台湾与中国大陆近

69、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中国大陆和平发展增加了政治领域包容和解的社会氛围,以及增强了两岸民意遏制岛内“台独”活动的意志和力量。附:中共历代领导人对台政策和方针:1、毛主席的和平统一思想(1956年,蒋介石执政时期):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如下:(一)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二)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凡是愿意走和平解放台湾道路的,不论先后,不论任何

70、人,也不论过去犯有多大罪过,中国人民都将宽大对待,不咎既往;凡是在和平解放台湾中立了功的,中国人民都将按照立功大小,给予应得的奖励和适当的位置。台湾只要与美国绝断关系,可以派代表回来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但外国军事力量必须撤离台湾海峡。 (三)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中国共产党准备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四)和平解放、互不破坏。如果台湾回归祖国,一切可以照旧,但是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2、周恩来的“

71、一纲四目”(1963年):1963年,周恩来将我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台湾统一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改变目前的对台政策。3、叶剑英提出的九条和平统一主张(1981年9月30日提出; 蒋经国执政期间)(简称“叶九条”):全国人大常委会

72、委员长叶剑英在七九年九月三十日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提出了九条和平主张,被称为“叶九条”,其要点是:(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注:一改以前“解放台湾”的提法)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二)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 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经济、体育交流提供方便(后简称为“三通”、“四流”),达成有关协议。(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73、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4、邓小平提出的六条和平统一主张(1983年提出)(简称

74、“邓六条):这是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北大学教授杨力宇时提出的。“邓六条”使“一国两制”的构想更加完备、充实,更加具体化、系统化。其要点是: (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2)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 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不允许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3)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4)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5)坚持一

75、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5、江泽民提出的八条和平统一主张(1995年提出,李登辉执政期间)(简称“江八点”):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对台办公室举行的新春茶话会上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

76、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等,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应坚决反对。(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作为第一步,双方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

77、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5)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主张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继续长期执行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一切正当权益。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

78、份前来访问;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6、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或四个决不)(2005年提出,陈水扁执政):2005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7、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

79、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90年代以前,尽管大陆与台湾官方互不往来,但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并没有大的分歧,分歧在于谁是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也就是说,当时大陆和台湾都宣称自己才是代表包括对方在内的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1990年代以后,随着大陆与台湾民间和经贸交往的增多,两岸官方也开始接触,但双方在谁代表中国正统的问题上依然相持不下。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香港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进行讨论。海协会建议,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基会提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

80、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基会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 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信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协会的信后还附上了海基会提供的表述方案。 1992年12月3日,海基会回函海协会,对海协会的表述没有异议。至此,两岸就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形成了双方相互接受的两段具体表述内容,为海协会和海基会继续会谈奠定了政治基础。这就是大陆与台湾泛蓝阵营所承认的“九二共识”。 但大陆与台湾泛蓝阵营对九二共识的理解也有差别

81、。大陆认为,九二共识不涉及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含义,一中原则的政治含义可以留待以后讨论;国民党则认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以突出中华民国的客观存在。 而台湾民进党政府一直不接受一中原则,也不承认有所谓的九二共识,两岸官方对话也至今没有恢复。专题四 世界潮流中的西方政治现代化历程重点关注:(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的内容和结果,革命与改革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基本方式,并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密切相关。(2)一战后法西斯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表现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影响。重点了解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历史根源、现实原因、特点及其对远东国际形势的历史影

82、响以及二战后的民主改造。(3)近代以来民主与专制斗争所取得的公民选举、政党政治和议会制度的成果,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4)资产阶级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及其对建立平等社会的作用。(5)德意志、意大利和美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其历史影响。关注热点本专题的内容为当今社会的很多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提供了知识依托,甚至是命题的切入点。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法制建设对我国民主政治化建设的启示,资本主义民主、平等、法制建设对我国和谐社会建立的借鉴作用,德意志、意大利和美国统一的历史经验对我国统一的历史借鉴,日本与

83、东亚国家关系的历史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与我国的三农问题,欧盟的重要国家法、德两国的政治情况及其关系等等。知识整合(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要点与要求: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革命的过程(导火线、内战、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归纳革命的意义和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与发展。2、法国大革命: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掌握革命过程(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推翻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抵抗外敌、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拿破仑帝国);归纳革命意义,认识英法革命的异同点。3、美国独

84、立战争:知识要点与要求: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再现革命过程(导火线、爆发、独立宣言、转折、胜利),掌握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的内容,分析独立战争的意义,比较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异同点,认识美国1787年宪法的地位(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1、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掌握改革内容(农奴人身自由、农奴与份地),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地位,归纳改革后俄国政治的特征及影响2、美国内战:知识要点与要求:掌握美国内战的背景(领土扩张、西进运动和矛盾焦点),了解内战的过程(导火线、爆发、扭转、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转折、结束),归纳内战的意义和

85、影响3、德意志的统一: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统一的背景,再现统一的过程(俾斯麦政策、三次王朝战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归纳德意志统一的意义;分析德国统一后的政治特征及影响4、意大利的统一:知识要点与要求:掌握意大利统一的背景,再现意大利统一的过程(撒丁王国的改革、北部基本统一、西西里之战、意大利王国成立,最终实现统一),认识意大利统一的意义,比较德意两国统一的异同点5、日本明治维新:知识要点与要求: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再现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分析改革成功的原因,得出改革的作用,归纳改革后日本政治的特征及影响(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

86、、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2、以俄、日、德为代表的专制主义道路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控制垄断组织的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治,归纳其政治民主道路与专制主义道路的典型国家,分析其选择不同政治道路的原因(四)一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危机与调整1、美国罗斯福新政与民主制度的巩固: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中美国的政治危机,归纳美国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的作用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前的政治危机,掌握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出任总理并成为国家元首),归纳德

87、国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的影响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前的背景,掌握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及特点(军部势力),归纳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点(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改革与“问题”1、战后对德 、日法西斯势力的惩治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党战犯与日本法西斯战犯的审判及惩处的力度,比较德日法西斯受惩治的不同点2、战后德国、日本社会民主改革: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二战”后联邦德国和日实行政治改革、进行非军事化的内容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问题”知识要点与要求:了解

8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矛盾仍然存在、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如麦卡锡主义、黑人民权运动),了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种族歧视现象难以消除、极右势力沉渣泛起等内容(六)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建设1、英国航海条例、权利法案等:知识要点与要求: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2、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雅各宾派法令和拿破仑法典等:知识要点与要求:概述法国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雅各宾派专政法令和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及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3、美国独立宣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7年宪法1933年工业复兴法等知识要点与要求:概述美国独立宣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87年宪法1933年工业复兴法

89、等内容,说出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中体现的民主思想,归纳其对美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规律认识: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它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近代社会,不仅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也有人民群众的斗争。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步壮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建立起来。1、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表现:1640年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斗争。资产阶级议会领导人民与王军进行了近十年的斗争,1649年处死了查理一世,革命取得了初步胜利。克伦威尔建立了“护国政体”,但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才取得最终的胜利

90、。在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后,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但在欧洲封建势力的干涉下,波旁王朝复辟。期间几经反复,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共和制才稳定下来。中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也是这样。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资产阶级进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而进行斗争,但最后还是失败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起来。认识: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政治现象。在整个近代时期,一直存在着民主与专制

91、的斗争。专制主义是奴隶主和封建主专政体制传下来的,他们专政的时间远比刚刚启动的资本主义力量要长得多,留下的传统也强得多,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以16世纪为近代的起点,那么到19世纪末并未能在全世界普遍建立起来。政治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政治的民主化。民主是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力追不舍的目标。从林则徐、魏源等人对代议制的朦胧向往到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提出,从戊戌变法时的“托古改制”到辛亥革命时的民主和理想,从倡导民权抑制君权到批判、否定君权,从个别人的议论到群体的追求,从民主理论的成熟到民主政治的实践,都有清

92、晰的轨迹可寻。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化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2、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政治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觉醒。1836年英国爆发的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无产阶级首次将争取民主权利作为自己的斗争目标。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推动了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政治、经济的管理方面都赋予人民更多的权利。抗战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国民党专制独裁势力进行斗争,最终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

93、影响。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和巴黎公社建设民主制度尝试的斗争表明,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大大地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史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688年进行了“光荣革命”,1689年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用一系列的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一制度一直为英国沿用,并不断得到完善。英国建立起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效仿。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到1870年才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此后一直实行共和制。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

94、确立了共和政体,其突出特点在于实行三权分立。德国1871年统一完成后,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然是君主专制政体,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才建立起苏维埃人民政权。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掌权后重新实行君主专制政体,1889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近代天皇制;1945年后在驻日美军的干预下确立了新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史称现代天皇制。近代以来颁布的法律文件: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故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95、也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如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等,是对启蒙思想的首次实践,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917年墨西哥宪法认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民主化的模式已基本成型。人们至今还公认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大国是美、德、英、法、俄、日等六国。这六国在政治体制形态上可分成两类,即民主的(如美、英、法)和专制的(如德、俄、日等)两类。这种民主政治有三大特点:一是公民民主,实行普选制。二是政党政治,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政治生活。

96、三是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议会作为真正的立法机构。这一套政治模式,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秩序、保持经济发展。专题五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重点关注:本专题内容应关注,在高考命题中具备升温的条件;题型和取材上都有很大的命题空间,且容易与新课程改革的走向吻和;而且与现实发展联系密切,因而应适度关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等;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全程式、整体上的认识和评价。建议在复习中突出四个专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始”、“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与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社会主义政

97、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关注热点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可以整合思考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与此主题有关的苏联史、苏联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中苏关系、中美关系、美苏争霸等内容,都应从这一视角进行认识,给予关注。知识整合(一)教材知识点拨主

98、题课文内容知识要点与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从社会经济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来源等方面归纳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意义;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失败原因;了解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影响;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及其特点。苏联与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了解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分析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主

99、要问题;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形成;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了解建国初期党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及原因;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及其成就和邓小平的贡献;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程,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曲折性;了解我国人大、政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知识归纳: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完成了

10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2年成立苏联,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十五大”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36年通过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到1956

101、年底,国家对工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2、中外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4)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东欧建立的八个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民主德国)、亚洲四国(蒙古、朝鲜、越南

102、和中国)。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曲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1848年欧洲革命声势浩大,其中六月起义是“现代社会中

103、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1864年成立的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尝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一度高涨。共产国际成立,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苏俄巩固了十月革命成果,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共产国际“七大”推动了

104、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随着二战结束,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范围,世界上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12个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5)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和东欧改革受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4、社会主义运动中经历的三次大曲折三次挫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前和之后,社会主义运动中有许多不足和挫折,具体表现在:苏联自19171991年曲折发展;40年代

105、中斯到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19191943年的第三国际至19471956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再到60年代以来国际共运的大分裂。 挫折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发生重大挫折,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时间很短,缺乏基本经验,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二战”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东德外,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或不够发达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要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决非短时期能达到的;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艰巨、复杂,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体系的诞生宣告了资本主义永世长存神话的破产,

106、它必然遭到资本主义的敌视、遏制、围剿以至颠覆。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逐渐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重要启示: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前进的历史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它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定要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从实际出发,坚持长期斗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还处在初创阶段,需要不断的革命来完善。【思维拓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共同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改革历程:20世纪40、50年代南斯拉夫在困境中率先改革;20世纪

107、50、60年代,首先从苏联开始、接着波及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诸国,形成改革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也走上了改革之路。改革的模式:一是南斯拉夫式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二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模式;三是实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四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许多社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而相继遭到挫折。南斯拉夫则因过度自治,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中国吸取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

108、取得巨大成就。专题六 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重点关注:(1)侧重再现1840年至1945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基本史实,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影响等,要在深化知识、理解教材和构建知识体系上深下功夫。(2)注意从区域史的角度来反思相关问题,尤其是列强重点侵略的山东、东北、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发展演变,突出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关注热点(1)年度间(从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发生的“逢十”大事。如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200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50周

109、年等等。对于这些重大事件,我们需要深刻领会,认识热点问题的内涵和反映的本质。如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需要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梳理近现代史上中英、中法、中俄(包括苏联)、中美、中日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当前的中日关系。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试图为侵略历史翻案、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举动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高度警惕。知识整合(一)近代列强侵华1、军事侵略:1840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两次从广州北上,第一次打到天津白河口,第二次兵临南京城下。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10、英法联军将侵略触角伸向内地。1857年底攻陷广州,设立联军委员会进行殖民统治;1858年攻陷天津;1860年攻陷天津和北京,焚毁圆明园。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分别设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进行殖民统治。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制造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2、政治侵略:(1)破坏主权: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

111、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外国还攫取了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公使驻京以及后来总理衙门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马关条约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通过贷款长期控制清政府。辛丑条约中列强要求建立领事馆、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915年,袁世凯基本接受

112、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四个阶段。注意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来阐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的过程。(2)干涉或镇压革命:以北京条约签订和辛酉政变发生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先武装干涉,后“严守中立”,积极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帮助袁世凯

113、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国民大革命期间,英美等武装干涉,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后又积极扶植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为代理人,支持其叛变革命,篡夺胜利果实。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3、经济侵略: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前,列强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便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如提供奴役

114、性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开办厂矿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4、文化侵略:(1)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

115、国派遣大量传教士;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的是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起到了炮舰政策所起不到的作用。(2)奴化教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对沦陷区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你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5、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 勾结:(1)原因: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一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利益

116、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2)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3)影响: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强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117、。 争夺:原因: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此时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相互争夺不可避免。表现:“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

118、激化,美国逐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影响: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 【思维拓展】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因而列强侵华的主要表现是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满足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这个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

119、建立租界、控制关税、控制航运等。英国是这一时期侵华的最主要的国家。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日、俄在华势力发展迅速。列强侵华方式不得不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第三阶段从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19121924年)。这是

120、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激烈的时期。列强以各种手段破坏中国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再用“分而治之”政策,扶植各派军阀。列强一方面趁中国政治混乱之机加紧侵华;另一方面采取了隐蔽的政治经济侵略方式,促使中国政局呈现内战局面,中国政治进入最黑暗的时期,美国成为在中国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地位。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第四阶段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胜利(19241945年)。国民革命的发展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加紧干涉中国革命,阻挠北伐战争,又支持蒋介石叛变革命。30年代,日本侵华步步加紧,

121、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接侵占中国领土,又一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在迅速扩大在华势力的同时,对日本侵华先是纵容,继而遏制,美日矛盾激化。第五阶段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19451949年)。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基本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进而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商品大量涌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侵华的阴谋一一破产。整个近代百年,除了政治、经济侵略外,列强从未放松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奴役。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列强在中国设立教堂、开办学校,其目的就是为其侵略做舆论宣传,培养所需要的代理人,如基督教会势力在中

122、国的扩张,日本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等。【归纳总结】近代列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及历史启示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绝大部分都是从海上开始入侵。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中国国门。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驱兵北京城。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恣意横行。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开始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队达1860多舰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也就是说,一部列强侵华史,就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必

123、须从经济上确保海防经费的充足投入;必须变革旧制度,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更新落后观念,树立现代海权战略意识;必须立足实际,增强综合国力。(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2)第二次鸦片战争:广州人民同清朝爱国官兵奋勇抵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军在大沽重创英法联军。(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击毙了外国侵略者华尔,严惩洋枪队。(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5)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6)八国联

124、军侵华战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在廊坊等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8)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特点: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9)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进行了积极斗争。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打败了美蒋反动统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的结束。

125、(三)主要阶级的探索1、地主阶级的探索迟钝的反应(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2)洋务运动: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朝面临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内外交困: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国外有资本主义侵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者“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目的: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内容:先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师;还

126、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3)清末“预备立宪”与“新政”2、农民阶级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资政新篇中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义和团运动是在北方民间秘密结社基础上,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而发展起来的一次自发的、分散的农民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爱国性质,但却有致命的弱点(笼统排外的性质与对清政府的警惕性不足)。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异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相同点主体以农民为主体斗争形式采用暴力为斗争手段缺陷暴露出农民阶级落后的一面结果在中外反

127、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不同点背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压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反帝爱国运动,也打击了清政府,加速其灭亡规模14年,18省1年,3省领导方式有政权,有纲领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权纲领【归纳】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从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从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斗争

128、都说明了这一点。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3、资产阶级的探索渐进的觉醒(1)维新派掀起维新运动: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在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实行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科技文化。评价:他们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一次由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

129、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他们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爱国的意义。由于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群众,因此被顽固派镇压。他们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2)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20世纪初,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物:孙中山、黄兴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和三民主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

130、用: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因此,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启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3)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有利用封建思想

131、来禁锢人们的头脑。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评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它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4、无产阶级的探索(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掌握:背景;经过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嘉兴召开,确定了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意义。)(2

13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背景:军阀混战使人民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愿望。经过:1924年,中共参加国民党“一大”,使国民党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1924年5月,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个军阀,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评价: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大革命风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开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133、,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3)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背景: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使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起义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均遭到失败。过程: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有,毛泽东决定改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后来,由于博古、李得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反“围剿”斗争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4)建立抗日统一战

134、线:背景:从1931年起,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社会各阶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蒋介石却不断围剿红军。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有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评价:领导全民族的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5)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背景

135、:军事上,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组织上,新政协的召开获得空前广泛的支持。经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续追歼国民党的残余军队;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革命。评价: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新中国的诞生,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6)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探索(19561976年):背景: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

136、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内容:成功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探索中的错误:195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果:十年探索时期,“左”倾错误不断,十年经济建设屡遭挫折;但是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好干部焦裕禄等;十年“文革”的动乱更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损失。(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探索(1978年至今):背景:“文革”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损失,人民迫切要求结束“

137、左”的错误;思想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内容:A、1978年底,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是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新步伐。B、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1992年,中共“十四大”

138、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E、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评价: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专题七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的发展重点关注:(1)认识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是亚洲各国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列强之间也有不同的扩张特点。殖民扩张既有破坏性又有建设性。其双重作用对世界的扩张是如此,对中国的侵略也是如此。(2)了解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

139、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主要阶段,准确、牢固掌握印度民族起义、太平天国运动、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文献等。(3)认识农民阶级的斗争虽然有破坏旧秩序的革命性,但也有维护旧制度的落后性,甚至有抵抗新文明的反动性(从现代化的世界潮流看),太平天国、义和团就是典型。因此,民族解放的领导责任必须由资产阶级(如印度)或无产阶级(如中国)来承担。(4)认识全民族抗战是弱国战胜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国共合作团结抗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综合以往的情况看,应对2006年高考,此问题是本专题的重点。(5)民族独立解放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国情的差异、经济发展战略的正

140、确与否又决定了独立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道路、模式和速度。关注热点要把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联系,寻找最佳切合点、切入点;要用历史眼光、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去解读历史、分析材料、关照现实,得出结论,把热点问题放在历史背景和历史经验中去思考。如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民族经济发展与当前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与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等等。知识整合(一)主体四条线索(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产阶级急需更多的市场、原料,从而大肆对外掠夺和扩张,迫使亚洲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革命风暴);(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狂

141、潮,导致亚洲反帝反封建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亚洲的觉醒);(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引起中国的英勇抗战;(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纷纷独立,走上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归纳】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性质变化:反治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二)知识要点:主题课文内容知识要点与要求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与亚洲革命风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了解英、法扩张

142、的基本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认识列强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掌握资本主义市场建立的成因、过程;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双重作用。亚洲革命风暴了解亚洲革命风暴的原因、性质、概况印度民族大起义了解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领导者、主力,认识其性质与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基本史实,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性质及作用;认识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了解“亚洲的觉醒”的原因、主要史实、新特点了解国大党、提拉克、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义和团运动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朴素爱国和笼统排外两重性质及

143、辛丑条约的危害辛亥革命运动(见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了解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进程,明确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认识20世纪中期侵华日军的主要罪行,了解中国军民抗日的主要史实,理解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明确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亚洲独立国家的建立与经济发展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了解蒙古、朝鲜、韩国、越南独立,印巴分治、阿以冲突战后初期亚洲独立运动了解中国、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经济发展的模式亚洲经济的发展了解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认识民族

144、独立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三)若干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的比较1、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1)相同点:背景:北美和拉美独立战争都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目的:都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美国在于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拉美在于摆脱西、葡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特点:以小抗大,以弱胜强;性质: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2)不同点:范围:美国独立战争局限于北美13州,而拉美独立革命席卷了整个拉美;领导者:美国独立战争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了领导作用;而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145、,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革命,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革命构成了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2、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印度民族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力量主要是当地的封建王公,参加者主要是土兵,斗争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最终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2)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与外国侵略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人民不堪忍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领导力量和参加者主要是农民阶级,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埃及“华夫

146、脱运动”(1)相同点: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都把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殖民统治。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对运动的领导。都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方式。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2)不同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停止,民族反帝运动进入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独立。4、19191922年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1)相同点:受十月革命影响。大战结束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的领导。都给英国殖民统治以打击。(2)不同点:斗争方式:印度是非暴力不合作;土耳其是暴力革命形式。斗争对象和侧重点:印度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土耳其反对协约国瓜分和素丹封建统治为主。结果:土耳

147、其赶走外国侵略军,推翻素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印度国大党停止不合作运动,使反帝斗争进入低潮,没有争得民族独立。(四)走近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1)它们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文化(龙文化)圈,人们通常称他们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2)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利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3)战后初期,“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或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

148、代开始,四小龙经济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尤其是新加坡和韩国创造了“70年代经济奇迹”。(4)“四小龙”成功的原因: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利用面向海洋、拥有较长海岸线与良好的海港等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50年代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60年代先后完成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一直到70年代。(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1)相同原因: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运)推动、影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领导力量壮大;西方帝国主义整体力

149、量削弱。(2)不同特点:一战后,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各国革命的类型和发展具有多样性。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三四十年代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3)反映趋势:一方面亚非拉国家由被奴役被压迫局面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彻底崩溃。(4)新问题:世界旧的政治格局、殖民体系瓦解,但新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安全。一些新独立国家民族矛盾开始显现,如印巴矛盾、中东问题、非洲种族冲突等,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安定因素。少数发达国家

150、控制国际市场,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第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六)印度历次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斗争的特点和斗争结局(1)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对印度的占有,英国殖民者和印度社会各阶层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这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参加的反英民族大起义,部分封建王公居于领导地位。(2)19世纪中叶以后,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掠夺和控制,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高涨。代表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的国大党提出“自治”的主张,其左翼在这次群众性的、争取自治的反英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印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登上了

151、政治舞台。(3)一战后,英国改战时对印度的怀柔政策为高压政策,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具有妥协性的国大党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4)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英国被迫公布印巴分治方案,1950年印度宣布为共和国。专题八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重点关注:(1)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发展趋势和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2)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3)两次世界大战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4)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国际关系的作用。(5)当代大国关系和世界重要区域的矛盾与斗争。国际关系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政治关系,但

152、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促进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关系的发展变化。关注热点本专题内容具有时代感,最富现实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人文”的关注和对人类文明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考命题选择本专题内容切入点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许多知识与当今世界潮流、重大国策、热点问题高度相关,如联合国的改革问题、神州六号升空与中国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开放外交问题,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全球化问题,国际合作反恐问题,朝核六方会谈问题等都是本学科本专题应该加强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文科综合命题中,一些垮学科的知识,如环保、科学发展

153、观问题等也可能会成为今后关注的热点(或现实)问题。知识整合(一)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1、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美国势力大大增强,欧洲势力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立,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夺激烈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帝国主义与苏联的

154、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3、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 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复习提示:在梳理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及其表现,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这样知识才有立体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前面命题趋向预测提到的重要知识,注重本专题一些同类知识的比较:(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

155、塔体系二者之间的比较。(2)重要国际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3)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比较。【综合比较】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背景: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内容: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

156、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一

157、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

158、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二)主要国家的重要对外政策1、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1)含义:是指英国为维持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

159、事实力,使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和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 (2)实施:从拿破仑帝国崛起到二战结束,英国长期推行这一政策。联合抗法:拿破仑帝国崛起后,英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打败强大的法国。 联合败俄:1853年1856年,联合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俄国。 联合抗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英国在一战中联合法俄击败德国。 扶德抑法: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纵德反苏:20世纪30年代,英国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入侵苏联,直到二战结束后,英国因实力削弱,被迫放弃这一政策,唯美国马首是瞻。(3)原因 :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这一政策。英国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

160、利益,为了掌握欧洲和世界霸权而长期实行这一政策。 英国处于欧洲大陆之外,对于欧洲强国之间的争斗,可以坐山观虎斗,同时法、俄、德为争夺大陆霸权的斗争从未停止,为英国这一政策创造了客观条件。2、日本的大陆政策 (1)制定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日本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极力发展军国主义,疯狂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2)内容:以征服中国为中心。3、英法的绥靖政策(1)含义: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内容:一是牺牲别

161、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3)“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实质也是绥靖。(4)西方推行绥靖的原因 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平主义”思潮盛行。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仇视和希特勒制造的假象。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5)绥靖

162、的表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对意实行经济制裁,但未把石油等战备物质列入禁运范围,苏伊士运河仍供意军使用。 日本侵略中国,国联偏袒日本,企图把东北变成各国共管的殖民地。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国联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国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推行中立政策,实质也是一种绥靖。 1939慕尼黑阴谋(顶点);静坐战争(战时体现)。(6)绥靖的目的与实质: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与德日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强烈矛头引向苏联。(7)绥靖的恶果“绥靖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

163、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4、美国的中立政策(1)中立的背景:(理解)传统的孤立主义的影响。 垄断资本经济利益的驱动:美国统治集团认为,美国有两洋天险,任何外来威胁都不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不卷入欧洲或国际纠纷,实行中立政策,既可免于国内分裂造成的社会动荡,又可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利益,控制欧洲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左右欧洲政局。 美国政治外交的需要:当时美国既要遏止苏联的强大,又要阻止法西斯势力的增长,还要遏止英法的扩展,中立政策正是使苏联、法西斯势力和英法三股力量相互牵制和削弱的最好外交手段。(2)中立的演变: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

164、认为将武器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1935国会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军备。 1939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整中立法案。 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始公开反对法西斯。(3)中立的影响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壮大了美国的势力。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中立的实质:是绥靖政策的翻版。【思维拓展】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

165、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 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4)各国的意识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5、

166、美国的扩张史:(1)美国独立后到19世纪中期(内战前):19世纪上半期美国领土扩张以北美大陆为主,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大力进行领土扩张。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对拉丁美洲,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反映出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内战中北方战胜南方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刺激与推动,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装上双翅,对外扩张的野心随之壮大。这个阶段美国的扩张还是以拉美为主。(3)“一战”后到“二战”:“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一战”后掌握了世界

167、经济霸权,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妄图支配世界各国。进入3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打击,为保住其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外宣布“中立”,实质是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中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4)“二战”后至今:“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厚的黄金储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并通过关贸总协定,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在欧洲采取“冷战”,在亚洲赤裸裸发动侵略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

168、霸权地位,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与抗争。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美美苏争霸局面出现。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到70年代帝国主义阵营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这段时间美与苏的争霸互有得失,各有胜负。6、特定地区的国际关系:(1)西欧:由纷争到联合 西欧国家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后削弱了欧洲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心地位。二战后,西欧主要国家先是建立欧洲共同体,后发展为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2)巴尔干半岛:从独立到纷争 19世纪以来,巴尔干半岛许多国家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获得民族的独立。之

169、后因欧洲大国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巴尔干半岛矛盾错综复杂。这使得巴尔干地区纷争不断,如克里米亚战争、一战、波黑战争、美国攻打南联盟等。(3)东亚:从大国争夺到共同发展 进入近代以后,东亚各国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对象,大多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战后,东亚各国谋求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如成立东盟组织),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日本对所发动的侵略战争的态度问题一直是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阴影。(4)中东:从战争到和平 因历史原因,中东阿拉伯国家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趋激烈;二战后,根据联合国的决议,犹太人的以色列建国,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始终得不到尊重,中东战争不断。目前,巴勒斯

170、坦和平问题成为中东地区各种问题的焦点。7、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七年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非考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第一次反法同盟) 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组成三国协约),共同对德。并在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后取得战争胜利。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手欧洲事务。30年

171、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 1986年后以英法同为欧共体成员国。 (2)法德关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 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 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双方加入不同军事集团对抗。 一战爆发后,法德在西线对抗,进行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并最终打败德国。 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索取战争赔款。 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

172、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西德成立后,法德同为北约与欧共体成员国,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3)英德关系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

173、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相继取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大败德国,取得一战胜利。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对德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开进莱茵不设防区不予反击;对德入侵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确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渐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使德国遭到第

174、一次重大失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参与发表华盛顿26国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战役战胜德意在北非的军队,北非登陆迫使德意军队投降;诺曼第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相继参加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在纽伦堡队纳粹战犯进行审判。(4)英美关系 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 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 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

175、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英国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在亚太地区,英美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制海权,并拆散日英同盟。 二战期间英美联合反法西斯侵略,召开四次会议,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约,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 (5)美日关系 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 20世纪初美国扶日抗俄,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尖锐, 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美国打破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由纵容日本侵华发展为

176、援华抗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国打败日本取胜。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按照自己意图改造日本。(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朝鲜战争后美国为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据点,大力扶植日本经济。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崛起,开始奉行相对独立自主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6)美苏关系 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 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由于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国家利

177、益的冲突,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三)特定时期的外交活动:120世纪30年代的外交活动法西斯国家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最后结成同盟;英美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被侵略国家展开最早的反法西斯斗争。2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外交活动召开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的重要会议,着重于协调彼此之间的针对法西斯国家的军事行动,也开始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3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的外交活动欧洲国家力图实现彼此之间的联合,共同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与美国之间也不断发生贸易摩擦;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420世纪

178、7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活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变化、围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联合国内外进行的“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活动5、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各个主权国家的相互交往构成特定阶段的国际关系。对这种交往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l)国家实力的变化。国家实力往往决定该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全局,从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开始在整个世界进行扩张,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整个世界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世界性的瓜分战争。(2)国家利益的得失。各国往往谋求一些国际条件以更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发展。为了这些

179、国际条件,各国推行相应的外交政策、进行不同的外交活动。16世纪以来,西欧国家大肆掠夺财富,18世纪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确立了全球战略,这些都影响到各个阶段的国际关系局面。(3)地缘政治的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间关系。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政策、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都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表现。6、当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问题(1)全局性问题: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美国极力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多极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解决第三世界的

180、发展问题,途径如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和活动、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问题包括实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防止核扩散、美国退出反导条约等环节。(2)地区性问题:朝鲜半岛的形势由缓和到真正实现自主和平统一能否实现。以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关系为核心的中东和平进程能否继续。非洲政局动荡。反恐与反霸问题。关于巴勒斯坦问题:含义是指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拉伯和以色列冲突而引起的国家问题。8、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时期或时间 主要事件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1)欧洲中心舞台的确立和延续:15世纪17世纪下半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国家与亚非拉殖民地的矛盾

181、;17世纪下半期18世纪中期:英荷战争、英法战争;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英殖民霸权的建立;从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中期:拿破仑战争、反法同盟、维也纳体系、克里米亚战争、美国扩张;列强积极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19世纪晚期至一战:两大军事集团、一次大战、美建立西半球霸权;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2)欧洲中心舞台的动摇和转移:战后初期20年代:干涉苏俄、殖民体系动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赔款问题;帝国主义战后分赃,确立国际统治新秩序;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东西方矛盾。20世纪30年代:德日扩张、英

182、法美绥靖、局部战争、大战爆发;法西斯势力崛起,世界战争危险日近;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到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3)两极格局的兴衰和新趋势:20世纪4050年代:反法西斯同盟、雅尔塔体系、联合国、两大阵营、冷战、朝鲜战争;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从对立到联合,又从联合走向对抗;从同盟国、轴心国矛盾到北约、华约矛盾60年代70年代:美苏争霸、美欧日三足鼎立、第三世界兴起;从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从80年代至今:第三世界发展,殖民体系崩溃、苏东剧变、多极格局发展;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归纳】欧洲大国之间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斗争中,欧陆霸权几经转

183、移:法国(拿破仑战争)俄国(神圣同盟)法国(克里米亚战争)德国(普法战争)法国(一战)。(四)重要的国际组织建立主要活动同盟国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核心是德国。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协约国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核心是英国。轴心国集团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又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7年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

184、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期间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壮大了的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快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北约组织1949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华约组织1955国际联盟1920年1月。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

185、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作用:初期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

186、目标。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专题九 重大改革与变法复习提示: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认真总结历次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具有积极的资政、借鉴意义。今后命题可能会围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设置新的题型,复习时应

187、注意。1、重大改革运动的背景、内容、成败原因、历史经验。2、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的不同。3、重要历史人物评价知识梳理、中国古代重要的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加强军事力量就成为改革的显著特点。()王莽改制(非考点):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

188、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改革措施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人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189、()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规律认识】()改革类型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从整体上看,多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暂时挽救了统治危机,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触动生产关系,又多招致大地主的反对,多是以失败而终。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厘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

190、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实则起了开国作用)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正确认识古代中国的重要改革和变法的本质和规律改革的原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改革的主要内容: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改革军制,严肃军纪。开源节流,增加财政

191、收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改革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封建的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结果和作用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试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著名君主的政绩1、秦始皇: 灭六国,成统一,建秦朝; 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焚书坑儒,实行暴政。2)汉高祖(刘邦):起兵灭秦,建立西汉; 与民休息,发展经济;和亲匈奴,友

192、好边关,改善民族关系; 分封诸王,影响集权。3)汉武帝(刘彻):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出兵匈奴,大胜而还;派张骞出使西域。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设郡县。经济方面:改革币制,发行五铢钱;盐铁官营,实行国家垄断;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保证农业生产。对外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晋见汉武帝;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文化方面:制订“太初历”; 创建中央大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193、出现大思想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汉赋作家司马相如等。4)文帝、景帝:减轻田租; 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形成盛世。5)光武帝(刘秀):参加农民起义,建立东汉; 实行宽舒政策,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形成光武中兴局面; 日本倭奴国王派使来汉,赐之金印。)曹操: 善于用人,挟持汉献帝,实行屯田,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后,在北方重视农业。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即位后善于总结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勇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发展封建经济

194、,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和密切同少数民族的关系,设安西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多次接待来华的日本遣唐使,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在位时期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位奖励农业,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 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的人选,曾亲自考

195、核县令,把不合格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改革科举制。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他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重要历史人物。1)元世祖(忽必列

196、):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 调整统治政策: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依据,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书,指导农业生产。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新疆、西 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 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 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1)明太祖(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建立明朝。 北伐灭元,实现统一。 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和厂卫

197、特务;实行八股取士,兴文字狱,加强中央集权。 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实行屯田,清丈田亩,兴修水利,推广植棉,改革工匠服役制度。14)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 营建北京,迁都北平,改元永乐。 设置奴儿干都司。 派郑和出使西洋。 编撰文化典籍永乐大典。1)康熙帝: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康熙帝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的疆域有功:1683年,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685年和1686年,两次派兵打败了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尼布

198、楚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1690年和1696年曾亲自带兵大败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军队于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从此,清朝重新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天山南北。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还规定了以后历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固定丁数,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兴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西学东渐:任用外国传教

199、士如汤若望、南怀仁等,学习西方历法。1)雍正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对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乾隆帝: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他在位时镇压了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接待安置了万里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到乾隆帝统治晚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清朝由极盛而开始转向衰落。【规律认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具体注意下列几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放入具体

200、历史环境之中,坚持历史的观点;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克服英雄史观;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具体分析。、国外的重要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1)背景: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2)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3)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意义: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不彻底,

201、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内因: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2)内容:(略:包括: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军事方面; 文化方面)3)成功原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4)意义: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

202、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2)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以工代赈”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5)影响:积极作用: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

203、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苏联和东欧的改革1)改革背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概况(见课本)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经济文明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土地所有制形式: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

204、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

205、,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1)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

206、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屯田制:目的: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

207、;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均田制:实行: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前提: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内容:国家将掌握的土

208、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209、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认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

210、,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专题二 古代农业生产力和农作物的进步、知识梳理生产力的进步:(1)原始社会:(略)。(2)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3)封建社会:铁器时代。西周:铁器开始使用。春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铁锄、铁斧)。用木炭做燃料,用皮囊鼓风冶炼生铁。也开始用牛耕。战国: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有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西汉: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牛耕或马耕在北方普及。出现了

211、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冶铁业的规模很大,已经开始用煤作燃料。使用播种工具耧车。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南朝: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唐朝:曲辕犁和筒车。明朝:冶炼金属已经用焦炭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采矿用火药爆破。清朝:云南铜矿较多,广东的熔炉一天一炉出铁板最多达六千多斤。、认识(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旧的工具被淘汰、新的工具诞生,实质上是古代生产力进步的具体表现。(2)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

212、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到充分体现。(3)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世界。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

213、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主要衣被原料。元朝: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强调:新品种的引进西汉: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中原地区。唐朝: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等输入中国。北宋:越南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将其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明朝中后期: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由

214、吕宋传入我国。关于棉花:原产地不在我国,大约在西汉时传入新疆地区,后在南方种植,教材涉及到棉花种植的是南宋(进一步推广)、元朝(进一步扩大)和明朝(广泛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明朝时,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专题三 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或促农措施)知识梳理经济政策:1、春秋:(略)。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4、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士兵复员生产,归还逃亡者田宅;释放奴婢为平民;减轻田租。文帝、景帝继续实行。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5、东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废除

215、王莽时的苛捐杂税。6、三国:蜀国诸葛亮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曹魏重视保护农桑。7、南北朝:刘宋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8、唐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生产。9、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的交流。10、金:金世宗推行一些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利用黄河故道屯田;减免受荒地区的租税。11、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12、清朝: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

216、摊丁入亩”。同时实行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禁止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认识1、以农立国思想的原因分析: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统治地位。农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有利于稳定人员,保证兵源,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2、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对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确立起了积极作用。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闭塞状态,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就严重阻

217、碍了社会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历史表明,农工商皆“本”,国家才会富强。3、纵观历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4、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5、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1)原因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的阶级地

218、位所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主要部门,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是剥削压迫农民,重视农业有利于扩大经济利益。因此,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2)表现初期战国兴修都江堰和郑国渠,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水源,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动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中期唐初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时间得到了保证,赋役负担减轻。唐

219、中期推行两税法,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兴修水利工程,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分别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农田的水源供给、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后期一条鞭法中的“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669年实行“更名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这样,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引进农作物和推广种棉,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设立关卡、征收重税和闭关锁国,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规律认识】重农抑商具体表现为:第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220、强化本末意识。第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第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纳税和征役。第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加倍;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如: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3)、影响积极(主要在前中期)巩固政权,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如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势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消极(主要在后

221、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依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专题四 古代著名的工程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大运河、万里长城、都江堰、北京故宫、江南园林等直到今天仍倍受世界人民的推崇,万里长城更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象征,不少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伟大中华文明的代表。复习提示1、掌握我国古代的重要工程及作用,正确认识他们在世界文明上的地位。2、掌握元代运河、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的关系。3、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

222、区。并分析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我国已修筑了“引滦人津”、“引滦人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4、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5、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

223、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知识梳理1、灌溉工程:春秋战国时,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筑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2、运河工程: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秦朝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隋

224、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3、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5、建筑工程: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

225、筑的典范。 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认识1、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2、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程。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3、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

226、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4、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5、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专题五 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复习提示1、掌握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概况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2、掌握古代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影响。3、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缓慢的原因。4、比较中国、西方

22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进程。5、链接中国农村城镇化和世界城市化浪潮。知识梳理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

228、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

229、化。认识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4、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城市化有关的几个问题的认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近代设市的建制源于清代。(分布特点及原因)1949至1978年30年间,中国走的是重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是以农补工的形式。

230、这使当时的农村不仅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而且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生活。因此,政府尽可能地把城市人口下放到农村以减轻城市负荷,并通过户籍管理限制城市移民。改革开放对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了空前的机遇。1979199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高达9.3。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由28.4下降至21.2%,第二产业由48.6上升为51.8%,第三产业由23%上升至27%。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19851993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乡镇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8上升至44.5%;从业人数由6979万增到123

231、45万人,年均递增7.4,从而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和众多新城市的诞生。90年代以来,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大力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建设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尤其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房地产业的经营,促进了城市建设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城市化的模式: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中国向城市化的迈进究竟是选择大城市模式,还是选择中小城市模式。在欧洲,特别是中部欧洲,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产业革命的先发国家走的便是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倾向于走大城市模式。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19世纪末,

232、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美国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完成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时期,电力、炼钢等新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大规模的城市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大工业还创造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城市沿着这些交通线从港口向内陆腹地推进。(3)城市化的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造成严重缺水、水质污染、热岛效应增强,传染病易于蔓延,居民的健康水准下降,自然灾害损失上升,人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开辟

233、工业品市场; 加速城市化,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首要前提。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培育知识经济的基础环节。专题六 古代货币的演变复习提示1、掌握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的情况及发展规律。2、分析货币演变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3、联系中国近现代外国列强及中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及金融政策。4、链接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知识梳理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

234、交易,以后行废不定。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升华认识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规律: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

235、的演变。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唐高祖李渊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

236、子的演变。北宋时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清末出现机制货币,货币的铸造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流通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专题七 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复习提示1、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演变的情况及规律。2、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3、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链接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知识梳理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 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

237、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2、初步开发:三国。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六朝时,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搏击岭南和闽江流域。4、开始

238、赶上:南朝末年。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宋朝。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

239、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升华认识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

240、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专题八 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复习提示1、掌握历朝统治者对西部的管理和开发。2、西部地区的范围: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

241、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及湖北省的恩施、湖南省的湘西两个自治州。3、联系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4、联系现在实行的西部开发,了解西部六省三区一市的概况。西部地区区域辽阔,占全国面积的55;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50以上,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草原面积占全国的559,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锌储量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5、西部地区旅游景点:丝绸之路遗迹,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都江堰、布达拉宫等。6、西部大开发是由社会主义

242、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体现了国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控职能,是资源配置中的重大经济问题。7、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等。知识梳理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1、战国时期: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3、西汉: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丝绸之路开通。西汉政府在四川西

243、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5、三国时期:蜀国农业迅速发展;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6、隋唐时期:隋炀帝派人去西域;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7、宋元时期: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

244、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9、明清时期: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

245、开发起了积极作用。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

246、新疆同内地的联系。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11、新中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

247、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升华认识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战乱的影

248、响。自然条件的影响。无节制地开发。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专题九 古代赋税制度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

249、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贡:是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主;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指农产品,“兑”即送达,其本意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 1、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

250、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秦朝由于赋税繁重,导致短命而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交纳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155年)起,汉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251、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影响:这一赋税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其二,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其三,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3)北魏的租调徭役制。孝文帝改革实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户税)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特征:调指户税(财产税),以农户为单位,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4)隋唐租庸调制从西

252、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 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 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租庸调制实行

253、的社会经济意义: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劳动时间增加,同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剥削量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主要是兴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租庸调制的局限性:租庸调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自然受到封建国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限制。从阶级局限看,封建国家兴革赋税制度,适当减轻人民负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加

254、强对劳动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轻徭薄赋是有限度的,每当经济转机,生产发展之后,统治者的剥削也随之加重,结果阻碍了经济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历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赖以存在的生产力水平,并要受封建土地管理体制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租调制这一赋役制度就失去了历史作用和存在价值。(5)唐中后期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

255、,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内容: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两税法将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即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以一其名”,并规定,若有“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征课形式:“以钱谷定税,临

256、时折征杂物。”租庸调制是“租出谷,庸出绢,调杂出缮纩布麻”。这样,相对简化了纳税手续,便于国家计算征收。(6)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两税法提出,国家根据财政支出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出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

257、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258、和进步。这次改革反映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即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为主的转变,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局限性: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对巩固政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两税法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后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

259、,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7)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背景: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即商品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役以人为对象征收,分为按丁和按户征收两种。在征收内容上主要是征收实物和劳役。这种赋役制度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当时是比较合理的。但到明朝中期时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变化,一方面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于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鞭法应运而生。)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化繁为简、平均赋役,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

260、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具体内容: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 赋役征银,由地方官征收。 以州县为单位,把一切赋税、役法项合编起来,确定征收的总数。意义: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制,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的势力,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赋

261、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对豪强漏税有一定限制作用。结果:虽然由于大地主的反对,不久就停止实行,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8)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原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开始了单一的土地标准征

262、税,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地丁合一又叫摊丁入亩,丁随地起,即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所摊数额,一般是纳一两银子的田赋,摊入一二钱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惟一标准,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评价: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

263、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思考】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同: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异:失败成功; 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 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 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2、规律总结:()特征分类(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

264、调制、租庸调制;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税种分类纳税主体:臣属(西周)、土地(春秋)、土地、人丁(秦汉)、户税(北魏)、人丁(唐前期)、土地和财产(唐后期)、土地(北宋王安石变法)、土地(明)、土地(清朝前期) 纳税形式:实物地租、力役地租、货币地租 纳税内容:a.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兵役(西汉); b.租粟;调帛或麻户税、兵役、徭役(北魏); c.租谷、调绢或布、纳绢或布代役庸

265、(唐前期); d.土地税和财产税(唐后期); e.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征收役钱(北宋王安石变法); f. 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明朝);g. 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赋税(清初)(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税种由繁

266、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自然经济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无法抗拒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认识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

267、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专题十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复习提示:我国自古以来在纺织业方面就领先于世界,丝织业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手工业发展,为古代人们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屡次出现古代手工业有关的命题,复习时要引起注意。知识梳理1、矿冶业的发展:1)、冶铁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商周:青铜铸造业兴盛,

268、西周时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青铜铸造业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

269、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2、纺织业的发展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春秋战国: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著名。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宋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彩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陶瓷业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秦:多集中

270、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4、造船业发展两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发明了橹、舵、布帆和使用锚。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著名的造船中心。宋元:北宋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

271、州、广州,海船载运量大。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表现出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5、煮盐业、酿酒业的发展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两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汉代开发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那时,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四川吃井盐。6、造纸业的发展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7、古代制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

272、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2)、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3)、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4)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5)、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6)、两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8、玉器雕刻业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9、手工工艺专著: 战国:考工记 明清:天工开物、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一个产生缓慢发展

273、被打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的出现)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所谓“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直接原因: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如苏州)3)含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

274、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产生部门(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在当时的苏州,出现了所谓“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主要特征:微弱、稀疏; 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发展水平低; 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75、的自然经济仍然在全国占主要地位。)实质机户与机工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意义: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我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发展表现: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规模大。【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条件、时间、地点、标志、途径、本质、影响等。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有很大的相似性,起点差别并不大,但后面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差别,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为什么中国没能象西方那样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可从东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同成长之路去寻找原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276、是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的根源。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产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流通不便;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所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不是严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根源。)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

277、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不利条件: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专题十一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一)世纪中期开始的年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年,英国发动

278、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在中国东南沿海开辟五个通商口岸,并协定关税,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步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一部分地主、官僚、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中国社会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输出资本,从此中国社会封建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并存,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形成了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年又完成了国家对农

279、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二)各种经济形式的发展线索、外商企业(19世纪40年代建国初):(1)性质及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在中国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近代前期列强纷争,英法为先;近代后期,日美争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造成中国人民苦难、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2)兴衰过程:兴起:从19世纪40年代起,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外商企业在华兴起。发展: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者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

280、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早期,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输出资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办工厂,并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加。一战期间,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国民政府前期,列强继续扩大经济侵略。,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抗战胜利后,美国独

281、占中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最终归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3)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压制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之一,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化特征。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洋务派企业:()时间:世纪年代()创办:洋务派在“求强”、“求富”旗号下,先后举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影响:这是中国从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

282、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分化: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及归宿()各阶段原因、特点、影响原因或条件特点影响产 生(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外国资本主义的作用洋务运动的作用原有的商品经济基础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新的经济因素西方思想传播阶级结构的变化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清政府政策调整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政治:推动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发展经济: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一定程度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社

283、会政治条件客观条件、直接推动力、思想条件时间短暂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经济基础变化阶级力量壮大意识形态变化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日、美的经济掠夺四大家族的垄断;濒临破产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寻求第三条道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获得新生(建国后)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经济: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冲击封建正

284、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发展趋势:由于“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其发展的前提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指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动力。中共 “三大”:提出与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合作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纲领中,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抗日战争时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促成统一战线,实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联合资产阶级政党,召开新政协会议。建国后:保护私营工商业,开展“五反”,合理调整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规律认识】理清一条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经历了如下九个历程:萌芽

285、明朝中后期;产生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显著发展但受摧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破产抗日战争时期;毁灭性打击解放战争时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三大改造”后。分析两组原因()近代史前三个阶段(产生阶段、初步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及发展的原因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原因是:鸦片战争前,中国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外商企业的刺激。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86、。“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原因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可概括为三句话:封建主义不愿走,帝国主义不让走,资产阶级想走没走成。大地主阶级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考虑,绝不愿意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反对革命,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在中国实行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帝国主义为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百般阻挠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

287、级带有两重性,不可能承担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都深刻说明了这一点。理解两个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冲击着自然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民族工业的缺陷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从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这样,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势力的依赖性,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革命性和软弱性并存,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缺陷和失

288、败。归纳三个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要内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新式学校、实行君主立宪)。()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

289、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民族经济发展的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抑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国民族独立的经济和人民不受剥削的经济体系。民族经济的发展要以政治独立为前提,只有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人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才能行使自己的发展权。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和哲学道理。 现今大力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290、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联系有关时事,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外国存在较大差距时,更应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国民族工业有何影响?中国民族工业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同时,怎样才能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联系时事,正确认识走私是冲击民族工业的祸水,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认识打击走私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中国官僚资本(1927建国初):(1)性质与地位:官僚资本通常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垄断资本,内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291、,外依附于帝国主义。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份。(2)兴衰过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各种手段建立起了官僚资本对全国经济的统治地位;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基本上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结束其统治。、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也叫中共领导干的根据地、解放区经济。主要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及私人经济三部分组成。其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直至战胜官僚资本和封建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作为一种过渡经济,它更重要地表现为革命的经济政策: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根据地

292、经济建设;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等。、自然经济:(18401952)(1)性质与地位: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封建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2)瓦解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

293、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家庭手工业逐步破产,农产品商业化加强,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 其发展趋势是逐出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正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三)近现代土地政策的调整、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产阶级革命派 :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生”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

294、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

295、: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即一大二公)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作出经济体制改革正确的决策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

296、国后城市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建立国营经济; 工矿企业民主改革;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国后我国经济形态的四次转变:新民主主义经济(年):它不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年):其特征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统一集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年):从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变。年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

297、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 (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298、):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1945 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

299、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00、,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并使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列强对世界其它地区国家的侵略、宰割,使亚非拉国王地区陷入长期落后状态,但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知识归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包括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殖民体系三大部份。其形成可分为工场业时期(萌芽)、蒸汽机时代(初步形成)、电气时代(最终形成)三个阶段 ,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

301、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丧失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3)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经济危机、侵越泥潭)。(

302、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原因、特点、影响)(1)第一次:19世纪中期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三大进步潮流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继而生。(2)第二次:18701913年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帝国主

303、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影响: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3)第三次:19231929年原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304、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影响: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列举世界近现代史上三种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

305、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重商主义(非考点)自由主义: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凯恩斯主义: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脉络:(1)英国的兴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

306、曲折与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并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场”。与之相适应,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光荣孤立”政策。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英德矛盾激化,为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英国调整了对外政策,与俄法协约。一战后,英国工商业衰退,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政党政治随之发生变化,殖民地独立运动高涨,国际地位下降。二战使英国削弱,以后逐渐恢复,但很快就进入了“滞胀”状态。(2)欲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路易十四改革客观上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确立

307、了大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世纪中期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元气大伤。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工业生产退居第三。一战中损失惨重,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才逐渐恢复。对外竭力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二战后,追随美国,由于民族解放运动,法国力量大大削弱。(3)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政治上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称霸美洲的野心也迅速暴露。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南北战争,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取得胜利,19世纪末美国工业上产总值跃居世

308、界第一位,对外则走上了海外扩张道路。美国是一个托拉斯帝国主义。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妄图凭借经济实力支配全世界,但遭到英法抵制。20年代,出现“柯立芝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暂时的,1929年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外企图称霸全世界,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胜。但霸主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动摇。(4)德国三落三起: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中。19世纪中期,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

309、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实行“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长足进展,成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野心增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战败。凡尔赛条约使其政治、经济、军事受到严格限制。国内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魏玛共和国。在美英等国扶植下,迅速成为经济、政治大国。为了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困扰,希特勒纳粹党在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投降,被英法美苏分区占领,后来形成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分裂局面。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60年

310、代初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80年代末,民主德国合并于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5)亚洲强国日本: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接着 ,在政府扶持下产生垄断组织。日本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积极侵略朝鲜和中国,并趁一战之机暂时独霸了中国。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继承了德国在华特权,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却受到压抑,美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斗争激烈。30年代,为了转嫁经济危机,1931年发动“918”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被

311、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由于美国庇护,战后没有受到严厉制裁。日本政府大力改革,并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订货之机大力发展经济,60年代末,日本已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力量,为其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并发动了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

312、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列宁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苏联解体。(7)意大利: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撒丁王国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接着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同德国和奥匈帝国结成三国同盟。一战爆发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加入协约国作战。战后经济混乱,革命运动高涨,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在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统治。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后来又伙同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二战爆发后,致

313、力于北非扩张。1943年9月,宣布投降。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史专题一 民族的演变及关系重点关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就决定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地位和它在高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复习备考时应重视对本转体知识的掌握,理清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线索,对于各民族发展史上杰出人物的评价更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要正确地认识民族关系中的战争性质问题。热点关注1、2005年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要理清维吾尔民族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联系“东突厥分裂势力”关注国际反恐的必要性。2、2006年月,西藏铁路通车,将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联系西藏史,理清

314、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并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西部大开发仍是中央政府施政的重大举措,注意历史上古代西部开发及对西部管辖的史实。、少数民族的演变:满族在唐朝时称黑水靺鞨,五代和北宋时称女真。明朝末年,皇太极改女真名满洲。辛亥革命以后,通称满族。维吾尔、裕固族族在唐初时称回纥,唐朝后期称回鹘,元朝时称畏兀儿,清朝时称维吾尔。现在的藏族,唐朝时称吐蕃;彝族、白族:唐朝时的南诏,五代时称大理。到13世纪时,被忽必烈灭亡。契丹的国号曾有过几次更改: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元朝时被称为“汉人”、各朝代的民

315、族关系(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秦与匈奴:蒙恬收河套;移民置县;万里长城汉与匈奴:白登之围;卫青、霍去病;南匈奴内迁;窦固、窦宪汉与西域:张骞通西域,种子输入;铸铁、凿井技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秦与越族:秦征南越;灵渠;岭南三郡 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滇王之印(2)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开明民族政策)突厥:太宗颉利可汗,都督府;安西、北庭都护府回纥:(维吾尔)骨力裴罗、 回鹘,商人、服装靺鞨:黑水、渤海都督府;玄宗大祚荣南诏:(彝、白)玄宗皮罗阁;丝织、建筑(三塔)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会盟(3)宋元(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

316、契丹:辽宋战争;澶渊之盟;榷场,制瓷、印刷党项:元昊,夏宋战争议和女真:八字军、宗泽、岳飞抗金;宋金议和;金世宗改革蒙古:铁木真;统一战争;民族融合:南迁、汉人、回族西藏:宣政院辖区;澎湖巡检司台湾、澎湖(4)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瓦剌和鞑靼: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俺答汗,互市、呼和浩特。明长城满洲: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八旗,后金。皇太极,满洲、清漠西蒙古:康熙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土尔扈特回归。 回部:天山南路,维吾尔。乾隆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西藏:卫所;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册封;驻藏大臣;金瓶掣签。(5)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民族区域自治: 蒙疆广

317、宁藏五个自治区;一国两制台港澳进入社会主义: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支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主要少数民族的变迁(1)匈奴战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住蒙古高原,过游牧生活。首领称单于。战国时经常掠夺秦、赵、燕三国先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秦朝:秦派大将蒙恬率军夺取河套,移民设县,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大规模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抵辽东。即著名的“万里长城”。西汉:前200年,匈奴贵族带兵南下,攻到晋阳。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才解围(史称“白登之围”)。汉武帝时,西汉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道攻打匈奴,西汉

318、北部边郡得到安定。东汉: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北匈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经常带领骑兵进攻东汉的北方郡县,还控制西域各族政权,征收很重的贡税,隔断西域和汉朝的交通。公元73年,东汉派大将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89年,东汉又派大将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西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受着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后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的皇帝,灭西晋。十六国:匈奴贵族建立前赵、北凉和夏三个政权。()契丹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

319、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为生。北魏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往来密切。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即辽太祖),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他在位期间,创制了契丹文字。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军灭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100

320、4年秋,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征澶州,打退辽军。次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包括:贸易往来: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雕印了许多书籍,包括卷册很多的佛经。)1125年,辽被金灭亡。到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了。()蒙古统一与扩张:12世纪时,蒙古族已经处于奴隶社会。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

321、部。1206年,斡难河大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蒙古迫使西夏、吐蕃、畏兀尔臣服于自己。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朝建立与统一: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定都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统一后,蒙古人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族人民共同生活。演变:14世纪末,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先是瓦刺打败了鞑靼。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进攻明朝,先后发生“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役后,瓦剌衰落,鞑靼强盛。俺答汗时,与明和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俺答汗还修建了呼和浩特城。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西、漠北、漠南

322、三大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朝版图。后来,其他两部也臣服清朝。清初,康熙帝镇压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活动。乾隆帝接待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满族唐朝时,满族称黑水靺鞨。黑水靺鞨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唐太宗时,黑水靺鞨开始向唐朝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靺鞨首领做都督。唐政府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辽和两宋时期:五代和北宋时,满族称女真。12世纪初,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金与南宋进行了多

323、年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讲和。金占有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土地,形成宋金的南北对峙。金世宗在位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使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明朝前期,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辗转迁移,来到辽东长城外,同汉人进行贸易。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推行“八旗制度”,对女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迁都沈阳。清朝: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的名字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清控制了漠南蒙古等部,屡次攻入长城以南地区,严重地威胁着明朝的

324、统治。1644年,清军与吴三桂联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关后,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清朝成了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维吾尔族和裕固族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色楞格河一带。8世纪中期,回纥强,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以后,回纥改名为“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元朝时,维吉尔族属于“色目人”。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

325、这一地区为回部。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古代中央政府关于边疆与民族政策的归类:(1)秦朝:战争:北面反击匈奴;南方征服越族;管辖:北方在河套设九原郡;南方设桂林、南海、象郡;开发:移民(中原向河套)。(2)汉朝:和亲:西汉初年,国力弱无力反击匈奴(白登之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后期的和亲(如诏君出塞)是双方的要求,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战争反击:汉武帝三次大规模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管辖:西域都护;在西南夷设郡;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出使:张骞两次出

326、使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3)唐朝: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缓和民族矛盾;军事上反击少数民族的骚扰:如东突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如都督府和都护府的设置;实行“和亲”政策:与回纥、吐蕃的和亲;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注重边疆地区的开发。(4)元朝:主要的行省:东北的辽阳行省;北方的岭北行省;西南的云南行省以及江浙行省对琉球的管辖等。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5)清朝:平定叛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采用册封制度和派驻中央官吏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

327、“改土归流”,促进西南的开发;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反击外来侵略: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归纳】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来说是个很热、很敏感的问题。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

328、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融合()我国历史上突出的三次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在古代长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三次大分裂: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不断进行混战,导致分裂,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朝中期以后藩镇节度使势力的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局面;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形成北宋、辽、夏对峙和南宋、金、蒙古对峙的分裂局面。四次大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1279年,元朝消

329、灭南宋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是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

330、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 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 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 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

331、元格局,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问题。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雍雍穆穆,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

332、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融合的作用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战争问题(1)民族战争的原因由于剥削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的驱使和民族偏见的存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不仅存在着历史偏见、歧视、隔阂和矛盾,而且

333、经常发生战争。(2)战争性质:不要把民族内部的战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相混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3)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 民族之间的斗争因其复杂性,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掠夺战争 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民族征服、争霸战争 如: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

334、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反对分裂割据、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 如: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反抗民族压迫与掠夺的战争 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公元前200年,

335、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如: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3)战争评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336、、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

337、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2)第二种流动: 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终于导致北人南迁。情况: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北民南迁,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北宋靖康之乱使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东南地区。(3)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

338、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情况,人口渐趋合理分布;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专题二 区域文明下的民族关系重点关注区域历史发展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是高考的重点,其重要地区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西藏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独具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湖北、湖南等地区。特别应抓住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民族关系及政治经济文明发展的特点(自身发展)以及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关系)来学习。注重同地理知识和政治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加强与时政的联系,如国家政策等。热点关注1、关注社

339、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密切相关,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反国家分裂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2、国家政策中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及整体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继改革开放以来给予东部沿海政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国家也非常重视处于东西部交接地带的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口号和战略。备考复习不要忽视了两湖等中部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的学习。3、2005年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疆经济文化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新疆的发展也必将是国

340、家政策的一个重点。4、面对周边国家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环境。中国与东北亚、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依然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另外,与此关系密切的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涉及东北、西南、新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发展与相关内容,备考复习过程中应给予特别关注。5、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区域,如两湖、上海等地的历史,也是不容忽视的考查内容。考点 东北地区专题1、古代的开发与管辖(1)秦朝:设辽东郡。(2)隋唐时期:靺鞨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主要以渔牧为生。

341、7世纪中期以后,其中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黑水都督府;开元初,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两宋时期: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契丹族发展壮大,建立了辽政权,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辽统治者实行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后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的女真族发展起来,1115年在会宁建立金政权,推行猛安谋克制度。(4)元朝:在东北设辽阳行省。(5)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在奴尔哈赤率领下逐渐强大,建立起八旗制度。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明政府在东北设置努尔干都司进行管辖。(6)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342、 康熙帝时组织了两次针对俄国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俄国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2、近代的屈辱与抗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1858年)和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割占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2)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从朝鲜半岛侵入我国辽东半岛,并占领旅顺、大连。依据马关条约之规定,日本割占我国辽东半岛,后因俄、法、德干涉而被清政府赎回。(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俄国,将侵略势力扩展到我国东北。(4)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大

343、举入侵东北,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为日本抢占东三省宣言,并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全歼日本关东军。(5)1948年911月的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全境解放。(人民军队首次超过国民党军)3、共和国的长子:(1)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的重工业中心。有辽宁鞍钢、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和第一机床厂等。(2)19561966年的曲折发展探索时期,东北地区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石油

344、工业基地大庆油田。4、振兴东北: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考察时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被称为“新辽沈战役”的振兴东北经济计划拉开了序幕(东北被称为“第四增长极”)考点2 西南地区专题1、古代的开发与中央的关系(1)秦朝:征服越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象郡、桂林、南海三郡。(2)汉朝:分布着数十个语言不同、风俗各异的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有夜郎、滇国等,当时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管理。(3)三国时期: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4)唐朝

345、:前期,在云南洱海一带生活着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其中最南边的南诏发展起来,建立政权。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封为“云南王”。(5)元朝:灭大理后,设立云南行省,并实行土司制度。(6)明朝:在西南地区沿用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并设置贵州布政使司。(7)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推行改土归流;雍正帝时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量委派流官取代土司,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辖。2、近代革命的西南:(1)辛亥革命的先声:四川保路运动和荣县的独立(1911年);(2)反袁复辟的起点:护国运动(1915年,蔡锷与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起

346、护国运动);(3)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召开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转兵云南经过彝人区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行艰苦的远征;1936年战斗在湘鄂川黔边的红二、六军团也经过贵州、云南,渡丽江,爬雪山,在甘孜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共同北上,实现三个方面军的大会师,把中国革命的重心移到了北方。(4)抗战时期,西南作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团结,在昆明制造了著名的“李闻血案”。3、建国后的发展:(1)“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宝成铁路。(2)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新建成昆铁路。这一时期因国际形势的紧张,国家在西南地区投资建设了大批重

347、要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并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3)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后的今天,温家宝总理发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一文,对五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得失进行了全面盘点。温总理表示,今后中央将实施如下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西部大开发在这个战略布局中占有突出地位。中央完整地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这对西部大开发是非常有利的。考点3 西藏地区专题1、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

348、。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蕃关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相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被招降。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管辖。蒙藏联系密切,共同信仰藏传佛教。元政府封其首领八思巴为“国师”;创制“八思巴蒙字”。(3)明朝: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官吏,管理藏族事务,征收贡赋。 建立僧官制度,僧官由朝廷任免。(4)清朝:建立册封制度: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

349、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雍正帝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5)1913年英国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13年10月英国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西姆拉会议”, 约文规定,中英政府承认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并承认外藏(划定内外藏分界,外藏为金沙江以西地区,境内由西藏地方当局管理)的自治权。7月3日、7日,中国驻英公使两次照会英国政府,“并不能承认未经中国政府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似的文牍。”【补充】中印边界地区现状: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1700公里,分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都有争议领土:东段:争议领土万平方

350、公里领土,全部被印度占领。中印实际控制线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印度地图已经将其作为它的正式、合法边界,并于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鲁纳恰尔邦”,同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多两倍。 中段,争议领土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被印度占领。 在西段,争议领土3.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其中印度占领巴里加斯一处,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 以上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

351、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极大耻辱。2、走向文明开放的西藏:(1)解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2)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自治: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4)发展:“一五计划”期间,康藏、新藏、青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个系的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在内地大力支

352、持下,西藏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 2001年西藏铁路动工,预计2006年7月通车。考点4 西北地区(涉及北方)专题1、游牧民族与游牧文明(1)西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有匈奴、乌桓和鲜卑,还有西北地区的西域各族。(2)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等族。其中氐族建立的前秦和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先后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3)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北方的突厥、回纥等先后建立政权,开发了我国边疆地区.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统一了西北地区。突厥衰落后,回纥占据着北方草

353、原地区。(4)两宋至元朝时期: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的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统一我国北方大草原地区的先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来是女真族建立的金。随着蒙古族的发展,1206年铁木真建立政权;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列改国号为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明清时期:明朝时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鞑靼与明修好,瓦剌与明战争土木之变);明末清初分裂为漠南、漠西和漠北三部(漠西之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康熙帝平叛;漠西之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领导下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热情接待);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清先后设乌里雅苏台和伊犁将军辖区,加强管辖。(6)蒙古的分裂

354、:1911年(宣统三年)12月,在沙俄支持下,活佛哲布尊丹巴举行“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登极仪式,组成大蒙古国库伦政府,蒙古分裂。外蒙古的分裂活动在内蒙古引起连锁反应。1912年(民国元年)1月,在沙俄的策动下,呼伦贝尔额鲁特总管胜福组建军队,占领呼伦贝尔,宣布“独立”,成立隶属于库伦政府的“自治政府”。2、文明的碰撞:(1)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秦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秦汉时期的匈奴的力量逐渐强大,对秦汉北部边郡形成了重大威胁,并占据河套。到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威胁。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等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反映了少数民族统一

355、中原后接受汉文化的历史过程。 隋朝初年,突厥分为东西突厥,东突厥逐渐强大,唐初打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两宋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关系中居于被动地位,通常是以妥协、送岁币的方式取得暂时的和平。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日益壮大,并逐渐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的封建化。 明朝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明朝中期,为防止蒙古南下而修缮长城;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同好,恢复封贡互市。(2)中西文明的碰撞: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通了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进行了频繁

356、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之路”。 隋唐时期的陆路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3、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1)西汉: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该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2)东汉:重新设置西域都护。(3)唐朝:在突厥故地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在不改变原油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这对北方各族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4)元朝:设立岭北行省。(5)清朝:先后

357、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考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专题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可参照经济史专题)(1)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北方农业区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区。(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批流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3)隋唐时期: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南北两大经济重心形成。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有“扬一益二”之称,特别是

358、扬州,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4)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以来是全国的经济重心。(5)明清时期: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发展。2、近代的长江三角洲:(1)中国近现代化的龙头:南京条约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使其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此后,我国东南沿海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在西方商品冲击下日益解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化的发端。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军用企业和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同时,以发昌机器厂为

359、代表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逐渐兴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成为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根据地。(2)民主革命中的上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其后期,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上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万余人在南京路抗议租界当局非法逮捕工人、学生,英国巡捕开枪打死群众十余人,伤无数,制造了“五卅惨案”,进而引发了“五卅运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

360、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1927年北伐战争中,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第三次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临时中央在沪成立。时间为1931年9月下旬,至1933年1月,撤往江西革命根据地瑞金。1937年8月,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并组织了淞沪大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相继解放南京、上海。(3)新中国的“经济首都”:新中国成立初,以上海为中心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后上海开展“三反”“五

361、反”运动。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1年上海浦东成对外开放区。自此,上海逐渐成为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而长江三角洲则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正日益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活跃地区。1967年1月,上海出现“一月风暴”,抢班夺权,波及全国。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19781998年上海宝钢三期工程基本建成。考点6 珠江三角洲地区专题1、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1)秦朝:设南海郡,修驰道,凿灵渠。(2)汉朝:汉武帝设南海九郡。(3)隋唐:广州是南方的大

362、都会。(4)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5)明朝: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6)清朝: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2、近代珠江三角洲的变迁(1)列强侵略的开端,割占土地,开埠通商、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民族工业,著名的有广东继昌隆缫丝厂。(3)新思想发源早,如西学东渐、新思想的萌发,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4)革命运动不断(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护法运动、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共三大召开、省港大罢工),特别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黄埔军

363、校的创办,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举行广州起义,建立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3、新中国成立后的珠江三角洲:(1)1980年确立深圳、珠海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2)1984年,珠江三角洲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3)重大建设项目有京九铁路、大亚湾核电站等。考点7 两湖地区专题(1)在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汉口开放为商埠;(2)在洋务运动推动下近代化的起步:以汉阳铁厂为代表;(3)1911年武昌起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4)1927年大革命时期,汉口人民收回英租界;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武汉成

364、为革命的中心;(5)1927年汪精卫在武昌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6)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7)在国民大革命中,湘鄂赣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给予北伐战争以巨大支援。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8)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在攻打敌人中心城市失败后转入农村,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9)两湖地区的主要文物古迹: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编钟; 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墓(西汉帛画); 湖北三国时的赤壁之战遗

365、址; 明朝李自成战死湖北九宫山遗址; 武昌起义旧址; 北伐战争时期贺胜桥、汀泗桥战役遗址; 红色旅游:八七会议旧址、文家市遗址等。考点9 台湾地区专题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公元230年,东吴孙权派卫温率军浮海至夷洲(即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即台湾。(3)元朝时正式设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4)明朝时,荷兰入侵台湾,占据38年;1662年反清复明将士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5)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归入清朝版图。(6)1885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正式在台

366、湾设立行省。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1)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介石退居台湾,导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分裂状态。(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李登辉和陈水扁公开否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使台湾问题更为复杂化。3、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1979年元

367、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向世人宣布用和平的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4)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分裂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严正立场。考点9 环渤海地区专题1中国古代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管理:()春秋时期,齐国、鲁国、燕国位于环渤海地区,尤其是齐鲁文明突出。()战国时期,齐国临淄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秦

368、朝设辽东郡,对辽东半岛实行有效管辖;万里长城东起辽东。()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唐朝时,粟末靺鞨生活在渤海北岸,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封忽汗州都督;登州是海上航线的出发地。()契丹的封建化和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金朝控制环渤海地区。()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实行行省制度,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归中书省直辖,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直沽是海运线和漕运线的交汇点。()明朝定都北京,明长城东起鸭绿江。()满洲迁都沈阳,后又迁都北京。清前期在环渤海地区设盛京、直隶、山东省,实行有效管辖。 2现代化历史进程:()洋务运动时期,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了一些官办企业,北洋舰队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建立。()19世纪

369、六、七十年代后,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逐渐建立起来。()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一战期间,环渤海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广、飞机制造厂建立起来。()十年探索时期,建成了胜利油田和大庆油田。()改革开放后,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城市对外开放;后来环渤海经济区又对外开放;大秦铁路建成通车。 3中外反动势力对渤海湾地区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革命斗争活动:(1)反动统治: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抵达天津白河口,这是外国侵略势力第一次进入渤海湾。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深了中

370、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攻占旅顺和大连,进行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三国干涉还辽。 瓜分狂潮中,俄、德、英加强在渤海湾地区的角逐。 八国联军侵华,建立都统衙门和联军司令部,对天津、北京实行殖民统治;辛丑条约强化了帝国主义在环渤海地区的势力。 日俄战争后,日本控制了东北地区南部。 袁世凯在北京建立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此后,奉系、直系和皖系军阀分别控制辽东半岛、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 一战爆发后,日本乘机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巴黎和会使之合法化。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五

371、省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在华北进行“治安强化运动”。 蒋介石国民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后,山东是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地区。(2)革命斗争:太平军北伐,打到直隶,逼近北京。甲午战争后,聂士成血战辽东,丁汝昌在威海战役中自杀殉国。北京和天津是维新派的重要活动地区。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后发展到京津地区,并在北京和天津重创八国联军。护国运动打碎袁世凯的“帝制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五四爱国运动兴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中共领导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斗争。 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372、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深入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大捷,解放石家庄,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地区;北平学生掀起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进行北平谈判,新政协会议召开,定都北京。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处死天津地委腐败分子刘青山,辽宁成为抗美援朝重要的后方基地。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这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向东朝鲜;从长安

373、向西经过敦煌葱岭印度、伊朗、阿拉伯各国海路:从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从广东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东 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唐 朝: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 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 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元 朝 :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明 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

374、,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清 朝:乾隆帝时,英国派使臣马戛尔尼来访中国,商讨通商事宜,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断绝与外国通商交往(即闭关政策)。)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两汉:西汉末,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东汉时,

375、白马寺。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睦邻友好,友谊长存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秦未果。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中国文化的外传科学技术: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

376、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生产技术: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 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文学、体育: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 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文字: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 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思想:中国的儒家经典、

377、佛教传到日本。)外国文化传入中国农作物品种: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 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生产技术: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 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 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宗教: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

378、传教士来华。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雅克萨之战:168

379、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中国与具体国家、地区的关系1)与 朝 鲜 的 关 系:汉 朝 东汉时期,我国同朝鲜半岛各国的关系密切。 汉朝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不少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朝鲜的名马特产也运到中国。 隋 朝:隋炀帝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唐 朝 许多朝鲜音乐家到长安,朝鲜音乐受到我国欢迎,唐乐中就有高丽乐的部分。 朝鲜人频繁地到长安留学,新罗留学生非爱好唐诗。新罗

380、工匠吸收唐朝手工业的优良技术,织品精美。 唐和朝鲜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的有牛、马、麻、人参等。唐输入朝鲜的有丝绸、瓷器、茶叶、药材、书籍等。 南 宋:对外贸易东达朝鲜。 2)与 日 本 的 关 系 :汉 朝 西汉时,日本30多个小国和汉朝来往。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赐“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在汉代传入日本。唐 朝 日本派“遣唐使”13次,留学生很多。 阿倍仲麻吕(汉名晃衡)和李白、王维建立了深厚友谊。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唐文化在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文学、日常生活方面对日本影响很大。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 南 宋:对外贸易

381、东达日本。 明 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击倭寇。 3)与 印 度 的 关 系 : 汉 朝: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 朝:唐太宗时,互派使者通好。 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中国的造纸术和文化典籍传到天竺,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玄奘西游”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明 朝:郑和下西洋到过印度。 4)与 西 亚 的 关 系 : 汉朝丝绸之路通过西亚地区。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7世纪,一位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居住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及唐朝各地。

382、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源源运往波斯,再转销到欧洲。 从651年以后100多年里,大食往唐朝派使节30多次。大食商人留居中国,有的在唐政府任职,有的通过科举中了进士。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非洲和欧洲。 元朝时,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传到阿拉伯,由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西亚不断有商队、使团到大都。 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过阿拉伯、伊朗等西亚地区。5)与 欧 洲 的 关 系 : 汉代丝绸之路通大秦。甘英出使大秦(未到)。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把象牙等礼物送给汉桓帝。 元朝时东欧商队、使团到大都。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1624年,荷兰

383、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末徐光启介绍欧洲水利方法,翻译利玛窦带来的科技著作。 清初,沙俄侵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注意】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徒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 华侨从祖国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当地人民一起,开发丛林,开采矿山,培育橡胶。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

384、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

385、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

386、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这违反所谓朝贡体制),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因为公使驻京是对清朝体制的挑战。 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朝产生了危机意识。在受到鸦片战争刺激后,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可惜的是,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书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

387、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以夷制夷维持和局。此时期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中国洋务派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19世纪中期以来,清

388、政府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一次图强变法的失败和逐渐丧失抗拒外强的信心。中国人民反抗外强的方式发生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愈加强烈。康有为发起保国会,以恢复主权为目标。他选择了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彼得大帝改革的道

389、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不同,戊戌变法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05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表现了对

390、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国民政府的外交:()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1912年3月1928年月对外投降卖国:前期重点是袁世凯政府,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

391、拉会议等;后期是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肯定的地方: 麦克马洪线、巴黎和会()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1927年949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肯定的外交成就:1943年与英美签订条约,废除了治外法权等特权。、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

392、()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建国初期的外交: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

393、外交政策成熟)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的外交: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外交政策:“一条线”(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 “一条线” 战略。)外交成就:中国加

394、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 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与主要世界大国关系。()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横遭列强侵略,国家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一战

395、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权利,遭拒绝引发五四运动。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使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的重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取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英美等国放弃在中国获得的治外法权等特权,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且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国实现国家独立,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国际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空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战略平衡作用加强,并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力量。()中美关系近代美国侵略中国的阶段特点及表现:18

396、40年鸦片战争前后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 政策前追随英法等国参加列强对华侵略的战争,充当配角。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189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逐渐从配角上升为主角,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支持中外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最初扶蒋反共,失败后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1979年建交至今友好发展是主流。双方也有摩擦、矛盾【归纳】美国在近现代史上与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日等国家之间签定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条约和会议日俄战争:双

397、方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签定朴兹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库页岛南部。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华盛顿会议: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国公约压制了日本,使中国回复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雅尔塔会议: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

398、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 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19世纪上半期,美国对外战

399、略扩张着眼于在美洲扩张,以“门罗主义”为其基本政策,独立后不久的美国也无力与欧洲列强争雄,所以在侵华问题上只能是追随于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美国对外战略是确立西半球霸权。同时积极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活动,为此提出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力图在中国与列强分享权益。“一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支配世界事务,在全球推行“金元外交”,在侵华政策上,重弹门户开放的老调。“门户开放”政策实质是其金元外交政策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二战” 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力图主宰世界,为此在中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力图控制中国。认识学习中美关系时应坚持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既要认识

400、到两国关系的曲折性,又要看到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美国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工农业区的成因,认识人、地之间及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但同时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因此,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 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理。 中美关系的核心

401、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日关系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发动参加对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华战争;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

402、野蛮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2)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九国公约、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3)支持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支持袁世凯,支持晋系军阀阎锡山,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 4)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革命:参与绞杀义和团,破坏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签署出售武器的合同,鼓动段祺瑞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8年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制造“济南惨案”。 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1)明治维

403、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2)中日甲午战争“一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4)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5) 中日建交至今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日帝国主义侵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的关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即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为此,日本挑起了中日甲

404、午战争;一战期间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一战后日帝在亚太的势力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制约而受到削弱。为了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打破华盛顿体系,日本帝国主义先后抛出了“田中奏折”、“国策基准”、“大东亚共荣圈”等称霸亚洲的扩张计划,由此而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 “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洒醉后愤慨地说:谁把日本灭了。谁就马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我和日本人没有太多的接触。然而,就是在有限的几次交往中,日本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

405、很坏,而且是难以原谅。” 摘自前沿故事作者:水均益日本篡改史实,编写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占领中国领土钓鱼岛。支持台独势力(所谓台日经济一体化)从每年日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到钓鱼岛上的日本国旗,一次又一次,日本人顽固地,一如既往地刺痛着善良的中国人的心。总之,日本与德国同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也同是战败国。战争结束后,德国与日本在认清战争罪行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政府正视历史,勇于承认侵略战争罪责。尤为难得的是,年德国总理访问波兰时,在华沙犹太人殉难纪念碑前跪下谢罪。然而在日本,日本政府一再模糊历史真相,淡化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甚至为战争罪犯招魂,

406、日本右翼势力极为嚣张。拒绝承认战争责任,给亚洲人民友好关系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认识: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 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 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

407、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408、。 我国对外关系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外交配合军事取得了抗美援朝、援越抗美的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科技文化和思想史专题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考点揭示及大纲要求考点要求:总体上看,本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成就、特点、影响。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分析。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

409、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热点关注:工业化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与三次科技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轻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工业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使欧美国家工业化程度大大提升。城市化问题。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与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工业与科技革命加速了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欧盟、亚太经合组织、欧佩克、东盟等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或多或少的与三次科技革命存在着

410、联系。一、三次科技革命之对比、开始时间及条件:(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

411、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主要成就和特点:()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 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

412、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特点: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 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特点: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 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使世界格局

413、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对中国影响: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科技革命 影响: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 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 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 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高潮。对中国影响: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

414、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 :

415、/其出现是实践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不仅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随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 发展)。【思维拓展】在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把握科技革命大好机遇的主要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具有本能的排斥性,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仍然是清朝封建统治,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清政府内外交困,于是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术,如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封建统

416、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很快就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19451949年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1949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待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于是中国政府重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开展科技创新,重视科学体系的建设,努力

417、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革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分析与知识归纳(一)地理学科知识分析与归纳1、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的影响比较表技术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电气化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新兴工业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电子、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激光工业等工业分布趋势及布局特点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进一步趋向集中,煤铁复

418、合型为主,日本出现了“临海型”由集中趋向分散,出现了“临空型”工业布局主要投入要素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高科技、资金生产方式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中小批量、定制生产代表性工业区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德国慕尼黑2、难点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使工厂远离了河流峡谷,使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集中分布于煤铁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地区;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于煤铁资源丰富地区,并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和巨型运矿船出现,出现了临海分布;第三次科技革命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

419、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摆脱了原料和能源的地域限制,由集中趋向分散。(二)历史学科知识分析与归纳1、科技革命的特征及后果比较技术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前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率先完成。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使人类从工艺时代跃进到机器时代。在几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个别国家两次革命交叉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将人类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更快。科学和技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

420、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城市化进程开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并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世界斗争日趋激烈。资本主义各国政党政治日趋完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完成。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知识经济出现。(三)政治学科知识归纳与分析1、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每一次

421、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实践决定认识,但是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次科技革命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在层次上更深刻,在范围上更广泛,说明了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各不相同,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的科技革命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

422、新。从经济学上讲,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的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认识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哲学上讲,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从政治学上讲,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的重点。(四)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别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出现的典型的工业中心(区、带)及工业布局的趋势1、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

423、业,出现了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与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工业布局的趋势是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轻工业发展迅速。2、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出现了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区。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产业等,出现了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慕尼黑工业中心。工业布局总体趋势是分散,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424、。(五)“世界工厂”的形成和三次转移17世纪至1830年,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为标志,英国出现了产业革命,工具机和动力机发生变革,带来了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煤炭、交通等整个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出现历史性进步,人类的生产由手工作坊发展成工业,建立起机器制造业,继而形成工业体系,并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被誉为“世界工厂”。 此后,经历了三次转移。()“世界工厂”的第一次转移 1851至1900年,德国的哲学革命使德国开创并发展了合成化学技术和工业,由合成染料带动合成纤维、制药、油漆、合成橡胶、造纸、酸碱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合成化学时代和人工制品时代。到1895年,德国的各个

425、产业全面超过英国,实现了工业化。 ()“世界工厂”的第二次转移1879至1930年,发生在美国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通过电力工业技术体系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产业,并利用和发挥石油开采技术优势,发展了化纤、塑料、橡胶等石油化工产业及汽车、飞机制造产业,成为石油化工技术王国和人类科技和制造中心,也使人类进入航空时代。 () “世界工厂”的第三次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了以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群,利用核能的新能源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等。美国一直占据着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由于战后日本着眼于

426、引进、利用各国技术之长,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的综合发展技术之路,实现了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钢铁、汽车、半导体、家电、机械设备、电子信息产品以及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的制造技术、产量、质量方面都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引导世界潮流,成为又一个“世界工厂”。三、近代时期,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1)17世纪解析几何学与微积分学的创立标志着以变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数学的诞生;(2)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3)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电磁学的辉煌成就,它为人类开启电力时代的大门创造了条件;(

427、4)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促进了化学的飞速发展,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则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5)17世纪早期血液循环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生理学的起点,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成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生物学的两大成就;(6)19世纪末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入到微观世界。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提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突破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硬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随着文艺复兴正

428、蓬勃开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

429、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这一时期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整理。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写了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植物分类法)。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斯塔尔提提出燃素说来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100年。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不过,许多技术发明大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但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

430、,理性思维脱颖而出。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19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始。在天文学领域,科学家们开始论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化学领域,原子分子论被科学肯定;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并成为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在文中,门捷列夫预言了十一种未知元素的存在,并在以后被一一证实。世纪最重大的科学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1820年7月,丹麦

431、教授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与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针的指向同电流的方向有关。这说明自然界除了沿物体中心线起作用的力以外,还存在着旋转力,而这种旋转力是牛顿力学所无法解释的,这样,一门新学科电磁学诞生了。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法拉第在831年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1845年他还发现了“磁光效应”,播下了电、磁、光统一理论的种子。但法拉弟的学说都是用直观的形式表达的,缺少精确的数学语言。后来,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克服了这一缺点,他于1865年运用矢量分析的数学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电磁场方程。以后,麦克斯韦又推导出电磁场的波动方程,还从波动方程中推论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刚好等于光速,并预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432、。这就把电、磁、光统一起来了,这是继牛顿力学以后又一次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波的存在。利用赫兹的发现,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俄国的波波夫先后分别实现了无线电的传播和接受,使有线电报逐渐发展成为无线电通讯。所有这些电器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电,这远远不是微弱的电池所能提供的。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问世使电流强度大大提高。70年代,欧洲开始进入电力时代。80年代还建成了中心发电站,并解决了远距离输电问题。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继蒸汽机之后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电磁学的发展为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正当古典物理学达到顶峰时,却出人意料发

433、生了一系列震惊整个物理学界的重大事件。古典物理学再次受到严重的挑战,第三次面临重大的危机。 世纪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线。不久,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受贝克勒尔启发,发现了钋、镭的放射性,并在艰苦的条件下提炼出辐射强度比铀强200万倍的镭元素。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电子和元素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这就为量子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对电磁效应和时空关系的研究中相对论产生了。爱恩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将力学和电磁学理论以及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联系了起来。这是继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以后的又一次物理学史上的大综

434、合。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技术发明大都是延长人的四肢与感官功能,解放人的体力,而电子计算机却是延长了人的脑的功能。它开始替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物化并放大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现在更是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1、造纸术: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

435、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2、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元朝出现锡、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3、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

436、供了重要条件。4、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领域。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战国时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2、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了勾股定理的特例。 西汉九章算术中许多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

437、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ll00多年。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5、宋元: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还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 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 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

438、情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隋唐: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

439、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春秋:九九乘法表。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

440、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史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清代:蒙古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西汉:战国问

441、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442、”。(二)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及其特色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春秋诗经: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2、战国楚辞:屈原采用楚国的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词体”,其代表作为离骚。此时,先秦诸子的散文写得都很出色。庄子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3、两汉乐府诗: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赋的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两都赋)。4、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等。5、东晋田园诗: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6、

443、南北朝乐府诗和骈文:乐府诗最为流行,同时一些文人继承汉赋的某些特点创骈文文体。7、唐朝诗歌和传奇小说:最主要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诗歌领域,中国的古体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有初唐的王勃、陈子昂,盛唐的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等。同时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传奇小说”。8、宋朝词:南唐后主李煌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苏武、柳永、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是宋词的代表人物。9、元朝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是元代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10、明清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蓬勃发展的阶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美术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

444、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主题。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445、,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音乐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三国两晋南北朝: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高丽乐等。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雕塑夏商周:商周两朝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顶峰。商朝青铜器早期就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

446、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铜奔马。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文字书法半坡氏族: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可能是原始文字的最早起源。商周:a.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b.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青铜器多以钟、鼎为代表,故又称钟鼎文。在金属器物上铸刻,习称铭,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文字很少,一般仅有极少的人名或族名;西周开始有了长篇铭文。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东汉

447、: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三)古代的教育发展和史学成就古代教育发展概况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

448、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秦汉: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官学时废时兴,私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隋唐: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两

449、宋: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两汉: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

450、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和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刘知己撰写的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通史。两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

451、我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专题三 世界思想发展史一、古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概述:传统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官方化、经学化、神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与玄、释、道教相互批驳与相互渗透,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化,至五四运动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演变:(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2)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主张实行“

452、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3)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魏晋: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被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5)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

453、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6)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7)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

454、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认识:(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学之所以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秩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特别是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制造了君权神授,“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天道论证人道,使

455、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哲学。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纷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反对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同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而言:“德治”有它的合理性,“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道德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一个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规范来维系。对那些在长期历

456、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等。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对有些内容可以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的有用的思想要素。如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5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可以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等。(二)对道家思想的认识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状态;道德经包含有辩证的思想,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庄子继承老子的学说,成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

458、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但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道家思想中所包含的辩证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三)对法家思想的认识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社会变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四)对墨家思想的认识战国初期鲁国人墨翟创立墨家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墨家的思想符合

459、平民的利益,是进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五)进步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1、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东汉: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代表作是论衡,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3、南朝:范缜著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神灭论的反佛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4、唐朝:柳宗元认为天地没有意志,不可能赏罚,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人类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非“圣人”所定。刘禹锡探索天与人的关系,认为天与

460、人各有其特点,“人能胜乎天者,法也”。他说当是非颠倒、法制不行时,人们就不得不把一切归之与天命了。(非考点)5明朝:李贽是明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6明清之际: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他的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他反对君主专制。顾炎武踏实的学风对清代

461、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他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主张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知识归纳】()道、儒、墨、法等学派思想与封建正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正统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虽然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封建正统思想是上述各种思想主张的有机结合: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西汉中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462、,独尊儒术”,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科举制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儒家提倡礼治和仁政,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有强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难以用儒家思想实行全国的大一统,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大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萧条,应该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思想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

463、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扶助,兼采道家之长,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的治国圭臬。()儒、法、道家思想的特点:这三派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事实上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二、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

464、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

465、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

466、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

467、主义革命。其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单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挽救中国的,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样也不能挽救中国。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正如洋

468、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1)“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469、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因此,它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革命的胜利。(2)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470、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实践证明:(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只有实现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化作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需要,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之途,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必将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受挫。(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

471、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突出强调人性、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因而被称为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

472、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力量还比较弱小,这一时期的斗争仍披着古典文化或宗教的外衣。(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封建教会的黑暗,它猛烈抨击腐朽落后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完整的政治构想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19世纪初19世纪末,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政治方面的三大思潮。19世纪

473、中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自由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占了上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思想文化的变化,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要从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去寻找一定思想文化出现的根源。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资产阶级进行了若干斗争。一定的思想文化形成后,往往超越时空限制,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革命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